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裁告诉你-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恩节一帮人聚餐,我的两位男性朋友讲述着他们前一天晚上大动干戈的事情。因为一个女人,俩人不仅大吵大闹,而且弄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可是现在,还不到24小时,居然又有说有笑,一个人请另外一个人给他递酒。我很诧异,在经过了那场风波之后,他们不仅能以礼相待,而且居然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其中的一位跟我解释说:“我不是生他个人的气,我生气的是他的所作所为。”
尽管这不是一件跟工作相关的事,但是类似的场景老是在职场发生。下次,当你的上司说你演示的内容需要改进,或者在如何对待客户的问题上跟你的观点不一致,而你感觉自己眼泪汪汪的时候,也要努力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你的总体表现有问题,你的上司肯定会在更为正式的场合告诉你。所以在此时此刻,你应该认识到,你的上司是在就事论事。
工作中的情绪(5)
公共关系部经理凯蒂正是这样做的:
我最近刚开始一份新工作,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为我们的外卖团队准备一次营销和销售推介会,把我们专为客户量身定做的网上新闻服务推销给客户。为了给我的新老板留下深刻印象,我花了好几天时间精心准备推介内容,然后把材料交给他。我做完介绍之后,老板说:“这还得多下功夫。很可能需要三十多处修改。”要是搁在从前,我会把这当作是针对我个人的评价,并且会因为他对我工作的批评伤心难过。但我现在知道了,他对我的草稿基本上还是满意的,而且要求改动的地方,也只是为了能提高整体水平,并为整个公司创造双赢。我知道他不是直接针对我个人——他不过是想让推介会尽善尽美!
在多年前上辩论课时,我就学会了不要将不同意见当作人身攻击,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上辩论课的总是年轻男性居多。在辩论课上,一个特定的主题你既要支持又要反对。我记得有一次,有位年轻女士在课堂上竟然非常难过,因为别人驳倒了她关于扩大美国监狱的观点。你没事吧?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不会有辩论了。通过观察辩论课上的其他人,我认识到,人们可以为了一个观点争辩而不相互攻击。
成功的要求:不要把批评当成是对人身攻击。要认识到受到人身攻击和在工作中受到批评的区别。
处之泰然:你的主意太臭了
只要方法得当,意见不同也可以是富有成效的。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召开集思广益的讨论会,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没有点子就是愚蠢。惟一的规则是,要让富有创意的好点子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因为这些点子,即便是馊点子,也会激发出更多的点子。集思广益之后,就该故意唱反调了,于是我们对每个主意一一反驳,直到我们形成最好的解决方案。结果是,我们实现了最终的目标:找到了最好的、最周密的结论。
在一个把批评看作是一种发展方式,而非不公平待遇的环境里工作,是件惬意的事情。如果你看待问题用这样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尽量不把批评当作是人身攻击,也不因批评动肝火,并不是难事。当我们认为批评是对人而不是对事,我们就是在冒自己蒙受伤害的风险,这比伤了和气还要糟糕。凯西?艾略特是位个人投资者、作家,从事公司早期投资,他经常跟企业家面谈讨论他们的商业计划。艾略特的部分工作是,对金融预测、市场模式和产品设计进行评估,考察公司的长期潜力和创业者的商业头脑。寻找问题就是爱略特的工作。她曾经见过,有的女企业家在自己的观点受到质疑时,会生气,会捍卫自己的观点。她们的语调变了,嗓门升高,好像是在反驳而不是在讨论,而有的时候又会一言不发,对什么都充耳不闻,无法进行有根有据的探讨。结果,艾略特说,这些女人不大可能说服投资者投几千美元去创建她们的公司,尽管她们的创意和业务能力也许跟男企业家媲美,甚至更胜一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自我宣传并打动听众,是一种恳切地让自己摆脱危局的能力,或者,就像艾略特所言,是一种“避开正面冲突从容应对困难”的能力。的确,做生意就需要对各种点子进行筛选、排除,这样最好的点子才会浮出水面。
成功的要求:必须懂得,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否定、异议和批评。别担心有人与你意见相左;应该担心的是从没有人与你意见相左。
警惕:先有臆断
情绪错位的源头有两个:1)别人对你和你的行为做出的错误臆断。2)你对别人做出的错误臆断。前一种难以控制,后一种相对容易控制。我说服一家重要的客户准备“激活”它的软件,而客户希望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我就在现场。运行软件前,我们公司的一位女区域主管给我打电话,要我立刻飞往旧金山去帮忙搞定一笔生意。我告诉她,“不行,真抱歉,我去不了”,因为我之前已经给客户做了承诺。可是,她听到的却类似这样的话:“没门,我不想帮你!你和你的提议对我不重要。她把我的拒绝当成了怠慢——怠慢了对她重要的活动;她还认为我故意想妨碍她的工作进程并让她难堪。她在电话里冲我大喊大叫了十五分钟,过后还两个星期没跟我说话。她把我特定情境下的拒绝误解成了对她的拒绝,并且把我的行为误解为对个人的侮辱。除了让她自己冷静下来,我别无他法。
可是,你可以防止自己对别人做出情绪化的主观臆断。职业辅导师海伦??戴维斯建议“换个角度看问题”,以防止把事情看作是针对个人并产生无益的情绪反应。应该客观地反省你的情绪反应,扪心自问你的恶感是不是真的符合实际。咨询主管洛丽回忆她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有位女士在公开场合大喊大叫贬低团队成员是出了名的,我和她共事时,烦透了她差不多每周三下午一点钟都要骂人的做法。尽管我本能的倾向是会认为,她那样做是由于我出了什么岔子,但是我渐渐开始认识到,如果我先发制人,不要让她和我自己的情绪发作,对我和团队都会有利。我开始引导她回到眼前的话题,而不是让她呆在情绪的“漩涡”里。我也开始私下里跟她谈有争议的问题以避免公开交锋。
