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世医得效方-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呕
x温中散x
治虚人、老人喜啖生冷,多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或刺痛泄利,气痞滞闷
浓朴(去皮,细锉) 甘草(细锉) 生姜(洗,切) 青州枣(切。各等分)
上以浓朴、甘草捣令得所,方入生姜,再杵令匀,取出,同枣焙令 微燥,却入锅内,
慢
美
x桂香丸x
治大人小儿过食杂果,腹气急。
肉桂(不见火,一两) 麝香(另研,一钱)
上为末,饭丸如绿豆大。大人十五丸,小儿七丸,不拘时候,熟水送下,未痊再服。
x独圣散x
治脾胃不足,过食瓜果,心复坚胀,痛闷不安。
盐(五合)
上用水一升煎消,顿服,自吐下即定。或因食麦,令人腹胀,暖酒和姜汁,饮一两杯即
消。
x感应丸x
治积食停滞,脾胃作胀。(方见秘涩类)
x北亭丸x
治禀受怯弱,脾胃易伤,因此积聚。中脘胀满,心腹坚硬, 痛攻冲,牵引小腹,
如蛊之状。(方见虚损类)
x温白丸x
治心腹积聚,九症癖块,腹胀。心下坚结,大如杯碗,旁攻两胁。心痛积年,食不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 桔梗 柴胡(去芦) 菖蒲 紫菀(去苗、叶、土) 黄
连(去须) 干姜(炮) 肉桂(去粗皮) 茯苓(去皮)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
人参(去芦) 浓
乌(炮,去皮脐,二
上为末,入巴豆令匀,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紫苏汤下,取下积滞如鱼脑烂绵
而安
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
胀满
属性:x嘉禾散、四柱散x
治脾胃虚惫,腹胀如绷鼓,气吁喘促,食后愈甚。(方见脾胃类。四柱散
x浓朴橘皮煎x
治伤冷溏下,腹肚 胀,其状如覆栲栳,喘息奔急,鼻张口 ,气上下不得分
浓朴(去粗皮,姜制,三两) 枳壳(麸炒) 干姜(炮) 良姜(切。各一两二钱) 青
皮(去白)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橘皮汤吞下,或紫苏汤下。
x三棱煎丸、青木香丸x
治心腹坚胀,喘满,短气紧促,噫气不通,饮食不消。或呕逆,吐痰
便或秘或泄。二药合和,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下。(方见诸气、诸疝类
x四炒枳壳丸x
主腹胀鼓疾。
枳壳(去穣,四两,切作片子,分四处,炒)上分作四分,每分一两。一分用锉碎苍术
一
两
为
用
x气针丸x
专治气膨。
全蝎(去毒并足) 木香 丁香(不见火) 胡椒 肉豆蔻(煨。各一两) 片子姜黄 青
皮(去
上为末,用萝卜子炒净退壳,取仁四两烂研,和药令匀,红酒、生姜汁各少许,煮糊丸
如梧
x丁沉透隔汤x
治气满不食,腹中膨胀刺痛。(方见脾胃类。)
x导气丸x
治诸痞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结秘等证,又肾气、小肠气等,功效尤速。
青皮(水蛭等分同炒赤,去水蛭) 莪术(虻虫等分同炒,去虻虫) 胡椒(茴香炒,
去茴
香)
芍(川
椒炒
去盐)
上各锉碎,与所注药炒熟,去水蛭等不用,只以青皮等十味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
服五
x熨法∶x
治腹胀紧如鼓,涩如木皮样。
杜乌药 荆芥 苍术 KT 草 山茵陈 夏蚕沙 松毛 樟根叶 北蒜 螃蚍叶 橘
叶椒目
上锉细,分作二次炒热,以布袋盛熨肿处,冷又炒,熨三四十度。或后用煎水熏洗,或
服神
x敷药x
治腹紧硬如石,或阴囊肿大,先用热水嚼甘草,后用,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各等分)
上为末,醋调涂。或用白面和药,调一片覆肚上。
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
胀满
属性:x沉香饮x
治腹胀气喘,坐卧不得。
沉香 木香 枳壳(各半两) 萝卜子(一两,炒)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x小槟榔丸x
治脾虚腹胀,不进饮食,快气宽中。
萝卜子(炒) 槟榔(煨) 黑牵牛(炒) 木香(各半两)
上末,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食前下。
x灸法∶x
胀满水肿,灸脾俞随年壮,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去一寸半。胸满,心腹积聚,痞痛
,灸肝俞百壮,穴在第九椎下两傍各去一寸半。腹胀满,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穴百
壮,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胀满瘕聚,滞下冷疼,灸气海十壮,穴在脐下一寸五分。肠中
膨胀不消,灸大肠俞四十九壮,穴在第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半。肠中雷鸣相逐,痢下,灸承
满五十壮,穴在侠巨阙相去二寸,巨阙在心下一寸。灸之者,侠巨阙两边各二寸半。五脏六
腑心腹满,腰背疼,饮食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灸三焦俞随年壮,穴在十
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消渴
属性:x澄源丹x
治气实血虚,热在上焦。心烦燥渴,引饮无度,小便数,昼夜一二十行,有麸片甜
者。此疾多得之饮啖炙爆,日就羸瘦,咽喉唇口焦燥,吸吸少气,不能多语,两脚酸。食倍
于常,不为气力。
牡蛎粉 苦参 密陀僧 知母 水银(以白蜡半钱结) 栝蒌根(一两) 黄丹(一两,
与水银
上为末。男子用雌猪肚一个,女人用雄猪肚一个,入药在内,以线缝定,用绳缚在新砖
上,
为丸
x真珠丸x
治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皆致烦渴,口干舌燥,引饮无度
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两一分) 川连(一两,去毛) 苦参 玄参(各一两) 铁胤粉(一两一分,
研) 牡蛎
箔银箔(各二百片) 白扁豆(煮去皮,一两)
上为末,炼蜜入生栝蒌根汁少许,丸如梧子大,用金、银箔为衣。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
先
x苁蓉丸x
苁蓉(酒浸) 磁石( 碎) 熟地黄(洗) 山茱萸(去核) 黄 (去芦,盐汤浸)
泽泻
