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

第12章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第12章

小说: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症状
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也危害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互相融合成云纹状大斑,由下向上蔓延到上部叶鞘。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黄色,边缘呈暗褐色,潮湿时,病斑中部为灰绿色,边缘湿润状,病部可见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集结成菌核,借小量菌丝附着在病斑表面,易脱落。天气特别潮湿时,能产生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担孢子。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发展快时呈污绿色枯死。颈基部受害可造成软腐而倒伏。穗部受害则影响谷粒饱满,甚至形成白穗。

(二)病原
病原菌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sasakii),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其无性世代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初无色,老熟时呈浅褐色。菌丝的分枝与主枝成直角。分枝处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扇球形或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成暗褐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
担孢子在传病上作用不大。担子无色,倒棍棒形,担孢子无色,卵圆形。菌丝生长以30℃左右最适宜,侵染寄主的温度范围为23~35℃及相对湿度95%以上,1~2天内即可萌发,6~10天又可形成新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的生长,促使菌核形成。
我国台湾省报导:根据病菌对16个水稻品种致病性的差异,将300个菌株分为7个培养型和6个生理小种。江苏农科院根据培养型和致病力强弱的关系,把47个菌株分成3个培养型,没有正式划分为生理小种的报导。至于黑龙江省的病菌分化情况尚不清楚。
该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43个科263个种的植物,除水稻外还可侵染玉米、大麦、小麦、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几多种杂草。

(三)侵染环境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田间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落入土中大量菌核,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菌核的生活力极强,湖南农科院测定第二年菌核存活率为96%以上。东北经冬季酷寒后也仍有大部分菌核存活,插秧后菌核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温湿度适宜时,1~2天即可形成病斑。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蔓延扩展,2~5天即可上升一个叶位。抽穗前后10天为高峰期,形成的菌核脱落后,随水飘到稻株基部,萌发菌丝进行再侵染。

(四)发病和流行条件
1。 菌核基数
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或新开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区,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则发病重。但病情的继续发展,受稻丛小气候及水稻抗性的影响更大。
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病害。气温达20℃以上,田间湿度达90%开始发病,气温上升到28~32℃,相对湿度达97%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因此,夏秋高温高湿时间持续较长的年份,纹枯病发生一般较重。北方单季稻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3。 水肥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会降低水稻抗性,发病重,据调查,晒田期间的株间相对湿度为80%~90%,不晒田的则在92%~96%之间。株间湿度达90%以上,就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灌溉、适时晒填可以减轻发病。肥料对纹枯病的影响与稻瘟病相似。
4。 品种抗性
至今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感病程度有差异。一般矮杆阔叶型比高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

(五)防治
1。 消灭菌源
重病田灌水耙平时,用布网或细密的簸箕在田边打捞被风吹集在一起的浪渣,并将这种打捞出的浪渣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铲除田边杂草寄主,减少菌源。
2。 科学用水,适时晒田,合理施肥
这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 药剂防治
参考南方稻区的防治指标是分蘖末期发病率达5%,拔节到孕穗期达10%,孕穗期达15%~20%为防治适期。
井冈霉素和素克灵被认为是防治纹枯病最有效的药剂,井冈霉素每公顷用1500~1875g,加水900~1125㎏喷洒,残效期可达20天。江阴农药厂生产的20%担菌灵100~200倍液喷雾防效高达90%以上,多菌灵、托布津防纹枯病效果亦很好。湖南报导,用异稻瘟净防治已有抗性菌株产生,故应注意田间防效有无变化。


四  水稻恶苗病
恶苗病在全国稻区都有发生,以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省发生较多。推广种子消毒措施后,病害大为减轻。80年代,由于有些品种感病,农户消毒不彻底,有明显回升现象,致使按比例播种的秧田,选不出足够的无病秧苗供插秧用。

(一)症状
稻恶苗病症状有徒长、矮缩和不显著三种类型,其中以徒长型最常见,矮缩型只在病害发生特别严重和高温时出现。
徒长型稻恶苗病的苗期症状,从长出第二叶时开始出现,病苗茎叶纤弱吸长,叶黄绿色,常比健苗高1/3左右,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稻苗枯死,在近地处有淡红色或白色粉状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发病与之相似,但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长,节上倒生不定根,以后茎秆逐渐腐烂,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散生或群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子囊壳。病株多数早病,少数能抽穗,但穗小,籽粒不饱满。

