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30-济生集 >

第6章

130-济生集-第6章

小说: 130-济生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药俱已拌入滑石粉中,晒干研细收贮。最好称准,每服四钱,做一大丸,晒干封固,易于携带。每服四钱, 
不论男女老幼,胎前产后,及素有血症之人皆可服。唯壮实之体及症重者,倍服不妨,小儿减半。 

卷四
胎前诸症论
属性:妊妇应忌诸事已详,各条能遵而行之,自然易生易育,儿亦聪明多寿矣。然儿在腹中,为日又久,一切皆 
能致病。今举其最关紧要及所常有等症,摘列于右,以备采择。古云∶胎前无不足,产后无有余。此言其常 
也。然胎前谁多有余之症,亦当详察其,亦有不足之时。产后虽多不足之症,亦当详审其,每挟有余之症也。 

卷四
胎前用药三禁
属性:丹溪曰∶胎前当清热养血为主,恐伤阴血也。理脾脾健,则气血易生。疏气气顺,则气血调和。理脾疏气 
兼以清热养血,则胎自安矣。 
三禁者汗,下,利小便也。盖恐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利小便伤津液也。 

卷四
安胎有二法
属性:安胎之道有二法,母病胎病当详分,而施治也。凡因母病,以致胎动者,但疗其母,母安则胎自安。或因 
胎病有所触动,以致母病者,但宜安胎,胎安则母自愈矣。 

卷四
安胎活法
属性:消瘦之人多火,过用温热,则伤阴血。肥盛之人多痰,过于补气,恐壅气动痰。白术消痰健脾,条芩清 
热养阴,二味为安胎要药。若有他症,则以药佐之,或减白术加条芩,或加白术减条芩,任其抽添。如火盛则 
当倍芩,以清火。痰盛则当倍术,以消痰。血虚则合四物汤,以补血。气虚则合四君,以补气。胎不安 
稳,更佐以杜仲,续断、阿胶、艾叶以安之。若气盛胎高,则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以舒之。 
x四物汤x 
治血虚肝肾不足之症。 
熟地(四钱) 归身 白芍(各二钱) 川芎(一钱) 
x四君子汤x 
治气虚脾胃不足之症。 
人参(三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炙草(五分) 加生姜(二片) 大枣(三枚) 
古方用人参,如无力以西党参代之。 
x八珍汤x 
治气血并虚。 
即四君四物相并。 
x十全大补汤x 
治阴阳并虚而畏冷。 
即八珍汤加炙黄 (二钱) 肉桂(六分) 
x六君子汤x 
治气虚挟痰。 
即四君子汤加制半夏(钱半) 陈皮(二钱) 
x香砂六君子汤x 
治胃寒吐泻。 
即六君子汤加藿香(一钱) 砂仁(二粒) 
x阿胶汤x 
治血热胎漏。 
既四物汤加阿胶 黑山栀 侧柏叶 黄芩 
x黄 汤x 
治固胎补气血。 
炙黄 (二两) 糯米(一合) 

卷四
论孕妇呕吐
属性:凡妇人受孕之后,思酸选食,头晕作呕,甚至食物既吐,此系胞宫气阻血滞,盖人以食为本,胞以胃为 
根,根蒂受伤,则枝叶萎黄,此自然之理也。凡虚弱之妇人,因此坠胎者,不可胜计。 
其病根实由恶阻之甚者,使然耳。 

