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94-伤寒指掌 >

第5章

494-伤寒指掌-第5章

小说: 494-伤寒指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之。以分解表里。使湿热之邪。一从麻黄发汗而出太阳之表。一从赤小豆连翘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阳之里。 
黄自退矣。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发热
属性:热无休止。曰发热。风寒客于太阳。有即发热者。有至一二日。始发热者。然必兼恶风恶寒。头痛身疼等症。 
方为太阳发热。宜汗之。类方注云。太阳发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也。金鉴云。翕翕表热。蒸蒸里热。 
俱有自汗症。表热自汗。宜桂枝解肌。里热自汗。宜凉膈承气。不可误治。当审其尿之白赤。舌之润燥为别。 
愚按∶表热自汗。畏风恶寒。里热自汗。则不恶风寒。尤当认别。 
邵评∶辨表热里热。分汗清下三法为治。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恶寒
属性:此风寒客于营卫。非比寒热之恶寒。虽身大热。亦恶寒也。发热无汗恶寒为表实。 
宜麻黄汤。发热有汗恶寒为表虚。宜桂枝汤。 
邵评∶以有汗无汗。辨表虚表实。 
金鉴云。发热恶寒。发于阳。表也。有汗桂枝。无汗麻黄。无热恶寒。发于阴。里也。有汗 
桂枝加附子汤。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邵评∶以有热无热。辨发于阴发于阳。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恶风
属性:风邪伤卫则恶风。均属表症。但恶风比恶寒为轻耳。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头痛
属性:头痛虽属三阳。惟太阳独多。故头痛专主表。太阳头痛。必兼恶寒发热。表解自除。 
阳明头痛。在额前目鼻等处。无汗为表症。宜葛根汤加白芷、葱白等汗之。若自汗。 
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小便赤。当以阳明里症治之。承气汤。少阳头痛。在头角耳根。脉弦数。口苦是也。 
小柴胡去参。加川芎。有痰。如栝蒌。(参准绳)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项强
属性:太阳伤寒。必头痛项强。太阳中风。兼湿成痉。亦项强。 
金鉴云。项强。太阳病。项背强。太阳阳明病也。脉浮无汗。从伤寒传来。宜葛根汤。有 
汗。从中风传来。宜桂枝加葛根汤。若脉沉而项背强。邪已入胸。宜栝蒌桂枝汤。 

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体痛
属性:风寒客于太阳而身痛。但拘急耳。中湿。则身痛不能转侧。阴毒身痛。则体势沉重。 
宛如被杖。以此别之。太阳身痛。解表自除。风湿身痛。宜桂枝加附子汤。阴症身痛。四逆、真 
武辈温之。(参准绳)金鉴云。身痛未汗属表实。宜麻黄汤。汗后身痛属表虚。宜桂枝新加汤。若身 
痛尺脉迟。是血少营气不足。虽未经汗。不可发汗。宜建中汤。加归 。以补营血也。风湿身痛。 
令人一身尽痛。不能转侧。筋脉牵引。烦疼不宁。宜桂枝附子汤。少阴身痛。则脉沉。四肢逆冷。 
宜附子汤。厥阴身痛。厥逆汗出不止。下利清谷。宜四逆汤。 
邵评∶身痛有表实、表虚、营虚、血少、风湿各因。若少阴厥阴二经中寒。亦有身痛。临症均须细辨。 

卷一
太阳兼经新法
属性:北方地浓天寒。人之禀气亦浓。风寒所感。只在本经留连。故多太阳正病。若大江以南。地势卑。 
天气暖。人禀薄。一感外邪。即从太阳而入阳明少阳。或从太阳而入 
太阴少阴。总属太阳兼症。不得以太阳正病治之。 
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太阳兼肺。太阳太阴。太阳少阴。 

