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15章

223-疡医大全-第115章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肌肉冰凝,脓毒浸淫好肉,爪甲溃空,必然脱落,宜用琥珀膏贴之,一两月收功。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代指门主方
属性:验方 乌梅入醋浸研,涂患处立瘥。 
又方 芒硝煎汤淋洗,自溃。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天蛇毒门主论
属性:r天蛇毒p04…a41a122。bmpr 
王肯堂曰∶天蛇毒,即天蛇头,不拘何指, 赤结毒,肿痛有脓,裂开有口唇 
如蛇头状,是以名焉。又名发指,属手厥阴 
心包络经积热所致,虽黑色顽麻,溃烂脱指者,亦不死。(《准绳》) 
陈实功曰∶天蛇毒即蛇头疔,乃心火妄动,攻注而成。其指头肿若蛇头,赤肿 
痛,疼极连心;甚者寒热交作,肿痛炎上。初起宜灸,蟾酥饼膏盖。(《正宗》) 
冯鲁瞻曰∶天蛇头者,手指毒疮,各随经络而生。疼痛殊甚,宜审其经络,投 
以解毒和血,加以引经之药治之。(《锦囊》) 
窦汉卿曰∶此证如脓未熟,不可刀开针拨,不然则 肉起发难医。 
胡公弼曰∶天蛇头患久有出骨者,如初起紫黑者,必死。须割去其指,方可医 
治。治同脱疽。(《青囊》) 
汪省之曰∶手三阴、三阳经,亦有气血多少不同,生于手之十指,名敦疽。四 
五日溃脓,可刺者生;如不溃无脓,黑色过节者,死不可治也。(《理例》) 
王肯堂曰∶五指头生疽,名曰敦疽,系脏腑积热。治不可缓。(《准绳》) 
又曰∶手大指疽发指头,小点如粟,渐大如豆,或如桃李,或青或紫,乍黄乍白 
乍黑,或痒,或麻木不痛,或大痛澈心,此名调疽,属手太阴肺经积毒。毒盛者,宜 
截去了,四日刺得血脓者生,得黑白者死。毒瓦斯攻心,呕吐不食,膨胀者死,齿缝出 
血者死。(《准绳》) 
朱丹溪曰∶蛇头疔在手指顶,坚硬有头,十指同,自筋骨发出,根深毒重。初 
起小泡,色紫疼痛,坚硬如疔者是。 
王肯堂曰∶天蛇毒,在手指顶,闷肿无头,十指同自肌肉发出,其毒稍轻。夫 
手指虽各有专经,然俱兼脾经火发而成。但手指系皮肉浇薄之处,不宜艾灸,亦不宜 
开早。若误灸开早,以致皮裂肉 翻出,疼痛倍增,不能速愈,慎之。 
又曰∶调疽生于手大指,由肺经积热而成。初如粟豆,渐肿如李,青紫麻木,痛 
痒澈心。六日刺破,出稠脓鲜血者吉;出黑血者险。若黑腐延蔓不痛者,名断指,属 
逆。当如足部脱疽治法。 
澄曰∶凡手指患天蛇毒,如内脓已成胀痛者,用针挑放,务须从下往上挑破,切 
不可从上向下挑,否则毒传下节溃烂,俗谓戳了蛇头,蛇头往下缩也。 
又曰∶凡指头溃后,切忌用力拿重,如操作用力,则 肉必出,难以速愈。足指 
溃后,俱忌行走,否则亦然。 
又曰∶凡慵工操作之人,指皮粗浓,每每脓已胀急,不能穿溃,常见通手化脓。凡 
遇此等人,须用针向指尖上挑砭出脓,不可向下砭,如误向下砭,每每毒流下节,遂 
有脱指之患,不可不知。 
又曰∶凡溃后须将老皮剪去,免藏毒水,浸伤良肉。 
又曰∶每见当砭不砭,脓已胀过,以致甲脱肉无,惟存筋骨,用玉红膏搽上生 
肌。只有指尖难以长皮,撤消如旧,须以生肌散内加珍珠末掺上,其皮即长合矣。脚 
尖不长皮,亦照此法。 
澄治手指足指,溃后形如蝉蜕者,须用利剪剪去死皮,方可上药。不然,皮中 
蓄有脓水难干,虽用珍珠散冀其收功,何异隔靴抓痒,决难速愈。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天蛇毒门主方
属性:蛇头疔。 
轻粉 银粉 铜绿(各等分) 
研细。灌入猪胆内调匀,将指套入胆内,用线轻轻扎定,三日一换,重者二次。 
又方 生栗去壳去衣,捣烂敷之。 
又方 黑黄牛粪做饼晒干,入罐内,烧酒熏之,极效。 
又方 白果叶入灯窝油内浸透贴之,腐尽肌生。 
又方 黑豆、天南星研细,滴醋调敷。 
又方 人粪、雄黄同捣,裹在患处,即愈。 
又方 生鸡蛋一个,一头打洞入雄黄细末五钱,将患指套入浸之,拔去毒,立止痛。 
又方 生鸡蛋三个,一头打一洞,每个入雄黄细末一钱,和匀,将痛指插入,待 
