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

第5章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第5章

小说: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凡人为什么都用这样的方式在运作?因为他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是要去看到问题的根源,去看到那个关键点,渐渐地我们才能让那问题消失,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是观照。
  除了这个方式之外,所有的方式都是逃避这个问题而不想去面对,或者用另外的方式要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事实上那都不能解决问题,往外看永远都是如此,周而复始。你说他痛苦吗?他很痛苦,这就造成活着时的痛苦轮回,死亡只是换个方式轮回而已,还是一样在轮回。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是痛苦为什么会产生的关键点,当我们能真正地沉淀,全然地去剖析这个痛苦的根源,而不是头脑的运作:听老师在讲道理,觉得很认同。
  老师常说,你要亲证,亲自去检验它,亲自去把老师所分享的道理做很深入地消化、吸收,跟你生命的经验去连结,你才有可能把问题解决,这是不二法门,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否则痛苦永远存在,问题永远存在,如果你不往内看,你没有机会解脱你的痛苦。
  就像有些师父,他修行得很好,非常有道德感,持戒非常严谨,他好不容易一砖一瓦地建立他的道场,这些群众、弟子都是他一步一步用心良苦地连结起来的,这些弟子就像是他的财产。
  有一天他要辞世时,他真的很不甘心,因为他是花了那么多的心力、心血所建立的,这都还是在往外看,所以等到他要临终时,他真的不甘心放下,因为这是他的事业,他还是在筑梦、在追梦,这里面有他自我很大的满足,等待有一天他离开这世界,他不甘心时,就产生了所谓的执著。
  那就有几种可能性:(一)他离不开这个道场,他关心这个道场的一切及他的丰功伟业,因此他有可能变成鬼,他虽死了,可是他的灵魂都还在道场;(二)他会投胎转世再来这个地方,因为他有这个念力,所以他会来这个道场,但若刚好没有这个机缘,他可能就投胎转世变成蟑螂或蚂蚁,守在这道场,就变成畜生道去了,这是轮回的一种方式,或者他变成鬼魂,然后看着他的弟子,看着这个道场。
  曾经听过有一座佛寺的住持临终,他的身体坐缸而不坏,变成肉身菩萨了,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得到了像肉身菩萨这样好的形象,可是他的灵魂仍然留在道场里,他的弟子常常忘了关灯,都是他去关的,他也去弟子梦中骂弟子怎么不关灯,还去别人梦中叫人来皈依他的佛寺。你要知道,生死轮回路就是这样在运作,修行人都会这样了,更何况是凡夫俗子,这都是往外看的结果。
  所以邪曲的心,都是造成我们执著,造成我们痛苦,造成我们身心病变,造成我们不能解脱的原因。当这些心运作你都能抽丝剥茧,每一种心都拿来看、观照它,渐渐地,这些心就会消失,当它消失,你就会越来越自在,身心安泰,自由自在,你的身体就是要这样才会好。
  你的忧郁症、躁郁症、精神官能症,常常睡不好,那是因为你想的太多,内在有那么多的压力,或内在有那么多的不甘心、悲伤、遗憾、惊悸犹存、想报复的心,这些都是导致你身心不能平安、不能幸福的原因。这些就是因为你的梦、你的理想、你的欲望受挫了,你的欲望一定会受挫,纵使你的欲望都没有受到挫败,那也是你生命中最大的挫败。
  当你欲望都实现了,你会发现很挫败,你拥有了全世界,但是你的空虚依旧存在,这都是往外看所产生的结果。我们只要把这些心抽丝剥茧,不再与它认同,这就叫往内看,而不是眼睛闭着看里面有否天堂、极乐世界,我告诉你,那里面只有思绪纷飞,就像炼狱般的空虚难耐。
  除非你往内看是在检视这些自我所产生的邪曲心,你才有蜕变的可能,你的心才能渐渐地平静,你才能看到那种自由自在,那种喜乐清凉、清净的生命本质。
  要观照自己一切自我所产生的心,一切邪曲的心,一切不善的心,你就能渐渐地远离自我所产生的痛楚、压力,你的空虚,急躁不安,你的一刻也不得闲的情绪以及你生命的伤口才有机会渐渐地消失,这就是摧毁你生命伤口最有效的方式。
  愈合伤口有用吗?你生命的伤口愈合了它还是会再撕裂,最好是把它摧毁掉,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批判的心,如果我们随着它一直在运作,它只会造成你身心的不健康。
  所以一个高血压患者,他一定是很容易批判人,看人不顺眼;一个心脏不太好的人,他也一定是满腹牢骚,这就是批判的心。古人说:大度能容天下事,换言之,这是有心量、有度量,看任何事、任何人都没有不顺眼,这是生命最大的幸福。
  生命的痛苦是满腹牢骚,所以你要知道你身边的人的健康情况,你就听他说什么,是否都是负面、批判的,这是最有效的身心健康检查法。当你在这个人旁边,你只要听他满腹牢骚,在他眼中没有一个人是好东西,没有一个是好人,在公司他看不惯公司的一切,从老板、部属、同侪他都看不顺眼,这样的人,你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一定蛮差的。
  一个人的身心状态,你就看他的思维模式,这个人批判的心很多,那他就活得很痛苦,而且他从来就不会去自我反省造成他痛苦的根源。
  所以一个人若看到什么都很顺眼或者没有不顺眼,那这个人的身体状况应该不差,我指的很顺眼是指内在没有声音,有些人虽是嘴巴不说但内心一大堆话,可能要有机缘他才会讲出来,前面我所提到看什么都很顺眼的人,这人身心状况差的几率不大。