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太阳阳明
属性:凡风寒初感。便见头疼发热。恶风恶寒。腰疼骨痛。脉来浮紧。或浮缓。口不渴。舌润 
无苔者。此风寒客于太阳阳明。营卫之间也。因非太阳正病。故项不强耳。治宜辛散。羌、防、芎、 
芷、苏叶、朴陈、姜葱之类。温中散寒。则食化而表解矣。若恶寒甚。而寸关脉沉迟者。寒邪重也。 
宜麻黄桂枝等。辛温汗之。若饱闷恶食。右关脉短滑者。胃中停食也。兼消导。楂肉、麦芽、 
神曲之类。(风寒) 
如见舌苔白而燥。或兼微黄。口渴便赤。脉来浮滑者。此太阳感寒。阳明有火也。或 
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也。均宜凉散。以羌、防、葛根、连翘、黄芩、栀子之类。清热解表。(风热) 
如初起恶寒。即发热不已。目赤多眵。舌苔焦刺。口渴多饮。唇皴齿燥。脉来洪滑。此 
内有伏火。外感新邪而发。当以阳明为主治。宜凉解之。如犀角、连翘、黄芩、薄荷、栀 
子、豆豉、淡竹叶之类。如兼头痛恶寒。可加羌活。以撤太阳之邪。自能得汗而解。若 
用风药发表。则液燥火炽。反无汗而加剧矣。(风火) 
邵评∶此风火正治法。 

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太阳少阳
属性:凡人腠理疏豁。其邪即从太阳而入少阳。盖少阳本属相火。温邪与相火。同气相 
招也。如见舌苔白中带红。外症头痛身热。口苦。眼赤。多眵。胁痛。耳鸣。脉浮弦而数。 
此木火之邪。当从少阳治。宜柴、芩、连翘、栀子、牛蒡、薄荷、木通等解之。如未解。加鲜 
生地、牡丹皮、钩藤、池菊之类清之。(风温) 
邵评∶此风温入少阳经正治法。 

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太阳兼肺
属性:凡感外邪。头痛恶寒发热。而兼咳嗽者。此伤风之重症。伤寒之轻症也。盖肺主皮毛。太阳主一身 
之表。原相联属。但兼咳嗽。则邪外传于肺而解。不致传里。故为轻症。主治以手太阴为主。如寒邪 
重。则舌润不渴。宜六安煎。加羌活、苏叶之类。汗之。如寒天兼喘。气口脉闭。加麻黄。(肺受寒邪) 
如发热头痛咳嗽。外虽恶寒。而口渴舌燥。此肺有火邪。而太阳感寒也。宜羌活、前 
胡、桑、杏、羚羊、薄荷、黄芩、贝母、橘红、桔梗之类。外散寒邪。内清肺火。兼喘者。火为寒 
郁。麻、杏、甘、石汤妙。(寒包火) 
邵评∶开肺即是开太阳。此寒包火正治法。 

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太阳太阴
属性:凡人之胃阳充旺。则风寒之入。只在阳经盘旋。不致直入三阴。若胃阳一亏。则寒中太阳。而太阴脾 
经。亦与之同时并受。如发热恶寒。即兼泄泻者是也。必舌润不渴。脉来沉缓。法当温中散寒。宜羌活、 
紫苏、浓朴、焦曲、广皮、木香、茯苓、炙草之类。外散寒邪。内和脾胃。俾得微汗利止。身凉而愈。 
如感之轻。则寒热泄泻。治法亦同。(伤寒) 

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太阳少阴
属性:胃阳为三阴之障。阳气一虚。则寒邪即能袭入三阴。然肾气不虚。则少阴不致受邪。若肾气一虚。 
则坎中之阳。不足以御阴邪。即从太阳而入于肾。凡见太阳表证。而脉沉细。肩背恶寒。大便不实。小便 
清白者。此即太阳与少阴俱病。重症也。法当温里散寒。宜桂枝汤加当归、(酒炒)山药、干姜、 
独活、细辛、胡桃之类。温肾逐邪。若目戴眼上视。气促而喘。或角弓发痉。尤为危候。景岳所谓太阳 
未解。少阴先溃是也。须大温中饮主之。冀其回阳作汗。庶有生机。(伤寒) 

卷一
阳明总要述古
属性:x麻黄汤。桂枝汤。瓜蒂散。栀子豉汤。白虎汤。猪苓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茵陈蒿汤。x 

