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到一家 -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谊大力提倡改革制度,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但他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文帝为高祖庶子,新即位不久,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根基的情况下登上了皇位,地位尚不稳固,哪里有心情和精力去搞一些大动作的华而不实的改革。从而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没有任何实际政治经验的贾谊不但在他人生中遭遇了第一次挫折,还因此事得罪了不少大臣和王族,从而埋下了他仕途中的祸根。
文帝虽然没有采纳贾谊的改革建议,但对贾谊的才能却非常器重,认为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更重要的是,文帝希望能亲自提拔几个有才干的人,作为自己在朝廷中的亲信。于是,打算提升贾谊为公卿。此时,贾谊才刚刚二十岁出头,没有任何政绩,也没有干过任何实事。加上他自恃才高,一向盛气凌人,朝中大臣没有人喜欢他。以丞相周勃和太尉灌婴等重臣为首,上下都反对提拔贾谊为公卿。文帝此时最担心的就是根基不稳,怎么敢轻易得罪这些扶助他登上皇位的大臣?不得已而作罢。
经此一事,周勃、灌婴等大臣对少年得志、才华横溢的贾谊由不喜欢发展到警惕,认为他年少轻狂,将来要误大事,便经常在文帝面前说贾谊是洛阳少年,意在擅权,不宜重用。文帝是这班老臣们所拥立,为众议所迫,不得不改变本意,开始有意疏远贾谊。随后派贾谊去长沙,担任长沙王太傅,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贬职。
第二节 外儒内法(2)
贾谊本来少年得志,自以为鹏程万里,却突然莫名其妙地失意,还要被迫远离京师这个政治权力的中心,受到相当大的打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此去长沙将寿命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南下渡过湘水时,悲吊战国时楚臣屈原。屈原因为奸臣谗言而被放逐,后来投湘水自尽。贾谊心有所感,作赋自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
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人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非常伤心。一年以后,由于伤感过度,贾谊也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死时年仅33岁。
贾谊的思想: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在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
他受用时,正值“文景之治”之始,黄老不干涉主义的治国方略已颇显成效。他从天下太平的表象中洞察出严重的社会危机,且认为这种危机恰如干柴覆于烈火之上,随时会剧烈暴发。他痛惜于时人的麻木,明确提出自己的治国思想,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兴礼义、定法制,即以礼义为中心对旧的政治统治模式进行改革甚至重建。
贾谊的治世方略中非常看重民的作用,认为“民”是国家兴衰、治国成败与否的最终决定者。他还认为,统治者以民为本,不仅只是凭着一颗仁爱民众之心,也不仅仅靠几件仁爱民众之举,而必须要切实将这种精神贯彻到政治统治的具体运作中去,即要力行仁政。他认为仁政就是在经济上要利民、富民。措施是重本轻末、重农抑商、以农致富。在政治运作过程中要慎刑罚,勿扰民、伤民。他奉劝统治者对于刑罚一定要慎之又慎,甚至主张统治者宁失之有罪,也不可滥杀无辜。
在外交思想上贾谊也有很独到的见解。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强盛,对中原构成极大威胁。迫于国力不济,汉初以来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时过境迁,随着汉王朝的强大,和亲局面不能维持下去。在贾谊看来,汉与匈奴之间理应是匈奴向汉王朝臣属,而不是相反。他对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力量作了一番对比。贾谊认为,匈奴的力量其实是很弱的,总其人口,不及汉室一个大县,汉王朝之所以在匈奴面前如此被动正在于中央政府民族政策的不当。他推崇传统儒家以德服远的华夷理论,主张用仁义政策去感化匈奴。
此外,贾谊还设想通过设置专门负责匈奴事务的政府部门,把匈奴各部以千家为单位,肢解为若干国,确定其居住区域,将其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一则可以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二则可以用来防范月氏等部落,可谓一举两得。
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
贾谊的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洗礼,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辞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
相关人文景点:
贾谊祠: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亦称贾太傅祠、贾谊故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
其故宅规制,初时无考,晋代长沙郡公陶侃曾居此,故又一度称陶侃庙。唐代杜甫、韩愈、李商隐、刘长卿等均有吟咏诗句。宋、元时,祠几度兴废。
明成化前为兵营,成化元年(1465),长沙太守钱澍赎回修葺,仍复祀贾谊,李东阳《汉长沙王太傅贾公祠记》详其事。万历八年(1580),兵备道李天植于祠内增祀屈原,又有屈贾祠之名。清康熙、乾隆两度重修,嘉庆间,巡抚左辅再修贾祠。光绪元年(1875),粮道夏献云、巡抚王文韶择地另建屈祠,此处仍为贾祠,同时大兴土木,在贾祠后增建清湘别墅、怀忠书屋、古雅楼、大观楼等,又叠石造池构成一典雅园林建筑群。惜1938年毁于长沙大火,已荡然无存。
