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38章

223-疡医大全-第138章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而其色多黑黯成块,故有毒之名,而实无痔漏、肠痈、脓血疼痛之毒也。若其 
病久远,气血愈亏,则脾胃之元气谅必先亏,不能统运周身血脉,使之流行无碍,亦 
随陷于大肠而成结阴便血之证,在下清气不举,便血而兼飧泄之病,在上浊气凝结, 
中满而兼喘嗽之恙,甚至肢体浮肿,胸腹胀闷而死。是证应分为三∶轻曰肠风,甚 
至脏毒,重则结阴也,(《活人录汇编》)又曰∶初起之脉,或沉数有力,或弦数不清,久则 
芤数无力,或沉涩而弱,或结阴脾虚之脉,非芤涩则虚传。初则宜于升阳清热;次则 
清补相兼,和血解毒;结阴则当升清利浊, 
兼于温补其血可也。又曰∶近世患痔者多,而痔中出血者亦不少,多有误认肠风脏毒, 
而用寒剂者不止,复用升提者再不应,而亦用温补者,总与痔血无干,而补泻尽属 
妄投。及余细审脉证,方知此血实从痔疮中出,痔愈则血不治而自止,于是病者大 
悟,求治于专门者,痔果全愈而血从此止,医者亦当细心体察,特详赘以诏后学。 
《医论选要》曰∶肠 者,大便下血也。经云∶风客淫气,其精乃亡,邪伤肝也。因 
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盖缘风气通于肝,肝生风,风生热,风客则淫气伤 
精,精亡则邪热伤肝,因饱行房,则筋脉横解而肠 痔漏之证生焉。人之不避风毒, 
恣饮醇酒炙 之物,纵欲,喜怒无常,脏腑郁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阳不和 
关格壅滞,热毒下注,血渗大肠,而成肠 痔漏之疾矣。俗谓之肠风、脏毒是也。其 
病身寒脉沉者生,身热脉浮者死。治法宜祛风消毒,解热凉脏,和血润燥为主。 
钱青抡曰∶肠风下血贵在节欲戒酒,方可除根。 
朱丹溪曰∶肠风独在胃与大肠,出血兼风者宜苍术、秦艽、香附、芍药之类。 
冯鲁瞻曰∶肠风者,邪气外入,随感随见,所以色清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 
所以色浊。治肠风以散风行湿,治脏毒以清热凉血,又要看其虚实新久,新者实者, 
降之泻之;虚者久者,升之补之。夫血之在身有阴有阳,阳者顺气而行,循流脉中, 
调和五脏,洒陈六腑,谓之营血。阴者居于络脉,专守脏腑,滋养神气,濡润筋骨, 
若感内外之邪而受伤,则或循经之阳,血至其伤处为邪气所沮,漏泄经外,或居络 
之阴,血因留着之邪溃裂而出。则皆渗入肠胃而泄矣。世俗率以肠风名之,不知风 
乃六淫之一耳。若肠胃受火热二淫,与寒燥湿怫郁其气,及饮食劳力,伤其阴络之 
血者,亦可谓之肠风乎?《针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而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 
溺是也。不可纯用寒凉药,必加辛散为佐,久之不愈,宜理胃气兼升举药。盖精气、血 
气,皆生于谷气,大便下血,多以胃药收功,徒用苦寒,而不理脾胃,是绝气危生之下工也。 
又曰∶肠胃本无血,而有下血者,大肠之病也,大肠何以病下血,邪以感之也。 
盖阴络不伤,肠胃不虚,虽有外邪,亦不能患。惟醉饱房劳,坐卧风湿,恣啖生冷, 
以致湿热阴络受伤,外邪得以乘之。经云∶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又云∶结阴者便 
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此言阴气内结,不得外行,渗入肠间,乃寒湿生灾 
而阴邪之胜也。外邪者何?风、寒、暑、湿、热是也。风喜伤肝,肝伤则不能藏血而下 