热换之,立刻止痛。 
x苦瓜膏x(陈伯迪。) 苦瓜(即癞葡萄。)不拘多少,捣烂,以盐卤浸收,不可太稀,愈 
久愈好。凡遇蛇头毒,取一匙敷患上,外以绢缚过一夜,痛止即愈。 
x水蛇套x(《明医集》) 治天蛇毒,痛不可言。取活水蛇一条,取中段去骨,以蛇 
皮肉如指长,裹患指上,外用纸包,顿觉半身凉快,痛止肿消,即愈。数日后去皮, 
指上蛇形宛然。 
x雄黄散x 治蛇头疔,初起红肿发热,疼痛澈心者,宜用。 
明雄(二钱) 轻粉(五分) 蟾酥(微焙,二分) 冰片(一分) 
共为末。新汲水调涂,纸盖,日用三次,极效。 
x蜈蚣散x 
大蜈蚣(一条) 全蝎(七个) 雄黄(三钱) 
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即愈。(一方无全蝎。) 
又方(《济生》) 
雄黄(一钱) 蟾酥(一分) 
研细。用蝣蜒一条,共捣如泥,敷患处空顶,立愈。 
又方(《全集》) 
蜈蚣 雄黄(各五分) 
研细。装入猪胆内,套指上扎紧,立愈。 
又方 白萝卜一段挖空,入雄黄末三分,蒸半熟,套指上愈。 
又方 雄黄研细,猪胆汁调涂。 
又方 
生鸭蛋(二个) 蜈蚣(一条,焙研) 
分装两蛋内搅匀,套指上候热,再换一个,即消。 
x雄黄散x 蛇头疔。 
明雄(二钱) 轻粉(五分) 蟾酥(二分) 冰片(一分) 
研细,新汲水调浓,重汤炖温敷上,薄纸盖之。 
x雄蛎散x 天蛇毒。 
牡蛎( 。四钱) 明雄(二钱) 
研细。蜜水调浓,重炖温,涂患上,止痛,日用五六次。 
蛇头疔。 
麻油脚(一钱) 酒曲 血竭(各一钱) 百草霜(少许) 
和匀敷上,以布护好。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蛇节疔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手指节间,结肿 赤,又名病茧,又名蛇节疔,又名钉节天蛇,又 
名病 节,治与天蛇头同。(《准绳》) 
r蛇节疔p04…a41a123。bmpr 
李东垣曰∶蛇节疔生手指中节骨节,又名蛀节疔,绕指俱肿,其色或黄或紫,由 
火毒凝结而成。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蛇眼疔门主论
属性:朱丹溪曰∶蛇眼疔生于指甲旁,夹角间,形似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似铁 
钉,乃火毒凝结而成。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蛇背疔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蛇背疔生指甲根后,形如半枣,色赤胖肿,乃火毒凝结而成。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蜣螂蛀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体弱之人,手指节中,不红不热,肿如蝉腹,日久方痛,痛久方腐, 
肿仍不消,此乃手少阴痰气凝滞而成。用蟾酥饼膏贴,渐作稀脓,近者一载,远者 
三年,内服补剂,免变痨瘵之证。(《正宗》)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鳅肚疔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鳅肚疔即中节疔。生中指节绝骨之处,由辛热风湿之毒,上干心经, 
故发此毒,乃心经受证也。但中指通连五指,疔色紫黑者,其毒必恶,易于攻心,指 
节里面色青黄,心一受毒,其人昏迷必死,其指必落,务用护心丹,时时呷之,以护 
其心,再服蜡矾丸护膜,追疔夺命丹追疔为主。(《准绳》) 
李东垣曰∶泥鳅疽生在手指,一指通肿,色紫形如泥鳅, 热痛连肘臂,由火毒凝结而成。 
又曰∶蛇腹疔生十指中节里面,形如鱼肚,色赤疼痛,乃火毒凝结而成。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冲要节门主论