洛丽不仅客观地看待这种情况,并断定那位女士的行为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且对症下药地调整了跟这位反复无常之人的交往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使人筋疲力尽的、冒犯性的行为。
工作中的情绪(6)
有的时候一个拒绝、一位疯狂的同事,甚至是一阵沉默(例如一个没有回应的电话或电子邮件),也就那么回事,并且跟你毫无关系。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对你的明显攻击,或者只是跟一个人的心理有关,而跟你的业绩无关,那就不要把这些行为当成是人身攻击。
成功的要求:不要总认为别人的行为是针对你个人的。工作可能跟个人有关,但多数情况下跟个人无关。
“泼妇”不是一个低俗的词
这么多年来,关于争执的见解我已经有所改变。过去,我尽量避免争执,以免跟人当面产生令人不快的分歧,可是现在我认识到,回避问题只会让我跟上级或下属之间产生障碍。许多女性避免正面交锋,就是因为担心被人说成是“泼妇”或霸道之人。不知道什么缘故,我们一直深信,解决问题不回避正面冲突就不像女人。不用理它。把这个以“泼”打头的词当作是一种恭维。它是说你是个心中有数的女人。要是你总是迁就别人的意见,一味地当好好先生,做老好人,那你还不如降格去干端茶递水接打电话的工作呢。
作为一名主管,如果你从不对你的下属说半个不字,也从不批评或提出异议,实质上,那是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对你手下的人要质疑、批评和引导,因为这有助于他们进步。此外,职员们会认为,如果他们的上司从来不批评他们的工作表现,那她不是不敢就是太无能。
我也觉得挺有意思,在工作中我们女人总是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可是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又觉得有必要经常进行沟通,即便这意味着要和我们的恋人干仗。我们认为这种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没什么大不了的,“打打闹闹很正常,这意味着我们两个人坦诚相见,那才更像一对呢。”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没想出如何把同样的态度运用到工作关系中去呢?诚然,我们不能带着跟丈夫争吵时一样的情绪,去跟上司吵闹。(并且我们也不能像跟我们的伴侣一样与上司和好如初,见第四章关于职场中的两性关系。)不过,一次不错的工作争执,确实可能是一件有助于你提升的好事,因为你赢得了自信而有主见的名声。只是不要让你的情绪干扰正常的工作争议。
成功的要求:不要怕被人叫做泼妇。它只是一个代表果断能干的两个字的词。
情商:工作中的好情绪
我在本章开头讲过,一个人在职场中确实也需要有直觉、情感化的一面。情感联系和感情无疑会有助于我们的事业。如果一个人用自己的直觉与客户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用赏识和善解人意调动别人的积极性,用倾听技巧解决矛盾,用谦恭礼让解决问题并发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她在工作中定会得心应手。
作为技术部门的客户总监,我通常管理软件开发团队,他们要根据我的客户要求编制和改进软件。这些技术人员全是男性,他们从不跟客户接触,而是每天上班盯着电脑屏幕,根据客户的要求拼命编出代码、解决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他们口里一套又一套的计算机语言,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外语,我对他们编制复杂的自动服务程序的能力充满敬畏。可是当我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并对他们的技术能力大加称赞时,这些开发人员就回敬说:“你是在开玩笑吧?我们的工作跟你的相比太简单了。说实在的,你得跟人打交道,还得处理好他们没完没了的要求!”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看法,不过这些技术人员说的有一定道理。每天我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害羞的技术咨询师、外向的CEO、趾高气扬的销售人员、健谈的行政助理,什么样的人都有,为了跟他们合作愉快,我研究他们的情绪和性格,然后对我的工作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尽管为我工作的软件开发人员能识读代码,可是他们许多人读不懂人。虽然为了满足每位客户的不同商业要求,他们可以修改计算机程序,但是要让他们为了同形形色色的人合作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可真是勉为其难。(那些二者都能做到的人真是太难能可贵了。)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才能,有效沟通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资金或销售同样重要。虽然人们观点、风格、个性、心情各不相同,但是通过有效沟通,人们可以按时、按预算交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几年前,我们真正关心的只是编程能力;我们没有考虑向顾客推介的能力。现在我们在国外聘用技术人员并搜罗这种全能型的人才。”总部设在奥斯丁的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丹尼尔?罗伊斯通如是说。布法罗某大学的工商管理学教授穆里尔?安德森也有同感,她说:“你可能拥有最优秀的专业技能,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