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 >

第4章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第4章

小说: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在想:如果1937年那个夏天有曾志、彭儒和吴仲廉这几位姐妹劝解,外婆是否会回心转意,不再坚持外出疗伤、学习呢?无奈她们三个偏偏都不在延安:未到过中央苏区的曾志一直在外地做地下工作;被留在中央苏区的彭儒为躲避敌人搜捕回到老家宜章;与外婆一同长征到陕北的吴仲廉被派到西路军妇女团后兵败被俘,历尽艰辛逃离魔爪回到延安时,外婆已经离开。    
    不过话说回来,夫妻间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夫妻两人解决。也就是俗话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外力只能是辅助。毕竟那个时候,外婆还没做母亲,还没有经历儿女失散之苦,身上也没有后来的那些病痛。当时的毛贺关系,还是单纯而和谐的。    
    外婆还牵挂着百里之外养病的哥哥,我的舅公贺敏学。他不久前患上急性黄疸病。井冈山缺医少药,又要防止传染,他只有回到老家永新黄竹岭,寄住在一户老乡家里,独自养病。


第一部分1929,离别井冈(6)

    黄竹岭是江西永新城南60里万年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距离井冈山不足百里。舅公与外婆都出生在这里,兄妹两个相差四岁,自幼就是离不开的玩伴。直到现在,村里还流传着外婆幼年的几件趣事。'注13'    
    我外婆小名桂圆。小桂圆一岁多的时候,吃饭时就逞强,自己装饭自己吃,又喜欢把碗端到外面,和小朋友一块儿吃。她走路不稳,常常连人带碗扑倒在地上。有时一天打碎几只碗,最后家里的碗都被她打碎了。买碗吧,去60里外的永新县城只有一条黄泥路,极为不便。当时左邻右舍的小孩用的都是竹碗,据说不善手工的贺父就费尽心思,亲自为女儿做了一只。小桂圆第一次用竹碗吃饭时,高兴了好一阵子。    
    谁知,大概过了一个月,贺母再用竹碗为小桂圆装饭,她却闭口不吃。大人以为孩子着凉了,摸她前额,不烫。问她、哄她,就是不吭气。妈妈气得给了她两下,小桂圆哇哇大哭起来。大人要出去忙了,顾不上再和她计较,便让六岁的贺敏学在家照顾妹妹。等贺母回家准备晚饭时,发现竹碗不见了,就问儿子。经过再三追问,敏学才吞吞吐吐地说:你们下田了,妹妹从地上爬起来,气鼓鼓的,她用柴刀劈碎竹碗,丢进灶塘。    
    又是一天,贺父贺母吃了早饭后外出,中午也不回家,把一双儿女锁在家里。桂圆大哭,敏学拍着妹妹哄她,无效,自己也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小伙伴们都在贺家门前大喊,叫他们俩出来玩。他们心痒痒的,可又出不去,怎么办?黄竹岭人家还没有瓦房,屋顶都是用杉树皮铺的。小敏学爬上梯子,想把杉皮推开。可推不动。三、四岁的桂圆发现一根一头尖尖的棍子,就拿给哥哥。小敏学用棍子捅开了屋顶,蹿了出去。    
    桂圆怕哥哥走了,丢下自己,急得要哭,大叫:“哥哥!”敏学让妹妹顺梯子爬,她年纪小,爬不上来。敏学叫伙伴找绳子来,一头栓在大树上,一头让妹妹栓在腰间。可她根本不会打结。敏学无奈,回身下到屋里,在妹妹身上打了个结;又让她不要怕,他和伙伴齐心合力把妹妹拉了出来。这下,兄妹可玩了个痛快。等到夕阳西下,贺父贺母回来开锁进屋,却没见人。他们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    
    舅公病重时,外婆曾到黄竹岭看护他。临别时,外婆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和哥哥分开过。他们一起在黄竹岭玩耍,一起在海天春生活,一起搞永新暴动,一起上井冈山。现在哥哥病了,自己要走,心里空荡荡的。    
    外公外婆在井冈山时,多次来过黄竹岭,据说最后一次回到黄竹岭是在1929年元旦后。离开那天,他们起得很早,黄竹岭全村人也起得很早,与十里八乡翻山越岭赶来的百姓围拢过来为外公外婆送行。临别之际,小孩子抱住外公的腿不让他走,姐妹们抱住外婆不放她走。他们的口袋被老乡准备好的茶蛋、酱姜、酱梨和柚子皮塞得鼓鼓的。    
    大家还送来不少吃的东西,都用米袋子装好了。最让外公外婆为难的是老乡送来的布鞋、草鞋堆积如山,他们只带了三个警卫员,即使一人挑两担也带不动。这些都是乡亲们的心意,又是红军的必需品,不带不行。最后,外公和外婆决定让出两匹坐骑驮运,他们夫妻步行回井冈山。'注14'    
    在去井冈山的路上,我和妈妈在春生舅舅和永平姨父鼓动下,决定回老家看看。我们亲身体会了从永新城到黄竹岭交通不便之苦,在车上被两个多小时的山间土路颠簸得晕头转向。当年外公和外婆回黄竹岭,只有骑马或是步行。外婆童年时全家从黄竹岭走到永新城,要用一整天的时间。    
    终于到了外婆的家乡,妈妈显出很满足的神情。因为要赶路,我们在村子里呆的时间很短。临别老乡们拿出两桶自制的油茶,坚持要我们带上。想来,这已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好礼物了。山里人性子直,而且待客又非常热情,更何况是面对外婆的后人,我们只好收下。    
    我和妈妈去黄竹岭之前,去“看”过曾志奶奶。    
    1984年4月,外婆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曾志前来参加并站在第一排。此后我再未见到她。1998年,曾志在北京去世,留下遗愿将骨灰送回井冈山。她回到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井烈士身旁(曾志下山前任红军小井医院负责人。朱毛红军下山后,小井医院有几十位伤员被敌人杀害,后建墓于此),回到1929年自己接到外公急令出发下山的地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她的墓碑上镌刻着四个字:“魂归井冈”。    
    2001年,我随妈妈来到井冈山,凭吊了小井烈士墓后,来到朴素得与红土地融为一体的曾志墓,向这位外公和外婆的忠实战友深鞠一躬,献上晚辈的敬意。    
    外婆,您没有留下遗言,但我想,您生前没有重上井冈山,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井冈山。魂归井冈是否也是您的遗愿呢?我思索着。    
    资料附录    
    '注1'、'注2'汪东兴:《汪东兴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224页、第231页    
    '注3'江西宁冈县党史工作者采访谢福生记录,1979年    
    '注4'王行娟:《井冈杜鹃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35页    
    '注5'江西宁冈县党史工作者采访贺敏学记录,1984年7月30日    
    '注6'樊昊:《毛泽东和他的军事谋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99页    
    '注7'江西省妇女联合会:《女英自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7页    
    '注8'胡刚毅等:《巍巍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故事百篇》,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页    
    '注9'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04页    
    '注10'、'注11'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5页、第82页    
    '注12'王行娟:《李敏•;贺子珍与毛泽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4月,第9页    
    '注13'、'注14'邝工:《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岗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页、第217页