(二)病原
稻恶苗病由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引起,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世代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型分生孢子多胞,略弯曲,呈镰刀形,有1~6个隔膜,无色,但群集时呈淡红色。子囊壳球形,黑色。子囊孢子双胞,椭圆形,无色。
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但侵染寄主以30℃最易诱致病株徒长。
病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根据不同条件,产生赤霉素和镰刀菌酸、去氧镰刀菌酸、赤霉酸等物质。赤霉素或赤霉酸引起水稻徒长,并能抑制叶绿素的形成;而镰刀菌酸和去氧镰刀菌酸则有抑制稻苗生长的作用。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在种子内越冬。带菌种子是第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病稻草作秧田的覆盖屋也可能成为侵染来源。育秧时,病菌可从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幼苗发病,严重时病株枯死,枯死植株表面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传到健苗,从茎部伤口侵入,引起再侵染。
带菌秧苗移到本田后,陆续出现症状。发病后期,下部叶鞘和茎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被传播到花器上进行再侵染,从内外颖壳部位侵入颖片组织和胚乳内。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1。 温度
此病发生与土温关系较大。土温在30~35℃时病苗出现最多,在20℃以下,即使感染也不表现症状,但可分离到病原菌。
2。 品种
粳稻较籼稻抗病,粳稻之间抗性也有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3。 栽培管理
脱粒时受伤的种子和移植时受伤的秧苗都易感病。浸种时间过长、中午插的秧和插隔夜秧发病也较多。

(五)防治
1。 建立无病留种田,催芽前种子消毒
这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根本措施。
2。 种子处理
同稻瘟病。吉林稻区用769农抗浸种2~3天,10℃左右浸种4~5天对防治恶苗病很有效。五常县用恶苗灵200ml加水60公斤,浸种5天,或用600倍溴硝醇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浸种,种子和药液之比为1:1。2,在室温下浸种5~7天,可有效防治恶苗病。
3。 改进管理技术
①不在中午高温下插秧,不插隔夜秧。
②秧田或本田中发现个别病株时及时拔除烧毁。
③收获后的病田稻草尽快作燃料烧掉,不用病田稻草盖秧和作催芽时的覆盖物。


五  水稻其他细菌性病害

(一)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稻区。
1。 症状
在水稻的叶、叶鞘、茎、穗及小枝梗上都产生症状。病斑呈褐色。叶上的病斑赤褐色水浸状小点,后扩大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条斑,周围有黄色晕纹,后期病斑中心的组织坏死,呈灰褐色,并常融合而成一个大条斑。病斑常发生于包穗的叶鞘上,初为赤褐色水浸状短条斑,多数融合呈不正形大斑,中央组织坏死后呈灰褐色。穗部为污褐色近圆形小斑。
2。 病原
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Oryzicola)。杆状,两端钝圆,时有弯曲,大部分单生或双链,革兰氏染色阴性,有1~3根极生鞭毛。在稻田的水中能活20~30天。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谷子及禾本科杂草20多种。
3。 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能在受病的水稻、陆稻及杂草寄主的组织和种子上越冬,为第二年发病的侵染来源。水田的灌溉水中如有病菌存在,也可使水稻得病。
4。 发病规律
东北稻区从5月下旬幼苗期即开始发病,至7月中旬在叶片上大量发生,8月上旬叶部病势渐减,抽穗前后危害穗及剑叶叶鞘。
5。 防治
①无病田留种。
②清除杂草,减少病菌来源。
③严防灌溉水从病田流入。
④必要时可用链霉素和土霉素喷洒。

(二)细菌性褐条病
细菌性褐条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一般发病10%~20%,严重地块达50%。
1。 症状
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多在叶脉上,尤其是主脉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向上下扩展成褐色条斑,斑的长度可与叶片相等。发病重的秧苗不久即枯死,四叶期后病情逐渐减缓。成株期则在叶片的基部中脉开始,上下延伸成为长形褐条,最后全叶枯黄纵卷而死,叶鞘为不规则形斑,剑叶亦可发病。
病斑表面常有乳白色菌脓。
2。 病原
为一种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aniei)。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有1~3根极生鞭毛。病菌除危害水稻外,还可侵害大麦、燕麦、稗、谷子等。
3。 侵染循环
种子带菌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萌发的第一片真叶即显现症状。
4。 发病条件
(1)气候  种苗三叶期遇春暖多雨或本田期低温多雨都导致发病重。
(2)洪涝  洪涝使秧苗受淹则病害重,且淹漫时间越长、次数愈多,则发病愈重。孕穗前后遇洪水则剑叶及穗部发病重。水淹而气温偏低易发病。
(3)品种  一般矮杆品种发病重,中、高秆品种发病轻。
5。 防治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排灌系统,避免洪水淹没稻田,淹水的秧田或本田应尽可能立即排水,增施追肥,促进新根生长,加速分蘖,以减少损失。


第四节  麦类病害
我国麦类病害以真菌性病害最多,细菌及线虫病的种类较少,病毒病近年有新发展,种类虽不算多,但危害不轻,80年代以来我国对麦类的病毒开展了一些研究。锈病曾在东北麦区造成极大危害,1956年后由于推广抗锈良种控制了锈病的发生。育种部门一直把抗锈作为育种目标之一,因此,锈病现在在生产上问题已基本解决。黑穗病在50年代趋于灭绝,但七八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