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王光美访谈录 >

第16章

王光美访谈录-第16章

小说: 王光美访谈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牺牲。允斌是1924年在安源出生的。当时,少奇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主任、汉冶萍总工会委员长。这年底,党中央有关部门调少奇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孩子怎么办呢?少奇说:“搞革命,孩子带在身边不行。再说,革命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孩子跟着我们也很危险。”他做通了何葆贞同志的工作,决定托他的哥哥刘云庭,将允斌送回宁乡老家抚养。爱琴是1927年春在武汉出生的。这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武汉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革命处在危机之中。党中央决定在武汉的领导同志尽快疏散。少奇同志和何葆贞同志都要转移。经再三考虑,他们决定将爱琴暂时托付给爱琴的奶妈抚养。因为他们对这位奶妈的根底比较了解,觉得她为人厚道,对孩子有感情。他们打算,先通过亲戚朋友经常给奶妈一些补贴,待将来形势好转再来接孩子。可谁知,随着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全国形势逆转,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武汉陷于白色恐怖。没过多久,对爱琴的抚养补贴不得不中断。爱琴在武汉这段时间吃了不少苦。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大后方的形势相对稳定。1938年,党组织几经周折在武汉找到爱琴,用几十块大洋将她赎出,送到延安少奇身边。不久,允斌也被从老家湖南宁乡接到了延安。1939年,正好周恩来同志因右臂骨折要去苏联疗伤,经中央同意,允斌、爱琴便跟他去莫斯科学习。黄峥:据我了解,这次和周恩来同志一起去苏联治病的还有陈昌浩同志,同行的有邓颖超、王稼祥同志。随同去苏联学习的除允斌、爱琴外,还有周恩来同志的养女孙维世,陈昌浩同志的儿子陈祖涛,高岗的儿子高毅,陈伯达的儿子陈小达,一共六位。王光美:少奇同志1949年秘密访苏的时候,允斌在莫斯科钢铁学院学习,刚进去不久。爱琴在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学习,相当于中专,已经毕业。少奇和允斌、爱琴已经10年没见了。这10年中间变化很大。少奇平时工作很忙,当时的通讯条件又落后,所以互相都不太了解。少奇出国前,特意带了几张我和涛涛、丁丁等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我记得是进城后在香山照的。少奇对我说,他去苏联后要向允斌、爱琴介绍一下我,告诉他们:“光美文化水平高,一定会对孩子们有帮助。”少奇同志在苏联详细询问了允斌、爱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时允斌还没有女朋友,爱琴正值中专毕业,已经怀孕。爱琴向父亲介绍说,她的男朋友费尔南多是西班牙烈士的后代,正在读大学,并给少奇看了照片。少奇同志没有见费尔南多。他让女儿考虑:你是留在苏联上大学,还是回国上学?如留在苏联,将面临孩子的哺养、住房、生活费等一系列问题;要是回国,费尔南多愿意去中国吗?他能克服语言障碍、适应中国的环境吗?这个决心,少奇要爱琴自己下。其实,少奇在去苏联前,就在和允斌、爱琴的通信中谈过这个问题。少奇在信里告诫说,不同国籍的人结婚,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一定要慎重。爱琴经过考虑,最终选择了回国,费尔南多不来中国。少奇很快捎信告诉我,爱琴可能同他一起回国。当时我们还住在香山。我马上腾出一间房子,打扫干净,准备留给爱琴。可没多久,中央通知领导同志搬进城里中南海,我们家在中南海的万字廊。到万字廊后,我又重为爱琴安排了房间。少奇同志从苏联回国那天,我带着毛毛(刘允若)去接站。我找到爱琴,把毛毛介绍给她。这是他们姐弟俩第一次见面。爱琴回国后,需要有个单位先安顿下来。少奇亲自过问这件事,最后确定安排她到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担任俄语教师。我去为爱琴办好了有关手续,包括转共青团员的组织关系。爱琴12岁离开中国去苏联,在那里生活了10年,中文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时连自己的中国名字都写不好。考虑到这一情况,又专门请了一位老师为她补习中文。当时还没有发行人民币,工资按小米计算。中学教师的工资是每月800斤小米。因为爱琴是半天教课,半天请老师补习中文,所以只发400斤小米,另外400斤给为她补课的老师。1949年底,爱琴就要生产了。我刚好几个月前在北京医院生下平平,于是,忙替爱琴联系住北京医院。我送她住院,陪她进产房。整个生产过程,我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安慰她。爱琴生了个儿子,取名索索。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少奇同志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让爱琴继续学习提高,再次为她联系,使她得以进入第一期人民大学计划系。为了让爱琴安心学习,我将索索交给我母亲办的托儿所照顾。我的女儿平平也在那里。爱琴上人民大学不久,有一次带回一个叫苏红的同学到家里来玩。见到爱琴的同学,少奇挺高兴,同她们说了会话。苏红向少奇谈到她的父亲,碰巧少奇在延安时认识这位同志,还通过信。后来爱琴又带苏红来家里玩过几次,我都见了她们。少奇同志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空顾及孩子们,但他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关心他们的成长。确实,当时爱琴比较年轻,从苏联回来的时间不长,对国内环境一时不能很好适应,有些方面不够成熟,生活当中有些毛病在所难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经过几年努力,爱琴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那天少奇一听说爱琴入了党,特别高兴,饭也多吃了,父女俩说了很多话。