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71章

223-疡医大全-第171章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腐者可痊,正骨腐者则为终身废疾矣。 
又曰∶又有结核在项腋或两乳傍,或两胯软肉处,名为 痈,属冷证也。又 
有小儿宿痰失导,致结核于颈项臀膊胸背之处,亦冷证也。并宜热药敷贴。 
王西圃曰∶流痰胸腹流于四肢者可治,四肢流入胸腹者难治。 
《心法》曰∶流注新发,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凝结日久,微热渐痛,透红一点, 
方是脓熟,即宜用针开破。若湿痰化成者,脓色粘白;若瘀血化成者,脓色金黄粘水; 
若风湿化成者,脓色白稀如豆汁;若汗后余邪化成者,脓色或黄或黑,稀脓臭秽;以 
上四证,发于肉浓处可愈,发于骨结及骨空处难愈。若淫欲受寒化成者,脓色稀白 
而腥,其水中有猪脂水油之状,此为败浆脓也。诸书虽有治法,终成败证。 
冯鲁瞻曰∶按脏腑津液受病为痰,随气升降,理之常也。若在皮里膜外及四肢 
关节曲折之地,而脏腑之痰何能流注其所,此即本处津液遇冷遇热,即凝结成痰而为 
病。断非别部之津液,受病成痰,舍其本 
位而移于他部者。况气本无形,故能无微不达,而液随气运,亦可藉气周流,若至 
津液受病成痰,则变为有形而凝滞,焉能随气流通于至微至密之所耶。 
试痰法∶用海蜇皮粘贴,外以膏贴之。如痰,次日膏药揭得下,海蜇皮揭不下,即是害痰。 

卷二十九癞癣部
湿痰流注门主方
属性:x香附饼x(《正宗》) 治风寒流注袭于经络,结成肿痛。 
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热熨斗熨药饼上。未成者自消,已成 
者自溃。风寒湿毒宜姜汁作饼熨之。 
x醒脾汤x(《正宗》) 治怀抱郁结,思虑伤脾,以致脾气不行,逆于肉里,乃生壅 
肿,疼痛不眠,心烦不安,神气不清。 
人参 白茯神 白术 嫩黄 (蜜炙) 酸枣仁(炒,研) 远志肉(各一钱) 地骨皮(七分) 
桔梗 柴胡 川黄连 广木香 炙甘草 香附(各五分) 圆眼肉(七枚) 
姜三片,枣二枚,水二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x琥珀膏x(《正宗》) 治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气血凝滞,结成流毒。毋论身 
体上下,年月新久,但未成脓者并效。 
生大黄(二两) 郁金 白芷 天南星(各一两) 
共为细末,用大蒜去壳捣烂,上入药再捣,略入酒一二匙调匀,遍敷肿上,纸 
盖。随有热痛,又有不痛,俱待药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 
挑去泡中黄水,以膏贴之,自效。 
x调中大成汤x 治流注溃后,脓水清稀,饮食减少,不能生肌收敛。 
人参(二钱) 白术 嫩黄 (炙) 陈皮 当归身 山药 白茯苓 白芍药(酒炒) 牡 
丹皮(各一钱) 远志肉 砂仁 藿香 炙甘草(各五分) 熟附子 上肉桂(各八分) 
煨姜三片,黑枣二枚,煎,食远服。 
x黄 六一汤x 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嫩黄 (六钱,生用蜜炙各半) 粉甘草(一钱五分,生炙各半) 人参(一钱) 
水煎,食远服。 
x木香饼x 治一切气滞结肿成核,或痛或酸,闪肭风寒所致。 
生地黄(捣膏) 广木香(减半,研末) 
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热熨斗熨之。坚硬木痛者,间日熨之自效。 
