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48-素问识 >

第1章

448-素问识-第1章

小说: 448-素问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素问识
作者:日本人、丹波元珍  
朝代: 
年份: 



属性:丹溪朱氏云。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信哉言也。余 
蚤承箕裘之业。奉先考蓝溪公之庭训。而治斯经。颛主王太仆次注。 枕。十余年矣。然间有于经旨未惬当者。又 
有厝而不及注释者。虽经嘉 阁臣之校补。犹未能精备焉。于是采择马莳吴昆张介宾等诸家之说。更根据朱氏之言。参之 
于经传百氏之书。以补其遗漏。正其纰缪。至文本同异。释言训义。凡可以阐发经旨者。简端行侧。细字标识。久之至 
侧理殆无余地矣。迨庚戌冬。擢于侍医。公私鞅掌。呼吸不遑。遂投之橱中。不复为意。辛酉秋。以忤旨被黜。而就外 
班。遽为闲散。是以再取而翻之。欲有所改补。奈何年逾半百。双眸昏涩。不能作蚕头书。因窃不量荒陋。别为缮录。 
厘成八卷。名曰素问识。如其疑义。则举众说。不敢决择是非。诸家注解。与王旧说。虽异其旨。亦可以备一解者。并 
采而载之。虽未能掸斯道之至赜。钩经文之深义。然视之明清诸注。句外添意。凿空臆测。以为得岐黄未显之微言者。 
其于讲肄之际。或有资于稽考欤。呜呼。先考逝矣。而六年于今。其将质谁。 初完。不禁废卷而三叹也。 
x文化三年丙寅岁。秋九月十有一日。书于柳原新筑。丹波元简廉夫。x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属性:吴云。此篇言保合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医治未病也。志云。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所生之 
真元也。简按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又上古结绳而治。老子云。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渔父篇。真者。 
精诚之至也。荀子。真积力久。黄庭经曰。积精累气以为真。 
x昔在x 书尧典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孔颖达正义云。郑玄云。书以尧为始。独云昔 
在。使若无先之典然也。诗云。自古在昔。言在昔者。自下本上之辞。言昔在者。从上自下为称。故曰使若无 
先之者。据代有先之。而书无所先。故云昔也。 
x弱而能言x 史记正义。引潘岳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吴云。弱。始生百日之称。未知所本。 
x幼而徇齐x 高云。徇。循同。简按礼记曲礼。十年曰幼。通雅云。史。黄帝幼而 齐。注。 。迅 
也。齐。疾也。家语。作 齐。大戴礼。作慧齐。智按尔雅。宣徇。遍也。 。乃徇之讹。言圣哲遍知而神速 
也。考王。徇。训疾。马本作 齐。并非也。西都赋注。引孔安国尚书传注。徇。循也。 
x长而敦敏x 郑注乐记。敦。浓也。王注训信。未见所据。 
x成而登天x 成。王注为鼎之成。未允。马云。史记正义。以十五为成。则不宜曰登天。若训为道之 
成。则登天亦或有之。张云。谓治功成。登天。史记。家语。大戴礼。并作聪 
明。盖从昔在黄帝至此。略记帝始末。为小序。犹书序耳。此篇。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移冠篇首。固宜矣。 
张以登天为升遐。(礼记檀弓。告丧曰天王登遐。易明夷。初登于天。竹书纪年曰。帝王之殁曰陟。陟。升也。 
谓升天也。)而黄帝登云天。出于庄子。史记封禅书。载鼎湖骑龙之事。而论衡子华子。辨其虚诞。盖其说之 
来远矣。故马吴诸注。皆从王说。 
x天师x 马云。天。乃至尊无对之称。而称之为师。又曰天师。简按黄帝称天师。见庄子徐无鬼。韩诗外 
传。及说苑云。黄帝即位。宇内和平。思见凤凰之象。以召天老。天老。盖天师耳。 
x皆度百岁x 马云。度。越也。简按玉篇。度。与渡通。过也。 
x人将失之耶x 千金。作将人失之耶。 
x岐伯x 汉司马相如传。诏岐伯使尚方。注。张揖曰。岐伯者。黄帝太医。属使主方气也。又艺文志。 
大古有岐伯俞 。吴云。岐。国名。伯。爵也。简按又有雷公。而未知黄帝时有五等之爵。 
x对曰x 甲乙序例云。诸问。黄帝及雷公。皆曰问。其对也。黄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对。简按朱 
子论语注云。凡君问。皆称孔子对曰者。尊君也。 
x其知道者x 马云。凡篇内言道者五。乃全天真之本也。 
x和于术数x 马云。法天地之阴阳。调人事之术数。术数所该甚广。如呼吸按跷。及四气调神论。养 
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十损八益。灵枢本神篇。长生久视。本篇下文 
饮食起居之类。简按广雅。数。术也。庄子天道。有术数存焉。释文。引李注云。数。术也。史记仓公传。问 
善为方数者。索隐云。数。音术数之 
数。抱朴子云。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王注欠详。 
x起居有常x 家语王肃注。起居。犹动静也。 
x以酒为浆x 吴云。古人每食。必啜汤饮。谓之水浆。以酒为浆。言其饮无节也。简按周礼。有浆人。 
孟子。箪食壶浆。汉鲍宣传。浆酒藿肉。张衡思玄赋。斟白水为浆。孝子传。辇义浆以给过客。皆其证也。 
x以妄为常x 吴云。上古之人。不妄作劳。今则以妄为常。言其不慎动也。 
x醉以入房x 汉艺文志。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 
说文。房。室在旁也。 
x以耗散其真x 新校正引甲乙。耗。作好。似是。今甲乙作耗。 
x不知持满x 范蠡云。持满者与天。荀子宥坐篇。子路云。持满有道乎。 
x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x 潘之恒黄海云。皆谓之三字。句法甚妙。前人注多不解。愚以为谓之 
