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医方解集 >

第35章

医方解集-第35章

小说: 医方解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术除湿汤
属性:(东垣) 
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困,小便色黄;又治汗后发热(午后发热,热在阴分,阳 
陷 
小便 
人参 赤茯苓 甘草(炙) 柴胡(五钱) 白术(一两) 生地黄 地骨皮 知母 泽 
泻( 
此足太阴、少阴、少阳药也。阳陷阴中,热在血分,故以生地滋其少阴,而以知母、地 
骨泻血中之伏火也;柴胡升阳以解其肌(阳陷阴中,故以柴胡提出其阳),苓泻利湿兼清其 
热,参术甘草益气助脾,气足阳升,虚热自退,脾运而湿亦除矣(方名除湿,而治在退热, 
欲热从湿 

泻火之剂第十四
清骨散
属性:治骨蒸劳热(火炎水竭,真阴销铄,故肌骨之间,蒸蒸而热也。李东垣曰∶昼热夜静者, 
无阴 
银柴胡(钱半) 胡黄连 秦艽 鳖甲(童便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一钱) 甘 
草(炙 
此足少阳、厥阴药也。地骨皮、黄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 
、青 
阴; 

泻火之剂第十四
石膏散
属性:(《外台》) 
治劳热骨蒸,四肢微瘦,有汗,脉长者(劳热之证,不尽属阴虚,亦有阳邪入里,传为 
骨 
石膏。研细。每夕新汲水服方寸匕,取热退为度。 
此足阳明药也。石膏大寒质重,能入里降火;味辛气轻,能透表解肌;虽寒而甘,能缓 
脾益气;火劳有实热者,非此不为功,《外台秘要》、《名医录》皆载之(《玄珠》曰∶五行六 
气 
经 
乎 
《 
水 

泻火之剂第十四
二母散
属性:治肺劳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肺虚挟火,或咳嗽发热,阴虚已甚,再服补阳之药, 
则 
知母(炒) 贝母(炒。等分。)为末服。古方二母各一两,加巴霜十粒,姜三片,临 
卧, 
此手太阴药也。火旺铄金,肺虚劳热,能受温补者易治,不能受温补者难治,故又设此 
法滋阴,用贝母化痰泻肺火,知母滋肾清肺金,取其苦能泄热,寒能胜热,润能去燥也(二 
母皆润 

泻火之剂第十四
利膈汤
属性:(《本事》) 
治脾肺火热,虚烦上壅,咽痛生疮(十二经脉惟足太阳在表,别下项不历膈咽;余经皆 
循喉咙历膈,或实热上攻,或虚火妄行,痰涎结聚,则成咽痛、咽疮。实火宜升之散之,若 
虚火宜用人参、姜、附辛热之药,多有过服寒凉而病反甚者。张子和曰∶经何以言一阴一阳 
结,为喉痹,盖君相二火独胜,则热结正络,故痛且速也;嗌干嗌痛,咽肿颌肿,舌本强, 
皆君火 
薄荷 荆芥 防风 桔梗 甘草 牛蒡子(炒) 人参,等分。或为末,每服二钱。或 
加 
此手太阴、少阴药也。咽痛咽疮,由于火郁,桔梗、甘草,甘桔汤也,辛苦散寒,甘平 
除热 
之贼,正气虚则邪火炽,故又加人参以补虚退热(喻氏曰∶此方清上焦壅热,全用辛凉轻清 
之味, 

