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92-伤寒论翼 >

第4章

492-伤寒论翼-第4章

小说: 492-伤寒论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寒折而病热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折而病热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折而病热微,此叔和无稽之说也。 
夫病寒病热,当审其人阴阳之盛衰,不得拘天气之寒热。天气之寒热伤人,必因其人阴阳之多少,元气之虚实为 
轻重,不全凭时令之阴阳为转移也。所以仲景制方,全以平脉辨症为急务,不拘于受病之因,不拘于发病之时为 
施治。如夏月盛暑而伤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吴萸而始效,隆冬严寒而病温,多有用石膏、硝、黄而热乃解者。 
今谓麻桂二汤只宜于冬月之正伤寒,而三时不可轻用,其失岂不多乎?夫开口言伤寒,动手 
反用寒凉克伐之剂,曷不于伤寒二字顾名思义耶?寒伤于表,法当温散;寒伤于里,法当温补。仲景治伤寒,只 
有温散、温补二法。其清火、凉解、吐下等法,正为温暑时疫而设,所以治热,非以治寒,治热淫于内,非治寒 
伤于表也。今伤寒家皆曰仲景治温治暑,必另有法治,今遗失而无。惟伤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将温补正法,置之 
不用,反曰治伤寒无补法。于是人伤于天地之寒者轻,伤于医师之法者重;死于饮食之内伤者少,死于寒药之内 
伤者多耳。 

卷上
温暑指归第五
属性:《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有当时急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也;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夫病温、病暑,当时 
即病者不必论,凡病伤寒而成者,其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内经》曰∶“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此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源。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申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温之故。 
夫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不避寒冷,虽外伤于寒,而阳 
气足以御之。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然表寒虽不得内侵,而虚阳亦不得外散,乃下陷入阴中。故身不知热, 
而亦不发热,所云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冬时行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愈久则阳愈匿,阳日盛则阴愈虚。若 
寒日少而蓄热浅,则阳火应春气而病温;寒日多而郁热深,则阴火应夏气而病暑。此阴消阳长,从内而达于外也。 
叔和不知此义,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夫寒伤于表,得热则散,何以能藏?设无热以 
御之,必深入脏腑,何以只藏于肌肤?且能藏者不能变,何以时换而变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伤,而但咎其 
时之外伤;只知伤寒之因,不究热伤其本;妄拟寒毒之能变热,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其本来之面目也。又谓辛 
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而非时行之气。不知辛苦之人,动摇筋骨,凡动则为阳,往往触 
寒即散,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之时,辛苦之人,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 
若夫春夏之温热,由冬时触寒所致者,偏在饱暖淫欲之人,不知 
持满,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阳强不能密,精失守而阴虚,故遗祸至于春夏也。《内经》论温之 
脉症治法甚详,学人多不得其要领,仲景独挈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提纲,洞悉温病之底蕴,合《内经》冬不藏精 
之旨矣。热病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 
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此发热而不恶寒,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于此 
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附,而发为温病也。温病症治,散见六经,请类推之。如伤寒发热不 
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是温病发见矣。如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即是温势猖獗。用白虎加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汗而发,焉得无虚?设不加参,则热邪因白虎而解, 
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来乎?是伤者当补,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汤 
有参、甘、芩、枣,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微寒之剂,不足以解温邪,少阳相火,直起阳明也。是当用白虎 
加人参法。若柴胡加人参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肠胃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 
阳明始虽恶寒,二日即止,即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 
阴抑阳,不必补中益气矣。且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如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 
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 
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夫温与暑,偶感天气而病者轻, 
因不藏精者此为自伤,其病重。若再感风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温热利害,只在一人;温疫移害, 
祸延邻里。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令人恶闻而讳言之,因于辞之害义矣。吴又可《温疫论》,程郊倩 
《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愚不复赘。 

