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69章

223-疡医大全-第69章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各研细,方为一处共研极细。用白 
蜜二两,头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汤内用磁碗顿蜜,滴水不散为度。候稍温和,入 
前药,软硬得宜,丸如龙眼核大,金箔为衣,瓷罐收贮,或以蜡固亦妙。每用一丸, 
好热酒一杯化药,食远服之,用浓绵帛复暖患上,其热如蒸,疮必复起作痛,乃此 
丹之效也。诸证呕吐、怔忡、泻痢,屡药不瘥,异证并效。大率心经之病,石菖蒲。 
肝经之病,远志肉。脾经之病,生姜。肺经之病,麦门冬。肾经之病,五味子。各 
随五经之症用引,煎汤化服,其应如响。修合时务要端午、天医、黄道日为佳,制药 
时,忌妇人、鸡、犬、生人、异物,预期斋戒,诚心多灵。 
附载取红铅法∶ 
女子十四岁而天癸至,此阴中之真阳,气血之元禀,遇此将行时,两腮先若桃花 
之状,阳献阴藏,其经只在半月之里必来。预用白绵 一尺五寸洗净,时常用棉带一 
条束脐下,绵 两尖头,前后系带上,中间常兜阴器,小便时解一头,便罢即系之, 
经至尽染 上。取初至红铅一颗,大如鱼眼,红色明亮如珠,此为接命至室,随与 
好酒一杯和服,一时后如醉不醒,只以人乳饮之,一日后自生。已后能绝房事者,延 
寿一纪。余经换 兜取,阴干浸上白童便内片时,其经自然脱下,取置磁盘内,阴 
干听用。如不升炼者,谓之坌红铅,亦可补益虚劳,接续命脉。如次经已后,但未 
破身者,俱可取聚,阴干磁盏升炼色如紫霜一般,合入三元丹内,人乳服之,接命 
长年,却除百病。此方神秘,不宜轻泄,故不可传。但取红铅之女,生平爱惜,饱暖适时,无拘束者为上。 
x人参黄 汤x 治溃疡虚热,不睡少食,或秽气所触作痛。 
黄 (蜜炙) 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身 苍术(炒) 麦门冬 升麻 五味子(炒) 神曲 
广陈皮 甘草(各五分) 黄柏(酒拌,炒三分) 
姜枣引煎服。 
x内补黄 汤x 治痈疽发背,溃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精神短少,饮食无味, 
自汗口干,脉涩不睡。 
人参 白茯苓 黄 (蜜炙) 当归身 肉桂 远志肉(炒) 川芎 麦门冬 熟地 
白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引,煎,食远服。 
x托里清中汤x 痈疽脾胃虚弱,咳嗽痰气不清,饮食少思。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半夏 陈皮 桔梗(各一钱) 麦门冬 五味子 甘草(各五分) 
姜枣引,煎,食远服。 
x托里和中汤x 痈疽中气虚弱,饮食少思,肿不消,溃不敛。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陈皮 半夏 炮姜(各一钱) 广木香 甘草(各五分) 
姜枣引,煎,食远服。 
x托里建中汤x 痈疽元气素虚,或因寒凉,损伤脾胃,饮食少思,凡飧无味,或 
作呕泄泻,急服以健中气。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一钱) 半夏 炮姜(各一钱) 甘草(五分) 熟附子(八分) 
煨姜三片、枣二枚煎,不拘时服。 
x托里温中汤x 痈疽阳弱阴寒,脉虚身冷,或疮为寒变,反致不疼,或脓水清 
稀,心下痞满,肠鸣腹痛,大便微溏,食则气短呕逆,不得安卧,时发昏愦。 
白术 广木香 丁香(各五分) 人参 益智仁 干姜(炮) 半夏 陈皮 羌活 白 
蔻仁 甘草(各一钱) 熟附子(二钱) 白茯苓(二钱) 
姜枣引,煎,不拘时服。 
此方与旧不同,余制此,尝治痈疽阴证及杂证阳气脱陷,与寒气逼阳于外者。发 
热烦躁,口干作渴,投以姜附之类,津液顿生,烦热顿退,其应如响。 
x醒脾益胃汤x 溃疡脾胃虚弱,过伤饮食生冷,以致胸膈不宽,四肢面目浮肿,及小水不利。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山药 广皮 
半夏 老黄米(炒,各一钱) 苍术 浓朴 泽泻 广木香 麦芽 苏子 猪苓 山楂(各五分) 
