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

第48章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第48章

小说: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这句名言说明了这个道理。检验时间利用的好坏,不是光看“做了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做了多少有效的事”。
3。辩证原则
  在高速度和高效率的时代,必须要牢记效率与速度的辩证法。辩证原则是管理和运筹时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正确的时间运筹管理,应该是动静相兼,有静有动,而不是要求干什么都是动得越快越好。
静的含义在这里是说在行动之前要学会科学地思考。如果我们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的效能,就必须在事前有一个全面的安排,这种周密的思考,表面上消
耗了时间,实际上却为以后的工作赢得了时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经过主观努力,可以缩短这个过程,但是却不可以跨越这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不但会妨碍要
追求的目标,而且会加速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的速度。一味图快,以为越快越好,幻想出现奇迹,人为地拨快时间指针,片面追求高速度,反而失去
了尽快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宝贵时间。
4。有序原则
  有序,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有规则地排列、组合、运动与转化。时间的运筹与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说,要遵循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
次序的原则。
  遵循时间管理的有序原则,就要使工作秩序条理化。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西方的时间管理专家们在运用计算机作了各种测定后,为人们
支配时间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中有一条就是井井有条。比如说,木匠的箱子里有各种工具;每次收工时把工具放回固定位置,同把工具胡乱丢在箱子
里所花费的时间相差无几,但效果却大不一样,如按固定位置放好各种工具排列有序,以后使用起来随手可得,如胡乱丢进去,以后再用,要花好几倍的时
间去寻找。国外有一管理顾问,曾对某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做过详细记录,发现一位在办公桌上堆满各种东西的经理,平均每天要花2小时19分钟去
翻寻桌面上的资料。
  工作有条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由于没有安排好工作次序,而影响了工作进度,乃至造成浪费时
间的现象。
  时间运筹管理的有序原则还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也就是要明确目的,从全局着眼,分清主次,明确责任与权限范围,避免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和扯皮
的现象。
  贯彻有序原则还应注意工作内容的简化。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是防止忙乱,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纵观人类发展史,成效往往从简化
开始。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靠简化推动了社会进步。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剔除无用的动作,靠简化提高了
生产效率,推动了管理工作的极大发展。工作内容的简化,包括省去不必要的工作,安排合理的顺序,简化事务性工作和增强预见性。应该经常记住:明确自
己的工作目的,并使工作条理化,简明化,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树立了现代时间观念,了解了时间运筹管理的原则,还要学会利用各种科
学、有效的方法。怎样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恩格斯说:“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我们应该掌握时间运筹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三)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
  人们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些地方。所以要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就可以从对时间进行详细记录统计,
分析时间浪费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节约时间的措施,以达到管理时间的目的。
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一般有以下步骤:
1。时间消耗的记录分析
  时间消耗记录是通过对时间消耗的连续记录,获得时间消耗的真实信息,这是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首先应考虑的基础性工作。
  管理工作者通过对时间的记录分析,了解自己的时间都消耗在哪些方面,就可以找出浪费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拟定改进措施。
  时间消耗记录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时间记录要真实、准确。这是进行时间运筹管理的依据,自欺欺人是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的;二是切勿相信自己凭
记忆的估计。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时间感觉是最不可靠的,即使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强,其对时间的记忆也是有限的,如果靠记忆,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的
时间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三是要作好时间的预先分配,这样可以找出预定时间分配与实际耗用的差别,以提高预控时间的能力;四是选择好自己的记录方法与
时间。必须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所处环境、工作目的等来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和时间。但无论选用怎样的记录方法,都必须把每段时间分清楚,而且有代表性,这样才能得到详细的记录资料,便于分析。
2。时间消耗的诊断
  时间消耗诊断的具体方法是至少在记录一周的时间使用情况后,分类统计时间使用的各方面情况,如会议时间、学习时间、谈判时间、业务时间等,并
计算出各类时间占总时数的比例。通过诊断,要找出“非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事情,并可结合下列问题去进行分析:
A。哪些事情根本不必做?在记录中占多少时间?不必做的工作是指无助于目标和成果的工作,做了就是浪费时间。做了这类工作,说明你把不重要,不迫
切的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上,这类工作占用时间越多,说明你在工作中的分类能力越差。
B。哪些事情可以授权他人去做?或他人去做效果更好?有效的管理是通过各级的分层管理和工作,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职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职业管
理者要经常对照岗位职责,检查哪些是应该自己处理的,哪些是应由别人去做的。对于应由他人去完成的工作,要合理的授权,并明确应承担的责任。
C。哪些事情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我们常讲的“文山会海”就是这类事例的典型。因此限制会议,开好会议,已成为管理好时间的
一个重要问题。
D。有哪些工作错误在过去出现过?占多少时间?错误的重复出现,说明反馈系统出了毛病,需要检查调整。
3。根据诊断结果,制订具体措施
通过汇录和诊断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时间浪费的原因,并通过制订措施,来逐步消除时间浪费,找到最佳的时间消耗途径。
(四)时间运筹管理的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这一普遍规律,按工作的重要性来进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的时间运筹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的具体做法是:
1。列出工作清单,确定ABC三类工作
  职业管理者应把自己的工作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后分析每项工作在系统中的作用。在分析时,可以提三个问题: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其他工作合
并?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来代替?经过这一过程后,再根据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迫切性和有效性分为ABC三类。
A类是最重要的、最迫切、会产生重要效果和影响的工作,职业管理者对这类工作应当确信:必须做好,现在必须做,必须亲自做。这类工作只占总工作
数量的20~30%,但必须花费60~80%的时间去完成。
B类是比较紧要和迫切,但无太严重后果和影响的工作。这类工作最好由自己去做,也可委托别人去办。这类工作占总工作量的30~40%,所花费的时
间一般应控制在20~40%。
C类是无关紧要,不迫切,影响小,无严重后果的工作,可以不做或交由别人去处理。这类工作虽占总工作量的40~50%,但要尽量把时间控制在零。
确定了ABC三类工作后,要找出关键性工作,排出工作顺序。
2。按照工作类别填写ABC分类表

