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第5章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第5章

小说: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刘庭瑞通圣散x 
此方有缩砂,无芒硝,其余皆同。 
缘庭瑞于河间守真先生礼师传之。随从二年,始受于方,斯且取为瑞而可准凭以用之, 
兼庭瑞以用治病,百发百中,何以疑之,因录耳。但庭瑞临时以意加减,一根据前法。嗽加半夏 
半两,生姜制。 
x防风天麻散x 治风麻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强,暴音不语,内外风热壅滞, 
解昏眩。 
防风 天麻 川芎 羌活 香白芷 草乌头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焙) 甘草(各半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一钱,觉药力营运,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 
如弹子大,热酒化下一丸或半丸,细嚼,白汤化下亦得。散郁结,宣通气。 
如甚者,更服防风通圣散。 
x犀角丸x 治风痫,日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如觉痰多,即减丸数。忌油腻物。 
风 病目直,卒中口噤,背强如弓,卧动摇,手足抽搦,无汗名刚,为阳 ,有汗名柔, 
为阴 ,通三一承气下妙。 
x搜风丸x 治邪气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耳鸣,鼻塞头痛眩运,燥热 
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清利头目,鼻聪耳鸣,宣通血气。 
人参 茯苓 天南星(各半两) 藿香叶(一分) 干生姜 白矾(生。各一两) 蛤粉(二两) 
寒水石(一两) 大黄 黄芩(各一两) 牵牛(四两) 薄荷叶(半两) 滑石(四两) 半夏(四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x川芎石膏汤x 治风热上攻头面,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 ,眼生 
翳膜。清神利头,宣通气血,中风偏枯,解中外诸邪,调理诸病,劳复传染。 
川芎 芍药 当归 山栀子 黄芩 大黄 菊花 荆芥穗 人参 白术(各半两) 
滑石(四两) 寒水石(二两) 甘草(三两) 桔梗(二两) 缩砂仁(一分) 石膏 防风 连翘 
薄荷叶(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水调亦得。忌姜、醋、发热物。 
x川芎神功散x 治风热上攻,偏正头痛,无问微甚久新,头面昏眩。清神。 
川芎(四钱) 甘草(一分) 川乌头 吴白芷 天南星 麻黄(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半盏,投清酒半盏,避风。 
x换骨丹x 治瘫痪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并一切风痫暗风,并宜服之。 
颂曰∶我有换骨丹,传之极幽秘。疏开病者心,扶起衰翁臂。气壮即延年,神清自 
不睡。南山张仙翁,三百八十 
岁。槐皮芎术芷,仙人防首蔓,十件可停匀,苦味香减半,龙麝即少许,朱砂作衣缠,麻 
黄煎膏丸,大小如指弹。修合在深房,勿令阴人见。夜卧服一粒,遍身汗津满。万病自消 
除,神仙为侣伴。 
麻黄(煎膏) 仙术 香白芷 槐角子(取子) 川芎 人参 防风 桑白皮 苦参 
威灵仙 何首乌 蔓荆子 木香 龙脑(研) 朱砂(研) 麝香(研) 五味子 
上为末,桑白单捣细,称以麻黄膏和就,杵一万五十下,每两分作十丸,每服一丸, 
以硬物击碎,温酒半盏浸,以物盖,不可透气,食后临卧,一呷咽之。衣盖覆,当自出汗, 
即瘥。以和胃汤调补,及避风寒。茶下半。 
x铅红散x 治风热上攻阳明经络,面鼻紫赤,瘾疹。(俗呼为肺风者,以肺主鼻而又浅在 
皮肤之内,皮肤属于肺。) 
舶上硫黄 白矾灰(各半两) 
上为末,少许,入黄丹染与病患面色同,每上半钱,津液涂之。 
洗漱罢,临卧,再服防风通圣散,效速。 
x神芎散x 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并牙齿闷痛。 
川芎 郁金(各二钱) 荆芥穗 薄荷叶 红豆(各一分) 
右为末,入盆硝二钱,研匀,鼻内 三二剜耳许。力慢加药。病甚兼夜 。 
x万灵丸x 治肾脏,一切耳鸣、腰疼、筋骨痛。 
赤芍药 五灵脂 防风 草乌头(炮。各二两) 黄 细辛 海桐皮 山茵陈 骨碎补 
地龙(各八钱) 黑狗脊(二两) 牛膝 何首乌 蔓京子 白附子 川乌头 巨胜子(各八钱) 
白术(一两) 芫花(三钱,炒) 黑牵牛(半两) 青皮(二钱) 御米子(二钱,炒)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服。 
x伊芳祁丸x 治腰脚拳挛,鹤膝风,筋缩。 
伊芳祁(头尾全者) 桃仁(生) 白附子 阿魏 桂心 白芷 当归 北漏芦 安息香 
(用胡桃穣研) 芍药 牛膝 地骨皮 威灵仙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下。 
x祛风丸x 治中风偏枯,手足战掉,语言謇涩,筋骨痛。 
绿豆粉 川乌头(炮) 草乌头(炮) 天南星 半夏(各一两) 甘草 川芎 藿香叶 
苓苓香 地龙 蝎梢(各三钱) 白僵蚕(淘米泔浸,去丝) 川姜(半两,炮) 
上为末,一两,用绿豆粉一两,又一法,用药一两,以白面二两,滴水为丸,如桐子 
大,量人虚实加减,细嚼,茶酒下五丸至七丸,食后。初服三丸,渐加。 
x舒筋散x 治妇人血气,并产后风热搐搦。(俗谓鸡爪风。)舒筋。 
人参 川芎 官桂 丁香(各半两) 木香 天麻(酒浸,焙。各一两) 井泉石(四两, 
别为末) 
上为末,每服三钱,井泉石末三钱,大豆半升,净淘,好酒一大升,煮豆软,去豆, 
用豆汁,酒调下,后以酒送下。盖覆,汗出为效。 
x胜金丸x 治风热惊骇不时,旋运潮搐,口吐痰沫,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名曰痫病。 
白僵蚕 细辛 天南星 皂角(炙黄) 川乌头(生) 乌蛇(真者,好酒浸,去骨) 
白矾(枯) 桔梗 威灵仙 何首乌 草乌头(各一两) 荆芥穗 川芎(各二两)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温酒下。 
x比金散x 治伤寒冒风,头目痛,四肢拘卷,鼻塞。 
麻黄 白芷 细辛 荆芥穗 菊花 防风 石膏 何首乌 川芎 薄荷 干蝎 草乌头(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温服。酒茶亦得。 
x神白丹x 治伤寒积热,及风生惊搐,或如狂病,诸药不效。此方不可尽述。 
铅白霜(一分) 轻粉(半两) 粉霜(一两,用白面六钱和作饼子,炙熟。同研)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量虚实加减。 
x桃仁丸x 治一切风毒,遍身疼痛,四肢拘急。 
草乌头(生用) 五灵脂(各三两) 桃仁(取霜,一两)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以青黛为衣,嚼胡桃仁,以温酒下五丸,食后。 
加减。 
x瓜蒂神妙散x 治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等。 
焰硝 雄黄 川芎 薄荷叶 道人头 藜芦(各一分) 天竺黄(一钱半,如无, 
以郁金代之) 
上为末,研细,含水,鼻中 一字。神验! 
x清风散x 治头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碌(一钱) 朱砂 牙硝 雄黄(各三字) 龙脑(一字) 瓜蒂(二钱) 滑石 
赤小豆(各半钱) 皂角(一字,去皮,炙黄,取末) 
上为极细末,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如口噤,不省人事,滴水鼻中。或欠者,可治, 
为验。 
x灵砂丹x 治破伤风,一切诸风等。 
威灵仙 黑牵牛 何首乌 苍术(各半两) 香附子(六两) 川乌头(去皮) 朱砂 没药 
乳香(各三钱) 陈皂角(四钱,炙黄,去皮) 
上为末,把皂角打破,用酒二升半,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取汁,打面糊为丸,如桐 
子大,每服五丸。如破伤风,煎鳔酒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三五丸,鼻 之。 
x川芎天麻散x 治头顶痛,头面肿,拘急,风伤营卫,发燥热。 
川芎 细辛 苦参 地骨皮 菖蒲 何首乌 蔓荆子 薄荷叶 杜蒺藜 牛蒡子 
荆芥穗 虼 草 威灵仙 防风 天麻(各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研,蜜水调下,茶水任,不计时。 
x薄荷白檀汤x(添加。) 治风壅头目眩,鼻塞烦闷,精神不爽。消风化痰,清头目。 
白檀(一两) 荆芥穗(二两) 薄荷叶(四两) 栝蒌根(二两) 甘草(四两,炙) 
白芷(二两) 盐(四两) 缩砂仁(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食后临卧稍热温服。 
x菊叶汤x(添加。) 治一切风,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者。 
菊花(去梗) 羌活 独活 旋复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卷四热门

