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轻松读懂经济学 >

第2章

轻松读懂经济学-第2章

小说: 轻松读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中每个人“最大幸福”,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无尽无穷的探索旅程……
    “理性”,不可乞及的目标?
    一提到经济学,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形容词,恐怕就是“理性”了。
    的确,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学问。如何一个人喜欢浪漫和幻想,人们就会说:经济学恐怕不适合他,他应该去接触文学艺术。不过,假如这个人有点浪漫“过头”,不够现实,以致于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人们又会对他说:“嘿,去扫扫盲,学点经济学吧!”
    人们的这种印象没有错,经济学,它千真万确就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
    正如很多科学都建立在一种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也有它自己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这个最基本假设,叫做“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它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在即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个经济学的体系,都是由“理性人假设”开始,逐步发展了起来。
    最早的一批经济学家,被称作“古典主义经济学家”。18世纪的英国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理性人假设”的创造者。在亚当?斯密看来,一切经济现象都源于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得到利益的最大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交换。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在可能的条件下(比如支付能力)实现了自己了最大利益。而整个社会经济,就由此运转了起来。
    交换,是最初的也是最常见的经济活动。对于交换行为,我们可以这样做个比方:
    有个人拾到一只苹果,而他真正想得到的是一块钱。另一个人手里有一块钱,他很想吃苹果。不过,对第二个人来讲,这个苹果用0。5元来买,才比较符合他的意愿。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20 7:48:12 本章字数:1055


    于是,两个走到一起,进行了讨价还价,最终,两人都做出让步,第二人花了0。75元买到了苹果。虽然这两个人没有得到他们预期的最大利益,但都在可能的程度上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
    这是最简单的交换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种种交换的背后,都是双方或者多方为了付出最少代价、获得最多利益而进行的角逐。难怪在人们心目中,经济活动是纯粹的利来利往、不能掺杂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理性”行为了。
    亚当?斯密也正是这样告诉人们:“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面包师、酿酒家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私的打算。”正是在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进行各种交易,通过市场的调节,使每个人的利益达到最优秀。
    在斯密眼里,正是这些主观上的利已行为,在客观上却达到“利他”的效果。
    斯密。jpg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通过这种对人类趋利的“理性”本能的论述,奠定了日后经济学发展的基础,而斯密也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从而开创了近代的政治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学问。
    斯密和他的继承者们,也就是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与同时代产生的达尔文进化论遥相呼应。这样一来,人的动物性、最卑鄙最可恶的利已主义,在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却正是社会繁荣的基础。换句话说,“人是理性的。”
    不过,有趣的是,一贯维护“利已主义”的亚当?斯密,在更早一些时候还写过一本《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他强调利他、美德与社会和谐。《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一起,成为近代工业社会的两本圣经。因为《国富论》告诉人们怎样创造财富,而《道德情操论》则告诫人们怎样处置财富。
    1976年,《国富论》发表二百年之际,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再版前言中说道:
    “…这并不意味着,斯密认为人的行为惟一地被自利性引导着。事实上,他的第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就旨在探讨‘同情心’做为美德的涵义……不过归根结底,斯密相信,那个最能贯彻始终的,最普遍适用的,从而也是最可靠的人类行为动机,是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不管怎么说,从亚当?斯密开始,“理性人假说”已经成了经济学大厦中一块最牢固的基石。正如斯蒂格勒所言,亚当?斯密不否定人类的其他行为动机:比如爱他心、同情心等,但正是利己心驱使人们进行相互有利的交易。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20 7:48:12 本章字数:1155


