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古今医案按-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臣驰马大庾岭。时大热。因口渴。遂饮水。觉腹中坚痞如石。周用硝石、雄黄煮服之
立吐一物。长数寸。大如指。鳞甲具。投之水中。俄顷。长数尺。复以苦酒沃之。如故。
以器覆之。明日。已生一龙矣。上甚为之惊讶。
〔附〕广异记载一患者。饮食如故。发则如癫。面色青黄。小腹胀满。状如妊孕。医诊
其脉。与证皆异。而难明主疗。忽有一山叟曰。闻开皇六年。灞桥人患此病。盖因三月八日
水边食芹菜得之。有识者曰。此蛟龙瘕也。为龙游于芹菜之上。不幸食之而病也。遂以寒
食饧每剂五合。服之数剂。吐出一物。形虽小而状似蛟龙。且有两头。获愈。
石藏用。蜀人。良医也。名甚着。一士人尝因承檐溜盥手。觉为物触入指爪中。初若丝
发然。既数日。稍长如线。伸缩不能如常。始悟其为龙伏藏也。乃扣治疗之方于石。石曰。
此方书所不载。当以意去之。归可末蜣螂涂指。庶不深入胸膜。冀他日免震雷之患。士人如
其言。后因迅雷。见火光遍身。士人惧。急以针穴指。果见一物自针穴跃出。不能灾。
名医录载汾州王氏。得病右胁有声如虾蟆。常欲手按之。不则有声。声相接。群医莫能
辨。闻留阳山人赵峦善诊。求之。赵曰。此因惊气入于脏腑。不治而成疾。故常作声。王氏
曰。因边水行次。有大虾蟆跃高数尺。蓦作一声。予不觉惊叫。便觉右胁牵痛。自后作声。
常似虾蟆也。峦乃引王氏脉诀右关脉伏结。积病也。正当作积病治。用六神丹泄下青涎。类
虾蟆之衣。遂瘥。
齐谐记云。隆安中。江夏安陆县有人。姓郭名坦。得天行病后。遂大善食。一日消斗米
家贫不能给。行乞于市。一日大饥不可忍。人家后门有三畦薤。因窃啖之。尽两畦。便大
闷极。卧地。须臾大吐。吐一物如笼。因出地渐小。主人持饭出食之。不复食。因撮饭着所
吐物之上。即化为水。此病寻瘥。
桓宣武有一督将。因时行病后虚热。便喜饮茗。必一斛二斗乃饱。裁减升合。便以为大
不足。后有客造之。更进五升。乃大吐。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缩绉。状似牛 。客乃令
置之盆中。以斛二斗复茗浇之。此物吸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增五升。便悉混然从口中涌
出。既吐此物。遂瘥。或问客此何病。答曰。此病名斛茗瘕。
夷坚志载一人自幼好酒。片时无酒。叫呼不绝。全不进食。日渐羸瘦。或执其手缚柱上
将酒与看而不与饮。即吐一物如猪肝。入酒内。其人自此遂恶酒。
又镇阳有士人。嗜酒。日尝数斗。至午夜。饮兴一发。则不可遏。一夕大醉。呕出一物
如舌。视无痕窍。至欲饮时。眼遍其上。矗然而起。家人沃之以酒。立尽。至日常所饮之数
而止。遂投之猛火。爆裂为十数片。士人由是不能饮。
震按此种案可助麈谈。难充诊则。惟诸病名。亦所当知。故选其不同者而删其同者。但
嗜
茗嗜酒。尚非怪异。如鲜于叔明嗜臭虫。权长孺嗜人爪。刘邕嗜疮痂。唐舒州刺史张怀肃。
左司郎中任正名、李栋服人精。唐书高仙芝传载贺兰进明好啖狗粪。明初僧宗泐嗜粪浸芝麻
杂米煮粥。驸马都尉赵辉喜食女人阴精月水。南京祭酒刘俊喜食蚯蚓。吴江妇人喜食死尸肠
胃。此种皆系癖疾。惜无有治之者。遂作小说传流至今。令人绝倒耳。
卷八
积块
属性:显庆寺僧应公。有沉积数年。每于四更后。心头痛硬。不能安卧。须起行寺中。习以为