  职业管理者要根据工作类别、工作项目、预分配时间等内容填写ABC分类表。
3。实施
  职业管理者应全力以赴投入A类工作,做到专心致志,直到最后完成,取得成果后,再转入B类工作。C类工作能减则减,如有必要可将其纳入B类。这
样就减少了许多次要的、无成果的工作,同时也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五)时间运筹管理的PERT方法
  PERT方法即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先进计划方法,在经济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可以通过网络图的安排来调整各项工作,使得同样的工作内容可
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时间运筹管理中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如下:
A。划分工作项目,要把整个工作划分为若干项目,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排列先后顺序。
B。确定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C。绘制网络图。
D。计算网络的各项时间值。
E。确定关键路线。
F。采取措施,调整、安排计划。
例如,有一项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
A项,需要3小时;
B项,需要1个时;
C项,需要0。5小时。
假设完成全部工作可以有几种安排方法:
第一种,串联方法
全部完成需4。5小时。
第二种,并联方法
全部完成需3。5小时。
第三种,串并联方法,即网络计划技术
全部完成只需2。5小时。
这个例子说明,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使同样的工作,由于不同的安排而使工作过程更科学、更合理,同时也节约了时间。
时间运筹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一定会赢得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财富。
(六)信息时间管理法
1。基本原理
  信息时间管理法,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管理中的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从分析职业管理者管理时间的行为的发展过程入手,采取形象鲜明的时间管理信息,
造成一种强烈的节约时间的外部环境,增强职业管理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每个职业管理者都从事着区别于他人的工作,面临着不同的外部环境,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究竟哪些因素决定时间管理效果呢?心理学
对人的行为作了如下公式描述:
B=f(P。E)
式中B——行为
P——内在因素
E——外部条件
  可见人的行为无非取决于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也取决于这两个方面。信息时间管理法主要是利用一定的外部信息,作用于人的内在
因素,产生某种动力和压力,促使人们科学地利用时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和行为方式。在无妨大局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压抑自己,歪曲自己,更不愿意与自己作斗争。因此,很难框死自己的时间,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我们平常觉得没事的时候,总想着去看电视,去旅游,去跳舞,这似乎比工作更能吸引人。一般的人都是
需要动力和压力的,这两种力量越强,越有利于职业管理者利用时间。有一个高中毕业生,考大学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他拼命地学习,珍惜每一分钟,
终于如愿以偿。还有一名女工被一名大学生抛弃了,她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动机,立誓在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