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郝万山讲伤寒论66~70 >

第8章

郝万山讲伤寒论66~70-第8章

小说: 郝万山讲伤寒论66~7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疼痛,这是虚人所遗留下来的身疼痛,虚人兼表的身疼痛,用桂枝汤。

下面的388条,389条,还有390条,这都是讲的阳衰所造成的吐利。

我们看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这不就是个少阴病吗?“吐利”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汗出”是阳不摄阴,“发热“是阴盛格阳,”恶寒“是肾阳虚衰,表阳不足,“四肢拘急”那是阳虚四肢失温,造成的寒凝,经脉拘挛,“手足厥冷”是真阳虚衰,四末失温,用四逆汤来治疗。所以这是用四逆汤来治疗这种真阳虚衰的吐利,有吐利就叫霍乱,为什么不把它叫做少阴病呀?就因为他一开始就有这个症状,如果是由太阳慢慢、慢慢发展到吐利的,就把它叫做少阴病,现在这一条里,起病就出现了真阳衰微,阴寒内盛的吐利,不把它叫做少阴病,而把它叫做霍乱。所以四逆汤既可以治疗少阴病,也可以治疗阳衰阴寒盛的霍乱。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起病之初就有吐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复”就是反的意思。本来有吐利,小便应当量少,因为阴液都从呕吐和下利排出体外了,所以小便量多这是反常现象,这是怎么回事,这是阳不摄阴,小便多和大汗出,这都是阳不摄阴的表现,阳气不能固摄阴液,“下利清谷”是阳虚火不暖土,“内寒外热”,“内寒”是内真寒,“外热”是外假热,这是阴盛格阳,“脉微欲绝”,这也是真阳衰微的表现,用四逆汤来治疗。其实如果看这一条的描述的话,它已经出现了阴盛格阳,恐怕用通脉四逆汤更合适一些,实际上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还是一个方子,药物组成是一样的,只不过干姜、附子量大一些罢了。

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吐已下断”,霍乱病吐也不吐了,拉也不拉了,是不是病好了?但是“汗出而厥”,“汗出”是真阳衰微,阳不摄阴,“厥冷”是真阳衰微,四末失温,正因为四末失温,才出现了,“四肢拘急不解”,这个“四肢拘急不解”既有阳虚失温的问题,也有阴液被伤,四末失濡的问题,“脉微欲绝”,“脉微”是阳虚,“脉微欲绝”既有阳虚也有阴虚,这个厥也有阴虚的问题,所以他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来治疗,通脉四逆是温阳的,加上猪胆汁它就有滋阴和阳的效果。它和我们在少阴病篇讲的那个白通加猪胆汁汤,用猪胆汁的意义是一样的,既可以有反佐作用,又可以引阳入阴。

好,霍乱病篇的最后一条,391条,“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霍乱吐利又有表证,用过发汗,最后脉正常了,吐利也不吐利了,表证也解除了,脉也正常了,可是有一点轻度的心烦,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霍乱吐利伤了里气,造成了正气不足,因为把它叫做新虚。新得的这种虚证,病好了之后,家属说你病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好好吃饭,好好补一补吧。所以就给他吃许多好吃的东西,结果吃完了他不能消化,因为他在患病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里气不足,新虚,所以他不能够消化这些饮食,这叫新虚不胜谷气,所以饮食停滞在胃肠,然后就出现了心中不安的心烦的症状,这就提示了病后要节饮食,节制饮食。

霍乱病篇的最后一条,强调了病后节制饮食的这种护理方法,实际上也是“保胃气”这种治疗原则的一种体现,这样的话,霍乱病篇的内容我们就谈完了。

我们大体回忆一下,所谓霍乱病,或者感受外来的暑邪、湿邪、寒邪,或者内伤饮食生冷不洁,或者内外合邪而造成了这种病。之所以把它叫做霍乱,起病之初就突然出现了剧烈的吐泻,因为它常常兼有表证,所以放到六经病篇之后,和伤寒病相鉴别,对于霍乱病的治疗,由于水结的用五苓散,由于中阳不足的用理中汤、理中丸,由于真阳衰微,甚至说脾肾两衰的,用四逆辈,你看涉及到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等,霍乱吐利好了之后表邪未去,身痛不休的,不能够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吐利止,表邪也解了,还要节饮食慎起居,吃得太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轻度的心烦,减少饮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伤寒论》中所说的霍乱病,就是这么多,其实霍乱病,作为一个古代的常见病来说,后世有许多研究,又有许多治疗霍乱的专书、专著问世,而霍乱病的分类又有什么干霍乱、湿霍乱等等,那是后世的发展。

第69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

我们前面讲了六经病证篇,也谈了六经病证后面所附的霍乱病脉证病治篇,《伤寒论》10卷22篇,我们通常所说的398条、112方是指的从“辨太阳病脉证病治上第五”到“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病治第十四”,这10篇内容,这10篇内容,注家们把它叫做洁本,清洁的“洁”。

因为从明朝以后,《伤寒论》10卷22篇前面4篇是辨脉、平脉、伤寒例、痉湿暍,后面8篇是“可与不可”。从明朝方有执以后认为前面的4篇是王叔和编的,后面这8篇又是王叔和重新给整理,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述六经病证的,他只不过是用治法“可与不可”来表述六经病证,所以就认为中间这10篇才是真正的《伤寒论》的核心内容,当然,方有执、俞嘉言、程应旄这些人,他(们)的这个观点,我们今天呢也要另外看。

