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医方解集 >

第2章

医方解集-第2章

小说: 医方解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咳,当先以六味丸之类补其真阴,使水升火降,随以参 救肺之品,补肾之母,使金水相 
生,则病易愈矣。世之用寒凉者,固不足齿,间有知用参 者,不知先壮水以制火,而遽投 
参以补阳,反使阳火旺而金益受伤,此不知后先之着者也)。本方加桂一两,名七味地黄 
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本方加五味三两,名都气丸∶治劳嗽(益肺之源以生肾水。再加 
桂,亦治消渴)。本方加五味二两、麦冬三两,名八仙长寿丸。再加紫河车一具,并治虚损 
劳热(河车名混沌皮,本人之血气所生,故能大补气血)。本方加杜(仲姜炒)、牛膝(酒洗) 
各二两,治肾虚腰膝酸痛。本方去泽泻,加益智仁三(两盐、酒炒),治小便频数(益智辛 
热,涩精固气)。本方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茱、丹皮、归尾、五味、柴胡各五钱、茯神、 
泽泻各二钱半,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即明目地黄丸,东垣)∶治肾虚目昏(加 
柴胡者,所以升阳于上也)。附桂八味丸加车前、牛膝,名肾气丸(《济生》)∶治蛊胀(别见 
湿门)。 

补养之剂第一
七宝美髯丹
属性:(邵应节) 
治气血不足,羸弱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周痹, 
周身 
交。 
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 白茯苓(乳拌) 牛 
膝( 
半斤)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何首乌涩精固气,补肝坚肾,为君;茯苓交心肾而渗脾湿;牛膝 
强筋骨而益下焦;当归辛温以养血;枸杞甘寒而补水;菟丝子益三阴而强卫气;补骨脂助命 
火而暖丹田;此皆固本之药,使荣卫调适,水火相交,则气血太和,而诸疾自已也(何首乌 
流传虽久,服者尚寡,明嘉靖间,方士邵应节进此方,世宗服之,连生皇子,遂盛行于世。 
昂按∶地黄、何首乌皆君药也,故六味丸以地黄为君,七宝丹以何首乌为君,各有配合,未 
可同类而共施也。即有加减,当各根据本方,随病而施损益。今人多以何首乌加入地黄丸中, 
合两方 

补养之剂第一
还少丹
属性:(杨氏) 
治脾肾虚寒,血气羸乏,不思饮食,发热盗汗,遗精白浊,肌体瘦弱,牙齿浮痛等证(肾 
为先天之根本,脾为后天之根本,二本有伤,则见上项诸证,故未老而先衰,二本既固,则 
自康 
熟地黄(二两) 山药 牛膝(酒浸) 枸杞(酒浸,两半) 山茱肉 茯苓(乳拌) 杜 
仲( 
(酒浸) 肉苁 
一方茯苓换茯神,加川续断,名打老儿丸(妇人年过百岁,打其老儿子不肯服此丸)。 
此手足少阴、足太阴药也。两肾中间有命火,乃先天之真阳,人之曰用云为,皆此火也 
。此 
能入 
水足 
茱、五味生肺液而固精;远志、菖蒲通心气以交肾(遗精白浊,由于心肾不交);大枣补气 
益血,润 
丹溪去楮实,更名滋阴大补丸(此阴阳平补之剂,而曰滋阴者,肾为阴脏也)。 

补养之剂第一
黑地黄丸
属性:治脾肾不足,房室虚损,形瘦无力,面色青黄(此脾肾两伤之证);亦治血虚久痔(气 
不摄血 
苍术(油浸) 熟地黄(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春冬一两,秋七钱,夏五钱), 
枣肉 
此足太阴、少阴药也。喻嘉言曰∶此方以苍术为君,地黄为臣、五味为佐,干姜为使; 
治脾肾两脏之虚,而去脾湿、除肾燥,两擅其长,超超元箸,视后人之脾肾双补,药味庞杂 
者, 

