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

第8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第8章

小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砜怂嫉龋S主张宇宙元素是唯物的。总之:唯心论者,以宇宙是一个‘包罗万有,贯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但唯物论者,则以为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物质的东西;除了物质及其规律外,更无甚么意识的作用,心亦不过是物质的一种而已。
 
佛陀,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不外是物质的条件,配合识心的活动。即是说:人类原始本具的真心,由一念不觉的无明,幻现心理与物质的现象(唯识学所说见相二分);于是因境牵心,由心取境,遂幻现宇宙万有,情与无情诸法。所以人身的构造,是综合精神与物质于一体的。但这种精神与物质混合的说法,并非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主张的心物二元论,而是佛经所说的五蕴论。
 
1。物质的条件
 
五蕴中的色法,是物质界的代表,宇宙间大而显者,如恒星地球;细而微者,如原子电子。大凡科学家,认为有实体存在的物质,包括宇宙间的能量,俱属于佛学所说的色法摄。
 
顺正理论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大乘五蕴论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是指坚、湿、暖、动等四种物质的特性。亦即是世人所谓地、水、火、风等四种。此四种为宇宙万有产生必具的条件,故名四大种。所造色,是指这四大元素所构造的一切事物,其中可分为有情色、无情色。有情色,指众生身体方面的形色,及生活的状态。无情色,则指凡是眼所见、耳所闻、鼻可嗅、舌可尝、身可触的一切世界上客观的事物,都属于‘色蕴’所摄。今此色蕴,但取众生由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所组织成的色身而言。
 
2。心理的现象
 
客观的物质,是离不开主观之经验的。由于人类主观的意识,与客观的色法互相交涉而发生关系时,便会引生种种不同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就是佛经所说受、想、行等三蕴。比如我们说:园子里有一棵荔枝树,我们怎知道那是荔枝树呢?其认识的过程是:第一个步骤,先感觉眼前有一棵青绿的东西,这种感觉便是受。其次:联想起过去曾经见过的荔枝树,接著把这些影像重现脑海,便是想。再其次,将这些影像和眼前所见的东西比较,对与不对便是行,最后,认识确是荔枝树,便是识。凡我们认识外界的色,非经过这种程序不能成立。所以色是人类心理的对象,离开主观的意识,以及受想行等心理现象之外,那客观是甚么东西,我们就不能认识了。
 
受想行又是甚么呢?受是感受,接受。是人类对于外在的环境,由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例如:人眼前所接触的东西是美好的,或处身在非常写意的环境中,便会生起可意快乐的感受。反之,就会引生痛苦的感受,或中性的感受,是属于人类情绪的反应。
 
想、是一种想像,思考,或判断的心理作用,往往吸取外界的事物,作为思考的资料。犹如摄影机一样,能把眼前境物拍摄下来,印烙于识心中,形成所谓记忆,作为言说的资料。
 
行、包括众生一切心理活动。是能够推动人的身心,向或善或恶方面发展的原动力。概括而言:受、想、行,都是意识所附属的心理作用,等如心理学家所说:感觉、想像、意志等心理现象。
 
3。精神的主体
 
识蕴,是众生精神界的主体,亦名心王。识,是最难理解的东西。倘能了解识之为物,亦即能全盘了解人生的真义。然而识究竟是甚么呢?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又杂集论:‘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准此可知,识就是对外境由分别而认识的心理活动。
 
初期佛敖,但说六识,所谓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意识(知觉)。后来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识哲学,愈来愈精密,故有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之说。
 
在八种识心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精神的主体,万物无不从此而诞生。梵语阿赖耶,译名为藏。藏有三义:
 
一、能藏:是阿赖耶识的特殊功能。阿赖耶识不独具有含藏一切善恶染净诸法种子的功能,更有保持一切种子的作用,使含藏在其体中的种子,不失不坏;故一切种子是所藏,阿赖耶识是能藏。
 
二、所藏:阿赖耶识既然能够作为诸法种子所依止的储藏室,则由种子所发展出来的诸法现象为能藏,而此作为诸法现象种子之储藏室的阿赖耶识,反而变为所藏。
 
三、执藏:又名我爱执藏。是从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关系方面立名。因为第七识以此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而在恒审思量中,不自觉地诞生我爱的固执,执此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此第八识便成为七识所爱执的对象,故名我爱执藏。
 
阿赖耶识既然含藏宇宙万有的种子,作为开创宇宙人生的原始材料,更能作为第七末那识执爱的对象,成为自我的来源,所以唯识家视此识为宇宙万有的始创者;亦为组织人生社会,和发展一切差别现象的最高机构。在现实世界裹,内而人的生命与器官之感觉,外而宇宙万有及自然界的生长,无一不是从此第八识心的潜能而变现,故说:‘唯识所现’。又说:‘万法唯识’。
 
唯识所现,是从体起用,由上而下,从至简至高之原理,演绎出宇宙人生的一切差别现象。‘万法唯识’,是摄用归体,由下而上,从至繁至低之事物,以求其背后所依据之原理。再由各种事物的原理,渐次概括其要,而达于最高之原理。前者是由简单而趋于复杂,由善美而趋于恶化;后者是由复杂而归于简单,由恶化而趋于至善。一为下降,一为上升。无论是上升或下降,俱不离识,是以识心为构造宇宙人生之原理,精神界的主体。
 