泻火之剂第十四
甘桔汤
属性:(《金匮》名桔梗汤) 
治少阴咽痛喉痹,肺痈吐脓,干咳无痰,火郁在肺(手少阴心脉挟咽,足少阴肾脉循喉 
咙,火炎则痛。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少阴君火;一阳,少阳相火也。肺痈 
者,《金匮》云∶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难救。火 
郁在肺 
甘草(二两) 桔梗(一两。)或等分。王好古加法∶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 
上 
加半夏、生 
加栀子、 
黄;不得 
此手太阴、少阴药也。甘草甘平,解毒而泻火;桔梗苦辛,清肺而利膈,又能升提血气 
,表 
匮》 
之法 
在表 
恶寒 
之, 
酸剂 
合天 
肝发 
粟 
本方除桔梗,名甘草汤(《金匮》)∶治同。本方加防风,名甘桔防风汤∶治同。本方加 
防风、荆芥、连翘,名如圣汤(宋仁宗)∶治上焦风热。本方加连翘、薄荷、竹叶、栀子、 
黄芩,名桔梗汤∶治上焦壅热,喉痹热肿。又方∶桔梗、桑皮、贝母、栝蒌、当归、枳壳、 
苡仁、防己(一作防风。各五分),黄 (七分),杏仁、百合、甘草(各三分),加姜煎, 
亦名桔梗汤(《济生》)∶治肺痈吐脓,嗌干多渴;如大便闭,加大黄;小便赤,加木通。本 
方加诃子,名诃子清音汤,加童便服;治中风不语(肺属金,主音,金空则有声,风痰壅塞, 
则不能言。诃子敛肺清痰,散逆破结;桔梗利肺气,甘草和元气,童便降火润肺,或加木通 
以利机窍也。足少阴肾脉侠舌本,足太阴脾脉连舌本,手少阴心别脉系舌本,三经虚则痰涎 
塞其脉道,舌不转运而不能言;或三脉亡血,舌无血荣养而喑。舌喑者,中风不能转运之类, 
而咽喉音声如故;喉喑者,劳嗽失音之类,而舌本则能转运言语也)。本方除甘草,加枳壳, 
名枳桔汤∶治胸中痞塞,噫气吐酸,或咳(枳壳、桔梗,苦下气而散痞,寒消热而除咳。《活 
人》云∶伤寒应发汗,反下之,遂成痞,枳实理中丸最良。审知是痞,先用枳壳汤尤妙,缘 
桔梗、枳壳行气下膈 

泻火之剂第十四
元参升麻汤
属性:(《活人》) 
治发斑咽痛(发斑者,阳明胃热也∶咽痛者,少阴相火也)。 
元参 升麻 甘草,等分。 
此足阳明、少阴药也。升麻能入阳明,升阳而解毒;元参能入少阴,壮水以制火;甘草 
甘平,能散能和,故上可以利咽,而内可以散斑也。 
本方除元参,加犀角、射干、黄芩、人参,名阳毒升麻汤∶治阳毒发斑,头项背痛,狂 
躁骂詈,咽肿吐血。温服取汗。 

泻火之剂第十四
消斑青黛饮
属性:(节庵) 
治伤寒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血热不散,蒸于皮肤则为斑,轻如疹子,重若 
锦纹,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多死。此或因阳证投设热药,或因下早,表热乘虚入胃,或因 
下迟,热留胃中,皆发斑。斑证有六∶曰伤寒发斑,或下早,或下迟也;曰温毒发斑,冬时 
感寒,至春始发也;曰热病发斑,冬时感寒,至夏乃发也;曰时气发斑,天疫时行之气也, 
治略相同;曰内伤发斑,先因伤暑,次食凉物,逼其暑火浮游于表也,宜加香薷、扁豆;曰 
阴证发 
宜大 
青黛 黄连 犀角 石膏 知母 元参 栀子 生地黄 柴胡 人参 甘草。加姜、枣 
煎,入苦酒(醋也)一匙,和服。大便实者,去人参,加大黄。 
此足阳明药也。发斑虽由胃热,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青黛、黄连以清肝火,栀子以清 
心肺之火,元参、知母、生地以清肾火,犀角、石膏以清胃火,此皆大寒而能解郁热之毒者。 
引以柴胡,使达肌表(柴胡清少阳相火;使以姜枣,以和营卫);其用人参、甘草者,以和 
胃也, 

泻火之剂第十四
玉屑无忧散
属性:(陈无择) 
治缠喉风痹,咽喉肿痛,咽物有碍;或风涎壅滞,口舌生疮,大人酒症,小儿奶癣,及 
骨屑哽塞。 
元参 黄连 荆芥 贯众 山豆根 茯苓 甘草 砂仁 滑石(五钱) 硼砂 寒水石 
(三钱。)为 
玄参最能生 
此足阳明、少阴药也。元参、黄连、寒水石清火,贯众、山豆根解毒,滑石、茯苓利水 
,砂仁、硼砂软坚(并能消骨鲠),荆芥散结,甘草和中,故能统治诸证也(朱丹溪曰∶咽 
痛必用荆芥,虚火上炎必用玄参。又有阴气大虚,虚火游行无制,客于咽喉,遂成咽痛,脉 
必浮大,重 

