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第2章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第2章

小说: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夏橘皮汤(三十七),风热头疼,心烦昏愦,人参石膏汤(三十五),伤寒壮热头疼,不卧散(四十五)。 

卷上
身疼
属性:身疼之证,无问风寒,双解散(五十四)。表热甚,头项肢体疼痛,黄连解毒 
汤(二十一)。伤寒瘟疫,遍身疼痛,少力,头旋,腰脚麻重,呕哕、壮热、减食,三一承气(十三)减 
硝加贯众、紫河车,入金银煎,名银煎散。中湿一身尽痛,五苓散(二十四)。 

卷上
腹胀满痛
属性:腹胀满,脉沉者,以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二十一)下之。诸腹满实痛、烦渴谵妄、脉实 
数而沉者,无问日数,三一承气汤。少阳证,腹中痛者,小柴胡(九)去黄芩加芍药汤。少阳证,胁 
下痞硬者,小柴胡去枣子加牡蛎。太阴证,腹满时痛,桂枝(二)加芍药;痛甚桂枝加大黄。 

卷上
往来寒热
属性:往来寒热属少阳,一日二、三作,来往无期,用小柴胡汤(九)主之。 

卷上
潮热
属性:潮热属阳明,一日一发,日晡而作也。阳明里热极甚,或吐下后不解大便 
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潮热,心胸烦热而懊 ,如疟状,脉沉实者,三一承气 
汤(十三)。阳明、少阳合病,下利,日晡发热如疟者,大柴胡汤(八)。通宜三一承气(十三)合解毒(二十一)。 

卷上
自汗
属性:自汗者,不发表解肌自出汗也,伤风自汗也。伤风自汗,桂枝汤。伤寒自汗,脉沉数而实,表里俱 
热者,三阳合病自汗者,厥逆自汗者,头疼自汗者,伤寒自汗未解半入于里者,中暑自汗脉虚者,俱 
宜白虎汤(二十二)。伤寒寝汗不止,白虎汤加麻黄根、浮麦。伤寒汗下后,自汗、脉虚、热不已,白 
虎加人参、苍术服之,汗止身凉,通仙之法也。 
中暑自汗,白虎汤,后以澹渗汤(二十五)调之。自汗多崔宣武人参石膏汤(三十六)。 

卷上
自利并误下
属性:自利者,不经下药攻里而自利也。脉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二十四)。一切泻痢 
间作,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温湿内甚而作痢者,黄连解毒汤(二十一)。或自利清水,色钝青,心 
下痞痛。口燥者,皆湿热相搏于肠胃之内 
而成,三一承气汤(十三)。当汗而反下,及不成结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证在,表热里寒也,急以 
四逆汤(四十三)温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皆宜五苓 
散止利兼解表。 

卷上
小便不利
属性:小便不利者,小便难而赤涩也。中暑并伤寒大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 
热烦渴者;口干烦渴,小便不利者;小便赤涩,通宜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主之。 

卷上
呕吐
属性: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二十三)。伤寒杂病,一切呕吐,调胃承气汤(十 
一)。烦闷干呕,黄连解毒汤(二十一)。呕吐烦渴者,桂苓甘露饮(三十四)、五苓散(二十四)。 
眩、咳呕者,白虎(二十二)加半夏、橘皮。伤寒呕吐,四肢厥逆清冷,调胃散(五十)。湿温内甚, 
恶心呕吐者,白虎合解毒汤。 

卷上
吐泻
属性:吐泻者,上吐下泻,亦名霍乱也。一切吐泻霍乱,通宜五苓散(二十四)、益元散(五十二)、白 
术散(四十二)。吐泻霍乱烦渴,并中外诸邪所伤而吐泻腹满痛闷者,并皆桂苓甘露饮(三十四 
)、澹渗汤(二十五)。 