从历史上来看许多注家对方(有执)、俞(嘉言)诸家的这种认识也是有不同见解的。但是从此之后,人们就把中间这10篇内容当作学习《伤寒论》的重点,这倒是事实,直到我们今天仍然是取这10篇的原文进行选择、进行注释,作为我们大学中的教材。也做为我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主要是主治医师的考试,作为考试的范围。因此,我们所说的《伤寒论》最后一篇,不是那个“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而是指的“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我们今天就讲最后一篇。它的篇名叫“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我们就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阴阳易”,什么叫“劳复”?所谓“阴阳易”就是大病初愈,阴阳气血没有完全恢复,大病刚刚好,从正气的角度来说阴精阳气,气和血没有完全恢复,而脏腑的余热也没有完全消尽,脏腑余热未了,这个时候,在护理上应当特别注意“节饮食,慎起居”,节制饮食,所谓“节饮食”慎起居,是要节制饮食,选择饮食,不能吃那些不好消化的、辛辣刺激性的呀等等,生冷油腻的呀。所谓“慎起居”,就是要特别注意生活作息,不要劳累,不要辛苦等等,这样才能够使余邪消退,正气慢慢地恢复,如果不注意“节饮食”,不注意“慎起居”,就可能造成病情的复发。我们这里所说的“阴阳易”是指的一个大病刚刚好,大邪已去,但是正气没有完全恢复,余邪没有完全消退,这个时候如果和人行房事的话,原来有病这个人可能就使没有病的那个人被感染邪气,如果是女病传于男的,这就叫“阴易”,如果原来是个男病人,现在传给了女的,这就叫男病传于女,这叫“阳易”,合起来就叫“阴阳易”。“阴阳易”这个证候到底是什么病呢?以前有人开玩笑说是艾滋病,我说汉代还没有发现艾滋病,而且艾滋病它有很长的潜伏期,而这个病是现世现报,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阴阳易”这个病就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它是个什么病,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去年有一个美国医学杂志,它有几期请我做编审,有些稿子呢,我看,结果我看到有一篇稿子是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一个中国医生写的,他说他发现国外一种性病,它的临床表现、它的感染途径和《伤寒》论中所说的“阴阳易”十分接近。因此他认为《伤寒论》中所说的“阴阳易”是一种性病。“阴阳易”这个证候在我们五版教材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正规条文编进去,它是作为一个附篇,备考原文,考虑到我们在座的今后很可能出国,所以我们把“阴阳易”这个证候介绍给大家。现在我们打开讲义223页看备考原文中所附的392条阴阳易这个条文:“伤寒阴阳易之为病”下面的临床表现,“其人身体重、少气”,这是精气大伤,正气虚衰的表现。“少气”这个词我们以前遇到过,那个栀子豉汤适应证,当胸中郁热扰心,可以见到心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如果郁火伤气,就可以兼见少气,治疗用什么方子呢?用栀子甘草豉汤清宣郁热,兼以益气。

所以“少气”是正气不足,正气被伤的表现,正气少的表现。“身体重”这是正气被伤,身体就感到极度的疲倦、倦怠、沉重,翻身都翻不动,所以这个“身重”不是邪热盛,而是正气衰,我们说是房事以后,精气大伤,正气虚衰。第二组证候“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隔过几个证候,然后“膝胫拘急”,两组拘急的证候,一个是少腹拘急疼痛,而且这个拘急疼痛呢向阴部放散,“引”,就是牵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向阴腹放散,少腹部拘急疼痛,向阴部放散,这是少腹部的肌肉筋脉痉挛的表现。那个“膝胫拘急”呢就是小腿的肌肉痉挛拘急。这两组证候都是阴经被耗,筋脉失养所造成的。“身体重,少气”是精气大伤,少腹拘急疼痛,向阴部放散,又加上小腿肌肉痉挛,是阴精被耗,筋脉失养,这是正虚。既然被感染了毒热,有没有毒邪的表现呢?有没有毒热的表现呢?“热上冲胸,头痛不欲举,眼中生花”,这就是邪气盛,毒热盛的表现,是毒热上冲所造成的,所以这样一个“阴阳易”的证候,显然是一个毒热内盛,毒热上冲,又有阴精和精气大伤,虚实夹杂,或者说正衰邪实,张仲景用什么方子来治疗的呢?烧裈散,“裈”就是裤子。

“烧裈散”怎么做?“妇人中裈”,“裈”就是裤子,中就是“内”,内裤,内裤的什么地方,“近隐处”这个东西都是败浊之物所污染的地方,不能够直接喝,要“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要水调和起来,光喝这个干的布灰的话,容易呛嗓子,不便于吞咽。

“日三服,小便即利”,吃了这个东西小便就会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裤烧服”。

实际上这个方法,是取原来那个病人一些分泌的败浊之物烧灰以后来服。

那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东西能给人吃吗?这个东西能有什么疗效吗?可是古人为什么想出这么一招儿来呢?那就存疑待考吧,不要轻易否定它。牛痘不就是有病的人的一些分泌物给没有病的人接种上之后增强了免疫机能的吗?关于“阴阳易”我们就谈这么多。首先要特别明确的是“阴阳易”不是房劳复,什么叫房劳复呀,一个外感热病,一个大病刚刚好,脏腑余热未了,阴阳气血未复,这个时候如果因房事不当,因房事而使病情复发的,就是这个病人本身病情复发的,这就叫房劳复。

所以房劳复是病人本身复发,“阴阳易”呢是没有病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