第一部分1939,情牵延安(1)

    我的妈妈出生在陕北保安(今志丹)。1936年12月到1941年1月,她在黄土地上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四年零两个月。离开延安去苏联见外婆时,妈妈说的是一口纯正的陕北话。妈妈曾经是一个陕北女娃。    
    另外,要是按中国人传统的祖籍说,我是正正经经的西安灞桥人。爷爷孔从洲自幼生长在那里,直到他成为在“西安事变”时发挥重要作用的城防司令,都没有离开关中这块厚重的土地。爸爸孔令华也生在西安,成长在延安。所以,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陕西都是我的老家。    
    2004年春天,我走访了爷爷的老家――西安、妈妈出生的地方――保安和外婆与外公的最后一个家――延安。陕西“三安”之行,是我三重意义上的“回家”。    
    一到西安,我就和当地同志商量,如何尽快去陕北。时至今日,延安有了飞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应该说交通比外公、外婆那个年代方便多了。不过,七百多公里的距离,让人觉得陕北与西安之间还是很遥远的。大家推荐坐汽车,由负责接待的张科长开车相送,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走在从西安到延安的公路上,太阳已经高悬天中。前面车辆停了一长串,可能是因为修路的缘故。我建议大家下车活动活动,却发现前面道路拐弯处有一处新近整修过的院落,居然是洛川会议纪念馆。大门开着,宽大的庭院里静静的,没有一个人。一棵高大的古槐撑起绿荫,遮蔽着一个紧锁的小院。后来我得知,会议旧址的确认就是以人们记忆中的这棵槐树为依据的。陕北老树不多,有一棵就特别显眼。    
    这就是洛川会议旧址!说实在的,对于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我知道的不会比课本上提到的多到哪儿去。它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有一位老同志在回忆录中提到过洛川会议与外婆离开延安的关系――    
    1937年5月我到延安在中央军委警卫营之后,正好经历了毛主席婚姻的更迭,见到一些叫人费解的情景。这是悲是喜?是善是恶?这意味这什么?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了答案。    
    我初到延安凤凰山的时候,贺子珍还在,和毛主席在一起,住着一幢一溜三孔相通的砖窑,这种一明两暗的住室布局,使他们有卧室和会客室,毛主席也有办公的地方。贺子珍这人性子很急,她说话快,走路也快,那个刚直、爽快劲,在女同志中是很少有的。不好的就是她常跟毛主席吵架,有时吵得很凶。有时她生气了,也常把我们这些站哨的找去,向我们诉说不平,为她评理。我就被找去过。听她讲一讲,也没有搞清她为什么生气,再说,我们能说什么呢,只不过听她诉一诉苦就是了。    
    有一天,贺子珍和毛主席又吵起来了,主席很生气地指着她说:“我们不能再吵了……这三间窑洞,咱个人住个人的,你走你那边,我走我这边,谁也不见谁,这样总可以不吵了吧!”    
    又说,你嫌这里不好,你想学习,可以到红大(即抗大前身),也可到公大(引者注:即陕北公学),也可到苏联去……    
    但是,我们说不清他们因为什么事吵得那么凶。    
    记得就是那年夏天,毛主席去洛川开会的那些日子,毛主席住的院子里的哨也撤了,贺子珍与大家有说    
    有笑,很活跃,她与大家相处得很好。后来,我们才知道,毛主席这次去洛川开会,在那个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重要文件,提出了我党领导抗战的政治主张以及坚持全面抗战,争取胜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策略。这次会议,对后来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