卷上
痉湿异同第六
属性:六气为病,皆能发热。然寒与热相因,暑与湿相从,独燥与湿相 
反。风寒温暑皆因天气,而湿病多得之地气,燥病多得之内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内经》病机十九条,其分属 
六气者,火居其八,风寒湿各居其一,燥症独无。若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愚尝疑其属燥。今本论有痉、湿之分, 
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则痉之属燥无疑也。夫痉以状命名,因血虚而筋急耳。六气为患,皆足以 
致痉,然不热则不燥,不燥则不成痉矣。六经皆有痉病,须审部位以别之。身以后者属太阳,则凡头项强急,项 
背KT KT ,脊强反张,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皆其症也。身之前者属阳明,头面动摇,口噤齿 ,缺盆纽 
痛,脚挛急,皆其症也。身之侧者属少阳,口眼 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若腹内拘急, 
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阴痉。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阴痉。睾丸上升,宗筋下 
注,少腹里急,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厥阴痉也。若痉之挟风寒者,其症发热无汗而恶寒,气上冲胸而小便少, 
其脉必坚紧,其状必强直而口噤,此得之天气,《内经》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者是也。其势勇猛,故曰 
刚痉。病因外来,当逐邪而解外。痉有挟本邪而为患者,其邪从内出,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其脉沉迟,其状则 
项背强KT KT ,此得之地气,《内经》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者是也。其势弱 ,故名柔痉。病因于内,当滋 
阴以和内。要知属风之痉,不因风而因热;属湿之痉,不因湿而因燥。治风君葛根,治湿君栝蒌根者,非以治风, 
实以生津,非以治湿,实以润燥耳。夫痉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医悉指为风, 
所以不明其理。善医者,必于他症中审察而预防之。如头项强痛,即痉之一端,是太阳之血虚,故筋急也。今人 
但知风寒,不惜津液,所以发汗太多,因致痉者多矣。夫痉之征,本有由来,一经妄治,即奇形毕现。项背强KT 
KT,是痉之征兆,故用葛根;身体强,是痉状已着,故用栝蒌根;卧不着席,脚挛急,口噤齿 ,是痉之极甚, 
故用大黄、芒硝。无非取多津多液之品,以滋养阴血,不得与当汗不汗者同例也。观伤寒脉浮,自汗心烦恶寒, 
而见脚挛急,是痉势已成,盒饭滋阴存液,不得仍作伤寒主治。故与桂枝汤则厥,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此 
明验矣。第以表症未除,不得用承气,若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是又与不着席者与大承气汤,同一机彀也。凡 
痉之为病,因外邪伤筋者少,因血虚筋急者多。如误作风治,用辛散以助阳,则真阴愈虚,用燥剂以驱风, 
则血液愈涸。故痉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虚而不补,不死何待?非参、 、归、地,调治营卫,未易平 
痉而奏捷也。 
《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湿胜则濡泄。”此指湿伤于内者言也。又曰∶“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于湿,首如裹。”此指湿伤于外者言也。若湿而兼热,则大筋 短而为拘,小 
筋弛长而为痿,即柔痉之变见矣。阳明篇有湿热发黄之症,叔和不为别论,独取太阳之风湿相搏者,尚遗数条, 
亦搜采之疏失也。《内经》曰∶“身半以上者,风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 
府。”又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皆风湿对言,本论则风 
湿合言也。风湿相合,则阴阳相搏,上下内外交病矣。所以身体烦疼,不能转侧,骨节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 
利,大便反快也。《内经》曰∶“风湿之伤人也,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肌肉坚固,营血涩,卫气去,故曰虚。”此又以湿家虚实,因风寒而分也。本论伤寒发汗,寒湿在里 
不解,身目为黄,与阳明之热不得越,瘀热在里,身体发黄者,当下不当下,亦以寒湿湿热分虚实矣。《内经》 
以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本论又合风寒湿热四气而名湿痹。当知痹与痉,皆由湿变。夫同一湿也,湿去燥极则为 
痉,久留而着则为痹。痹为实,痉为虚,痉痹异形,虚实亦殊。固不得妄以痉属风,亦不得因于湿、而竟视痉为 
湿矣。 

卷上
平脉准绳第七
属性: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之说行, 
人迎、趺阳不参矣。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之焉,今所传者只此耳。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 
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 
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故以阴阳为体,则以浮、大、动、滑、数为阳之 
用,沉、涩、弱、弦、迟为阴之用;以表里为体,则以浮为表用,沉为里用;以脏腑为体,则以数为腑用,迟为 
脏用。如以浮沉为体,则以浮、沉中各有迟、数为用。以浮为体,则以大、动、滑、数为用之常,涩、弱、弦、 
迟为用之变;以沉为体,则以涩、弱、弦、迟为用之 
常,大、动、滑、数为用之变。体用之间,见脉之变化,而致病之因,与病情之虚实、病机之转移,亦随之而见, 
全在诊者指法之巧,与看法之细耳。脉理浩繁,大纲不外名阳名阴之十种。阴阳两分,自成对峙,阴阳配偶,惟 
见五端。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