(二)真空的哲理
 
1。 虽有而非有
 
唯物论者,偏于物质;唯心论者,重于精神。佛学虽非心物二元论者,但认为心之与物,实为构造人体的主要因素。如人体的四肢百骸,是地的坚性;唾涕血泪,大小便等,是水之湿性;人体之温度,是火的暖性;行动进止,俯仰屈身种种动作,是风的动性。人体中地水火风等物质的成份,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其他有关知情意等的精神作用,就是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
 
由此五蕴积聚而成的人生,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只是幻有,假有,非真有,所以说:‘有而非有’。此有而非有的生命,不止是无常的、而且是苦的,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等苦。
 
在人之四周,有谁能逃出痛苦的魔爪呢?不要说科学家无法征服外在的一切风灾、水灾、火灾,及海啸、地震、瘟疫、疾疠等自然界的灾害,致使吾人无法摆脱这些威胁!就是人生内在的心理与生理,又有谁能幸免生老病死,…种种苦恼呢?
 
生苦:佛经说:人在母胎之苦,甚于地狱;出胎后,与外界空气接触,痛如刀割;所以人生,在呱呱堕地的前后,己经饱尝痛苦的滋味了。
 
老苦:人有了生命,很自然的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当人生壮年的时候,往往雄心万丈,壮志凌云,谁知世途险诈、命运坎坷,半生遭遇,百般磨折。所谓:‘人间历尽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或因愤世嫉俗,苦恼悲伤,壮志未酬身先丧,固然属于不幸;假使侥幸,能长命百岁,满以为福,谁知:‘百年如流矢,生命若昙花。’寒暑迁流,岁月不永,转瞬青春消逝,渐渐鸡皮鹤发,步行龙钟,老之既至,则风烛残年,人命无几。你会不会‘悲吾生之须臾,感吾生之行休’呢?假如子孙不孝,老而无依,心中苦楚,又能向谁申诉?
 
病苦:人生血肉之躯,原非铁铸,精神饱受环境种种无情的打击,肢体复受寒暑风雨的侵袭。贫者因为饥渴而疲于奔命,富者又为五欲尘劳消耗精力。所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焉得不病之理?‘英雄最怕病来磨’。病倒了,辗转呻吟,当你察觉‘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时,己经悔之已晚。若然不幸,贫病交逼,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病苦煎熬的凄惨,真的是有口难言。
 
死苦:古人说:‘寄孚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人生于世,不过匆匆数十寒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谓:‘风火散时无老少,深山磨尽几英雄’。一旦死神降临,纵然是有金钱、有势力、有地位,又有甚么用呢?‘有钱难买阎君赦,无计能求狱卒饶。’最后,不是仍然要向死神屈服吗?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虽然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死之一字,又有谁能幸免?
 
爱别离苦:人生恍如‘海萍云鸟,聚散无端。’为了事业,学业,或逼于环境,至亲至爱的人,都要分开。但人非草木,谁属无情?对于自己所爱的,一旦生离或死别,犹如‘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泪深江海犹嫌浅,恨远乾坤未是长。’你伤心不伤心呢?古人说:‘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能不令人黯然神伤?
 
求不得苦:贪求享乐,力争上游,原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可是,人总是不知足,往往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但人之所欲无穷,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故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对于金钱、地位、声望、以及生活上种种贪求,不得满足时,又是何等的失望与悲哀?
 
怨憎会苦:人与人之间相处,每因个性不同,见解不同,嗜好不同,或因利害冲突,难免发生磨擦,甚至互相敌对,而又偏要同事共处,朝夕相见,所谓:‘冤家路窄’,心中多么难受?至于家庭中子女的不孝,兄弟姐妹的不睦,婆媳姑嫂的争吵,…又何尝不令人感受难言之苦呢?
 
五阴炽盛苦:人生的苦恼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令人苦恼不安的,就是人的五蕴色身。所以佛说:‘身为苦本,形为罪薮。’中国哲学家老子亦说:‘大患莫苦于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可惜世人没有般若智慧,竟然执著五蕴诸法组合的色身为自我。既然有了自我的观念,自我的执著,便自他对立,分疆划界,物我角逐;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自我的生存而搏斗,更为了谋求自我的发展,以及满足自我的私欲,而互相竞争,互相排斥,甚至互相陷害,互相杀戳。遂使人生如战场,人的一切厄运,亦随之俱来,人生的苦恼,也就无穷无尽,故说:‘一切苦厄’。
 
2。虽空而非空
 
观世音菩萨,运用般若真空的智慧,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发现五蕴假我的背后,还有一个永恒的真我存在。因为五蕴之相虽假,但五蕴之性却是真的;这个真实不虚的诸法实性,才是永恒真我的所在。如果我们能够向善的方面发展,就可以开拓真理的生命,终必证得此永恒的法身真我,回复人生本觉明净,纯善无恶的真心。因此,教人实行克制自己,扩展私我,成为大我;使自己浑然与物同体,万物莫不在自己的怀抱中,而自己亦溶化于万物的怀抱裹,自他一体,物我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