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

第8章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第8章

小说: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稚咦樱虼朔稚咦庸33是プ础7稚咦佣喟咦矗被蛏酝洌奚蛏钌V匾≡刑鸩撕职卟【–ercospora beticola)。
(2)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分生孢子盘盘状或垫状,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盘上有黑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梗短而不分枝,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有的稍弯。重要病原菌有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richum lagenarium)等。
(3)茎点霉属(Phoma)  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形,或有乳头状突起,有孔口,埋生于寄主组织内,部分自组织内突出或以短啄穿出表皮。分生孢子梗生于分生孢子器的内壁上,极短,单生不分枝。分生孢子很小,单胞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重要病原菌有甜菜蛇眼病菌(Rhoma betae)。
(4)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较小,疏松,着生在菌丝体中,与菌丝体相连。菌丝褐色,近分枝处形成分隔,呈缢缩状。菌丝多呈直角分枝。重要病原菌有蔬菜幼苗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二)植物病原细菌
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有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细菌作为植物病害的病原,其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居第三位。许多植物细菌性病害已经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的问题。如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马铃薯环腐病、茄科和其它作物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软腐病等。此外,黑龙江省发生的水稻褐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马铃薯黑胫病、黄瓜角斑病等都是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病害。
在细胞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中,细菌属原核界,是一类原核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少数为自养生物,多数为异养生物。在异养细菌中,多数营腐生生活,少数寄生生活。
细菌体形很小,一般光学显微镜必须用高倍或油镜方能观察到其外形。一般长度为1~3μm,宽为0。5~0。8μm。
细菌的菌体为单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膜,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分散于细胞质中的核质。菌体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菌全是杆状。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还有一层厚厚的荚膜,具有抵抗干燥的作用。菌体的一端、两端或四周具有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多数细菌能在水中运动。鞭毛数目从一根到多根,着生方式有单生、两极生和四周生等。鞭毛的数目和着生方式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细菌以二裂方式进行繁殖,即一分为二,这种方式称为裂殖。当细菌生长到一定限度时,菌体稍微伸长,细胞质膜中部向内延伸,细胞内物质重新分配,同时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细胞。细菌繁殖很快,其速度是惊人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一个细胞经一昼夜后便可繁殖到数亿个。这也是细胞病害发展快,危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有:
1。 寄生性
细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制养料,依靠寄生和腐生生存,因而是异养生物。所有的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菌,虽然寄生性强弱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础上生长繁殖。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多为白色、黄色或灰色,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菌膜。一般说来,寄生性强的植物病原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较慢,而且不能很好生长,但它们可以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腐生性强的植物病原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它们大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位。
2。 革兰氏染色反应
染色反应在细菌的一个重要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已成为细菌鉴别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细菌涂片后用结晶紫或龙胆紫染色,以碘液固定,所染颜色不能为酒精或丙酮洗脱,菌体呈蓝黑色的革兰氏阳性菌。洗后如褪色,加蕃红液复染。菌体被染成红色即为革兰氏阴性菌。在植物病原细菌中,除棒杆菌属为革兰氏阳性菌外,其余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这可以同大多数伴生的腐生菌区别开来。
3。 好气性和耐低温
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是好气性的,只有少数兼厌气性。人工培养时,以中性或略带碱性的培养基较为适宜。植物病原细菌能耐低温,生长所需最适温度一般为26~30℃左右。除少数喜高温外,一般在33~40℃时就停止生长。50℃下处理10min,多数细菌便死亡。
4。 其它生理生化反应
各种细菌都含有不同的酶,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多各种化学成分或培养基产生不同的生化反应(但也有相同的),这种生化反应试验可以作为区分或鉴定不同细菌的一种根据,常规测定包括:
① 对石蕊牛乳的反应。
② 明胶液化能力。
③ 水解淀粉能力。
④ 还原硝酸盐能力。
⑤ 在蛋白胨培养液中测定其代谢产物,如氨、硫化氢和吲哚等。
⑥ 分解脂肪能力。
⑦ 能否利用各种糖、醇、甙。使之分解产酸或产酸兼产气。                
对细菌的分类,现在一般采用伯杰氏(D。H。Bergey)《细菌坚定手册》中的分类系统。植物病原细菌在分类系统中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包括在五个属内,这五个属的划分是根据鞭毛的性状、菌落的色泽和形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的。
1。 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菌体是直或稍弯曲的杆状,有时呈棒状,大小差别较大。一般没有鞭毛,有的有简单根极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高,生长较慢。寄生在植物上的棒杆菌属细菌多半引起植物萎蔫,也可引起其它症状。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严重的有马铃薯环腐病和小麦蜜穗病。
2。 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菌体单生,杆状,有一根至数根鞭毛,着生于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没有夹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有机碳素化合物和其它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菌落,有的能产生荧光性色素或其它色素。假单胞杆菌属是一个很大的属,目前已发现的植物细菌病害中,约有1/2是由这个属的细菌引起的,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也有一些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细菌褐条病、茄科植物青枯病等。
3。 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菌体单生,杆状,有一极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不高,供给有机碳素化合物和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能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在培养基上形成黄色粘质状菌落。该属大多数是植物病原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少数可引起萎蔫和腐烂。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角斑病、柑桔溃疡病、豆类的细菌疫病等。
4。 野杆菌属(Agrobacterium)
菌体杆状,有1~4根周生鞭毛,只有一根鞭毛的多半是侧生,没有荚膜,但菌体外胶质较多,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对营养要求不高,但有的需要供给氨基酸和生长素,在培养基上形成粘性的灰白色菌落。野杆菌属细菌大多数是植物病原菌,侵染植物的根和茎基部,引起瘤肿或其它过度生长的畸形症状。我国发生危害较重的有核果类果树的根癌病和发根病。
5。 欧氏杆菌属(Erwinia)
菌体单生,短杆状,除一个种没有鞭毛外,其余有多根周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期阴性,好气性或兼厌气性。营养要求有的需要特殊的生长物质,供给有机氮化合物,一般生长较好,在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的菌落。欧氏杆菌属细菌寄生于植物的类型,有的引起植物组织解离,表现为软腐症状,有的引起植物萎蔫或枯枝。我国发生危害较重的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等。
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有:被害植物的主要症状有腐烂、坏死、瘤肿、畸形和萎蔫,其中以坏死和腐烂最为常见,如水稻白叶枯病、棉花角斑病、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番茄和茄子的青枯病则是典型的萎蔫症状。
被细菌危害的植物除表现上述症状外,病害来势凶猛,发展蔓延迅速,植物受害后损失严重。
植物病原细菌侵入寄主植物主要有两种途径:
(1)自然孔口侵入  叶斑类细菌通常有气孔侵入,如棉花角斑病等。水稻白叶枯病、十字花科黑腐病常从水孔侵入。马铃薯黑胫病还能从皮孔侵入。
(2)伤口侵入  多数细菌都能从植物体表面的各种伤口侵入,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寄生性较弱,多引起腐烂、萎蔫或肿瘤等症状。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番茄和茄子的青枯病等都是从伤口侵入的。
细菌本身虽然具有运动器官(鞭毛),在水中也能运动,但这种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病害的发展蔓延主要靠外力传播。田间病害的近距离传扩展主要通过雨水、流水、灌溉水等传播,如水稻白叶枯病。有些从伤口侵入的细菌,如白菜软腐病菌,昆虫传播也非常重要。细菌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人为的各种途径,如商业贸易、科学交流、引种、标本采集等。此外,细菌还可随包装材料传播,如用有白叶枯病的稻草作包装袋或绳子都可将细菌传到远方去。

