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89-古今名医汇粹 >

第42章

589-古今名医汇粹-第42章

小说: 589-古今名医汇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一男子,食少胸满,手足逆冷,饮食畏寒,发热吐痰,时欲作呕。自用清气化痰及二陈、枳实之类, 
胸腹膨胀,呕吐痰食,小便淋漓;又用四苓、连、柏、知母、车前,小便不利,诸病益甚。余曰∶此脾胃虚寒 
无火之证,故食入不消而反出,遂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加姜、桂培养中宫,生发阳气,寻愈。 
一妇女,饮食无过碗许,非大便不实,必吞酸嗳腐,或用二陈、黄连,更加内热作呕。余谓∶东垣先生 
云,邪热不杀谷,此脾胃虚弱,末传寒中。以六君子汤加炮姜、木香,数剂渐复,饮食渐进。又以补中益气加 
木香、炮姜、茯苓、半夏全愈。后怒,饮食顿少,元气顿怯,更加发热,诚似实火,脉洪大而虚,两尺如无, 
用益气汤、八味丸,悉愈。 
朱介庵,向因失足,划然有声,坐立久则手足麻木,虽夏月足寒如冰,又因醉觉而饮水复睡,遂觉右 
腹痞结,以手摩之,腹则沥漉有声,热摩则气泄而止,每每加剧,饮食稍多则作痛泄,医令服枳术丸罔效。 
余曰∶此非脾胃病,乃命门火衰,虚寒便之然也,可服八味丸则愈。果验。 
工部陈禅亭,发热即痰,服二陈、黄连、枳壳之类,病益甚,请治。其脉左尺微弱,右关浮大,重按 
微弱。余曰∶此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脾病,当补火以生土,或可愈也。不悟,仍服前药,脾土愈弱。至乙巳, 
病已革,复邀治,右寸脉平脱,此土不能生金,生气绝于内矣,经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凡病在子, 
当补其母,况病在母而属不足,反泻其子,不死何俟?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属性:儒者杨泽之,性躁嗜色,缺盆结一核,此肝火血燥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不信,乃内服降火化痰, 
外敷南显、商陆,转大如碗。余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间以芦荟丸,年余,元气渐复而消。 
一男子,素善怒,左项微肿,渐大如升,用清痰理气,而大热作渴,小便频浊。余谓肾水亏损,用六味地 
黄、补中盖气而愈。亦有胸腹等处,大如升斗,或破而如菌如榴,不问大小,俱治如前法。 
举人江节夫,颈臂胁肋各结一核,误服祛痰降火软坚之剂,益甚。余曰∶此肝胆经血少而火作也。彼执 
前药,至明年六月,各核皆溃,脉浮大而涩。余断以秋金将旺,肝木被克,必不起,果然。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属性:顾大有父,年七十有九,仲冬将出,少外家入房,致头疼发热,眩运喘急,痰涎壅盛;小便频数,口干引 
饮,遍舌生刺,缩敛如荔枝然,下唇黑裂,而目俱赤,烦躁不寐,或时喉内如烟火上冲,急饮冷茶少解,已 
濒于危。脉大而无伦且有力,扪其身烙手。此肾经虚火游行于外,投以十全大补加山萸、泽泻、丹皮、山药、 
麦冬、五味、附子一钟,熟寐良久,脉证各减三四。再与八味丸,服之诸证悉退,后畏冷物而痊。 
顾仁成,年六十有一,痢后入房,精滑自遗,二日方止。 
又房劳、感寒怒气,遂发寒热,右胁痛连心腹,胸痞,自汗盗汗如雨,四肢厥冷,睡中惊悸,或觉上升如浮, 
或觉下陷如坠,遂致废寝。或用补药二剂益甚。脉大洪数,按之微细。此属无火虚热,急与十全大补加山药、 
山萸、丹皮、附子,一剂,诸证顿愈。此等元气,百无一二。二顾氏,父子是也。 
州同韩用之,年四十有六,时仲夏,色欲过度,烦热作渴,饮水不绝,小便淋沥,大便秘结,唾痰如涌, 
面目俱赤,满舌生刺,两唇燥裂,遍身发热,或时如芒刺而无定处,两足心如烙,以冰折之作痛,脉洪而无 
伦,此肾阴虚而阳无所附,而发于外,非火也。盖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峻补其阴,遂以加减八 
味丸料一斤,内肉桂一两,以水顿煎六碗,冰冷与饮。半响已用大半,睡觉而食温粥一碗,复睡至晚,乃以 
前药温饮一碗,乃睡至晓,食热粥二碗,诸证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诸证仍至,或以为伤寒。余曰∶ 
非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阳气亦虚矣。急以八味丸一剂,服之稍缓。四剂,诸证悉退。大便 
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胆导之,诸证复作,急用十全大补,数剂方愈。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属性:车驾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 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 
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若遗尿、手撒、口开、鼾睡,为不治,用 
前药亦有得生者。夫前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门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驭其邪而补助真气, 
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观先哲用 附、参附等汤,其义自见。 
州判蒋大用,形体魁伟,中满吐痰,劳则头晕,所服皆 
清痰理气。余曰∶中满者,脾气亏损也。痰盛者,脾气不能运也。头晕者,脾气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气不 
能周也。遂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以补脾土,用八味丸以补脾母而愈。 
一男卒中 斜,不能言语,遇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此手足阳明经虚,风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治之稍 
愈,乃以补中益气加山栀而痊。若舌喑不能言,足痿不能行,属肾气虚弱,名曰痱症,宜用地黄饮子治之。 
一男子,体肥善饮,舌本强硬,语言不清,口眼 斜,痰气涌盛,肢体不遂, 
余以为脾虚湿热,用六君加煨葛根、山栀、神曲而痊。 
佥宪高如斋自大同回,谓余曰∶吾成风病矣,两腿逸则痿软而无力,劳则作痛如针刺,脉洪数而有力。余 