今贾谊祠为长沙大火后复建,仅陋室一间,建筑面积56平方米,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青砖墙,小青瓦硬山顶,室内东向砖墙设龛,额题“太傅殿”,龛内供木雕描金贾谊坐像一尊,1971年像被盗,至今下落不明。贾谊祠前,太傅里小街的一侧有两眼水井,其口敛腹阔,状如壶,传为贾谊所掘,因杜甫有“长怀井依然”之绝句,后人又称此井为“长怀井”。另外,原秋风亭内置一独脚石床,亦传为贾谊所用,但此物早失。贾谊祠有“长沙最古的古迹”之誉,常年到此寻幽访古者不少。1988年7月,配合基建工程,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发现贾谊祠遗迹和有关碑文数通,为确定贾谊故宅提供了科学依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修复贾谊祠、建设贾谊馆的规划正在组织实施中。
第二节 外儒内法(3)
董仲舒
——公羊大师,汉代孔子
人物介绍: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汉代政治家,思想家。
学派:
汉代儒学代表人物。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年。他又以研究孔子《春秋公羊传》而扬名,被誉为“公羊大师”,“汉代孔子”。
生平:
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国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这对他后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影响。
董仲舒自幼就异常勤奋,数十年为一日,专心于学习。传说他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其父董太公看着十分心疼。为了让他能够停下来歇歇,他决定在后宅修筑一个花园,让董仲舒能有机会去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去南方学习考察花园的建筑,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去园里玩,但他手捧竹简,只是摇摇头,然后继续看竹简,学习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研究诗文,头也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都携儿带女前来参观,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董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低头学习。中秋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踪影。原来他趁家人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这就是“三年不窥园”典故的由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仲舒学通五经,义兼百家,且善于议论,善为文章,此外,他还博闻多识,知道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优雅的言谈举止,言中规,行中伦,智能全面,品学皆优,四方学者都尊他为师。许多人听说了他的学问都慕名来到他的家乡广川,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这一切使董仲舒获得了“汉代孔子”的美誉。
董仲舒于是“下帷讲诵”,传道授业,今河北景县尚有“董仲舒下帷处”遗迹。弟子太多,无法一一亲传面授,便叫门下高足代劳。史书上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质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到他的亲自传授。其余弟子按照入学的先后和学习的深浅程度,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可见他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有“博学君子”、“汉代孔子”之美誉的董仲舒在西汉景帝时担任博士官,在朝廷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武帝时诏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备咨询问对,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写得十分精彩,列群儒之首,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华和高深的学术造诣,颇得汉武帝的赞赏,董仲舒提出的三篇对策都被武帝采纳,成为汉代治国安邦的三大文教政策,颁行全国。
汉武帝虽赏识董仲舒之才,却并未重用董仲舒其人,三大文教政策出台之后,汉武帝只委派他做了江都王刘非和胶东王刘端的国相,董仲舒在政治上也与孔孟一样不得志。汉朝自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一直是被打击、被削弱的对象,又实行“左官法”,歧视在侯国为官的人。诸侯国相,虽是中央署置,但也不及朝官备受亲近。董仲舒以一代鸿儒、景帝朝的博士,论才力,论资历,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
但是董仲舒还是不远千里地去了。江都王国在今天的扬州,南临大江,北近淮河,傍带干沟(古运河),东望于海,颇得水陆鱼盐之利,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其地原为吴王刘濞所有,刘濞曾因之以兴叛乱。易王刘非是景帝之子,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景帝时初封汝南王,吴楚七国乱时,佐军有功,改封江都王。其人有才气,好勇力,广治宫室,素来骄奢。迁居东南大邦后,又广招四方豪杰,常有非分之想。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