常。人莫知为何病。因求治于戴人。戴人令涌出胶涎一二升。如黑矾水。继出黄绿水。又下
之。去脓血数升。自尔胸中如失巨山。饮饵无算。安眠至晓。
果园刘子平妻。腹中有块如瓢十八年矣。经水断绝。诸法不治。戴人令一月内涌四次。
下六次。所去痰约一二桶。其中有不化之物。如菜叶者。如烂鱼肠者。觉病积如刮。渐渐而
平。及积既尽。块痕反 如臼。略无少损。至是面有童色。经水复行。
修弓杜匠。其子妇年三十。有孕已岁半矣。每发痛。则召收生妪。以为将产也。一二日
复故。凡数次。乃问戴人。戴人诊其脉涩而小。断之曰。块病也。非孕也。脉诀所谓涩脉如
刀刮竹行。主丈夫伤精。女人败血。治法。下有病。当泻之。用舟车丸百余粒。后以调胃承
气汤加当归、桃仁。三两日又以舟车丸、桃仁承气汤。泻青黄脓血。杂然而下。每更衣。以
手向下推之揉之则出后。二三日。又用舟车丸、猪肾散、通经散等。连下数日。俟晴明。当
未食时。以针泻三阴交。不再旬。病已失矣。
震按子和此种治验。约十余条。其载脉象也。不曰沉细。则曰沉迟。此条则曰小而涩。
而其用药也。积在上者。茶调散、三圣散、瓜蒂散为主。积在下者。舟车丸、神 丸、承气
汤、通经散为主。积在中者。兼而用之。凡吐下约数十次。盈五六缶。此种病患。岂非项籍
樊哙之流亚耶。然如樊将军鸿门会切生彘肩啖之。又当怒时不见其成积也。故曰。壮盛人无
积。虚人则有之。洁古养正积自除之论。最有见识。何麻知几辈侈张其说。以惑世诬民耶。
又按子和系睢州人。河南水土浓实。或有此理。后人师其意而用倒仓法。亦以吐泻去积
王金 极赞之。谓肠胃中得肉液充满。流行如洪水泛涨。浮槎陈朽。皆推逐荡漾而出。沉
悉去矣。然徐东皋曰。此法惟宜用于元气实者。若虚损劳瘵鼓胀反胃。真病已成。六脉无
力者。皆不可用。予见不善用者。往往杀人。观此说益惕然于三圣三花辈之难以轻试矣。
陈自明云。予族子妇。腹中有大块如杯。每发痛不可忍。予诊之。知为血瘕。投黑神丸
尽三丸。块气尽消。终身不复作。
震按黑神丸载在济阴纲目。以弹子大一丸。分四服。据云。 气十服。膈气 瘕五服。
血瘕三丸。当瘥。想系神效之方。并注漆有飞补之力。但世间有一种人。沾染漆气即患漆疮
者。若误投之。宁不为害。所当慎也。予又见一妇。先因痞块经闭。里医用生漆浓涂纸上。
阴干 灰。同诸行血药服之。数服后。顿下鲜血盈桶。遂困惫不堪。就予治。虽大进补剂。
终淹成弱证而死。所谓飞补者安在哉。
丹溪治一妇人。死血食积痰饮成块。或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发时止
用黄连一两。用茱萸、益智各炒其半。去茱、益不用。香附童便浸。楂肉各一两。萝卜子
一两五钱。三棱、莪术俱醋煮。桃仁留尖去皮。青皮、麦芽曲、山栀、台芎各五钱。炒为末
炊饼丸服。
又治吕宗信。年六十。素好酒。因行暑途得疾。足冷过膝。上脘有块如拳。牵引胁痛。
不可眠。饮食减半。却不渴。已自服生料五积散三帖。朱诊之。六脉俱沉涩而小。按之不为
弱。皆数。右甚。大便如常。小便赤色。遂用大承气汤。将大黄炒熟。加黄连、干葛、芎、
芍、甘草作汤。以蒌仁、黄连、半夏、贝母为丸。至二十帖。块减半。遂止药。至半月。饮
食复进。诸证悉除。
丹溪曰。一妇年四十余。面白形瘦。性急。因有大不如意。乳房下帖肋骨间结一块。渐
长掩心。微痛。膈闷口苦。饮食减四之三。两手脉微而短涩。予知其月经不来矣。为之甚惧
勿与治。思至半夜。其人尚能出外见医。梳妆言语如旧。料其尚有胃气。遂以人参、白术