卷上
喘嗽
属性:大热喘嗽而满者,黄连解毒汤(二十一);或热甚咳嗽闷乱,三一承气汤(十三)。少阳咳者, 
小柴胡(九)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喘嗽头疼者,茯苓半夏汤(三十八)。咳嗽者, 
白虎汤(二十二)加半夏、桔梗。咳嗽不已,人参石膏汤(三十五),或崔宣武人参石膏汤(三十六)。 
痰逆咳嗽,半夏橘皮汤(三十七)。汗之后气闷咳嗽,五味子汤(四十四)。 

卷上

属性:凡口干烦渴者,伤寒汗出而渴者,饮水反吐名曰水逆,俱宜五苓散(二十四)。少阴病二、 
三日,口燥咽干,三一承气汤(十三)。或里热燥甚,伤寒怫郁留饮不 
散,烦渴不止则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呕冷涎,大渴不能饮,饮亦不能止其渴,喘急闷乱,但欲死者, 
三一承气汤,下咽立止其渴,有若无病之人,须臾大汗而愈。至此往往多有不利而汗出,亦有药力但 
随汗之宣通,不利而愈。或汗吐下后,烦渴口干,脉浮大,白虎汤(二十二)加人参;烦躁多渴, 
凉膈散(二十三)加滑石。 

卷上
烦躁
属性:伤寒烦躁多渴,凉膈散(二十三)加滑石。中暑、伤寒汗后烦躁,五苓散(二十四)。一切火热 
狂躁喘满,黄连解毒汤(二十一)。烦躁而渴,白术散(四十二),或加滑石;甚者加姜汁。 

卷上
懊虚烦不得眠
属性:懊 烦心,反复颠倒不得眠者,烦热怫郁于内而气不能宣通也,或胸满结痛,或烦、微汗出、虚 
烦者,栀子汤(二十八)主之;或气少者,加甘草一钱;或呕者及初误以丸药下者,加生姜半两。 
凡懊 虚烦者,皆用凉膈散(二十三)甚佳,及宜汤濯手足,使心胸结热宣散而已。心烦腹满,坐 
卧不安,栀子浓朴汤 
(三十)主之。或阳明病下之后,躁热而懊 者,三一承气汤(十三)。汗后烦躁不得眠,五苓散(二 
十四)或凉膈散(二十三);口燥呻吟,错语不得眠,五苓散、黄连解毒汤(二十一);烦心者凉膈散。 
少阳证,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九)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主之。 

卷上
留饮
属性:一切留饮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黄连解毒汤(二十一)、凉膈散( 
二十三)、白虎汤(二十二)、小陷胸汤(十八)、三一承气汤(十三)选用。伤寒表未罢,心下有水 
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呕,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七)。 

卷上

属性:伤寒表里俱热,下证未全,法当和解。误下之早,则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虚软者痞。 
脉浮而尚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桂枝(二)解表已,而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十三)攻痞也;或 
只用五苓散(二十四)使除表里甚良。或痞恶寒而汗出者;或痞而烦小便不利者;或痞留饮湿热下 
利者;或已成痞,因其痞满 
误更下之,其痞转甚,呕哕下利,心烦躁者,无问脉浮、沉,并宜生姜煎汤调下五苓散(二十四)频服之。 
或痞不已,则后亦湿热烦满,或谵妄,脉沉无他证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十三);或小陷胸汤(十八) 
亦可。下早成痞槟榔散(四十一)。 

