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思维_导图 >

第7章

思维_导图-第7章

小说: 思维_导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柏确认了大脑作为一个接收、保持和提取机械的无 。与比
拟的准确性之后,接着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以测试大脑的辨
识速度。在这个实验中,每一秒种放一张幻灯片。

结果是一样的,实验显示,大脑不仅有超凡的印迹和调用
能力,而且可以在不损害准确性的情况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
度做到这一切。

为了进一步测试大脑,哈柏又进行了第三项实验,还是每
秒钟放一张幻灯,不过,这次放的是反像。结果又是一样的,
说明哪怕播放的速度很高,大脑还是可以在不损害效率的情况
下分辨出图形来。

哈柏评论说:这些视觉刺激实验给人一种暗示,说明
人脑对图片的辨识能力天生就不错。如果我们放的不是 
2500张,而是25000张幻灯片,结果可能还是一样。

另有一位研究者,R。S。尼克森,在《加拿大心理学杂志》上
报告了一些实验,他在实验中让受试者每秒钟看一张共看 600
张图片。立即进行辨识测验,平均准确率为 98%!尼克森跟哈
柏一样扩大了研究,把图片数目从600张增加到10000张。他强
调说,他的每套图片都非常“出色”(也就是说,非常显眼和


可记忆的图形,跟思维导图中使用过的一样)。

受试者们用这些图片取得了 99%的辨识准确率。如果能够
忍受些许无聊和精力枯竭,尼克森和他的同事们估计,如果受
试者们看到的不是一万,而是一百万张图片,他们也许能够认
出986300张来—也就是98。6%的准确率。

莱因内尔。斯坦丁在《实验心理学季刊》他的一篇文章 
“认知 10,000张图片”中说,人脑辨识记忆图片的容量
几乎是无限制的!

按照古老格言的说法,“一图值干字”,其原因在于,这
些图片使用到了很大量的大脑技巧:色彩、外形、线条、维度、质
地、视觉节奏,尤其是想象—想象这个词是从拉丁语 
irnaginari
中借用过来的,其直接含义为“用大脑画图”。

图形因此而经常比词汇更为有感召力,更精确也更易于触
发广泛的联想,从而加强创造性思维和记忆力。这表明,95%的
人草拟和记笔记的时候不用图形,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

拒绝使用图形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现代人对词汇的强调过
于突出,使其成为信息的主要传递工具。但是,原因也可能在
于,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他们无法画出图画来。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们和其他人,包括艺术家贝蒂 
。艾
德华博士和洛林。吉尔已调查过这个领域。在这些实验中,有 
25%之多的受试者说,他们没有视觉化的能力,有 90%的人认
为,他们天生就不会以任何方式画图或者画油画。进一步的研


究表明,只要是有“正常头脑”的人(也就是说,没有遗传或
生理损伤),都可以学到很好的艺术学校的水平(见图8)。

很多人认为他们没有画图画的能力,其原因在于,他们没
有设法去理解,大脑通过不断的实验以后总是会成功的,反而,
人们把最开始的失败看作自己根本不行,认为自己的天才不过
如此。因此,他们草草收场,把一种本可能自然绽放的大脑技
巧之花置于死地。 

◆S。M。科斯林在他的《思维机器中的鬼影》中说,“在我们
的大多数想象力实验中,人们肯定都随着练习得到提高。”
思维导图重新唤醒这种超凡的视觉化能力。大脑一边开发
其画画的能力,一边还发展了思维的能力、感知能力、记忆力 。、
创造力和自信心。

有两种广为流传的有害信念导致了现代人拒绝开发自己的
画画技巧: 

1.图画和色彩多少有些原始、小孩子气、不成熟和不相关。 
2.画画和重复画一些图形是上帝赋予极少数人的技巧。
(实际上是上帝给所有人的天赋!)
更全面地理解人脑后,我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在画画的技
巧和表达词汇的技巧之间建立某种新的平衡。在计算机工业中,
这一点反映在一些新机器的开发中,人们可以将词汇和图形连
接起来并一起进行处理。在个人的水平上,这就表现在思维导
图上。

小型思维导图画图练习


建议那些希望增强视觉“大脑结构”的人做的练习, 。与前
一章讲解的“幸福”练习一样,不同的是,放在中央的是一个
图画。围绕着这个中心图画的十个分枝中,每一道分枝线上都
画着一些“联想”画。

在这样一道练习中,大家必须克服怕画得太“差”的心理
不要管最开始画得多么差,因为人脑尝试然后成功(而不是试
误法)这个本质,这些练习会形成第一层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一定会、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得到进步。

开始的时候,画“家”是个好主意,也建议大家这么开始
因为它可以提供很多机会,让人产生联想,一个图接着一个图
地(见彩图3)。

练习目的

本视觉联想练习的目的是: 

1.释放视觉皮层的巨大力量。 
2.通过使用图形,加强记忆力的存储和回忆能力,以突
出重点和联想。 
3.增大审美快感——欣赏图形本身。 
4.抵消对学习当中使用图画的抗拒力。 
5.帮助大家放松大脑。 
6.开始开发如列奥纳多。达。芬奇那些伟大艺术家、思想家
们所使用过的视觉化和感知的超凡力量。
练习中的图画联想

下面是一个令人愉快和值得欢呼的例子,可以看出图形联


想在实践中怎样发挥作用。

几位成年人参加了一个讲座,其中一位参与者五岁的儿子
也参加进来了。这位小男孩名叫亚历山大,只会写几个字母,
而且字母之间的笔画都靠不拢。他吵着非要参加这个练习课不
可。尽管大人们提出了抱怨,可这个小孩子最终还是被准许进
去了。