卷一
阳明本病述古
属性:胃实不便。自汗。不眠。头汗出。手足汗。潮热。谵语。狂乱。循衣摸床。渴。 
凡身热微恶寒。舌苔白。头额目痛。脉浮洪微滑。无汗而微喘者。此风寒客于阳明营卫而表实也。宜发汗。 
麻黄汤主之。如脉浮而迟。汗出。微恶寒者。此风邪客于阳明营卫而表虚也。宜解肌。桂枝汤主之。 
此外邪初入阳明之表。即在营卫之间。当同太阳施治。不得以阳明正病治之。以外症犹有微恶寒也。 
若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如桂枝症。而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宜瓜蒂散吐之。 
邵评∶寒抑胸中之阳。病在阳明之表。此即痰饮类伤寒症。 
此病机在胸中痞硬。不头痛项强。余症虽似桂枝。非太阳中风可知。胸中为阳明之表。寒邪结而不散。 
胃阳抑而不升。故成痞象。惟用酸苦涌泄之味越之。则胃阳得升。胸寒自散。里之表和。表之表自解矣。 
此邪不在营卫而在胸中。故不用汗法。而用吐法。 
若二三日后。外症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鼻干不眠。内症咽干口苦。烦渴饮水。心中懊 
。胸满而喘。舌苔白刺。或兼微黄。脉象洪滑。此阳明内热欲出之表。为阳明半表半里之症。斯时汗 
下两忌。惟宜吐法。以越胸中之邪。栀子豉汤主之。呕加半夏。腹满加枳实。身黄加黄柏、茵陈。如大热 
汗出。大烦大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燥者。宜白虎汤主之。胃火一清。则津液生而 
烦渴解。汗止身凉矣。 
若发热脉浮。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使热从下泄。诸症自除矣。 
以上三症。俱阳明内热欲出之表症。分三焦主治。热在上焦。栀子豉汤越之。热在中焦。白虎汤清之。 
热在下焦。猪苓汤利之。 
若潮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绕脐痛。烦躁谵语。喘冒不得 
卧。腹中转矢气。或自利纯清水。咽燥口渴。舌苔燥黄起刺。脉沉实滑数者。阳明实热里症。地道不通。 
燥矢为患也。其脉沉实滑数。心下痛满坚硬及脐腹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如大便不甚坚燥。腹满硬痛不甚 
者。小承气汤微和之。如大便燥硬而证未剧。心下不甚胀满者。调胃承气汤。润燥以和之。若恶寒未罢。 
腹未坚满。屎未燥硬。脉弱不实。均不可用承气。 
邵评∶若恶寒未罢。腹未坚满。屎未燥硬。脉弱不实。均不可妄用承气。 
如身热发黄。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此为郁热在里。茵陈蒿汤主之。 
邵评∶阳明郁热发黄。阳黄也。便实者。茵陈蒿汤。便溏。茵陈五苓散。 

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胃实不便
属性:大便难。大便硬。燥矢。悉属里症。宜承气下之。然必候其舌苔黄浓焦刺。腹中硬满 
胀痛。方可议下。 
邵评∶用下须有真凭实据。 
按承气症。后人以熟地、归、芍养阴之品。用代大黄。芒硝等药者非。盖伤寒热病。 
每每不得大便。若腹中无痞满硬痛之状者。非承气症。外虽有潮热谵语自汗等症。亦只宜清火润燥养阴。 
听其自然。不可攻下。所谓下不嫌迟也。必腹中痞满实而胀痛者。方是承气的症。斯时燥矢积垒胃底。 
阳土亢极。肾水欲涸。若不急下。则地道不通而死。故以芒硝软坚。朴实推送。大黄达下。则燥矢得下。肠胃 
通和而解。所谓土郁夺之也。养阴之品。惟宜施于汗后余热未退。二便虽秘。绝无硬满之苦者。此法方 
为切当。附记于此。以俟临症者审察焉。 
邵评∶辨津枯。热结与燥实。治法大异。最宜着眼。 

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自汗
属性:卫气者。护卫皮肤腠理也。邪气干之。则卫气不能外固。而津液走泄。 然汗出矣。风与暑湿之邪。 
皆令自汗。寒邪伤于营卫。则肤腠闭密。故无汗。及邪传里为热。则营卫通。腠理开。亦令汗自出矣。 
邵评∶寒邪在表则无汗。风暑湿邪及邪传里。俱有自汗。 
若汗出恶风。及微恶寒者。皆表未解。而为阳明表症。宜解肌。桂枝汤。至于漏不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