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下卷〔英〕罗素-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此证明妥实有据的那些人主张,因为“存在”是这样的谓语,所以这个主语必定有“存在”作谓语,换句话说,必定存在。康德提出存在不是谓语作为反对理由。他说,我纯
287
682卷三 近代哲学
粹想像的一百个塔拉①,和一百个真塔拉可以有全部的同样谓语。
宇宙论证明讲:假如有什么东西存在,那么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必定存在;既然我知道我存在;所以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是存在的,而且那一定是ensrealisimum(最实在的存在者)。
康德主张,这个证明中的最后一步是本体论证明的翻版,所以这个证明也被上面已经讲过的话驳倒了。
物理神学证明就是大家熟悉的意匠说论证,但是罩上一件形而上学外衣。这证明主张宇宙显示出一种秩序,那是存在着目的的证据。
康德怀着敬意讨论这个证明,但是他指出,充其量它只证明有一位“设计者”
,不证明有“造物主”
,因此不能给人一个适当的神概念。他断定“唯一可能有的理性神学就是以道德律为基础的、或谋求道德律指导的神学。”
他说,神、自由和永生是三个“理性的理念”。但是,纯粹理性虽然使得我们形成这些理念,它本身却不能证明这些。。
理念的实在性。这些理念的重要意义是实践上的,即与道德是关连着的。纯然在理智方面使用理性,要产生谬见;理性的唯一正当行使就是用于道德目的。
理性在实践上的行使在《纯粹理性批判》近尾有简单论述,在《实践理性批判》(1786)中作了比较详尽的发挥。论点是:道德律要求正义,也就是要求与德性成比例的幸福。
只有天意能保证此事,可是在今世显然没有保证了这一点。所。
以存在神和来世;而且自由必定是有的,因为若不然就会没
①塔拉(thaler)是一种德国旧银币。——译者
288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782
有德性这种东西了。
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MetaphysicofMorals)
(1785)中所揭述的伦理体系,有相当大的历史意义。这本书里讲到“定言令式”
,这术语至少作为一个短语来讲,在专业哲学家的圈子以外也是大家熟知的。可以料到,康德跟功利主义、或跟任何把道德本身以外的某个目的加到道德上去的学说,不要有丝毫牵涉。他说,他需要“一种不夹杂半点神学、物理学或超物理学的完全孤立的道德形而上学。”
他接着说,一切道德概念都完全先天地寓于理性,发源于理性。人出于一种义务感而行动,才存在道德价值;行动像义务本可。。
能指定的那样,是不够的。
出于自私自利而诚实的生意人,或。
出于仁爱冲动而助人的人,都不算有德。道德的真髓应当从规律概念引申出来;因为虽说自然界的一切都按规律而行动,可是只有理性生物才有按规律的理念而行动、即凭意志而行动的能力。
客观的原则这一理念,就它对意志有强制性而言,称作理性的命令,而命令的程式叫令式。
有两种令式:说“如果你想要达到如此这般的目的,就必须这样那样地做”
,是假言令式;说某种行动与任何目的无。。
关,总是客观必然的,是定言令式。定言令式是综合的和先。。
天的。康德从规律概念推出它的性质:“我一想到一个定言令式,就立刻知道它包含着什么。
因为除规律以外,该令式所包含的只有准则要和此规律一致的必要性,但是此规律并不包含限制它自己的条件,所以剩下的仅是规律的一般普遍性,行为准则应符合这普遍性,唯有这种符合才把该令式表现为必然的。因此,定言令式只有一
289
82卷三 近代哲学
个,实际上即:只按照那样一个准则去行动,凭借这个准则,。。。。。。。。。。。。。。。。。。
你同时能够要它成为普遍规律。“或者说:”如此去行动:俨。。。。。。。。。。。。。。。。。。。
然你的行为准则会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自然律似的。“。。。。。。。。。。。。。。。。。。。。。。。
作为说明定言令式的作用的一个实例,康德指出借钱是不对的,因为假使大家都打算借钱,就会剩不下钱可借。依同样方式能够说明盗窃和杀人是定言令式所谴责的。但是也有一些行为,康德必定会认为是不对的,然而用他的原则却不能说明它不对,例如自杀;一个患忧郁病的人完全可能想要人人都自杀。实际上,康德的准则所提的好像是美德的一个必要的标准,而不是充分的标准。要想得到一个充分的标。。。
准,我们恐怕就得放弃康德的纯形式的观点,对行为的效果作一些考虑。不过康德却断然地讲,美德并不决定于行为的豫期结果,而决定于行为本身为其结果的那条原则;假如承认了这点,那么就不可能有比他的准则更具体的准则了。
康德主张,我们应这样行动,即把每一个人当作本身即是目的来对待,固然康德的原则似乎并不必然伴有这个结论。
这可以看作人权说的一个抽象形式,所以也难免同样的非议。