姜三片,灯心二十根煎,食前服。 
x神应异功散x 溃疡阴盛阳虚,发热作渴,手足并冷,脉虚无力,大便自利,至 
饮沸汤而不知其热者必服之。 
人参 白术 陈皮 白茯苓 当归 广木香 官桂(各一钱) 半夏 丁香 肉豆蔻 浓朴 熟附子(各五分) 
姜枣引,煎服。 
x二神丸x 痈疽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大便溏泄,并治寻常肾虚脾泄俱效。 
破故纸(四两 微炒香色) 肉果(肥大者,二两生用) 
用大枣四十九枚,老姜四两,切片水浸枣姜,煮至水干为度,取枣肉为丸,桐 
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汤送下。 
x四神丸x 脾胃虚寒,不便不实,饮食不思。 
肉果(面包煨)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水浸,炒一两) 
为末,姜八两,红枣一百枚,煮熟,取枣肉去皮,和丸桐子大,每服四钱,空心米饮下。 

卷九
论生肌法
属性:汪省之曰∶夫肌肉,脾之主也,溃后收敛迟速者,乃气血盛衰使然。世人但知 
生肌用龙、竭,止痛用乳、没,余谓不然。生肌之法,当先理脾胃,助气血为主,则 
肌肉自生,岂假龙、竭之属!设若脓未尽,就用生肌,反生溃烂。壮者、轻者,不 
过复溃,或迟敛而已;怯者、重者,必致内攻,或溃烂不敛者多矣。至于止痛之法, 
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脓郁不出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如 
是则痛自止,岂在乳、没然后痛止乎。(《理例》) 
薛立斋曰∶夫肌者,脾胃之所主,收敛者,气血之所使,但当纯补脾胃,不宜 
泛敷生肌之剂。夫疮不生肌而肿赤甚者,血热也,四物加山栀、连翘;色白而无神者, 
气虚也,四君加归 ;晡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术;脓水稀者,气血虚也,十全大 
补汤;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烦热作渴,饮食如常,胃火也,竹叶黄 
汤,不应,竹叶石膏汤;热渴而小便频数,肾水虚也,用加减八味丸料煎服。若败血 
去后,新肉微赤,四沿白膜者,此胃中生气也,用四君子汤以培补之,则不日而敛, 
若妄用生肌之药,余毒未尽,而反益甚耳,殊不知疮疡之作,由胃气不调,疮疡之溃, 
由胃气腐化,疮疡之敛,由胃气荣养。东垣曰∶胃乃生发之源,为人身之本。丹溪 
亦谓∶治疮疡当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诚哉是言也,可不慎欤!(《经验全书》) 
冯鲁瞻曰∶凡肌肉伤而疮口不敛者,用六君子汤以补脾胃为主;或气虚恶寒而疮 
口不敛者,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若血虚发热而疮口不敛者,用四物参 以滋肝 
脾∶若脓多而疮口不敛者,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以养血气。经曰∶脾主肌肉,如前 
药未应,但用四君、归、 以补脾胃;若更不应,乃下元阳虚,急用八味丸以壮火 
生土;若脉数发渴者,难治,此真气虚而邪气实也。(《锦囊》) 
又曰∶若败肉去后,新肉微赤,四沿白膜者,此胃中生气也,但用四君子汤以 
培补之,则不日而敛,盖疮疡之作,由胃气不调,疮疡之溃,由胃气腐化,疮疡之 
敛,由胃气荣养。 

卷九
论收口法
属性:程山龄曰∶凡痈疽最难收口者,皆由瘀肉夹杂,瘀脓不尽所致。庸工不识,妄 
用补涩之剂,勉强收口,恐他日内毒复发,更甚于日前。惟将海浮散、玉螺散敷上,堪 
称至宝,瘀血自脱,不必用刀,新肉自生,又不藏毒,万举万当。大法先用防风汤洗 
之,或猪蹄汤,若是痔疮,用无花果叶煎汤洗之,再上末药,洗时须避风为主。书 
云∶频将汤洗,切忌风吹。是以更有体虚不能收口者,须内服补药以助之。(《十法》) 
李东垣曰∶若脓血未尽,便用生肌敛疮之剂,务其早愈,殊不知恶肉不尽,其 
疮早合,后必再发,不可不慎。(《十法》) 
冯鲁瞻曰∶痈疽将敛,宜用膏贴,如毒未尽,不可遽用生肌等剂。(《锦囊》) 