鹿茸(去毛,切,醋炙) 远志(去心,姜汁炒) 石斛 覆盆子 五味子(去梗) 萆 破
故
纸(炒) 巴戟(酒浸) 菟丝子(酒浸) 龙骨 杜仲(去皮,锉,姜汁拌,炒断丝。各
半两) 附
子(炮,去皮脐,一个,重八钱)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下。
x生地黄膏x
治渴证,通用。
生地黄(束如常碗大,一把) 冬蜜(一碗) 人参(半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上将地黄洗切研细,以新水一碗调开,同蜜煎至半,次入参、苓末拌和,瓷器密收,匙
挑服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消渴
属性:饮食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出,落于溷僻沟渠中,皆旋结如白脂。肌肤日益消瘦,
用热
而泄
x姜粉散x
治消中。多因外伤瘅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为
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生姜(研汁) 轻粉
上搜匀。每服二钱匕,长流水调下,齿浮是效,次投附子猪肚丸补。
x附子猪肚丸x
附子(炮,去皮脐) 槟榔(焙。各一两) 鳖甲(醋煮,七钱半) 当归 知母 木
香川
楝(
壳(麸
炒
上为末,分作三分,将二分入猪肚内,缝定,用蜜、酒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入砂钵
内熬
x白术散x
治消中,消壳善饥。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药(去土。各一两) 白干
葛(二两)
木
上锉散。每服三钱,新水煎,去滓,不拘时候。
x茯神丸x
治消中,烦热,消谷,小便数。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生干地黄(去土) 黄连(净) 麦门冬(去心) 枳
壳(去穣)
牡蛎
钱半)
上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粥饮下。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消渴
属性:x加减八味丸x
治肾水枯竭,不能上润,心火上炎,不能既济,煎熬而生。心烦燥渴,小便频
阴痿弱,饮食不多,肌肤渐渐如削,或腿肿脚先瘦小。宜降心火,生肾水,其烦
熟地黄(大者,洗,焙干,切,酒洒蒸七次,焙干,称二两) 真山药(微炒) 山茱萸(去
核
取肉,焙干,称一两)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取末,半两) 泽泻(水洗,切,酒润蒸
一次
)牡丹皮(去骨) 白茯苓(去皮,为末,飞取沉者。各八钱) 真北五味(略炒,别为
末,两
半)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五更初未言语时,温酒、盐汤下三五十丸,午前及晚间空
腹再
壮。
x天王补心丹x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烦热,除惊
干口燥,育养心气。
熟地黄(洗)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 石菖蒲(去毛) 黑
参柏子仁
桔
(去心) 百
部
上为末,炼蜜丸,每一两作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灯心、枣汤化下,食后临卧服。
作
x鹿茸丸x
治失志伤肾,肾虚消渴,小便无度。
鹿茸(去毛,切,酒浸炙,七钱) 麦门冬(去心,二两) 熟地黄(洗净) 黄 (去
芦) 鸡
(麸炒) 苁蓉(酒浸) 山茱萸(去复选肉) 破故纸(炒) 川牛膝(去芦,酒浸)
五味子
(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米汤下。
x双补丸x
治肾虚水涸,燥渴劳倦。
鹿角胶(二两) 沉香(半两,不见火) 泽泻(载块再蒸,半两) 覆盆子 白茯苓
(去皮)
人参(去芦) 宣木瓜 薏苡仁(炒) 黄 (炙) 熟地黄(洗,再蒸) 苁蓉(酒浸,
焙) 菟丝
子
别研)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枣汤送下。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消渴
属性:x栝蒌散x
治盛壮之时,不自谨惜,恣情纵欲。年长肾气虚弱,惟不能房,多服丹石,真气既
石气孤立,唇口干焦,精液自泄,小便赤黄,大便干实,小便昼夜百十行。须当除热补
白茯苓(去皮) 天花粉 宣连 白扁豆 人参(去芦) 石膏 甘草节 寒水石 白
术(去芦)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调服。立效。
x石膏荠 汤x
治强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饮食,或服丹石,真气既脱,药气阴发,致烦
饮食倍常,阴气常兴,不交精出,故中焦虚热,注于下焦。三消之中,最为难治。
荠 石膏(各三两)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栝蒌根 磁石( 碎) 知母
(去毛) 干葛
上锉散。每服用水三盏,腰子一个去脂膜,黑豆一合,煮至一盏半,去腰子、黑豆,入
药四
x黄连猪肚丸x
治强中,消渴。服栝蒌散、荠 汤后,便可服此。亦能补养。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 黄连(去须) 小麦(炒。各五两) 天花粉 茯神(去木。
各四两)
上五味为末,内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木臼小杵,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
丸,
x罂粟汤x
治肾渴,解五石毒。
罂粟子
上煮稀粥,入蜜饮之。
x加减三黄丸x
治丹石毒及热渴。以意测度,须大实者方用。
春 黄芩(四两) 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
夏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七两)
秋 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 黄芩(三两) 大黄(四两) 黄连(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卷第七大方脉杂医科
消渴
属性:x乌梅木瓜汤x
治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