  所以要求幸福、求快乐,你要往内看自己有否批判的心,而不是往外看,因为往外看就是一大堆批判的心,看什么都不顺眼,事实上这个不顺眼是伤自己,气死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只有“痛苦”两个字,纵使他活在这世界很痛苦,在他了结生命后跑到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天堂,或者是地狱,不管去哪边,他看事物都是不顺眼。
  这是因为他的思考模式,他常常看到很多负面的问题而激发出负性的情绪,也就是他常常看到别人都有问题,事实上他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人。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看,常常说人是非的人,就是是非人,常说他们有问题的人,他就是问题的本身。如果我们能这样观察别人,那我们更要观察自己,因为这无关于道德。
  我不是要跟你讲道德,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是在讲可以让我们离苦得乐之道,而不是要你们去做圣人,我们只要做很完整的人、健健康康的人、自由自在的人,不管处于任何境地、遭遇,我们都一样的怡然自得,身心都一样的自由自在。
  那需要把自我的心揪出来,揪出来就叫往内看,不揪出来而让这些自我的心在运作,这些叫妄心、妄念,如果顺着它任它去运作,那我们永远都活在痛苦里,不用讲来生,现在就在痛苦里面,不要求来生会解脱,不会的,来生是今生的延续,未来是现在的延续,所以你要转变未来须从现在开始,否则永远不会有机会的。
  =
  机锋之三 嫉妒心是妨害我们生命成长的绊脚石
  易对他人的成就、美貌、幸福、顺境、他人拥有而自己所没有的条件升起嫉妒之心;人的自我就是这样运作,他要别人注意他、赞赏他、赏识他或者听他的,众星拱月,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是最亮眼的,这都是自我在运作的方式。因为那会让自我非常有力量,那会让自我非常的满足,因为生命的痛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生命快乐的一种方式,所以就会产生嫉妒的心。
  当有人比你有成就,你就会嫉妒他。小时候你在班上是第一名,而他是班上最后一名的同学,在长大后,两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成为经理,你仍是个科员,然后你就会开始嫉妒他,你就会拿他的过去、你的过去比较现在的不同。
  但你要知道,宇宙间所有事情都来自于因缘,来自于福分,或许你真的比他有能力,但是他比你有福分,所以他当到经理,你仍然只是个科员。可是自我就是不甘心,就会产生嫉妒心,开始说他小时候的坏话,说他笨但是靠拍马屁才升上经理等,但你说这些话有意义吗?人家会拍马屁也是他的能力之一,为什么你不去拍拍看?人家拍马屁也是在付出代价的。当你准时下班时,他还陪老板交际应酬,他在付出代价,你有吗?
  这就是观察、观照,当你能做这样深度观察时,如果你想要赢得跟他同样的地位,那你就去拍马屁,你不拍还怪人家拍马屁,事实上这来自于嫉妒心,因为你也想得到那个职位。
  你要知道,宇宙间有因果律存在,可能他没有你的才能,但他却比你有成就,那是他的福分,我们要赞叹。
  所以君子有成人之美,可是凡人就不会如此,总是会嫉妒人家,但是他没有想到那是人家过去生所累积的福分,今生才产生他的行为模式得到这些结果。
  看到一对恋人很恩爱,可是你就觉得那女生条件比男生差,怎么配拥有那男生,于是你就不甘心地去搞破坏,想介入却没有机会,你就是想不通,你比那女生漂亮、成绩好,为什么就是得不到那男生的心呢?于是你产生非常大的嫉妒、不满,产生很大的破坏行为,在后面做了许多伤害那女生的事情,但你知道吗,这是人家的福分、因缘,关你何事?人家是过去生有缘的,而你就是无缘却硬要介入,然后惹了一身骚,这种嫉妒心事实上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可是人的自我就是这么运作,然后你却恨那对恋人,这实在毫无意义,因为那男生从来也没有喜欢过你,他就只喜欢那个女生。有时候我们看到一对夫妻很恩爱,但有些女孩就会在背后讲一大堆是非,因为她嫉妒,但那是人家的缘分,关她什么事?她就是吃味,看到别人的幸福她会嫉妒。
  当然,这是用因果的角度来谈,事实上为什么会嫉妒?是因为自我,自我就是这样在运作,当我们有这种心时,可以用因果律、因缘论这样的方便法来安自己的心,也平息一些自我的痛苦。但是事实上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观察,这样的嫉妒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宇宙之间会发生的就会发生,一切都是因缘,该你的跑不掉,不该你的,你拥有不了。
  有人能力不见得比你强,但是他就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果,不论在公司或事业上,你可能怀才不遇,那是因为你的福分不足或者你不修身,你没有把你自己的罩门、弱点拿出来转化,你只一味怪别人。
  所以这些嫉妒心事实上是妨害我们生命成长的绊脚石,对事实一点都没有帮助,对我们的成长一点都没有帮助,只会妨害生命的成长,令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真相或一些事情的真相。
  你可以去归纳,一个人能成功也有他的理由,一个人失败也有他的理由,我们不需要嫉妒别人的成功或嫉妒别人的拥有,我们要从那里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人家拥有那是人家的福分、能耐,我们若只是一味的内心不满、批判,那我们弱点的罩门永远都在,我们要对照自己和他人不同之处。
  有些人就是做事很讲究方法,所以得到老板的赏识,但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