者;醉后饮冷,寒饮内伤,血为寒凝,渗入大肠而下者;内外伤湿,湿伤凝胃,随 
气下流而致者;膏粱人浓味、酒色,藜藿人劳役过度,以致热积下焦而致者。然湿 
毒下血者,腹中不痛;热毒下血者,腹中多痛。更有内伤阳气不足,下焦之阴无元 
阳以维之而下血者,书所谓病患面无色,脉浮弱,平按之绝者,下血是也。有脾虚阳 
气下陷,不能统血,以致血随气降而下者。盖阴必从阳,血必从气,脾为气血生化之 
源,故必赖补中升阳,以胃药收功。有以先便后血者为远血,由足阳明随经入胃。先 
血后便者为近血,由手阳明大肠随经下渗。有以心肺为远血而属阳,肝肾为近血而属 
阴。以论者名为肠风脏毒,实非外感之风,肿热之毒之谓,盖阳明之气不能上越,下 
陷大肠,肠胃之脉随气虚陷,陷久则湿热蕴毒,随气陷而先至,其腹不痛,血清而 
色鲜者,名曰肠风。邪气外入,随感而见者也,谓之挟寒下血。后人因古方多用荆 
防升散而窒之,为风寒,非风也。 
又曰∶凡下血身凉血寒者生,身热血温者死。 

卷二十三后阴部
肠风门主方
属性:通治肠风主方(《活人录》) 
防风(三钱) 生黄 山药(各一钱五分) 茜根 槐米 秦艽(各一钱) 黄连(五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午后服。(防风佐黄 ,达清升之气以透表,山药、甘草和中益脾,使血无虚渗之虞。秦艽、 
茜根清风热以和血。黄连、槐米消蕴积之热毒。初起加炒黑荆芥、黄芩各一钱,去黄 之骤补。日久加黑荆芥 
一钱,乌梅肉、升麻各五分。再久则加生地三钱,白芍二钱,升麻五分。已上气血未亏,火盛便燥,可服剪红 
丸,或犀角地榆丸。如脏毒加生地三钱,茜根、升麻、陈皮各五分,减防风一半,去槐米。日久气血两虚,加人 
参,白芍各一钱五分,当归头一钱,升麻、陈皮各五分,减防风二钱,去槐米、秦艽,服犀角解毒丸。如结阴便 
血,浮肿气喘者,加茯苓二钱,人参、桑皮各一钱五分,炮姜、车前各一钱,陈皮五分,减防风二钱,去槐米、秦 
艽、黄连、甘草,兼服结阴丸。) 
x犀角地榆丸x 
犀角 黄芩 黄连 地榆 枳壳 槐米 当归 防风(各等分) 生地黄 乌梅肉 木耳(各加倍) 
蜜丸。早空心滚汤吞服三钱。 
x犀角解毒丸x 
犀角 升麻 羌活 防风 甘草 荆芥 牛蒡子 连翘 土枸杞(各等分) 金银花 当归身 生地黄 白芍药( 
各加倍) 蜜丸。早空心滚汤吞服三钱。 
肠风便血。(壮实者宜。) 
槐角子(五钱) 黄连 陈枳壳 地榆 贯众(各三钱) 
水煎服。(昔潘大司马患此,孙文垣用此方治之,一服即止,书其方于壁间,遇有便血者,治之无不立愈。) 
大肠泻血。(《普济方》) 
发灰(五钱) 鸡冠花 扁柏叶(各一两) 
研细末。卧时酒调下二钱。来早以温酒投之,一服见效。 
肠风下血秘方 豆腐末入袋滤出浆者,带渣取出,锅内炒燥研末,每用三钱,如下紫血块者,白糖汤下,红血块者, 
砂 
糖汤下。虽远年便血垂危者,每日用三次神效。 
又方(唐云峰)。陈荞麦面和犍猪胆汁,为丸桐子大,每早空心开水送下三钱。 
又方(昭隐寺浣尘和尚传)。刀豆阴干,阴阳瓦焙,三钱,臭梧桐白根(切片,三钱)。煎汤调服。 
又方(吴韵清)。柿饼七个,用好醋一斤同煮,醋将干,取起晒干。每早用开水细 
嚼一个,服至三四个即止。血痢亦效。 
又方(怀德堂自验。) 
黄芩(炒黑,四两研细) 黑枣头(半斤,煮烂去皮、核) 
和捣为丸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二钱,终剂即愈。 
便血。(江仍度。) 
黄 (蜜炙) 白术(土炒黄色) 茯苓神(各二两) 枣仁(炒三两) 当归身(酒炒,一两五钱) 莲鼻(酒 
炒,二十四个) 粉甘草(蜜炙七钱) 山栀(酒炒,六钱) 远志肉(一两,去心,甘草水炒) 地榆(酒炒,五钱 
)姜灰(四钱) 元眼肉(六两,煨烂,捣膏) 