如果认真对待这条原则,只要两个人的利害一有冲突,便不可能达成决定。这种困难在政治哲学中特别明显,因为政治哲学需要某个原则,例如过半数人优先,据该原则,某些人的利益在必要时可以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假如还要有什么政治伦理,那么政治的目的必须是一个,而和正义一致的唯一目的就是社会的幸福。不过,也可能把康德的原则解释成不指每个人是绝对的目的,而指在决定那种影响到许多人的行动时,所有人都应当同样算数。如此解释起来,这原则
290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982
可以看作为民主政治提出了伦理基础。按这种解释,它就遭不到上述非议了。
康德在老年时代的精力和清新的头脑表现在他的《永久和平论》(PerpetualPeace)
(1795)上。在这本著作中,他倡导各自由国家根据禁止战争的盟约结成的一种联邦。
他讲,理性是完全谴责战争的,而只有国际政府才能够防止战争。联邦的各成员国的内部政体应当是“共和”政体,但是他把“共和”
这个词定义成指行政与立法分离的意思。
他并不是说不应当有国王;实际上,他倒讲在君主制下面最容易获得尽善尽美的政府。这书是在恐怖时代的影响之下写的,所以他对民主制抱着怀疑;他说,民主制必然是专制政治,因为它确立了行政权。
“执行自己的政策的所谓‘全民’,实在并不是全体人,只是过半数人;于是在这点上普遍意志便自相矛盾,而且与自由原则相矛盾。”
这话的措词用语流露出卢梭的影响,但是世界联邦作为保障和平的手段这种重要思想不是从卢梭来的。
从1933年①以来,因为这本著作,康德在本国不受欢迎了。
第三节 康德的空间和时间理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最重要部分是空间和时间的学说。
在本节中,我打算把这个学说作一个批判性的考察。
把康德的空间和时间理论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的,因为这
①希特勒上台的一年。——译者
291
092卷三 近代哲学
理论本身就不清楚。《纯粹理性批判》和《绪论》(Prolegomena)
①中都讲了它;后者的解说比较容易懂,但是不如《批判》里的解说完全。
我想先来介绍一下这个理论,尽可能讲得似乎言之成理;在解说之后我才试作批判。
康德认为,知觉的直接对象一半由于外界事物,一半由于我们自己的知觉器官。
洛克先已使一般人习惯了这个想法:次性质——颜色、声音、气味等等——是主观的,并不属于对象本身。康德如同贝克莱和休谟,更前进一步,把主性质说成也是主观的,固然他和他们的方式不尽相同。康德在大多时候并不怀疑我们的感觉具有原因,他把这原因称作“物自体”或称“noumena”
(本体)。
在知觉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他称之为“现象”
,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由于对象的部分,他称之为“感觉”
;由于我们的主观装置的部分,他说这一部分使杂多者按某种关系整列起来。他把这后一部分叫作现象的形式。
这部分本身不是感觉,因此不依环境的偶性为转移;它是我们随身所带有的,所以始终如一,并且从它不依存于经验这个意义上讲是先天的。感性的纯粹形式称作“纯粹直观”
(Anschaung)
;这种形式有两个,即空间和时间,一个是外部感觉的形式,一个是内部感觉的形式。
为证明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的形式,康德持有两类论点,一类是形而上学的论点,另一类是认识论的论点,即他所谓的先验的论点。
前一类论点是从空间和时间的本性直接得来的,
①书原名甚长,英译本叫《任何未来的形而上学绪论》(ProlegomenatoAnyFu-tureMelaphysic)。——译者
292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192
后一类论点是从能够有纯数学这件事实间接得来的。关于空间的论点比关于时间的论点讲得详细,因为他认为关于后者的论点根本上和前者的情况相同。
关于空间,形而上学的论点总共有四个。
(1)空间不是从外在经验抽引出来的经验概念,因为把感觉归于某种外界事物时先已假定了空间,而外界经验只有。。
通过空间表象才有可能。
(2)空间是一种先天的必然的表象,此表象是一切外界知觉的基础;因为我们虽然能想像空间里没有东西,却不能想像没有空间。
(3)空间不是关于一般事物关系的推论的概念或一般概念,因为空间只有一个,我们所说的“诸空间”是它的各个。。
部分,不是它的一些实例。
(4)空间被表象为无限而已定的量,其自身中包含着空。。
间的所有各部分;这种关系跟概念同其各实例的关系不同,因此空间不是概念,而是一个Anschaung(直观)。
关于空间的先验论点是从几何学来的。康德认为欧几里德几何虽然是综合的,也就是说仅由逻辑推演不出来,却是先天认识到的。
他以为,几何学上的证明依赖图形;例如,我们能够看出,设有两条彼此成直角的相交直线,通过其交点。。
只能作一条与该二直线都成直角的直线。他认为,这种知识不是由经验来的。但是,我的直观能够预见在对象中会发现什么的唯一方法,就是预见在我的主观中一切现实印象之前,该对象是否只含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