补养之剂第一
虎潜丸
属性: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及骨蒸劳热(肝主筋,血不足则筋痿;肾主骨,精 
不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 熟地黄(三两) 虎胫骨(酥炙,一两) 龟 
板(酥炙 
皮(盐水润,二两 
茯苓、甘草、五味 
此足少阴药也,黄柏、知母、熟地,所以壮肾水而滋阴;当归、芍药、牛膝,所以补肝 
虚而养血;牛膝又能引诸药下行,以壮筋骨,盖肝肾同一治也;龟得阴气最浓,故以补阴而 
为君;虎得阴气最强,故以健骨而为佐。用胫骨者,虎虽死犹立不仆,其气力皆在前胫,故 
用以入足,从其类也;琐阳益精壮阳,养筋润燥;然数者皆血药,故又加陈皮以利气,加干 
姜以通阳;羊肉甘热,属火而大补,亦以味补精、以形补形之义,使气血交通、阴阳相济也 
。名虎潜者,虎,阴类,潜藏也。一名补阴丸,盖补阴所以称阳也凡阳胜者不必泻阳,只补 
其阴以配阳,使水火均平,自无偏胜之患也。 

补养之剂第一
天真丸
属性:治一切亡血过多,形槁肢羸,饮食不进,肠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益气,暖胃驻 
颜。 
精羊内(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入下药末 肉苁蓉 山药湿者。(十两) 当归(十 
二 
二 
温酒下。如难 
此手足太阴药也。喻嘉言曰∶此方可谓长于用补矣。人参、羊肉同功十剂曰∶补可去弱 
,人 
黄 

补养之剂第一
三才封髓丹
属性:(《拔萃》) 
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而不燥。 
天门冬 熟地黄(二两) 人参(一两) 黄柏(酒炒,三两) 砂仁(两半) 甘草 
(炙,七 
此手足太阴、足少阴药也。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 
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中下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嘉言曰∶加 
黄柏 
参两 
本方除后三味,等分煎,名三才汤,治脾肺虚劳咳嗽。本方除前三味,名凤髓丹《治要 
》∶治心火旺盛,肾精不固,易于施泄。 

补养之剂第一
大造丸
属性:(吴球) 
治虚损劳伤,咳嗽潮热虚损∶一损肺,皮槁毛落;二损心,血液衰少;三损脾,饮食不 
为肌肤;四损肝,筋缓不自收持;五损肾,骨痿不起于床。五劳者,志劳、思劳、心劳、忧 
劳、 
愁思 
逆于 
云∶ 
其精 
紫河车(一具) 败龟板(二两。童便浸三日,酥炙黄) 黄柏(盐、酒炒 杜仲酥炙。 
两 
砂仁六钱同 
当归,乳煮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河车本血气所生,大补气血,为君;败龟得阴气最全,黄柏禀 
阴气最浓,滋阴补水,为臣;杜仲润肾补腰(腰者,肾之府);牛膝强筋壮骨;地黄养阴退 
热,制以茯苓、砂仁,入少阴而益肾精;二冬降火清金,合之人参、五味,能生脉而补肺气。 
大要以 

补养之剂第一
补天丸
属性:(丹溪) 
治气血衰弱,六脉细数,虚劳之证。 
紫河车(一具) 黄柏(酒炒) 龟板(酥炙。三两) 杜仲(姜汁炒) 牛膝(酒浸。 
二两) 陈皮(一两。)冬加干姜五钱,夏加炒五味子一两。酒糊丸(此即前方加陈皮而除 
肺家药)。 
此足少阴药也。黄柏、龟板滋肾之药,杜仲、牛膝腰膝之药,皆以补肾而强阴也;河车 
名曰混沌皮,用气血以补气血,假后天以济先天,故曰补天;加陈皮者,于补血之中而兼调 
其气 

补养之剂第一
人参固本丸
属性:治肺劳虚热肺主气,气者,人身之根本也。肺气既虚,火又克之,则成肺劳而发热,有 
咳嗽、咯血、肺痿诸证也。 
人参(二两) 天冬(炒) 麦冬(炒) 生地黄 熟地黄(四两。)蜜丸。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肺主气,而气根于丹田肾部,故肺肾为子母之脏,必水能制火 
而后火 
无所 

