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家内丹理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按:谷者,玄窍神室,又名灵谷,位在下丹田之“中”。“虚室生白,内外通明”,乃法身初成之验,此时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神归顶天”,即谷神升入天谷也,此时鄞鄂结成,不可误会“顶天”为天上、色身外之有形天空。以上三种证验,皆属玉液还丹功夫范畴,还未到金液还丹地步,必得先天真一之炁点化,金丹方成。
此先天真一之炁者,就其“用”而言,乃时时之先天一粒,乃即丹书所谓“积精累气”“抽铅添汞”者;就其“体”而言,乃统体之先天一粒,乃即丹书所谓“一得永得”、“顷刻而成”者。一刻中自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反复循环运炼,一粒复一粒之先天也,随之功进,而入极致,炼虚合道,道法自然,乃得统体之先天一粒,始知三界归一身,寻及其根源,一粒如黍大也,则一得永得,无有返还矣。又,有此统体之先天,一粒复一粒的时时之先天一粒方得以生、得以化;有此时时之先天一粒,一得永得的统体之先天一粒方得以凝、得以结。
“自家愿大”者,愿者原心、心源之谓,正统体之先天一粒,乃元始真性真心,心量放得愈大愈广,则药物愈足愈明,以至于百千万亿,正如太上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吕祖师曰:“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也”,此正即身即世,即世即身之无上医世大道,身之与世,一而万,万而一,心抱大道,气运鸿均,故闵真言:“非自了汉”也。
3
庄子心斋法
庄子心斋法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之中,借用颜回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揭示了中华道家“心斋”的高妙义谤。“听息”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借用听息,可以进入心斋的最高境界。
《庄子》原文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照。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炁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就可以用“听”字法诀。但又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再深一层功夫来讲,也不是用心去听,而是用“炁”去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己停止了,心也与炁合而为一,没有后天知觉了。“炁”的本质是虚的,正因为“虚”所以才能容纳物体,只有“道”才能把“虚”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能够做到心同太虚,就是“心斋”的境界了。
以上功夫,本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为了初学做功者容易入门起见,现在整体功夫之内,划分几个不同的步骤,然后再加详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
“若”字当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就是注意力, “一”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当你开始做功夫的时候,心中的注意力要专一,不要有杂念干扰。如果不能够把杂念扫除干净,功夫很难做到好处。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解,是“不要”的意思。 “之”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o“以”字作“用”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开始做功夫,就是运用“听”字的口诀。普通人所谓〃听”,本来是用两个耳朵,去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这里的所谓“听”,就不是去听什么声音。这样人们就会发生疑问了,既然说是“听”,必然应当存在去听的对象,如果说不是去听声音,那么要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之中,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现在特别指出,起初下手,就是听鼻孔的呼吸之气。凡是呼吸系统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碍的人,鼻孔气息都不应当发出声音,这一点对于修炼来讲尤其应当做到,所以才说:“无听之以耳。”虽然说是没有声音,但是自己却能感觉得到鼻中的气息一出一人,或快或慢,或粗或细,即使是双耳失聪的人,也有这个体会,所以才说“而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
这里又会让人产生疑问了, “心”是有知有觉的,还可以说上一个“听”字; “炁”是没有知觉的,为何还要用它去听?“心”所听的对象是“炁”,那么“炁”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如果说用“炁”来听“炁”,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应当是,听息的功夫做得时间长久之后,“心”和“炁”已经订成一片,分不开了,此即丹经所谓: “心在炁中而不知,炁包心外而不晓”的一种境界。这时的“炁”不是呼吸之气,已经不能作为用 “心”去听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去听那个“炁”,所以才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心”和“炁”虽然团结在一处,但是尚未达到混融境界,还稍微有些知觉。继续深入做下去,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自然就能做到完全无知无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暂时的过度阶段,与其说是用“心”听“炁”,使 “心”和“炁”互相对立,不如说是以“炁” (中的心)听(心中的) “炁”,使“心”与“炁”二者之间涡去裂痕,变为融合,所以说“听之以炁”:实际上说是在“听”,就已经包括有“心”的成分在内,说是用“炁”去