(三)类菌原体
类菌原体是70年代末发现的一类病原物。过去这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都列在病毒病害中。1967年,日本学者研究桑树萎缩病,证实了病原不是病毒,它与某些动物疾病的菌原体极类似,故称为类菌原体(MLO),并把它从病毒病中独立出来。类菌原体的主要特征有:
①类菌原体是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一类原核生物,也是目前已知能够进行 代谢的最小的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单细胞,表面有膜结构,但没有细胞壁。这个膜是软的,因而菌体的形状不固定,通常为圆形、卵形、纺锤形、线形等,大小为80~800nm。
②类菌原体寄生于寄主细胞的筛管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后可进行人工培养。
③繁殖方式有出芽和裂殖。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荷包蛋状的小菌落。
④类菌原体都是由叶蝉、木虱、飞虱等媒介昆虫传播的。
⑤防治类菌原体病害,施用四环素类药物后对病害病状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根除。目前,还要从培养无病苗木、治虫、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耐病力入手。
⑥类菌原体病害的症状特点  现在研究知道,许多黄化型、丛枝型的病害都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其症状特征为枝芽丛生,叶芽层出;花部变叶,叶小、黄化或变红;植株矮化、畸形和发育不良或不育性等。黄化型为整株发黄,如中国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甘薯丛枝病、番茄黄化病、水稻黄萎病、玉米矮化病等,我国已报导的类菌原体病害约有10多种。

(四)植物病原病毒
植物病毒病害是植物重要的病害之一,其危害性在植物病害中居第二位。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约700种,很多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上都有病毒的危害,如水稻矮缩病,油菜花叶病,番茄病毒病,豆科、葫芦科植物的花叶病等等。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体的、专性寄生的超显微生物。完整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很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数万倍到十多万倍才能看到。不同病毒的粒体形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