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思维_导图 >

第6章

思维_导图-第6章

小说: 思维_导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一座无索引系统的图书馆之间的差别。

思维导图使用者们说的话

思维导图的使用者们从五岁的小孩子到商务和教育界各个
层次的人士不等,他们这样评论思维导图: 

“一台莱姆机!”(“莱姆”意思是“作为基因的一个想


法”) 


“一台帮助你自己照顾自己的装置” 

“大脑训练工具” 

“一面思维的镜子” 

“大脑修理器” 

“我的大脑火山” 

“进人智力的装置” 

“以目标为中心的思想网络” 

“表现智力的装置” 

“心得总结的缩影——使用思维导图,省下一棵树!省下
一棵树?省下一片森林!” 

“超级逻辑思想的胚胎表现” 

“最为全面的创造思维技巧” 

“多维度记忆(增强记忆)法” 

“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脑电图” 

“大脑内部思想模式/图谱的外化” 

“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很快乐地使用大脑的办法!” 
“走向大脑自由的通路” 

“思维导图是大脑皮层技巧和智力各个方面的外化,使大
脑更灵活、优雅和快速地进人它的能力库” 

“相对于信息和太空时代,线性笔记法就像是在工业化时
代”

或者,如一位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时说的:“这
就好比,我开了一辈子的车,可车窗玻璃是脏的;突然间,思
维导图替我一下子清除干净了。”


所有这些描述都是合适和相关的。总而言之,这些话显示
出,从线性(“一维”)到支线(“二维”)到放射性或者多
维思维这个进程中,思维导图就是这下一步。

下章简述

有了刚刚学到的、关于人脑工作机制和潜力的知识,你现
在就可以漫游大脑皮层这个复杂的世界了。这个旅行会为表现
与释放大脑潜能打下基础,并通过一系列自由讨论的练习,引
导你掌握思维导图的全部艺术。


第二卷
基础


本卷(第 
6章到第 
9章)探讨词汇和图形这两个孪生世界,
向你显示,通过使用集体讨论和联想这些十分有用的技巧来释
放超凡的大脑能力。这些章节先教你进行基本的放射性思维集
体讨论,再通过小型的思维导图集体讨论到达思维导图本身。


第六章
集体讨论词汇


预览 

。导语 
。小型思维导图词汇练习 
。含义 
。应用 
。下章简述
导语

本章“集体讨论词汇”,要深入探讨大脑放射性思维的信
息处理系统。通过集体讨论练习,你会深入了解你自己和别人
作为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并发现大脑联想机制的巨大潜力。

我们会向你介绍一种新的集体讨论方法和一些有趣的研究
发现。你尤其会得到对交流的更深了解,知道如何避免彼此间
的误解。

小型思维导图词汇练习

小型思维导图是思维导图的胚胎形式。尽管这种思维导图
是‘小型”的,可是,它的含义却非同一般。


为了做下列练习,你得准备一些钢笔和一个思维导图笔记
本或者几张大空白纸。

做练习

当你想起“幸福”这个概念时,用印刷体快速地在这个词
四周的线条上写上前十个联想的单个关键词,不能停下来选词。
要把进入脑海的第一个词写下来,这一点很重要,不要管这些
词是否很荒唐。这个练习不是考试,不到一分钟就应该能完成。
(见图6)

可能的话,可以请两到三个人同时做这个练习。做练习时
不要讨论联想内容。

分析结果

你的目的是要找到与同一组里的其他人共同的那些词汇。
(在这种情况下,“共同”是指一模一样的同一个词,例如 
“太阳”与“阳光”就不是一模一样的)

在统计结果前,每个人都应该单独私下里预计一下,看有
多少词是组里所有的人都一样,多少词是多数人都一样,只有
一个人是例外。再看有多少词只有一个人选了。

当你完成这个练习并作出估计之后,把你记下来的词与朋
友或熟人选的词比较一下。再检查和讨论共同的那些词。(如果
你是自己做练习,可以直接与笔者做的思维导图作比较)

每个人都可以轮流读出他的词汇,而其他的人可以把它们
写下来,一边在相同的词下面加上下划线,并用色彩或者代码
标出谁选了哪个词。


大多数人预测,肯定会有很多词是全组人共同的,而只有
极少数的词是个人独有的。可是,试了几千次之后,我们发现,
要是在四个人组成的一个小组中发现了一个词是所有成员共同
的,那就算是件奇事了。

如果把这个“共同”的词本身当作下一个小型思维导图的
中心,并邀请同一组人来重复这道练习,结果还是一样,它显
示出,哪怕是这个共同性都完全不同!

