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综合文档-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内交易员与投机客。交易员拥有最完整的市场资讯,而且也拥有最容易出脱手中部位的方法。如果在期货市场上亏损,他们仍然可以设法在现货市场上降低风险。场内交易员则拥有时间方面的优势。以时效而论,没有人能赶得上场内交易员,至于投机客虽然没有市场资讯与时间方面的优势,但是他们具有选择进场时机的优势。投机客可以选择市况对自已有利时进场,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问:你非常重视风险管理。但这是什么原因才促使你有如此的态度?
答:当我最初接触期货交易的时候,我注意到如果买进9月份猪脯,然后在7月以前卖出,几乎是稳赚不赔。于是我邀集几个朋友,凑了一笔钱从事猪脯期货交易,结果真的赚了。我非常高兴,自以为是天才。
当时,我有一位从事玉米期货交易的朋友,他说服我买进较远月份的玉米,卖出较近月份的玉米,虽然当时我只懂猪脯,对玉米一窍不通,不过我想以某月的多头部位来抵销另一月份的空头部位,应该是一笔相当安全的交易。但是没隔多久,政府突然公布了一份出乎意料之外的玉米收成报告,导致我的多头部位持停,空头部位却一直涨停。
当时我沮丧得不得了。记得我走到楼梯口,不禁双膝跪地,大声哀求:“老天,我不在乎赔多少,可是千万别让我背负一屁股债。”正当我跪在地上向上天祷告时,一位瑞士银行家恰巧从我身经过。直到今天,我还在猜想那位银行家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忽视风险损失无可言喻
问:你是否还有其他因为不注意风险管理,而遭致严重损失的惨痛经验?
答:我本人并没有。不过,在我的交易生涯中,我经常亲眼目睹别人不注重风险管理,而遭到重大打击的惨痛经验。我在年轻时代拥有过一辆机车,而我一位老惹是生非的朋友
曾经告诉我:“赖瑞,骑机车的时候,千万别和汽车争道,你一定会输的。”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运用到交易上:“别与市场斗狠,你一定会输的。”
韩特兄弟的遭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曾经问我:“韩特兄弟怎么可能会输,他们有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啊!”我们这样说好了,假如你有10亿美元,而你买了价值20亿美元的白银,那么你所承担的风险,其实与一个只有1000美元,而买了20万美元白银的家伙并无二致。
我有一位朋友,他单靠期权套利交易就赚了一大笔钱,我还到过他在英格兰的别墅去度假。他虽然是一位很高明的套利者,可是却是一个相当糟糕的交易员。他曾设计出一套颇具获利能力的交易系统。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不会依照这套系统的指令抛空黄金。我觉得它下达的指令不太对劲,而且这套交易系统所发出的指令,也只有50%的正确性。因此,他不但没有依照指令抛空黄金,反而做多黄金。后来黄金行情开始下跌时,我告诉他:“赶快平仓算了。”但是,他却坚持:“黄金行情一定会止跌回升的。”
好啦2最后他就是因为这笔交易赔得倾家荡产,连那栋别墅也卖掉了,落到只能住在租来的小公寓里。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他连别墅都赔上了的遭遇,的确给我很大的冲击J更讽刺的事是,如果他遵从他的交易系统所下的指令,他可能会大赚一笔。
我再告诉你一则故事。我的表哥曾经靠选择权交易,把5000美元的资本变成10万美元的财富。有一天,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我买进选择权,如果它上涨,我就继续抱着,如果它下跌,我就一直等到不赚也不赔的时候才卖出。”我对他说“要靠交易过活的,这种策略绝对不能维持长久。”他说:“赖瑞,你放心好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愿意赔钱。”
他接下来的一笔交易是用9万美元买进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Co。)的期权。这一回期权价格一路下跌,而我在一个月之后打电话给他时,他告诉我,他现在负债1万美元。我说:“等一会儿,你有10万美元,而只花了9万美元购买期权,如此算来,即使赔光了,你也该还剩下1万美元啊。”他回答说:“我原来是以4。5美元的价格买进期权的。当价格跌到!美元的时候,我想假如你再买进2万美元的期权,只要价格反弹到2。75美元,我就可以摊平了。于是我又到银行贷了1万美元。”
不只是金融交易要注重风险管理,任何形态的商业决策也应该注重风险管理。我以前的一位老东家曾经雇用一位期权交易员帮他作交易。这位交易员非常聪明,但是不老实。有一天,这位交易员突然失踪,留下一堆烂摊子。我的老东家本身并不是交易员,于是他找我并征询我的意见。“赖瑞,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把持有部位全部抛出。”但是他却决定继续持有,结果市场止跌回升,反而让他发了一笔小财。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告诉一位同事说:“鲍伯,咱们最好另谋差事。”他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说:“我发现咱们的老板最近陷身于地雷阵之中,他的脱身之道是闭起双眼,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走出来。以后他要是再处于这种情况,他一定会以为闭起眼睛走出来是最恰当的脱身之道。”当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这位老东家就把公司的资产赔得精光。
以客观事实决定进出
问:除了风险控制外,为什么一般人从事交易会输钱?
答:一般人从事交易经常都是根据其个人的偏见,而不是根据客观的事实来决定进出。
问:你从事各种不同的商品交易,请问你的交易方法是否都一样?