泻火之剂第十四
香连丸
属性:(《直指》) 
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湿热之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赤白兼 
下者,气血俱病也。后重里急者,气滞不通也。按∶里急后重,有因火热者,有因气滞者, 
有因积 
黄连(二十两,)吴茱萸(十两同炒) 木香(四两八钱,不见火。)醋糊丸。米饮下。 
一方等分,蜜丸。一方加甘草八两,黄连用蜜水拌,蒸晒九次,入木香为丸。 
此手足阳明药也。痢为饮食不节,寒暑所伤,湿热蒸郁而成。黄连苦燥湿,寒胜热,直 
折心脾之火,故以为君;用吴茱同炒者,取其能利大肠壅气(痢乃脾病传于大肠),且以杀 
大寒之性也。里急由于气滞,木香辛行气,温和脾,能通利三焦,泄肺以平肝,使木邪不克 
脾土,气行而滞亦去也。一寒一热,一阴一阳,有相济之妙,经所谓热因寒用也(痢疾初起 
忌用,为黄连浓胃涩肠也。《原病式》曰∶或言下痢白为寒者,误也,寒则不能消谷,何由 
反化为脓也。燥郁为白,属肺金也。泄痢皆兼于湿,湿热甚于肠胃之内,致气液不得宣通, 
使烦渴不止也;下痢赤白,俗言寒热相兼,其说尤误,寒热异气,岂能俱甚于肠胃,而同为 
痢乎,各随五脏之部而见其色,其本则一出于热,但分浅深而已。或曰∶何故服辛热之药亦 
有愈者,曰∶为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莫若用辛苦寒之药,微加 
辛热佐之,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昂按∶刘说固是,然病亦有寒热合邪者)。 
本方加石莲肉,治噤口痢。本方倍大黄,治热痢积滞。本方加吴茱萸、肉豆蔻,名乌梅 
汤丸、本方加诃子、龙骨,名黄连丸(《宣明》)∶并治痢疾断下(石莲清心火,开胃口;大 
黄泻胃热,荡积滞;吴茱利壅气;肉蔻、诃子、乌梅、龙骨,皆涩大肠)。 

泻火之剂第十四
白头翁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热利下重,欲饮水者(此伤寒转利之证也,仲景见于厥阴篇。欲饮水与渴不同∶ 
渴但津干;欲水是阴分为火所灼,欲得凉以解之也,不可过与。利与痢不同;利者泻也。阳 
热之利 
得凉 
白头翁(二两) 秦皮 黄连 黄柏(三两。) 
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 ;秦皮苦寒性涩 
,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渍水色青,故能入肝除热);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 
燥湿止利而浓肠,取其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成无己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 
之;利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徐可忠曰∶此主热利下重,乃热伤气,气下陷而重也; 
陷下则伤阴,阴伤则血热,虽后重而不用调气之药,病不在气耳。周扬俊曰∶邪传厥阴,少 

泻火之剂第十四
肾热汤
属性:(《千金》) 
治肾热耳流脓血,不闻人声(耳为肾窍,舌为心窍,以舌非孔窍,故心亦寄窍于耳。十 
二 
上走 
风邪 
塞耳 
磁石( 红,淬七次) 牡蛎(盐水煮, 粉) 白术(炒,五两) 麦冬 芍药(四 
两) 甘 
此足少阴药也。磁石体重、辛咸、色黑,补肾祛热,通耳明目,故以为君;牡蛎咸寒, 
软痰破结;生地大寒,泻火滋肾;麦冬、甘草补肺清金(肺为肾母,又声属金。王太仆曰∶ 
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而耳聋,白芍酸寒,平肝和血经曰∶肝病气逆则耳聋不聪。又曰∶耳得 
血而能听),皆能生水而制火,退热而敛阴。白术、甘草、大枣补脾之品,益土气正以制肾 
邪也土(能防水,经曰∶头痛耳鸣,九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