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个体的崛起 >

第11章

个体的崛起-第11章

小说: 个体的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维持原状。所以他们才提出问题,防止他人轻举妄动。由于我对此已见怪不怪,所以我想强调:在一个管理变革的时代,员工意见调查根本就是一种“反变革”的管理工具,是维持现状的借口,他们想制造的是“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假象,利用员工的意见来压制员工,就像戏弄小孩一般。    发问者借着发问成为主人,受访者却因此成为奴隶。    通向权力的路途被主管用一种巧妙的平衡仪式缩短了。但是,问卷不是选票,想借此让不喜欢的人下台是不可能的。它穿着自由的外衣,带着民主的面具,把等级制度的权威当作言论自由贩卖。民意测验披着民主的外衣,实质上却是:问到你时,你才可以说话。  那么,管理阶层究竟能从中得到什么呢?当员工们打开厚厚的问卷之后,他们会想:“我要批评什么?对了,其他人!还有上司!而且要说得夸张一点,否则别人看不懂!”所以,在回馈中总有一些说教的话。因为员工们不用为后果负责,所以他们恣意妄为。他们不必解释、不必证明,也不用曝光。“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我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人们会在心里喃喃自语。问卷调查居然也成为了员工推卸责任的手段,而匿名制则让他们越来越幼稚。    自编自导的发问者    这是个发问者当道的时代。这不只是因为好奇,他们必定期望我们能给出问题的答案。不过,他们要的不是建议,而是答案的价值。这两者是有明显差别的,后者的性质比较接近审讯。我常想起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看完那部影片之后,我觉得“问卷调查”和“审讯”的本质完全一样。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常常有最严厉的宗教审判,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招供。人们还记得,1983年时的人口普查曾引起了德国全国性的大讨论,遭到最强烈反对的是过度监控。他们反对的还有暴露式的提问方式:你好吗?为什么?你在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你喜欢做这个,而不喜欢做那个?……  问卷调查把公司分成了发问者和受访者两大阵营:上级提问,下属回答。而绝不可能发生的是:下属提问,上级回答—想都别想。  这真是可耻行径!员工调查问卷把员工变成了“参观标本”,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观光景点或是马戏团的小丑。主管拥有提问的权力,就好像拥有了参观的权力一样,打量、测量和鉴定着员工。而如果有人问:“董事长先生,您认为您的敬业精神有多高?”不可能!这肯定是记录员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于是乎,员工意见调查加强了员工的特定思想—对一切都无所谓,对监视习以为常。发问者的目的不是变革,而是苟且:“我们要改变的很多,但一切都要维持原状。”  当然,有人会问:“难道不该进行员工意见调查吗?”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所有的售货员都知道,最好的问题就是让顾客无法说“不”的问题。如果你说:“我不想买东西,就想随便看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他们从来不说自己想说的,不说自己想要的,不说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他们真想有所改变的话,就应该大声说出愿望,只有直接明了的宣告,才具备改变的力量,也才有决策效力。问卷调查的迂回手法,是无法推进改革的。    人们感兴趣的只是别人没有说出来的话。    盲人和瘸子    “你好吗?”这是员工调查问卷的本质。这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候一样,说这句话只是惯性,其实并不真的在乎别人过得怎么样。而对于对方的回答,我们通常也没兴趣,他们也不会给你负面答复。同样,问卷调查也得不到真心的回答。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GeorgChristophLichtenberg)在200年前就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你好吗?”瞎子对聋子说。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聋子回答。  


第一篇  无所谓企业第七章 个人发展方案(1)