卷四论孕妇呕吐
恶阻
属性:怀孕三月恶心,而阻隔饮食是也。 
眉批∶妊娠禀受怯弱,便有阻病。如颜色如常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 
昏眩,择食恶食爱酸者,当以所思之食,任意食之。轻则勿药可愈,此症右脉必弦数, 
左脉必微弱。 
亦有六七月,尚病呕者,治同然。肥人责之痰,瘦人责其火,俱宜二陈汤加白术,黄芩或加香附,砂仁, 
姜汁、竹茹与吐家同。 
x二陈汤x 
制半夏 陈皮 茯苓(各一钱五分) 炙草(八分) 加生姜(二片) 枣(五枚) 
日久津液损,胃燥干哕,不纳汤水,用二陈汤和四物汤加竹沥,姜汁润以降之,昧者,谓半夏犯胎,地 
黄泥膈,乃知常而不达变也。如吐多脉弱,体倦不纳谷,用六君子汤加麦冬,黄柏、生姜,如左脉弦急,心下 
胀闷,恶心不止者,挟肝气上冲也。宜煎茯苓汤下抑青丸平之。胁胀或寒热往来,面色青黄,此木克土也。 
宜六君子汤加柴胡,桔梗、枳壳。兼腰痛者,防胎欲坠,宜二陈汤合四物汤加白术、黄 、黄芩、阿胶。如 
胀闷加缩砂仁。吐而心烦用竹茹、麦冬、前胡、橘红、芦根煎汤徐服。 
因食冷物及凉药,吐不止者,以丁香、泡姜加二陈汤煎服温之。恶阻渐退、则徐服后方补之。 
x抑青丸x 
黄连(一钱为末) 
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眉批∶若吐虽定,而每食粥饭则口酸此肝 
火盛,宜用川芎、陈皮、黑山栀、茯苓、生姜 煎汤下抑青丸。 
x归苓参附汤x 
当归(三钱五分) 川芎(一钱七分) 茯苓 党参 生地 香附(各二钱) 白术 麦冬(一钱五分) 黄芩(七 
分) 
姜枣饮 
x单氏参橘饮x 
治恶阻。 
人参(一钱) 当归 白术(各二钱) 橘红 藿香 甘草(各四分) 半夏(八分) 砂仁(三分) 竹茹(四 
分) 如肥人加竹沥半匙。 

卷四
胎痛
属性:孕妇胎气不安,腹中不时微痛,或小腹重坠,饮食不美,宜 
服丹溪安胎饮,一二帖即安。如中气虚,补中益气汤亦效。 
x丹溪安胎饮x 
当归 熟地 白术(各二钱) 人参(一钱) 川芎 条芩(各八分) 陈皮 紫苏 炙草(各五分) 砂 
仁(三分) 
姜枣饮,水煎。 
x补中益气汤x 
当归(三钱) 人参 白术 黄 (各二钱) 柴胡(一钱) 陈皮(八分) 升麻(五分) 炙草(五分) 

卷四
孩儿攻心
属性:胎前孩儿攻心,不知人事,此妊妇过食椒姜热毒等物,积在胎中,辟如六月人盖絮被,受热难过,手足 
乱动,攻上心胞,母不能安也。宜用调中和气散同胜红丸,通利二三剂,母子俱安。 
x调中和气散x 
大黄 石膏(各一钱) 槟榔 枳壳 黄芩 知母(各六分) 黄连(六分) 柴胡(三分) 黄柏(五分) 
空心服。 
x胜红丸x 
红花籽(去油十粒) 百草霜(一钱) 
为末,早米糊丸,葱汤下七丸。 

卷四
胎前气急不得卧
属性:此乃过食生冷,兼有风寒中肺胃二经,因而生痰气急。 
x紫苏安胎散x 
紫苏 枳实 桔梗 大腹皮 贝母 知母 当归(各八分) 甘草 石膏(各三分) 桑白皮(八分) 
研末冲服。 

卷四
子悬
属性:胎气不和,浊气举胎而上凑,胁腹胀满作痛,谓之子悬。宜顺气安胎。 
x紫苏饮x 
紫苏 高丽参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白术 陈皮(去白) 甘草(各一钱) 当归(酒浸二钱) 姜 
(三片) 葱白(一根) 
空心服。 
此症挟气者多,非紫苏,腹皮,陈皮,川芎,无以疏其气。非当归,白芍无以利其血。气利血流而胎自下 
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之,一补一泻,推陈而致新也。 

卷四
子烦
属性:心中烦满不宁者,是也。责之心虚有火,简易方以竹叶汤主之。 
x竹叶汤x 
白茯苓(二钱) 防风(八分) 麦冬 黄芩(各一钱) 竹叶(九片) 

卷四
子痫
属性:孕妇痰涎壅盛阻塞,或时发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痫。治宜清气化痰为主。盖此症因于气者多,治法与痫 
症同。眉批∶(痫者俗名羊癫风,皆痰水凝聚心胞,男女皆有,最难除根。孕妇子痫又当别论。)唯剂稍小 
耳,若恶心甚者,煎二陈汤探吐。吐定则理气化痰。兼用黄芩,白 
术保胎。古方羚羊角散,药味偏于辛散,治者当因时制宜可以。 