诸病总论

属性:黄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因热少愈,犹未尽除,不戒饮食劳动,情欲扰乱,奈脾胃气虚,未能消化坚食,故热复生。 
五脏者,皆热。夫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寒毒藏于肌肤,阳气不行 
散发,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病为热。热虽甚,不死,奈巨阳为首。巨阳者,诸阳之属 
也。诸阳为热以气,诸阳为寒以血。热病已愈,其有复作,谓病已衰而热有作所藏,因其谷 
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缘热也。虽邪气而不尽,遗热在,故当复作。 
五脏俱热者,皆视之。肝热左颊先赤,心热颜先赤,脾热鼻先赤,肺热右颊先赤, 
肾热颐先赤。肝热者,小便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惊胁满痛,手足躁而不得安 
卧。心热者,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心卒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者,头重, 
颊痛,烦心,颜青,欲吐,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者, 
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 
汗出而寒。肾热者,腰痛 酸,苦渴数饮,食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 
不欲言。 
经曰∶汗出脉躁盛,一死。脉不与汗相应,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皆 
是怫热郁结,不能解散,以致危殆。 
《素问》∶诸热瞀螈,暴喑,冒昧躁扰,狂言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皆手 
少阳相火心胞络三焦之气也。 
夫肾水真阴本虚,心火狂阳积热以甚,以致风热壅滞,头面昏眩,肢体麻痹,皮肤 
瘙痒,筋脉拘卷,胸膈痞满,时或痛闷,或鼻窒鼽衄,口舌生疮,咽喉不利,牙齿疳蚀, 
或遍身生疮癣疥,或睡语切牙,惊惕虚汗,或健妄心松,烦躁多睡,或大小便涩滞,或烦热 
腹满,或酒过积毒。劳役过度,中外一切劳损神气,心志不宁,口苦咽干,饮食减少,变 
生风热诸病,虚羸困倦。或酒病瘦悴,及老弱虚人。或脾肾经虚,风热燥郁,色黑齿宣, 
身瘦焦痿。或热中烦满,饥不饮食。或瘅或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虚,头面肿,小 
便数。或服甘辛热药过度,变成三消,上则消渴,中则消中,下则消肾,小便白膏也。 
x神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