属性:小指节近掌处,肿痛 赤,名曰冲要节。(《正宗》)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红茧疔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红茧疔,因心火太盛,传于脾经,故毒发于四末,若水珠,若水泡, 
与血HT (音 。皮起也。)无异,多生手足胸背之间,今人不识,伪称火丹,或认斑疮,养 
成大患。初起红色,宜用针,针去恶血,内服清心败毒黄连丸之类;如紫色则危,灰 
黑必死。根行甚速,宜针恶血,以缓毒势,治同疔法。(《准绳》)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瘭疽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瘭疽者,肉中忽生点子如豆粒,小者如黍粟,大者如梅李,或赤或 
白,或青或黑,其状不定,有根不浮肿,痛伤之应心,根深至肌,经久便四面悉肿,泡 
黯熟紫黑色,能烂筋骨,若毒散逐脉入脏杀人。南人名为拓着毒,浓肉处即割去之, 
亦烧铁烙之令焦如炭,或灸百壮,其病喜着十指,故与代指相似,人不识之,呼为 
代指,不急治之,亦逐脉上入脏杀人。南方人得之,皆斩去其指。初指头先作黯泡, 
后始肿赤黑黯,惨痛入心是也。(《准绳》) 
陈实功曰∶瘭疽,又名蛇瘴,凡川广烟瘴地方多有之。初出先作红点,次变黑 
色,腐烂筋骨,小者如粟如豆,大者如梅如李,发无定处。初起蟾酥饼膏盖,红肿 
游走不定,用真君妙贴散加雄黄敷之,自然截住。破后如脾胃虚弱,补托不应,惟 
出清水秽汁者,俱为不治。(《正宗》) 
冯鲁瞻曰∶瘭疽者,其发有数种,小者如粟如豆,大者如梅如李,青黑赤白,变 
易不常,或臂或肾,或口齿,或肚脐,发无定处,然大概多见于手指之间,根深入 
肌,走臂游肿,毒血流注,贯串筋脉,烂肉见骨,出血极多。若至狂言烦躁闷乱者, 
皆毒瓦斯攻心之候也,不治。(《锦囊》) 
澄曰∶瘭疽随处可生,川广烟瘴地方多有之,疼痛澈心不止,腐烂筋骨,溃破 
脓如豆汁,今日拭干,次日脓汁复满,愈而复发。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瘭疽门主方
属性:《准绳》秘方 
射干 甘草 枳实 升麻 干地黄 黄芩(各二两) 犀角(六分) 前胡(三分) 
水五升,煎三分,入大黄一钱,一沸去滓,入麝香二分,分三服,瘥止,不限剂数,神效。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手指怪证门主论
属性:浙有士人,指忽隐痛不可忍,其中指甲间,生一珊瑚,高二寸,血色气缕成海 
市,人士战马,城廓戈矛,人与自己皆见。嗜饮烧酒,医谓火所吐幻景,服以大黄稍 
减,久服遂绝,火何得成此异者。(《异识资谐》)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丫痈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五指丫处,结毒 肿者,俗名鸦叉,又名病蟹叉。(《准绳》) 
申斗垣曰∶手丫毒俱是手经,手背丫是手三阳经,手掌心丫是手三阴经。受证 
当分何经,加引经药治之。(《启玄》) 
汪省之曰∶手三阴、三阳经,亦有气血多少不同,生于指丫,当分经络治之(《理例》) 
朱丹溪曰∶手丫发生于手丫岐骨缝间, 
除大指合谷穴名合谷疽。其余指丫生毒,皆名手丫发。初起如粟色红,渐大如豆, 
热,溃后疼痛不止者。俟脓塞提出,其痛方止。 
r丫痈p04…a41a124。bmpr 

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虎丫毒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虎口疽,一名虎丫毒,又名合谷疽,又名丫刺毒,又名臂蟹毒,又 
名手丫发,又名病蟹叉。此手阳明大肠经风热积毒之所致也。(《准绳》) 
陈实功曰∶合谷疔,俗名虎口百丫是也。此患多系疙瘩泡起,亦有红丝走上,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