卷四
子鸣
属性:孕妇高举,儿口所含血管脱出,故啼。令母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仍令入儿口,既止。 

卷四
子满
属性:凡孕妇至七八个月,其胎长大,腹大胀满,逼迫子户,坐卧不安。宜服束胎饮二三剂。 
x束胎饮x 
白术 黄芩 紫苏 枳壳 大腹皮(各一钱五分) 炙草(三分) 带壳砂仁(五分炒姜引)。 

卷四
激经胎漏尿血三症总括
属性: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余。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腰腹不痛 
者,谓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腰腹必疼。孕妇又有尿血一证,腹亦不痛然 
与胎漏之证又不同,盖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于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有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卷四
三症辨治
属性:激经无他症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阿胶汤 
清之。或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甚多,其胎干枯,必倚而坠,宜用黄 汤煎服,或银苎酒 
煎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热,宜生地四物加血余,白茅根以凉之。 

卷四
胎前动红
属性:此因失跌动伤,恶血破,来如水流不止,急用胶艾汤,以止 
其血。眉批∶(胎即欲坠,此方须一日频服二三帖,方可安固。)再服安胎散,以护其胎。 
x胶艾汤x 
治妊妇下血不止。 
阿胶(蛤粉炒) 白芍 熟地(各二钱) 艾叶(三钱) 川芎(八分) 枣(三枚) 
空心服 
x安胎散x 
阿胶 人参 茯苓 当归(各二钱) 生地(一钱)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小茴 八角茴(各八分) 
空心服。 

卷四
胎动
属性:孕妇下血,而腰痛腹重胎动,此胎欲坠也。治宜行气安胎,急 
服佛手散加砂仁,如脉大有火加黄芩、白术,腹痛下黄汁加黄 一两,糯米一合先煎,以米汤即煎服二三帖。 

卷四
毒药伤胎
属性:凡毒药伤胎,状类中风,牙关紧闭,口不能言,两手强直握 
拳,头低自汗,身微热,其脉浮而软,若作中风治必死,宜甘豆竹叶汤解毒。 
x甘豆竹叶汤x 
甘草 黑豆 淡竹叶(各五钱) 眉批∶(宜加生扁豆二两,去皮为末,用甘豆竹叶汤送,立愈。) 
煎浓汁服。 

卷四
胎漏
属性:壮实妇人,两手脉平和,饮食如常,别无所苦,而经暗下,此血气旺,养胎之余血也。儿大能饮,自不来 
矣。然亦不可使之多下,当和血凉血健脾为主。用佛手散加黄 、白术,如不已加阿胶。去血多者,用八珍汤 
加胶艾。若因热用逍遥散,因肝火加山栀,因脾火用加味归脾汤。因气虚不能摄血,用补中益气汤。 
x陆氏胎漏下血方x 
当归 川芎(各二钱) 人参(七分) 白术(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黄 ( 
五钱炙) 升麻(五分) 香附(三钱) 
加姜枣引,若胎不动去白术加苏梗(五分) 

卷四
跌仆伤胎
属性:胎为跌仆所伤,以逐污生新为主,服佛手散神效。如腹痛加益母子,服下痛止。母子俱安。若胎已损,则 
污血频下,再加制香附、益母草、陈皮煎浓汁服。系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加生地、黄 补以安之。若腹 
内大痛下血,加老山高丽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砂仁研服,痛甚加五灵脂一钱 
x加味归脾汤x 
人参 白术 茯神 黄 枣仁(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 木香(各 
五分) 当归 远志(各一钱) 丹皮 山栀(各一钱) 加龙眼肉(二钱五分) 
姜枣引。 
搐犯胎不安,腰腹痛,或下浆水血水,或上抢心气促,用四 
物汤加阿胶、黄 姜枣引。 
x陆氏伤胎方x 
当归(三钱) 川芎 制香附 黄芩(各二钱) 升麻(一钱) 砂仁(一钱五分) 姜(三片) 枣(二个) 
x救急方x 
胎偶有所伤动、痛不可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