又曰∶痈疽将安,宜补气血,肌肉易生,若进寒凉,便难长满。 

卷九
痈疽门生肌丹散膏方
属性:x生肌散x(《锦囊》) 生肌长肉,神效。 
珍珠(生研) 大冰片(各二分) 象皮(切框,瓦灰拌,炒珠) 上白蜡(各一钱) 乳香 
(箬上烘燥) 瓜儿竭 没药(箬上烘燥) 铅粉(各五分) 轻粉(真扫盆者,四分) 儿茶(三分) 
共乳极细,先用猪蹄汤或浓茶洗尽,用少许掺之。 
x生肌散x 
人参 西牛黄 珍珠 琥珀 熊胆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两) 芦甘石( ) 海 
螵蛸 龙骨 石膏( ) 轻粉(各五钱) 杭粉(二两) 
共乳极细,入冰片五分,再乳千下,瓷瓶密贮,每用少许,收口如神。 
x八宝丹x 
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如治颠顶,十手指尖,十足指尖,龟头,此二十一处,非圆滚珍珠 
合药,不能包裹还原,若治痈疽一切疮疡,即饮块珍珠,皆可用也。一钱) 牛黄(五分) 象皮(切片) 
琥珀(灯心同乳) 龙骨( ) 轻粉(各一钱五分) 冰片(三分) 芦甘石(银罐内 红,研细,三钱) 
共乳极细,瓷瓶贮,每用少许,生肌长肉,收口如神。 
x神妙生肌散x(龚敏中) 
乳香(去油) 赤石脂 儿茶 海螵蛸 血竭 鳖甲 黑铅(各一钱) 硼砂(生肌全在此味) 
没药(各二钱。初起加黄柏一钱,作痒加白芷一钱。) 
先将黑铅加水银一钱同煎化,再将前药研细入于铅汞内,研极细掺之。 
x生肌散x 
红升丹(一钱) 血竭 海螵蛸 象皮(焙焦) 黄丹 轻粉(各三钱) 赤石脂 儿茶 
紫河车( ,各五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钱。疮口红热加珍珠二钱,疮口寒白加肉桂一钱, 
疮口虚陷加人参二钱) 
共乳极细末,掺上膏贴。 
x珍珠十宝膏x 治痈疽大毒,及刀伤斧砍,咬伤杖疮,生肌定痛,百发百中。 
珍珠(一钱,豆腐包煮) 轻粉 杭粉(各五钱) 潮脑(四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 
二钱) 白蜡(八钱) 琥珀(八分) 冰片(三分) 
先将猪板油四两,入锅熬化去渣,再入白蜡化尽,离火,入研细珠、轻、杭、乳、没五末,将凝始 
下冰片、琥珀、潮脑,和匀,冷定收贮,用时以净手心抿脚挑放掌心,溶化涂之,再贴膏药。 
x生肌玉红膏x(《正宗》) 专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等疮,用在已溃流脓时,先 
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汤,药汤淋洗患上,软绢挹净,用抿脚挑膏于手掌中,捺化遍 
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早晚洗换二次,内兼服大补脾胃暖药,其腐肉 
易脱,新肉即生,疮口自敛,此乃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 
白蜡 当归身(各二两) 白芷(五钱) 瓜儿竭 轻粉(各四钱) 紫草(二钱) 甘草(一两 
二钱) 真麻油(一斤) 
先将白芷、甘草、当归、紫草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杓内慢火熬药枯色。(若熬 
太枯,其油则黑。)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下整块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化 
尽,先用茶盅四双,预顿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方下研细轻粉, 
每盅投和一钱搅匀,候至一伏时取起,绵纸复好,勿犯灰尘,本方不得加减,致取不效。 
x太素膏x(《说约》) 凡疮久不收口,是元气虚极,急投大补汤剂内托,外用此法。 
轻粉(三钱) 冰片(五分) 
乳细,用猪脊髓调匀,摊绢帛粘贴必效。 
x猪脑膏x(广城黎医士) 公猪脑子一个,放锅内,好陈醋泡透,文武火煮成膏药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