黄峥:爱琴是1949年8月同少奇同志一起从苏联回国的。允斌因为没有毕业这次没回来,他后来的情况怎样?王光美:允斌从莫斯科钢铁学院转学到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后,认识了同班同学玛拉·费德托娃,并于1950年结婚。1951年他们夫妻来中国度假,住了两个多月。我在万字廊给他们专门准备了一个房间。1952年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苏苏(苏联名字叫索尼娅)。1952年10月,少奇同志应邀参加苏共十九大,再次去苏联。在莫斯科,少奇同志去了允斌家,见到了小孙女和允斌的岳父母,还一起合影留念。允斌的岳父是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红军战士,当时在莫斯科一个区的检察院工作,岳母是教师,玛拉是他们的独生女。这年11月,少奇有病要去苏联南部休养,毛主席通知我去陪伴他,这样我也去了苏联。在莫斯科,我也去看望了允斌一家。两年后,允斌和玛拉又有了一个儿子,叫辽辽(苏联名字叫阿辽沙)。允斌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又读核物理学研究生,1955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57年,他下决心回到中国,分配在二机部(即后来的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允斌曾努力动员妻子玛拉一起回来,但因为玛拉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又是独生女,终于没有和允斌一起来中国。
少奇秘密出访苏联(3)
  允斌这孩子是很好的一个人,学习、工作都很出色,对家庭也很负责。回国后,他和玛拉夫妻两地分居,依然千方百计关心妻子、孩子的生活,经常给他们寄钱。当时科学家王淦昌同志在苏联工作,有两个孩子在国内,常要从苏联往回寄钱。允斌和王淦昌同志原本就认识,又是同行。有一次他们在一起,商定了一个互利的办法:允斌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由王淦昌同志在莫斯科直接交给玛拉,王淦昌同志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由允斌在北京直接交给他的家人。这样省却了互相寄来寄去的麻烦。刘少奇和儿子刘允斌在北京西郊农村(1951年8月
)。
  当时我们国家的高级科技人才特别紧缺,像允斌这样在苏联名牌大学获得学位的,就是一名专家了。二机部部长宋任穷同志,很赏识允斌的业务才能。他每次去苏联开会、出差,都尽量带上允斌,也算顺便照顾他们夫妻见面。可随着中苏关系越来越恶化,两国交往减少,允斌也就很难有机会去苏联了。宋任穷同志很同情允斌,便拨了一笔安家费,让允斌为玛拉和孩子在莫斯科买下一处住房。房主用的是允斌(即克里姆)的名字。事后少奇同志知道了这件事,在一次出国时,把外交部发的外汇补助交给驻苏大使馆,为允斌还了那笔安家费。那处房子我没去过,听说还不错,你不是去过玛拉家吗?黄峥:是的。前不久我和中央电视台的几位同志去采访玛拉,就直接到了她的家里。那天玛拉和她的儿子阿辽沙,还有阿辽沙的妻子、儿子都在家。我转达了您对他们的问候,转交了您给玛拉的一个装有500美元的信封。他们看到您在信封上亲笔写的“亲爱的玛拉·费德托娃”,非常高兴。我对他们说:光美同志本想选购一件礼物托我带给你们,但我们携带的公务行李很多,路途又这么遥远,带东西很不方便,所以我建议光美同志采用这样的办法表达她的心意,让您自己随意买些东西。玛拉表示完全理解,非常感谢。我在那里注意了他们住的房子。那是一幢公寓楼中的一个单元,有4个房间和厨房、卫生间,中间一个走廊。楼房周围的环境很好,很安静,长有不少树木、草地,交通也方便。虽然由于他们家人口增加,现在已经显得有些拥挤,走廊上也放了柜子等家具,但可以想见,当初只有玛拉和两个孩子住的时候,还是很宽敞舒适的。王光美:少奇同志1960年去苏联出席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还特地去看了孙子孙女,一起照了相。随后不久,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彻底破裂,导致允斌和玛拉逐渐失去联系,终于不得不离婚。前几年,阿辽沙曾给我来过信,写得很有感情,说他想来中国,看看他父亲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我也想成全他这个心愿,同意帮助他来中国。可是一到正式办手续,还是不行,因为阿辽沙是俄罗斯现役上校军官,工作的单位是宇航局,从事的又是国防尖端科技,出国受限制。允斌和玛拉的女儿索尼娅,是一位诗人,嫁给了一位美籍俄人,现定居美国。她写过一首长诗《怀念父亲》,写她小时候允斌关爱她的事,感情很真挚。允斌回国后,工作积极认真,业务能力很强。领导和同志们对他都很赞赏,少奇同志也很满意。过了一段时间,一些人开始为允斌介绍对象。先是有人介绍在少奇同志办公室工作的护士小宋。少奇知道后说:“只要他们双方同意,可以结婚,但结婚以后小宋不能继续在我身边工作,否则影响不好。”小宋不愿失去这里的工作,就没有同意交往下去。后来,在一些同事的关心下,允斌和上海姑娘李妙秀同志结婚。李妙秀同志和允斌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也在苏联留学过,业务能力很强。他们生有两个儿子。1962年,允斌根据我国原子能研制工作的需要,调到包头一个二机部直属的保密工厂,担任研究室主任。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允斌受到株连迫害,于1967年11月含冤自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机部为允斌彻底平反,补开了追悼会,骨灰安放在八宝山公墓。允斌是我国第一批参加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的人员,具体研究核燃料后处理技术。他在这方面所作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的核工业》这本著作中有记载。我刚才说,少奇对子女要求很严,但也不是严到不合情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