当归、川芎。佐以气药。大剂与之。外用琥珀膏贴块上。防其块长。两三月间。约服二百
帖。食及平时之半。脉渐充。仍与前药吞润下丸。又百余帖。月经行。不及两日而止。涩脉
减三分之二。时天气热。意其经行时。必带紫色。仍与前药加醋炒三棱。吞润下丸。以抑青
丸十五粒佐之。又经一月。块消其半。月经及期。尚欠平时半日。饮食甘美如常。但食肉不
觉爽快。予令止药。且待来春木旺时区处。至次年六月。忽报块一夜大作。比旧反加指半。
脉略弦。左略怯于右。至数日平和。自言饱食后则块微闷。食行却自平。予意其必有动心事
激之。问之果然。仍于前药中加炒黄芩、黄连。少以木通、生姜佐之。去三棱。煎汤吞润下
丸。外以琥珀膏贴之。半月。经行而块散。此是肺金为火所烁。木邪胜土。土不能运。清浊
相干。旧块轮廓尚在。皆因气血未能尽复。故浊气稍留。旧块复起也。补其血气。使肺不受
邪。木气平而土气正。浊气行而块自散矣。
又一妇人。年三十六。家贫多劳。性褊急。自七月经断。八月小腹下有块偏左。如掌大
块起即痛。至半月后。腹渐肿胀。食减。夜发热。其脉十月间得虚微短涩。左尤甚。初与
白术一斤。和白陈皮半斤。作二十帖煎服。外以三圣膏贴块上。经宿则块软。再宿则块小。
近下一寸。旬日后。食进热减。又与前药一料。加木香三两。每帖研桃仁九个。尽此剂。病
除。
丹溪又曰。一婢色紫。稍肥。性沉多忧。年四十。经不行三月矣。小腹当中一块。渐如
炊饼。脉皆涩。重按稍和。块按则痛甚。试扪之。高半寸。与千金硝石丸。至四五次。彼忽
自言乳头黑。且有汁。恐是孕。予曰。涩脉无孕之理。又与三五帖。脉稍虚豁。予悟曰。药
太峻矣。令止前药。用四物汤。倍白术。佐以陈皮、炙甘草。至三十帖。候脉充。再与硝石
丸。至四五次。忽自言块消一晕。便令勿与。又半月。经行痛甚。下黑血近半升。内有如椒
核者数十粒。而块消一半。又来索药。晓之曰。块已破。勿再攻。但守禁忌。次月经行。当
自消尽。已而果然。大凡攻击之药。有病即病受之。邪轻则胃受伤矣。夫胃气清纯中和者也
惟与谷肉果菜相宜。药石皆偏胜之气。虽参、 性亦偏。况攻击者乎。此妇胃气弱。血亦
少。若待块尽而却药。胃气之存者几希矣。
又一妇因经水过多。每用涩药。致气痛。胸腹有块十三枚。遇夜痛甚。脉涩而弱。丹溪
曰。此因涩药。致败血不行。用蜀葵根煎汤。再煎参、术、青皮、陈皮、甘草梢、牛膝。入
元明粉少许。研桃仁调。热服二帖。连下块二枚。以其病久血耗。不敢顿下。乃去葵根明粉
服之。块渐消。
震按丹溪诸案。消补兼施。而佐清肝者居多。间有用攻击者。内经所谓大积大聚。其可
犯也。又不得矫子和之弊。而一味培补。反蹈养痈豢寇之害。但丹溪用药。轻重次第。各合
机宜。非比子和千篇一律。
王金 曰。予内弟于中甫。饮茶过度。且多愤懑。腹中常漉漉有声。秋来发寒热似疟。
以十枣汤料黑豆煮。晒干研末。枣肉和丸芥子大。而以枣汤下之。初服五分不动。又服五分
无何腹痛甚。以大枣汤饮。大便五六行。皆溏粪无水。时盖晡时也。夜半。乃大下数斗积
水而疾平。当其下时。瞑眩特甚。手足厥冷。绝而复苏。举家号泣。咸咎药峻。嗟乎。药可
轻用哉。
张三锡曰。曾治一少年。体薄弱。且咳血。左边一块。不时上攻作痛。左金、芦荟俱不
应。诊其脉三部虽强。而细涩不流利。因作阴虚治。四物加知、柏、元参、丹皮。不六剂顿
愈。此阴虚似肝积也。由此推之。虽因部分名积。诊视之际。犹当详审。惟圆机者。乃不昧
此。
震按此二条。一系饮积。以证与因断之。一系阴虚似肝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