者。语之也。语之。云何也。即下八字是也。言圣人之教不择人。而皆语之以避虚邪贼风之有时。惟通文意者 
自解之。不必令俗辨。时。即八节八风之时。注解是。简按据潘氏此说。不必根据全元起太素。而改易字句。自通。 
x恬 虚无x 老子曰。恬淡为上。庄子曰。恬 无为。淮南子曰。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 
所以养德也。李善洞箫赋注。广雅曰。恬。静也。说文曰。 。安也。又曰。 。安也。盖 澹淡 通用。 
x美其食x 新校正云。别本。美。一作甘。简按此盖本于老子。千金。亦作甘。 
x其民故曰朴x 新校正云。曰。作日。为是。又唐人日曰二字。同一书法。详见于顾炎武金石文本记。 
x嗜欲x 甲乙。嗜。作色。 
x愚智贤不肖x 灵本藏篇云。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x故合于道x 新校正云。全元起。作合于道数。千金同。 
x人年老x 卫气失常篇。人年五十以上为老。曲礼。说文。并云。七十曰老。 
x天数然也x 吴云。天畀之数。汪云。天癸之数也。 
x女子七岁x 褚氏云。男子为阳。阳中必有阴。阴之中数八。故一八而阳精升。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为 
阴。阴中必有阳。阳之中数七。故一七而阴血升。二七而阴血溢。阳精阴血。皆饮食五谷之实秀也。 
x天癸x 张云。天癸者。天一之气也。诸家俱即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 
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 
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 
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 
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 
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 
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 
无疑矣。质疑录云。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云云。简 
按甲乙作天水。吴氏诸证辨疑。妇人调经论云。天癸者。天一生水也。当确张说耳。管子云。人水也。男女精 
气合。而水流形。家语云。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二八十六岁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十 
四而化。(又见大戴礼。)韩诗外传云。男子八岁而龆。十六而精化小通。女子七岁而龀。十四而精化小通。 
(通雅云。小通。言人道也。)亦可以互证焉。又按王注。任冲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 
之从事。故云天癸也。此似指为月事。马氏因讥之。然应象大论。调此二者。王注。调。谓顺天癸性。而治身 
之血气也。知其意亦似与张意略符焉。(马氏直为阴精。张氏已辨其误。志聪高氏并云。天癸。天一所生之癸 
水也。乃全本于张注。薛氏原旨云。天癸者。非精非血。乃天一之真。故男子亦称天癸。亦复同。) 
x太冲脉x 新校正云。太素。甲乙。作伏冲。简按冲脉起于胞。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伏冲之名。盖 
因此欤。阴阳离合论王注。太冲者。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 
x月事x 济人论云。灵秘曰。女子自生日起。至五千四十八日。而天癸至。由是身中血脉周流。如地之 
水脉浸润。乃一月一经。外应潮候。(出月令广义每月令。按五千四十八日。约十三年半。) 
x真牙x 简按真。与 通。仪礼既夕礼。右 左 。疏云。 。谓牙两畔最长者也。释文。 。丁千反。 
后魏书徐之才传。武成生 牙。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 
x丈夫x 大戴礼。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制万物者也。王充论衡云。人形一丈。正形也。名男子 
为丈夫。又云。不满丈者。失其正也。 
x六八阳气衰竭于上x 张云。阳气。亦三阳气也。甲乙无竭字。并似是。 
x颁白x 马云。颁。斑同。简按孟子。颁白者。赵岐注。颁。斑也。头半白斑斑者也。 
x形体皆极x 东京赋。马足未极。薛注。极。尽也。 
x受五脏六腑之精x 简按此正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一脏取决于胆。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文法同。 
x乃能泻x 白虎通云。肾之为言。泻也。以窍泻也。 
x筋骨解堕x 马云。懈惰同。简按甲乙作懈惰。礼月令。季秋之月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 
x不过尽八八x 马云。此言年老而有子者。王注以为所生之男女。其寿止于八八七七之数者。非。韩氏 
医通云。男八岁至六十四。女七岁至四十九。即大衍自然之数。简按阳主进。阴主退。天道之常理。盖大衍之 
数。五十有五。加九之阳数。则为六十四。乃进之极也。减六之阴数。则为四十九。乃退之极也。故男女真阴。 
至于此而尽矣。亦天地之常数也。 
x真人x 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目 八。所以乘载之。徐锴曰。真者。仙也。化也。匕者。 
化也。反人为匕。从目。卤莽不能识。 。隐也。八。乘风云也。庄子云。真人。伏戏黄帝不得友。淮南子云。 
真人者。性合于道。能登假于道。精神反于至真。是谓真人。 
x提挈天地x 淮南子。提挈天地。而委万物。高诱注。一手曰提。挈。举也。 
x至人x 庄子云。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