流痰浑身作痛。 
当归 栝蒌仁 独活 大川芎 白茯苓 白芷 白芍药 连翘 防己 穿山甲 
(炒) 防风 生地黄 金银花 牛膝 天花粉 黄芩 陈皮 川贝母 甘草(各五钱) 
分作六剂,酒水同煎。若上半身痛,食后服;下半身痛,食前服;如遍身痛,只用酒煎,神效。 
x火龙膏x 治风寒暑湿,毒袭经络,筋挛骨痛;或肢节烦痛,湿痰流注作痛,不 
能行步。鹤膝风、骨节风疼痛,其效犹速。 
生姜半斤取汁,牛皮胶二两,入锅内化开,入乳香、没药末各五钱,麝香一钱,调匀待温,摊贴患处。 
湿痰流注奇方(赵若予) 
木瓜(一个) 当归(五钱) 甘草(三钱) 
细酒一斤同煎减半,再加研细乳香、没药各一钱,露一宿,空心热服。未溃自消,已溃自敛。 
湿痰内消方 
宣木瓜(五钱) 紫花地丁(一两五钱) 
腊酒二斤煎好露一宿,看证上下,分食前后服。 
内消湿痰流注神方 
吉祥草根洗净,捣汁半酒杯,和酒冲服,取汗即消。且不生疮毒。 
x锦囊秘授神效观音救苦丹x(冯鲁瞻) 
神治一切风寒湿气,流注作痛,手足蜷挛,小儿偏搐,口眼 斜,妇人心腹痞块攻疼, 
不问年深月久。将药置患处,以灯火点着,候至火灭,连灰罨于肉上,立见痊愈。重 
者用药米粒大,轻者用药粞粒大,只须一壮,不必复灸。若患处阔大,连排数壮,一 
齐灸之,且灸时不甚热痛,灸后并不溃脓,一茶之顷,痼疾如失,屡试屡验,真神方 
也。固思济之一方,不若利之天下;惠之一时,不若泽之后世,特附于锦囊之中,以 
广厥传。愿后贤以为半积半养之珍,幸勿专为嗜利之具。 
麝香(一钱) 朱砂(二钱) 硫黄(三钱) 
各研细末,先将硫黄化开,次入朱麝同化,倾入瓷器内候干再研末,隔火化开, 
候切作如粞米大,贮瓷瓶内,慎勿出气,珍藏听用。 
一切肿块湿痰流注。 
鲜山药 天麻(各五钱) 
酒水各一盅煎服,三剂全消。 
敷痰。(贾颂周)大蒜头十数枚,去皮入皂矾三钱,捣烂听用。用香一炷点起, 
将药敷患上,以一炷香尽为度。如是痰即现青红色,如只红色,则非痰也。如其是痰,隔日敷之,三次自消。 
又方 
天南星 大黄 白芨(各等分) 
研细,姜汁和醋调敷。 
又方 
白萝卜叶 扁柏叶(向北者) 干面(各等分) 
研细。醋调敷,日易一次,自消。 
敷湿痰肿痛,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五倍子(瓦焙黄色) 生半夏 生南星(各等分) 
共研细,同滴醋熬数沸,加葱姜汁调敷痛处留头。如药干用醋不时润之,至重毒证,不过三四次即消。 
敷痰法 生山药一段,洋糖、飞面共捣烂涂敷自消。 
x摩腰紫金丹x(活人录) 风寒湿三气而 
兼痰饮,留滞于经络血脉中,闭塞不通而痛,并治腰痛。 
附子尖 乌头尖 天南星(各二钱五分) 雄黄 樟脑 丁香(各一钱五分) 吴茱萸 肉 
桂朱砂 干姜(各一钱) 麝香(二分) 
蜜熬葱汁和丸如鸡头子大。每丸以姜汁化开,敷涂患处上,贴万灵膏或蠲痛膏。 
x蠲痛五汁膏x 寒湿气袭于经络血脉之中为痛,痛于两臂两股腰背环跳之间。 
凤仙梗(捣汁) 老姜汁 蒜汁 韭汁(各等分) 
熬至滴水成珠,用萆麻子油同黄蜡收起,每以此膏烘热粘贴,追出湿气水液自愈。 
x消痰方x 芫花研末一钱,枣肉捣匀为丸。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白汤送 
下,即便出秽痰,其肿立消。但此法宜施于壮实初起之人,须忌甘草。 
又方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一钱) 川贝母(去心研,二钱) 连翘(八钱) 万年青(三片) 
煎服自消。 
x雷火针x 风寒湿气痰滞于经络血脉之中,闭塞不通而痛。 
蕲艾(一两) 朱砂(二钱) 穿山甲(土炙) 桃皮 草乌 川乌 乳香 雄黄 没药 硫 
黄(各一钱) 麝香(五分) 