组里的人越多,全组人共同使用的词汇就越少。(见图7)

相似练习的结果

你刚刚完成的“幸福”练习,不管用什么词,结果都是相
似的。

例如,有一组银行高级经理,全都是四十至五十五岁的人
其背景大致相同,他们用“跑”这个词做了个练习。如我们所
预料的一样,平均来说,组里面没有一个词是四个人共有的。
有时候,一个词对三个人是共同的,有几对词是两个人共有的,
可大多数词是个人独有的。

组里面的人抱怨说,这不太公平,因为这个词对他们来说
并非最为有兴趣的。否则,他们估计结果一定会有更多的“共
同词”。

根据这个要求,又让他们进行了第二次练习,这次用的是 
“钱”这个词,而不是“跑”。他们感到奇怪的是,结果却更
为不同。

该发现与常见的误解相矛盾:即是说,给人们的教育


越多,他们彼此相似的程度就越高。放射性思维显示,情况
刚好相反:给人们的教育越多,他们那巨大的、不断增长的
联想网络就越与众不同。

接下来,你们会看到一个四人小组中的三个人对“跑”这
个词产生的联想结果(彩图2)。色彩编码是用来指明对不只一
个人共同的词。

含义

联想机制的巨大潜能

可以考虑一下,你所感受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种声音、每
一阵香味、每一个口味——不管是有意识感觉到的还是近似有
意识感觉到的 ——都像是一个微小的放射中心,成百上千万的
联想会从这里发散开来。

现在可以考虑把这些联想都记下来。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每次记下什么东西的时候,你
都会想到已经写下的东西。这会产生另外一个联想,而你会想
到将这个联想记下来,如此等等,无限反复。人脑可以进行无
限制的联想,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潜力也一样没有限制。

平均来说,人脑有无数“用过”的联想。这广大无边的网
络可以被认为是你的记忆,或者个人参考资料库,也可以被认
为是你整个有意识和近似有意识的自我。(见托尼。巴赞《驾驭
副脑》)

人的个性


对于同一个词、图形或者想法,各人产生的共同联想甚
少,这个事实说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神奇,非常怪诞地
与众不同。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各个不同这一点,比先前估
计的情形要复杂得多。现在正在读这一句话的人,在你自己
的大脑里,包含着几十上百亿没有任何人共享的联想,过
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找到一块特别的宝石,我们会叫它:“一块
宝石”、“珍贵”、“珠宝”、“无价”、“稀有”、“宝物”、
“少见”、“美丽”、“无以替代”。

有关的研究显示,我们应该把这些词用来描述我们自
己和与我们同样的整个人类。

应用

人类超凡的特性有许多好处。例如,在任何集体讨论或者
解决问题的情形中,思想的内容越是不一样效果就越发好。因
此,每个人也都构成了这个过程中极端有价值的部分。在更广
泛的社会环境中,所谓“有过失的”,“不正常的”或者“怪
模怪样的”行为,按照现在这种新的眼光看来,往往都是“与
常规行为合适的偏差,导致更多的创造性”。这么说来,许多
明显的社会问题实际上都可能变成解决办法。

这些练习的结果,还突出了把人看作一个集体而不论其个
性的危险。注重我们的个性还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个人和社会间


的误解和冲突。

联想练习显示出了人类大脑无限的潜能,不管是“有天赋
的”人,还是先前被认为是“平庸的”人。这些练习因此也解
放了许许多多认为自己很多方面不行的人。任何人,只要他进
行本章描述的“幸福”练习,他就能体会到大脑的瞬间爆发。 

◆我们拿伦敦较为贫穷的城区里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为例。他
以前被人们看成是个几近白痴的小孩,他的老师这么看,他自
己也是这么看。在他完成了“幸福”练习之后,我问他是否能
在自己已经写下的十个词当中的任何一个词中找到进一步的
联想。他停了一会儿,写了两个,然后抬起头来,眼中开
始闪耀出启蒙后的火花,问我说:“我能继续写下去吗?”

我说:“写吧,”他就认真地写了下去,就好像第一次下
海去的人。接着,他书写的速度越来越快,一发而不可收拾,
词汇和联想倾腹而出。他的整个身体姿势转变成了一种急切、活
力和幸福,他一边在纸上写着,一边叫喊着:“我聪明!我是
个聪明人!”他是对的。对他的教育没有跟上。

理解现实的放射本质给我们一个洞察力,不仅可以看
清误解的本质,而且可以因此而帮助我们回避影响交流的
情感和逻辑陷井。

在本书的情况里,集体讨论是迈向思维导图的第一步。这
些练习可以加强和磨砺联想技巧,为全面开发放射性思维作好
准备。


下章简述

如果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可以应用到词汇这个“左脑技
巧”上,这同一份能力能否应用到想象和图形的“右脑技巧”
上呢?下章探讨这个问题。


第7章
集体讨论图形


预览 

。导语 
。图形的力。 
。小型思维导图画图练习 
。下章简述
导语

本章讨论震动了全球专家的最新大脑研究。这些知识,结
合本章要描述的一些实际练习,会让你进人想象力这个庞大的
仓库,而人类有95%的人的想象力现在都还处在蛰伏状态之中。

图形的力量 


1970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了由拉尔夫。哈柏进行的
一项十分有趣的研究成果。哈柏给受试者看了2560张幻灯片,
每一张看十秒钟。受试者需要七个小时才能看完全部幻灯片,
可是,这个时间被分成了很多单独的时间间隔,可以在几天里
完成。看完最后一张幻灯片一个小时后,让受试者进行辨识测
验。


哈柏为这项测试另准备了一套与实验用幻灯片相似的 25
印张幻灯片,然后从两套幻灯片中各取一张组成一组,让受测
者辨识。一张是刚看过的,另一张是很相似但又没有看过的。平
均来说,他们辨识的准确率在85%到95%之间。

哈柏确认了大脑作为一个接收、保持和提取机械的无 。与比
拟的准确性之后,接着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以测试大脑的辨
识速度。在这个实验中,每一秒种放一张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