补养之剂第一
参乳丸
属性:大补气血。 
人参末 人乳粉,等分。蜜丸。炖乳取粉法,取无病年少妇人乳,用银瓢或锡瓢,倾乳 
少许 
燥降 
粉, 
此手足太阴、足厥阴药也。人参大补元气,人乳本血液化成,用之以交补气血,实平淡 
之神奇也。 

补养之剂第一
天王补心丹
属性:终南宣律师课诵劳心,梦天王授以此方,故名 
治思虑过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疮等证心也者, 
君主 
之液 
心之 
与痰 
藏, 
固有 
生地(四两。酒洗) 人参 玄参(炒) 丹参(炒) 茯苓(一用茯神) 桔梗 远 
志(炒。 
(酒洗) 五味子(一 
一方有石菖蒲四钱(菖 
一方有甘草。 
此手少阴药也。生地、玄参北方之药,补水所以制火,取既济之义也;丹参、当归所以 
生心 
肺为心之华盖而朝百脉(百脉皆朝于肺,补肺生脉脉即血也),所以使天气下降也(天气下 
降,地气上腾,万物乃生);天冬苦入心而寒泻火,与麦冬同为滋水润燥之剂;远志、枣仁、 
柏仁所以养心神,而枣仁、五味酸以收之,又以敛心气之耗散也;桔梗清肺利膈,取其载药 
上浮而归于 

补养之剂第一
孔圣枕中丹
属性:(《千金》) 
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读书易忘者,心血不足,而痰与火乱其神明也。 
败龟板(酥炙) 龙骨(研末,入鸡腹煮一宿) 远志 九节菖蒲,等分,为末。每服 
酒调 
此手足少阴药也。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也;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 
也; 
藏于 
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能开心孔而利九窍,去湿除痰(菖蒲为水草 
之精英,神仙之灵药);又龟能补肾(玄武龟蛇属肾,肾藏志),龙能镇肝(青龙属肝,肝藏 
魂,)使痰火散 

补养之剂第一
大补阴丸
属性:(丹溪) 
治水亏火炎,耳鸣耳聋,咳逆虚热耳为肾窍,耳鸣耳聋,皆属肾虚,水不制火,木挟火 
势冲逆而上,则为咳逆,即今之呃忒也。肾脉洪大,不能受峻补者。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水炒。四两) 熟地黄(酒蒸) 败龟板(酥炙,六两。) 
猪脊髓 
此足少阴药也。四者皆滋阴补肾之药,补水即所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 
加脊髓者,取其能通肾命,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也人身肾命、系于脊骨。 

补养之剂第一
滋肾丸
属性:(又名通关丸。东垣。) 
治肾虚蒸热,脚膝无力,阴痿阴汗,冲脉上冲而喘,及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肾中 
有水有火,水不足则火独治,故虚热;肝肾虚而湿热壅于下焦,故脚膝无力、阴痿阴汗;冲 
脉起于 
黄柏(酒炒。二两) 知母(酒炒。一两) 桂(一钱)。蜜丸。 
此足少阴药也。水不胜火,法当壮水以制阳光,黄柏苦寒微辛,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 
足, 
每相须而行,为补水之良剂。肉桂辛热,假之反佐,为少阴引经,寒因热用也(李东垣曰∶ 
经曰∶ 
关者甚 
生于肺 
用清燥 
流而溺 
石,腿 
则阴无 
此病 
之证 
阴如 
之殊 
又当 
分气 
本方去桂,名疗肾滋本丸∶治肾虚目昏。本方去桂、加黄连,名黄柏滋肾丸∶治上热下 
冷、水衰心烦(上热下冷,阳极似阴也)。单黄柏一味,名大补丸∶治肾、膀胱虚热(气虚 
者用四君子汤下,血虚者四物汤下,)腰股痛而足心热;为末,姜汁、酒调服,名潜行散; 
治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