答:我不是为交易而交易,而为赚钱而交易。记得有一次,我公司的行销经理米奇·昆唐(Mickey Quenington)介绍我认识一家公司的前任总裁(此人是E.F·曼恩。赖瑞后来将明德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交给曼恩公司,换取该公司对明德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支持)。这个人是位个性固执的爱尔兰人,他问我:“你做黄金与可可豆的交易方法有何不同?”。我回答:“对我来说都一样。”他几乎对我吼道:“你是说,你连黄金与可可的区别都看不出来!”我想当时若非米奇在场,他可能会把我赶出办公室。
我太大是一位生长在英国保守家庭的女孩。她非常担心她的家入会瞧不起我。有一次,我接受伦敦时报的采访,记者问我对伦敦可可豆市场未来走势的看法。我告诉他:“老实讲,我从来不注意我交易的是什么商品,我只注意风险、报酬与资金。”结果这位记者在报导中写道:“赖瑞根本不在乎可可豆市场,他在乎的只是钱而已。”我的妻子看完这篇报导,不禁难过的说道:“这一下可好了,我现在再也不敢回娘家了,这篇文章完全证明他们对你的看法是对的。”
问:我想你不会认为有最完美的交易系统存在吧?
答:当然不会。交易员之间经常流传着一句话:“尽管不完美,你还是可以发财。”我绝不会去寻找最完美的交易系统,但是会努力测试交易系统的可用性。事实上,任何人都有办法根据过去的资料设计出一套最完美的交易系统。
问:你认为从事交易最值得重视的市场指标是什么?
答:我认为有两项指标需要注意。
第一,如果市场重大消息没有做出应有的回应,这其中必定含有重大意义。例如当两伊战争爆发的新闻传到市场上时,黄金每英两只上涨1美元。我于是告诉自己:“一场中东战争已经爆发,然而黄金只小扬1美元。看来黄金市场目前显然相当疲软不振。”果然过没多久,黄金价格便开始持续重挫。
第二项是艾迪·塞柯塔教我的。当市场创新高时,其中必含有重大意义。不论市场上有多少人告诉你市场基本面并未改变,而且市场也没有理由涨到如此高点,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市场创下新高,而且一定有些事在变。
不下注不赢·输光不能赌
问:你还从艾迪·塞何塔身上学到什么?
答:艾迪·塞柯塔几乎把他交易哲学的精髓完全传授给我。他说:“你从事交易时,可以自行决定所要承担的风险。你可以承担你全数资金1%的风险或是;%的风险、甚至10%的风险。但是,你必须了解、风险越高。就越难控制交易的成绩。”他说的对极了。
问:除了艾迪。塞柯塔和你的合作伙伴外,还有哪些交易员传授你宝贵的经验?
答:杰克·鲍伊德(Jack Boyd)。他曾经雇我担任他公司的经纪人与分析师。
杰克许多年来一直提供交易方面的建议。我发现。只要听他的建议,每年都可以赚钱。后来,我实在忍不住、终于问杰克、他的建议与预测为何如此准确。我要强调一点、他的身高足足有6尺4寸。他回答:“赖瑞,假如你真要了解市场,只须这么做就行了。”他把手中的图表丢到地上,然后纵身跳到桌上。他说:“现在你看着这些图,它会告诉你。”
问:我想他的意思是指要对市场有全盘的认识。
答:是的。我与鲍伊德的共事经验,对我日后的发展有重大助益。我从他身上学到从事交易,只要能够控制风险、追随市场大势,就一定会赚钱。
问:你还有什么建议?
答:我有两条能够帮助交易得胜的基本法则,这两条法则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1.如果际不下注,你就不会赢。2.如果你输得精光。你就无法下注。赖瑞的交易哲学有两项基本原则。第一项恰与理论派的看法相反,他深信市场是没有效率的,只要你能够发展出有利的交易方法,你就会赢。第二。从事交易需要一套有效的交易方法。但是光是如此也不足以使你致胜。你还必须有效控制风险、否则,风险迟早会控。
求胜意志为成功之钥
赖瑞控制风险有三项基本规则:
1.交易系统绝对不会与市场大势相抵触,而且他总是根据系充的指示进行交易,
2.每笔交易所承担的风险最高绝不超过其总资金的1%。
3.尽可能分散风险。首先,交易系统应由各种不同的次交易系统组成,而这些交易
系统的取舍标准并不在于其个别的表现,而在于互补的作用。其次,他所涉足的商品市场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美国与其他五个国家的商品市场,而交易的种类则涵盖股价指数、利率期货、外汇、工业原料与'url=macd/result。php?sn=农产品'农产品'/url'。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赖瑞从事过多种职业,如编剧、演员及唱片企划,但是他最后却是在交易上获致成功。个中原因就只是在于他热中交易,并完全投入所谓基金经理人的行业。我发现,赖瑞·海特的经历恰恰可以印证艾迪·塞柯塔的论调:“求胜意志强烈的人,一定会寻求各种方法来满足其求胜的欲望。”
前言
没有什么比交易建议更容易被忽略了。
那些本来有效的对市场的深刻见解常常被当作陈词滥调而嗤之以鼻。
想一想“减少你的损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