    这种利己的动机在后来的经济学家,如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虽然承认人类的动机的多样化,但依然认为利己动机是“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
    也正因如此,经济学被看作一门教导人们如何做出理性决择的学问。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面临着各种决策:小到晚饭吃什么菜?买什么样的电视机?大到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投资股票还是投资基金?种种这些事情,都有金钱有关,也都是经济行为。所以,人们需要懂一点经济学,让自己的决策更明智,让决策结果对自己更有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说来,人们需要发扬自己的理性,做“理性人”。要根据一件事情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处,从而决定是去做还是不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理性的动机”,真的能保证永远使人做出“理性的选择”吗?
    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人类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却犯下种种愚蠢的错误,甚至是灾难性的错误。无可指责的“利已”动机,到最后竟然伤害了自己的利益。比如:
    ★明知道自己并不需要某种商品,却在“减价”、“打折”的号召下,兴高采烈地掏了钱,并觉得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可几天之后,却发现自己购买的东西一点儿用也没有!
    ★在股市中,不知怎么就随着众人蜂拥而上,仿佛某支股票能实现自己发财的梦想。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倾家荡产,甚至有人跳楼自杀……
    ★放弃了明明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却为了“品牌”和“身份”,付出很多“冤枉钱”。
    ★甚至一个小小的故事,也可能说明这类现象:有个人,在两款性能与价格相似的数码相机之间挑来挑去,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最后才选中了一款。而这三个月中,他雇人为家人拍照花的钱,比这架相机还要多。
    ★如果上面的案例仅仅说明,“不够理性”的是消费者和普通百姓,而商家是足够精明的。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一次次投资泡沫,一次次经济灾难,总是由“精明人”牵头,由“精明人”造成?
    ……
    这一切事例,哪个不是因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反而失去了利益?
    正因如此,“理性人假说”也受到了各种批判。它曾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但在最近几十年,以卡尼曼、史密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却向这一传统假设发起了挑战。他们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试验,去验证人们是如何对收益与风险形成误判。而塞勒、拉宾、奚恺元等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人们把他们的研究称为“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这是一块令人向往的领地,因为它很有可能使人们重视认识经济学,使经济学焕然一新。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4)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20 7:48:13 本章字数:1110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仅仅是“部分理性”的,因为所谓“人性的障碍”,导致我们思维中的“贪性”,造成人的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以至于在全世界的经济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接近疯狂的赌博行为。
    当然,目前还不至于就此推翻了“理性人”概念。正如“货币主义”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几十年前所指出的:“只要假定人们的行为多多少少是理性的就足够了,并且人们所犯的错误可以通过经验的增加而弥补。”
    本书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行为经济学给人们带来的有趣启示。这门新兴的经济学,目前还地扮演着正统经济学的“批评者”角色,他们正在努力推出一套建设性的、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架构。他们的研究,也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使我们用更深层次的理性眼光,去检索自己生活中的不理生行为。
    那么,我们就不禁要思考:到底该如何看待“理性”这个的概念呢?因为,原本的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也就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从道德与社会学的角度看,从整个人生幸福的尺度来衡量,是否真的“够理性”?
    也许,对于人类来说,“理性”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但我们永远不应该放弃对理性的追求。
    资源,效用,稀缺……
    谁不想更理性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谁不想更幸福地生活?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因为一个人的经济生活,就算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也是他生活的基础。
    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令人迷惑的。为什么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有时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利益,有时却使自己蒙受损失?为了利益最大化,人们都会做些什么?为什么有些商品很贵,而另一些商品很便宜?为什么有人很富裕?而另一些人很贫穷?
    想解读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弄懂经济学中一些最基本的原理。而一个古代中国的小小的故事,却藏着经济学最简单也最重要的秘密:
    《庄子?逍遥游》中,讲述了这样一则趣事:
    在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世代代以洗为业。他们有一种家传的冻疮药方,能保护手脚皮肤不冻得龟裂。有一天,突然从别的国家来了一位游客,他愿用百金来买这家人的药方。于是,这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一家人都说:“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为什么不把药方卖给他呢?”
    游客得到药方,悄然来到南方的吴国。当时,吴越两国正在打仗,而两国地处水乡江南,免不了工要在水上作战。到了冬天,吴国的士兵呆在战船上,手脚生了很多冻疮,异常痛苦。这位游客把他百金买来的药方献给吴王,然后用在军队中,果然吴军将士的手都没有被冻坏,战斗力大大提高,一举击败了越国军队。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第一章经济学的产生(5)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0…20 7:48:13 本章字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