亚历山大选择了人脑作为他的中央图,因为前几天他听好
多人说到过人脑。他然后就开始“念叨着画画”: 

“现在,我们来看看,我的大脑干什么呢? ……啊,对了
它会提问题!”这样说的时候,他画了一个问号的大致样子,
然后接着说:“现在,我的大脑还会干什么呢?……啊,有了,
它会交朋友!”这么说的时候,他很快画了个小图画,两只手
彼此握着,又说:“我的大脑还会干什么呢? ……” 

“有了,它会说谢谢!”这样,他就画了一个小信封。就这
样,他画得越来越起劲,每想到一个什么点子就乐得在他的座
椅里跳上跳下:“我的大脑还会干什么呢? ……” 

“啊,有了,它喜欢妈妈和爸爸!”这样,他就画了个小
心形图,一刻不停地画出了十个联想图,完成的时候乐得叫了
起来。这是个正在自然流畅地工作着的大脑,放射性的思维在
流动着,产生了开放和优美的联想。

做练习

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人的大脑内置的图形联想能力的知识以
后,你可以严格按照词汇联想练习的办法进行练习,自己画一 
“家”的中央图(或者用类似上面彩图上的一样),再把想起


来的图画加上去。

下章简述

完成了这两项用不同的脑皮层技巧进行的自由发挥练习以
后,你现在需要把图形和词汇这两个世界合并起来。下一章继
续进行从基本集体讨论到思维导图的练习。


第8章
从集体讨论到思维导图


预览 

。导语 
。扩大联想力。 
。练习 
。下章简述
导语

本章继续进行从第 
6章“幸福”练习开始的学习过程。从小
型思维导图阶段开始,本章带你进人满幅思维导图的大门,告
诉你如何把任何小型思维导图扩充成你所希望的任何大小的思
维导图。

扩大联想力量

下一步要根据已经确定下来的指导原则扩大原来的“幸
福”练习。

你原来的十个词汇从中央“幸福”概念放射出来,其中的
任何一个词汇也可以按照一模一样的方式放射它自己的联想。

从十个词当中的任何一个词上面产生“自由联想”开始,


你可以建立一个由词汇构成的思维导图联想“树”,跟图9的
一样。从这些词产生的概念用线条和清晰的印刷体关键词连接
起来,词汇与线条的长度相等。

看图 9,你会发现原来的十个词用较大一些的字写的,词
下面的线条比其它次一级的线条也粗些。这可以强调它们作为
最早从大脑产生出来的十个关键词的重要性。

在小型思维导图中的词汇之间进行连接的时候,你的图会
越来越复杂,记忆力也得到了增强。 

◆1985年,安德逊和帕尔玛特进行了一项非常有趣的记忆
力实验。他们让受试者看关键的中央词,然后请他们按照给定
的一个字母开始联想。
例如,一个小组被给予“dog(狗)…c, bone(骨头)一 
m”这个词和字母。另一个小组给的是“ gambler(赌徒)…c比 
bone(骨头)…m”。然后测试受试者联想到“meat(肉)”这个
词的速度。第一组的受试者稍快些,因为前面的“狗”这个词
激发了“狗——骨头——肉”这道记忆联想。作为他们的观察
结果,安德逊和帕尔玛特说: 

“记忆力是以激发的方法进行的,通过这些连接,记忆
力就从词汇发展到相联的词汇。”

练习

快速地看一下上页的示意图。然后把原来的十个词汇用进
一步的联想扩展开来。每一个词汇上分配一分钟的时间(总共


十分钟)。
完成这道练习之后,你就到了小型思维导图的第二、三和
四分枝级上。这时,你会想到,你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
这个练习表明,使用合适的技巧之后,你的大脑就能够探
索和表现它自己无限的潜力。

下章简述

进行练习、整合并扩展了图形和词汇联想的力量之后,你
现在就准备好了用思维导图表达自己整个范围的皮层和大脑技
巧了。


第9章
思维导图制作


预览 

。导语 
。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 
。层次和分类入门 
。进入思维导图制作者的内心(第一部分) 
。阐释 
。进入思维导图制作者的内心(第二部分) 
。再论层次与分类 
。层次、分类和BOI的好处 
。思维导图相对于用线性方式草拟和记笔记的长处 
。下章简述
导语

本章为你介绍建立思维秩序和结构的一些技巧;“进人思
维导图制作者内心”可以让你从“内行人”的角度观察思维导
图的过程。另外,你还可以看到大脑无限的连接潜力和创造能
力的证据。


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

用一个中央图画,而不是一个中心词,可以发挥思维导图
的全部潜力,只要有可能用图的地方就用图,而不用词汇。把
词汇和图形这两个皮层技巧合并起来,可以使智力翻番,特别
是当你制作自己的图形时。 

◆ 1989年,W。M。马特林通过描述一项实验说明了这一点。
这项实验是由布尔和惠特洛克在十六年以前做的,目的是要找
到图形对学习产生的效果。
布尔和惠特洛克让九到十岁的小孩学习“大脑”、“杂
志”、“麻烦”和“真理”这样一些词汇。孩子们分成三组。第
一组读词汇和它的意义,写下来,再把词和词的意义用图形创
造性地画下来。第二组的孩子跟第一组的孩子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