曰∶此肝肾阴虚火盛而致,痿软无力,真病之形,作痛如锥,邪火之象也。用壮水益肾之剂而愈。 
大尹刘孟春,素有痰,两臂作麻,两目流泪,服祛风化痰药,痰愈盛,臂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挛。余曰∶ 
麻属气虚,因前药而复伤肝,火盛而筋挛耳。况风自火出,当补脾肺、滋肾水,则风自息,火自退、痰自清。 
遂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不三月而愈。 
进士王汝和,因劳役失于调养,忽然昏愦。此元气虚,火妄动,挟痰而作,急令灌童便,神思渐爽。更用 
参、 五钱,芎、归各三钱,元参、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服之稍定。察其形倦甚,又以十全大补汤加五 
味、麦冬,治之而安。此人元气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饮食劳倦,或因用心太过,致遗精白浊,自汗盗汗 
∶或内热、晡热、潮热发热;或口干作渴, 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胀,胁肋作痛;或头颈时痛,眩晕目花;或 
心神不宁,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涩,茎中作痛;或 
便溺余沥,脐腹阴冷;或形容不充,肢体畏寒;或鼻息急促;或更有一切热证,皆是无根虚火。但服前汤固 
其根本,诸证自息。若攻其风热,则误矣。 
光禄高署丞,脾胃素虚,因饮食劳倦,腹痛胸痞,误用大黄等药下之,谵语烦躁,头痛喘汗,吐泻频频, 
时或昏愦,脉大而无伦次,用六君加炮姜,四剂而安。但倦怠少食,口干发热,六脉浮数,欲用泻火之药。余 
曰∶不时发热,是无火也;脉浮大,是血虚也;脉浮虚,是气虚也。此因胃虚,五脏亏损,虚证发见。服补脾 
胃之剂,诸证悉退。 
大尹徐克明,因饮食失宜,日晡发热,口干体倦,小便赤涩,两腿酸痛,余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彼知医,自 
用四物、黄柏、知母之剂,反头眩目赤,耳鸣唇燥,寒热痰涌,大便热痛,小便赤涩;又用四物、芩,连、枳 
实之类,胸膈痞满,饮食少思,汗出如水;再用二陈、芩连、黄柏、知母、麦冬、五味,言语谵妄,两手举拂。 
屡治反甚。复求余,用参、 各五钱,归、术各三钱,远志、茯神、枣仁、炙草各一钱,服之熟睡良久,四剂 
稍安,又用八珍汤调理而愈。夫阴虚乃肺虚也,脾为至阴,因脾虚而致前证。盖脾禀于胃,故用甘温之剂,以 
生发胃中元气而除大热,胡乃反用苦寒,复伤脾血耶?若前证果属肾经阴虚,惟因肾经阳虚不能生阴耳,尤不 
宜用苦寒之药,当用补中益气、六味地黄以补其母。此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 
气,害人多矣。大凡足三阴虚,多因饮食劳役,以致肾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补脾 
土,则金旺水生,木得平而自相生矣。 
一儒者,素勤苦,因饮食失节,大便下血,或赤或黯,半载之后,非便血则盗汗,非恶寒则发热,血 
汗二药用之无效, 
六脉浮大,心脾则涩。此思伤心脾,不能摄血归源。然血即汗,汗即血,其色赤黯,便血盗汗,皆火之升降 
微甚耳;恶寒发热,气血俱虚也。乃午前用补中益气,以补脾肺之原,举下陷之气;午后用归脾加麦冬、五 
味,以补心脾之血,收耗散之液。不两月而诸证悉愈。 
马生者,发热烦渴时或头痛,昨用发散药,反加喘急腹痛,其汗如水,昼夜谵语。余意此劳伤元气,误汗 
所致,其腹心喜手按,询之果然,遂与十全大补汤加附子一钱,服之熟睡,唤之不醒,及觉诸证悉退。再剂 
而痊。凡人饮食劳倦,起居失宜,见一切火症,悉属内真寒而外假热,故肚腹喜暖,口畏冷物。此乃形气病气 
俱不足,法当纯补上元气为善。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女科一
属性:薛新甫曰∶经曰∶饮食入谓,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 
四布,五经并行。东垣先生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窃谓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苟 
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不时,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有先期而至者。盖血生 
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当用苦甘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也。盖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宜加味逍 
遥散;有因脾经郁滞者,宜归脾汤;有因肝经怒火者,宜加味小柴胡汤;有因血分有热者,宜加味四物汤∶有 
因劳役火动者,宜补中益气汤。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者,宜人参养荣汤;有因肝经血少者,宜六味地 
黄丸;有因气虚血弱者,宜八珍汤。 
又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故虽心主血,肝藏 
血,亦皆统摄于脾胃。补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经行禁用苦寒、辛散之药。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
女科一
属性:东垣曰∶经闭不行有三。妇女肠胃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 
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竭,为热所烁,肌肉渐瘦,时见燥渴,血海枯竭,名曰血 
枯经绝,宜泻胃之燥热,补益血气,经自行矣。此病适行而有子,子亦不成,而为胎病者有矣。或心包络脉洪 
数,躁作时见,大便秘涩,小便虽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宜调血脉,除包络中火邪,而经自 
行矣。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脉,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宜安心补血泻火,经自行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