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心病谁没有 >

第11章

心病谁没有-第11章

小说: 心病谁没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的在于纠正患者的认知歪曲,建立灵活和积极的思考方式,并练习新的应对方式。

    (2)心理分析

    目的在于改变患者的人格结构,而不是单纯的缓解症状,由此增强其人际信任与合作,提高其应对悲伤等负面情绪的能力。这种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缺点是治疗费时,疗程长,费用高。

    (3)行为治疗

    重点在于对病人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的目的。主要是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使其通过学习、训练,重新适应环境。

    (4)人际关系治疗

    目的在于解决个别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这种问题可能来源于幼年期的不良人际关系。患者当前的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会加速抑郁症状的发展,延长持续时间。人际关系疗法通常需要1216周,治疗重点不涉及防卫机制和内心冲突等内在心理结构问题,但会出现犹豫不决、歪曲理念和社会功能损害对人际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集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有效,能够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正确定位,提高对社会的理解力。

    (5)催眠治疗

    在催眠状态下,给予积极的暗示刺激对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的预后与预防

    预后经过系统治疗的抑郁症预后一般良好。但反复发作、慢性、老年人患者容易迁延。有心境障碍家族史、病前有人格障碍、慢性躯体疾病、缺乏社会支持者较难痊愈。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者,预后往往较差。

    预防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于预防本病的发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互相帮助,平等相待,减轻生活负担,减少工作学习压力。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不攀比,不贪婪,不与邪恶为伍,随时抱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良好心态看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郁产生,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抑郁症产生的因素。

    精神分裂症

    一提精神分裂症,许多人就会想到那些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四处游荡的“疯子”。由于治疗比较困难,部分留有后遗症,影响工作、学习、婚姻等,因此一定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第二部分 第40节:三大心理疾病(17)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的、通常为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17岁的阿军由爷爷奶奶带来,可能他认为自己根本没什么病,却被逼着来看什么心理咨询门诊,内心极不情愿,并发脾气。

    他在咨询候诊室坐着,爷爷进来反映:“近一年多来,他人变懒了,经常睡过头,常常迟到,甚至逃学,即使到了课堂,也是发呆、傻笑,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老师和我们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有时他也明白,但就是改不了。”

    近段时间,他干脆不上学,待在家里不肯出门,也不主动跟人说话,就是家人问到非答不可的,他也仅是只言片语。如果没人叫他,他不会主动吃饭,连洗澡也需家人提醒。

    晚上,他不睡觉,整夜上网,有时听见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咯咯笑,问之则不答。如果有人反对他上网,他就大发脾气,讲话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人情味,动不动就叫亲人去死,不肯打招呼、问好。好似变了一个人,与过去积极向上的那个阿军判若两人。

    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一个人在不长的时间里性格改变了,让人感觉和过去完全不同,似乎不认识了,那他可能已经病了。

    我向阿军的爷爷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便叫阿军进了咨询室。他进来坐在椅子上,眼睛却盯着窗外,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我问什么他都不答话。不久,他嘴角蠕动了一下,我马上问:“你听见什么声音吗?”他回头望了我一眼。我再问:“他们在说你什么?”他不答。我追问:“我知道你听见一些人讲话,但看不见人,对吗?”他还是没反应。“他们正在议论你什么?”我又问。见他没回答,我继续深入:“他们离你有多远,是在窗户的外面,还是在大街上?”

    这时他才机械地回答:“在我家。”

    “有男人,也有女人吗?”

    “都有。”他木木地答道。

    “是关于学习的事?”

    “不是。”

    “是你们家的事?”我又问。

    “是。”

    “你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我转了个话题。

    “在某国。”

    “什么时候走的?”

    “1998年。”

    “那声音告诉你,有关他们的情况吗?”我追问道。

    “是。”

    ……

    由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证明阿军存在感知觉障碍,主要是幻觉。我们还可以发现,阿军还存在思维障碍。主要表现有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贫乏,语言单调,沉默寡言,回答问题机械刻板等。

第二部分 第41节:三大心理疾病(18)

    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感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它的特征是凭空产生的,常见的有幻听,如凭空听到有人和自己讲话,或是隔墙闻声,甚至听到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声音,一般是被人议论声、歌声、单调的机械声等。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真实,也可以表现朦胧,但一般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很大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作出违背本性的不合常理的举动。

    肖某某,男,30岁。因小生意与人发生争执,事后紧张、恐惧,在家静坐或看电视的时候,时常听见隔壁有声音传过来。仔细聆听,好像是几个人在议论自己,这令其万分恐惧。不久,那声音越来越清楚,指责他:“那个坏蛋,我要告他,叫公安把他抓起来!打死他!”