初步下手做功夫,关键在“一”字诀,即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后,就要注重“听”字诀了。随着功夫程度的进展,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放,反嫌过于执着,所以最后要用“止”字诀。所谓“听止于耳”,就是叫人不必着意于“听”了。此时的功夫已经逐渐人于混钝境界,心与照合为一体,心中酌知觉已不起作用,心已合炁,炁无知觉,故心仅合炁,所以说“心止于符” (符即符合,符合于炁)。此时心炁合一的状态,虽无知觉,还有自我,进一步做到忘记自我,皆归于“虚”,才是真正入静,筑基功夫到此完成。
1
庄子心斋法
庄子心斋法
最后一步, “炁也者,虚而持物者也。准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从“一。、“听”、“止”等境界,由强人深,一步一步经历过来,最后就达到了“虚”的高层次。进入这一层次, “心”与“秃”皆化为虚无,是从无知无觉,进入忘记自我,而后又从无我,进入空洞太虚的高炒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功夫的时候,心里想着要达到“虚”的层次,反而离“虚”十万八千里了。全部“心斋”的义话,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到此进入最高境界,已为先天。所以最后一步功夫,就要到先天境界之中去体悟,虚与道合,是为得道。然则庄子所谓“心斋”的义诲,在于直指大道,这已超出内丹筑基所要达到的目标了,修炼内丹的层次与此有所不同。因此筑基法中的静功,只求达到第四步“心杰合一”的境界,就是筑基的最高层次,已足够了。最后一步“心痛人虚”,俏无悟道功夫为基,恐入空亡境地,反为修炼之大碍。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处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杰的功夫,这个须要和吐纳法结合炼习。
2
内丹术与现代生活
内丹术与现代生活
编者注:樊光春,陕西紫阳人,1952年四月生。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自1979年从事地方史志编修和研究,1987年以后转入道教研究,先后进行陕西道教碑石整理、陕西道教历史及道教养生学的研究。担任《陕西省志·宗教志》(道教卷)主编,参与《中国道教宫观文化》、《丘处机与龙门洞》等书撰写,编辑《三秦道教》杂志,已出版《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陕南小武当∶凤凰山擂鼓台》两部道教专著。
近些年,许多江湖术士自封为“大师”,或招摇撞骗敛取钱财,或妖言惑众非法结社,无不打著健身气功的旗号。但这些健身气功并不都是单修命功的古代气法,大多宣称性命双修,而且大力宣扬神鬼怪异,以特异功能吸引大众。虽然大多数功法不说自己主要源自道教,但从诸多功法的宣传中我们看到,道教内丹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是中国当代气功的核心。可是,大多数气功习炼者,并不明白当代气功与道教内丹术的关系,很多人以为是当代的气功“大师”们发明了这些方法,因此盲目地追随“师父”,将其奉为神明,糊里糊涂地加入各种以气功名义出现的准宗教团体,甚至卷入非法活动。无论古代气法或是内丹术,道教都是正宗。面对人们对健身气功的需求和少数人冒用气功进行非法活动的现实,道教应当正本清源,向社会公开内丹术之精髓,并对传承和修炼方法进行适当改革,以适应现代生活。
一、内丹术的成就与误区
道教内丹术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它的渊源应当上溯至先秦的气法。内丹术之成熟,以北宋张伯端《悟真篇》为标志。张氏以三教合一观为认识前提,系统总结历代内丹修炼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所谓周天运行法,为世人修习内丹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范本。所以,很多人将他称作中国气功之父,实不为过。但是张氏的表述,通篇充斥了晦涩的隐语和费解的术语。考其本意,一则内丹之术为仙人所授,代代师徒秘传,不可见诸于文字,现在既然要写出来,就不能说得太明白,否则就会冒犯天条。二则世上学仙之人并非人人都是善良之辈,难免借学仙之名行苟且之事者——此等人多为胸无点墨、急功近利之徒,学仙亦只图简易速成,尽快自立门户,以售其奸;而过多的术语隐语,对他们无疑是大山一座。张氏在传写《悟真篇》时,回忆了自己曾经“三传非人”而三罹灾祸的经历,更使后人以此为鉴,不敢用直白语言论述内丹。三则内丹术强调形体锻炼和心性修养并重,认为必须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结丹,细心琢磨,体味术语和隐语,正是延长修炼时间的重要手段。
《悟真篇》借助隐语讲授内丹之术,是继承了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传统。魏氏在书中究竟说什么,只有他自己明白。后人经过反复推敲,终于判定这是一部讲炼丹的书,并且有了外丹、内丹、内外丹兼说三种理解。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发现这部著作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能言之成理,因而尊其为“万古丹经王”。魏氏使用隐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他自己讲,他的见解有某种神秘性,本来只适合于同“贤者”私下交谈,不敢“轻泄天符”;但又想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于是就写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交由世人自己去揣摩。
在魏伯阳隐述内丹之前,早已有了用通俗语言讲述服气养生的著作。《老子》、《庄子》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