卷上
结胸
属性:结胸之证有三∶不按而痛者名大结胸;按之而痛者名小结胸;心下怔忡,头汗出者名水结胸也。 
汗下之后,不大便五、六日,舌干而渴,日脯少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而脉沉紧滑数,或 
但关脉沉紧者,宜大陷胸汤(十六),或陷胸丸(十七)下之。或脉浮者,表未罢也,不可下,下之则死, 
宜小陷胸汤(十八)及小柴胡汤(九)之类和解之;表罢者方可下之。或结胸虽脉浮而里热势恶,须可下者, 
宜三一承气汤(十三),分作三次,约三时许服讫,得利甚良,虽未稍减,脉必沉;病微者,只用三一承 
气半服,按法而下之;里热甚者,以大陷胸汤(十六)大半服而下之;或但结胸,别无大段热证,但头微汗 
出,脉沉潜者,水结胸也,通宜大陷胸丸(十七)。小结胸,心下按之而痛,脉浮而滑,别无大段 
热证;及水结胸者,小陷胸汤(十八)。伤寒下之太早,结胸,黄连解毒汤(二十 
一)加枳壳。伤寒结胸,虚痞,凉膈散(二十三)加枳壳、桔梗。或但自热结胸者,其胸高起,腹虽不满而 
但喘急、闷结、谵妄、昏冒,关脉沉数而紧者,用大承气汤(七)加甘遂一钱匕下之。表证罢,热入里,结于 
胸中,烦满而饥不能食,微厥而脉乍紧者,瓜蒂散吐之(二十六)。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证罢、干呕短 
气、不恶寒、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者,十枣汤(三十一)。结胸而发黄者,茵陈 
汤(三十二)、陷胸汤(十六)各半服下之。协热下利不止,更结胸发黄,茵陈汤五分、陷胸汤三分、大 
承气汤二分下之为佳。脉浮不可下者,小陷胸汤合小柴胡汤(九)。 

卷上
血证
属性:太阳病日深,表证仍在,循经热蓄于下焦,脉微而沉,不结胸而发狂者,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 
利也,血下而愈,宜攻之。或太阳病,身黄、脉沉者,循经而蓄热下焦也,小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 
小便自利,如狂者,瘀血症;或阳明蓄热内甚而喜忘或狂,大便虽硬而反易,其色黑者,有蓄血也;或无 
表里证,但发热日深,脉浮者亦可下;或已下后,脉数,胃热消谷善饥,数日不 
大便,有瘀血也,并宜抵当汤(十九)下之。伤寒有热,小腹满,小便自利者,为 
有血也,当下,未敢用汤,用抵当丸(二十)最为稳当。太阳病不解而蓄热下焦,先以桂枝解表,已而 
下血,宜桃仁承气汤(十四)或抵当丸(二十)攻之。伤风,汗、下不解,热郁经络,随气涌泄为衄,或 
清道闭,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尽,余血停留以致面黄,大便黑,犀角地黄汤(十五)。 
发狂加黄芩、大黄。 

卷上
谵语
属性:谵语发狂,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汤(二十一)下之。若伤寒,过经谵语, 
已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大盒饭硬,而下利、脉和者,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利者, 
脉当厥,今反和,此为内实,调胃承气汤(十一)或凉膈散(二十三)通用。 

卷上
发黄
属性:阳明病,表热极甚,烦满热郁,留饮不散,以致湿热相搏而身体发黄,其候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 
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身体发黄,宜茵陈汤(三十二)调下五苓散(二十四);结胸而发黄者, 
茵陈同陷胸汤(十六)各半下之。或 
误服热毒丸药下之,反损阴气,遂协热利不止;更或结胸而发黄者,用茵陈汤五分、陷胸汤三分、承气汤 
(十)一分下之。或两感发黄者,用茵陈汤加黄连解毒汤(二十一)一服急下之。头微汗,小便利而 
发微黄者,湿热微也,栀子柏皮汤(二十九);发黄甚者,茵陈合三一承气汤(十三)。 

卷上
发斑
属性:发斑,下证未全,凉膈散(二十三)。未曾下,胃热发斑,白虎汤(二十二)加人参、白术。 
阳明胃热发斑,脉沉须下者,三一承气汤(十三)下之。伤寒胃热发斑,凉膈散加滑石调五苓散(二十四) 
甚妙。伤寒七、八日,发黄有斑,微热、腹满者,或痰实壅上,虽诸承气汤不过者,仲景曰∶寸脉浮滑 
者可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 

卷上
发狂
属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