共为细末。以蕲艾铺粗纸上,入药末三钱卷成筒,如爆竹式,择吉日将药筒入 
瓶内,以箬叶油纸封口,埋屋下地中四十九日取出任用。此针能针百病,可于患处 
用青布或红布折二十四层,将针灯上点着吹息,隔布针之。患内暖极即止,不过三次即愈。 
治因风郁痰生于颈项,皮肤肿硬白色,不甚疼痛。(《说约》)天南星、半夏研末, 
姜汁调敷。或南星、半夏末、姜汁和饼,隔蒜灸更妙。 
消痰神方 新鲜针线包(即芦州上芦柴上缠绕之物,形如鸟首,绿色,内有白浆。秋深冬月白 
浆枯干裂开,便如毛絮者是也。)不拘多少,捣烂敷上自消。 
x痰注臂痛汤x(仁斋) 
天仙藤 白术 羌活 白芷(各三钱) 姜黄(六钱) 制半夏 
每服五钱,姜五片,水煎服。 
湿痰肿痛经年不能行者。(单方) 
水红花 花椒 萝卜英 甘草 槐花 金银花 苍术 白凤仙花 水龙骨(各等分) 草 
煎熏患处,水稍温即洗之。 
x神仙外应膏x(《秘方》) 川乌一斤为末,用陈醋入砂锅内,慢火熬如酱色敷患 
处。如病一年,敷后一日发痒;二年,二日发痒。痒时令人将手拍痒处,拍至不痒 
为度。先用升麻、皮硝、生姜煎水洗,然后敷药,不可见风。 
湿痰流注,初起肿痛无头,皮色不变,久而不治,则发热作脓。知觉早者于 
未破时急服此方十余剂,即能内消,最称灵验。 
橘红 防风 秦艽 木通(各一钱) 真胆星(二钱) 川贝母 僵蚕(炒) 桃仁(炒) 五 
倍子 金银花(各三钱) 防己(八分) 白甘遂(刮去皮,末,七分) 皂角子(鲜者敲碎,九个) 肥皂子 
(鲜者敲碎,十个) 土茯苓(磁锋刮皮打碎,四两) 
虚弱人加石斛、薏仁各一钱,痰在头顶胸者加夏枯草一钱,痰在背脊者加羌活 
五分,痰在胁肋者加柴胡五分,痰在肚腹者加赤芍、泽泻各一钱,痰在臂者加独活 
五分,痰在腿脚者加木瓜一钱,牛膝一钱五分。 
上用河水九碗,砂锅内煎三碗,每日早中晚各热服一碗。如痰在心之上者,食 
后服;痰在心之下者,食前服;如虚弱人分二剂,极虚者分三剂,小儿分四剂。忌 
食盐、酱、茶、醋、猪肉、鲜鱼、鸡、鸭、鹅一切发物,煎炒姜椒,烟酒生冷。但药 
内有甘遂与甘草相反,恐别样丸散内有甘草者,切不可服。已破头者止服四五剂,使 
气血调和,不至又流他处,随服十全大补汤加川贝母二钱五分,石斛二钱,滴乳香 
去油四分,须服数十剂方能痊愈。若系多火之人,十全大补汤内减去肉桂。(《愿体集》) 
治流注。(抄本) 
石膏(一两) 官硼(三钱) 
飞面作十丸,将丸穿一孔,贯以铁线,炭火 红,取酒一碗投入,令又烧红,入酒内, 
以丸尽为度。待酒热即服,一日二服,自消。 
又方 
金银花 红花(各三钱) 地榆 苦参(各二两) 
酒水各半煎服。近者三剂,远者七剂即消。 
神验方(周鹤仙) 用姜黄母子,(是大姜黄身上小钉子是也。)研末。将小红枣去核,药末 
入内填平,用丝棉扎紧,塞入鼻孔内,随量饮醉,盖暖出汗。已溃者自然痊愈,未溃者内消神效之极。 
鼻孔照男左女右塞之。药不可经妇人手。 
又方 
野花椒 山茱萸(各半斤) 
用酒浸煮三炷香冷定,将酒尽量饮醉,发汗一身,其毒自散,神效。 
又方 金银花带叶和酒糟研烂,用净瓦罐盛药,火中煨热,敷患处立愈。 
湿痰初起一剂消。(蕴公和尚。) 
归尾 大贝母 黄芩 川牛膝 木瓜 白茯苓 槟榔 陈皮(各一钱) 牡蛎 金银 
花土木鳖 白僵蚕(各一钱五分) 熟大黄(三钱,一方去大黄,用扬州产红芽大戟加五分,加至一钱 
八分止,取效更速。) 
用无灰酒一斤煎一半,空心热服取汗,行二三次,渣用酒半斤煎四两,再服。 
立消浑身上下湿痰,并消一切无名肿毒。 
穿山甲(大片者土炒,七钱) 闹羊花(一两) 猪牙皂(炒,一钱) 羌活(四钱) 
共研细末。每服一分八厘,加洋糖三 
钱,热酒调下。 
消痰神方(杨惊愚)无论流痰腋痰腋核。如已经贴有膏药敷药,内脓已成者,务 
将膏药揭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