共磨细末,用龙眼膏略加炼白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早白汤送下四钱。(冬月白蜜不妨多用,夏月白蜜宜少用) 
便血(方配京)。茶馆内地下瓜子壳一撮煎汤,空心服,数次即愈。 
肠风下血,久不愈者,兼面黄浮肿者。 
蒲公英(连根采来,洗净槌烂,青盐腌一宿,晒干收一斤) 木耳(炒黄存性) 槐角子(炒黑,各一两) 
柿饼(炒焦存性) 鹿角胶(各二两) 陈棕( 灰五钱) 川连(一钱五分) 
共为末。神曲糊丸,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 
肠风下血,妇人血崩,男子血痔。 
扁柏叶 明矾(各一两) 月月红(炒黑) 陈棕( ) 广三七(各三钱) 
共研细,炼蜜为丸,白汤送下一钱,或二钱。忌大荤。 
肠风下血。 
青羊粪 秋后茄蒂(各等分,俱焙黑) 
上研末。用荷叶汤打老米糊为丸,白汤送下二钱 

卷二十三后阴部
寒火疮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寒火疮生肛门外,溃烂如破,时流脂水,每晚发寒,继如火燎,多痒少痛是也。(《准绳》) 
澄曰∶曾见江西班粮艘周姓患此,每晚必用矾末掺之,方能定痒安睡,想风湿相乘,湿邪化虫使然也。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脱肛门主论
属性:林氏曰∶或问方书云∶脱肛有气虚者,有血虚者,有血热或火盛者,人患此四者 
甚多,何遂至于脱肛也?答曰∶肛乃大肠之尽处,凡有形之糟粕从此而出,为人一 
身之门户,虚滑则滞下不收,枯燥则坚涩而难于转出,皆足以致病,而必责之于一 
气。盖凡有形之物,全赖无形之元气以转运出入,且肺与大肠为表里,而肺正统一 
身之元气,故人之登圊,亦由元气为之传导,使大肠有形之糟粕,得以传导而出,出 
已则清升之气复自下而上达于脏腑腠理四肢,是为常度。若脾肺久虚,气血亏损,则 
统运转输之机不利,全藉勉力努送而出。久久气滞,则肛门因之脱下矣。其次有病久 
气虚,气陷而自脱者;亦有气虚不能传导,而血随因之枯涩,于是努力挣脱者;有阳 
明燥火亢极而热结便燥难出,因用力强挣,火性下迫肛门脱出者;有老年血燥,或产 
后血虚,液燥结滞难下,气弱无力以送,勉强挣脱者。有久泻或久痢,气血两虚,湿 
热下陷于大肠,因而滑脱者;有小儿亦因泻痢气虚,湿火下迫而脱者,总由气血不 
和,失其转输传导出入升降之常度,则有是证。自在医者参其脉证,体其虚实以治 
之。(《活人录汇编》) 
又曰∶久病虚陷自脱者,脉必虚微无力,以补气升提为主;气虚血竭,努力挣 
脱者,脉必涩弱而虚数,当以益气之中,加补血润燥升清之剂;大肠实火燥结,肛门 
肿痛而下迫者,其脉洪大而数,或沉实有力,以清火解毒之中,佐以升提;老年产 
后,总由气虚血少,脉必涩数无力,当以滋补升提;久泻久痢,无论大小脉,必虚 
微沉弱,虽主补益升提;倘余病未清,则清补相兼。(《活人录汇编》) 
《医论选要》曰∶脱肛治法,内宜温胃浓肠,收敛解毒之剂,外宜温汤频洗令和软,然后摩挲而入,则自愈矣。 
冯鲁瞻曰∶夫肺与大肠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门也,肺实则温,温则内气充而有 
所蓄。虚则寒,寒则内气馁而不能收。是以肠头出露矣。多得于久痢不止,里急后 
重,努力肛开,外风所吹而致者;或伏暑暴注洞泻,肠头不禁者;或禀赋怯弱,易 
于感冷,啼叫努气,大肠虚脱者。盖泻痢未有不因风、暑、湿、热伤脾,脾虚则肺 
气即弱,大肠亦虚,土为金母,母虚不能生金,是以少被风冷,则肠头即为虚脱。治 
宜补脾温胃,使金受母之益而上升,次投固肠之剂。外用熏掺等方,若久出而坚者,先以温暖药汤浇软,渐渐纳入。 
又曰∶肛门为大肠之使,大肠受热受寒,皆能脱肛。且大肠者传导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