    虽然看不见人影,但声音非常真切,使他再不敢出门。

    思维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

    主要表现在速度、数量、结构和形式上,具体有以下几种:

    ◆思维迟缓:也就是联想抑制,指联想的速度缓慢、困难。这就好像将蜜糖从瓶子里倒出来一样,黏滞不畅。病人感到“脑子不灵了”、“反应迟钝了”,思考问题的时候感觉吃力,应答迟缓。

    ◆思维中断:是指在清醒状态下,无外界因素影响,突然头脑空白。表现为交谈中忽然哑然不语,片刻,续以新的内容。

    ◆思维贫乏:头脑空虚,无话可说,就像被人洗了脑一样。

    ◆强制性思维:或称思维云集,是指思潮不受控制,脑内强制性地涌现出大量毫无现实意义的联想,往往是突然出现并迅速消失。

    (2)思维逻辑障碍

    主要表现为逻辑推理过程的紊乱,有的还存在语法和文字结构的错乱,使思维变得十分荒诞离奇,脱离实际。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指语言运用方法和结构没有问题,但思维活动散漫,回答问题不中肯,或者表现不合节拍,甚至答非所问。

    一位退休教师,医生问她:“早上什么时候起床?”

    她回答:“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有人将手伸进棉被里抓我的脚,我起身穿上衣服,洗脸,刷牙,做运动,上街买菜,回来后……”

    医生纠正她。她好像突然清醒,又说:“我儿子开公司,卖五金交电产品。”

    再回答,还是答不到正题。

    有些学生读书读不进去,家长来咨询。我告诉家长孩子患了病,家长就急了,说:“我孩子讲话听起来不像有问题,句句话我们都听得懂。”他们不知道,思维松弛也属于一种病态。

第二部分 第42节:三大心理疾病(19)

    ◆思维破裂: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破裂,语言文字间缺乏内在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主题与主题之间,上文与下文之间,甚至语句之间都缺乏内在联系。较思维松弛严重。例如:

    “煮饭就是太阳出来了!”

    “有人抓我就要开花!”

    “森林大火,把卫星读成小卖部,头上的星星在歌唱,我们今天不吃饭。”

    ◆象征性、对立性思维:正常人也有象征性思维,如鸽子代表和平,玫瑰代表爱情等。但能被人理解,不表示病态。病态的象征性思维多为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旁人无法知晓。对立性思维是指患者一想到某事物就想到这个事物的反面。

    (3)思维内容障碍

    即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其内容一般与个人经历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秩序。

    ◆被害妄想:坚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其进行不利活动,如跟踪、监视、陷害,或对其自身、家人和财物进行打击、破坏等。有位患者认为有人在饭里下毒,想毒死他,他受妄想支配拒绝进食,或只吃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为此控告、逃跑,甚至产生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关系妄想:将环境中与自己无关的事物一概认为与己有关。如认为别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咳嗽、讲话、眨眼、哼鼻等,或是电视电影里的情节,电台里的话语都是针对自己的。

    一女性患者在等公共汽车。旁边一老人对其女儿说:“回家杀只鸡,煲点汤喝。”她当即不快,感觉老人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说她是“鸡”(妓女)。后老人又朝地下吐口水,她认为老人是有意挑衅,于是上前殴打老人。

    ◆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妄想,是指认为自己的身体、思想、情感、动作受外界某种力量支配或操纵,包括宗教中的神鬼,或神秘力量,也包括现代科技产品,如无线电、电磁波、射线、互联网、窃听器,等等。

    ◆夸大妄想:指坚信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势。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发明家。认为自己是某名人的后裔,或者目前虽然不是,但相信今后一定是。此种妄想多发生在情感高涨的前提下,与一贯的生活环境、文化经历和目标理想有关。

    有一中年妇女,身材瘦小,自幼常受人欺负,一心想做警察。发病以后,她认为自己已经是警察,自制红袖章和证件,日夜到公共场所值勤,不停地对周围人群发号施令,甚至对前来阻止的民警说:“你们怎么搞的,见到领导也不报告?”

    她自制红袖章和证件,日夜到公共场所值勤……

第二部分 第43节:三大心理疾病(20)

    ◆罪恶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给别人或单位,甚至国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自己罪恶滔天、死不足惜,并为此痛苦不已。

    ◆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有外遇,因而经常跟踪、监视,甚至反复盘查。如仔细检查对方的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