—通往地狱的善意之路        完美是非人性的,因为人不可能完美。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亚(FernandoPessoa)    组织塑造的样板    公司的“人力发展”专案小组已经开了几个小时会了,他们正在讨论公司的管理策略以及相关的训练课程。投影机打出大大的标题:“我们应该培养哪些人格特质?”人们激烈地讨论着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的矛盾性。因为答案只能是:“无法训练出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不是训练出来的,它来自内心深处,是天分和后天努力的完美结合,是一种自我展现的能力,无法用速成法来培养。  不过,本章的主题不是人格特质,而是“个人”和“发展”,这两个词是一个奇怪的组合。所谓个人,在众人的精神中呼吸,没有特征,通常和组织的需求紧密相连;个人的入口一般也在后面某个紧邻垃圾桶的地方。而发展,有挣脱束缚、伸展筋骨之意。一旦把这两个词组合起来,看起来就颇具远见,也颇为乐观。  很多企业都以本公司的个人发展方案为豪,当然是因为它有可取之处。“如果你认为个人发展方案耗费太多,那你就看看能力低下的员工们能做些什么吧。”有人敢冒险反对吗?其实,很多公司的经理人都并非才华横溢、极具个性,他们只是系统的衍生物、展览品,受到系统的保护。我们在讨论组织的缺点时,这些受过“培训”的经理人,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一个接受长期“培训”的人,是众所周知的“组织人”,在公司中非常引人注目。  人力发展“措施”,其实就是人力发展“规则”,企业借此来衡量、规划员工的发展方向。看看你的公司高层吧,大多数人根本谈不上什么个人特质,几乎一模一样、轮廓模糊、互可替代。难道没有例外吗?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具有人格魅力。这些一致化的人只会适应,缺少批判性、冒险性,没有特点、勇气和创造性。而董事长们则大声疾呼:“我们需要横向思考,不要互相模仿!”如果你对现代企业的做法有所了解,你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观点是:个人发展方案本身就是个人发展问题的一部分。它一开始就假设个体是体弱多病的,只有通过它才能恢复健康。它训练员工—直到他们变成思考的侏儒,并在无意中使他们更幼稚、更无能。这种“个人发展方案”就是一个培训系统,最终培养出了没有棱角、不会反抗的“组织人”。  那些从人力发展中心出来的人经常会说:“我们已经谈过了,他们知道怎样做对我最好。”管理阶层这么做,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饭碗,而那些可怜的员工却廉价地出卖了自己的未来。    冥顽不灵,难以忍受    很多企业认为,个人发展方案的目的是促进转变,对象是人而不是组织。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应该以公司现阶段和将来的需求为依托,符合条件的才是“完美的人”。这背后隐藏了人类心理上的一个无理要求、一个阴暗面:“我无法忍受其他人跟我不一样!”他人的个性、坚持、生活的隔阂、个体的动机等等,和我是如此不同!他的特别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一种无法补偿的冒犯。卢梭曾说:“出生就是为了站在法庭上。”所以其他人就应该为我负责,最后他必须变成“我们”,没有区别,也不能反对。  所以,当员工公开表示分歧时,管理阶级往往会受不了。因此,员工不可以有自己的意愿,不可以按照自己的定义去理解工作质量。很多经理人(不只是人事部的)都有一些“塑造下属”的秘密武器,诸如:完美协商的十条秘诀、高效率员工的七种工作模式、管理员工的“第五条纪律”。他们遵循公司的既定原则来塑造个人,不经修改和检测就实施相关方案。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素质,避免他们“重蹈覆辙”。很多情况下,员工和犯人没有什么区别。    人力发展意味着个人特质的消失。    听起来很夸张吗?一点也不。公司常以人力发展来掩饰其丑恶本质:降低员工的智商与情商,消灭一切个人特质。当然,身为公司的无名小卒,你是不会知道这些的,也许你也根本不愿意知道。管理阶层把平等、教育乐观主义、对职场的兴趣等理论混在一起发酵,酿造出一种混合饮料,来迷惑员工们的认知。这种混合饮料的推进剂就叫做“潜力”。    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超人”    传统的管理理论有两个基础:一是个人的不足,一是个人的“潜力”。对于潜力,我们可以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因此,很多企业都鼓励他们的员工:“只要你们愿意,你们就可以超越极限。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现在发挥的只是冰山一角。你们可以……”天哪,只要你愿意,这些都能实现吗?他们对你说,你可以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开始认为自己是超人,可以超越任何障碍。这就是个人发展方案的目的。  有趣的是,员工们往往对管理阶层也带着同样的期待,不同的只是口号,从“给我加油”变成了“让我再进修一下”。他们希望主管能激发自己的工作潜能、增加发展机会和空间。于是,管理者摇身一变成了解放者,激发了员工的一切斗志,让他们着手做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他们真的需要解放吗?  这完全利用了人们求胜心切的心理:害怕失败,不够自信。所以,当管理阶层对员工说“你还不够好”时,他们就相信了。于是,他们努力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至少是看起来更好。数十年来,笃信“人力发展”的人一直认为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他们的基本出发点很简单:“只要愿意改变,我就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发展方案顺利施行。而且它还主张,惟有学习“正确”的方法,磨平棱角,你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员工。简言之,个人特质妨碍了组织的运作。    刺激和治疗    习惯改变了,蜘蛛网就能变成钢丝网吗?你扪心自问:最近你改变过吗?我并不是说学了新的电脑应用软件之类,而是真正地改变做事风格和思考模式。记不得了?那么换个问题:你是否因为他人而改变过自己?再进一步:如果你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你认为自己会喜欢团队工作吗?你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吗?如果你不喜欢对立,那么你会喜欢充满冲突和辩论的工作吗?你喜欢充满手段和竞争的工作氛围吗?如果你性格内向,你能胜任交际频繁的岗位吗?你能享受不停结识新同伴的乐趣吗?如果你厌恶例行公事的做法,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繁文缛节中去吗?  我知道这些问题都是经过筛选的,不具备任何代表性。但我想表达的是:只有认真检视自己,才知道人们的改变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    人们只能缓慢地改变自己,并且改变的幅度很小。    自然法则限制了人们改变的愿望。完形治疗法创始人弗里茨·波尔士(FritzPerls)曾说:“改变需要时间。”他还说,个人只能去适应自然界的转变。我曾和很多人一起工作,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