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554-温情毛泽东 >

第7章

1554-温情毛泽东-第7章

小说: 1554-温情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斫毯苤匾!   �
    毛主席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游泳,并把游泳当作锻炼意志的好方法。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像他那样勇敢地与大自然相搏斗,跟得上他的身影。    
    我们理解他的心情,跟得上也得跟,跟不上也得跟。你只要努力,一定跟得上。他不让用救生圈,他也是有道理。他不是蛮干,他一定是对你的水性有了解,而且他对北戴河的水情也了解,这样的话,他自己带头,而且还有战士,这没有问题的。那个浪你不过去,你不知道,你看着它,白浪滔天,很厉害,但是你不进去你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穿过这两个浪之间,正好是一个谷底,你就正好可以出来呼吸。第二个浪来了,你就又可以钻进去,然后又是一个谷底,又可以出来呼吸。它是可以掌握的,是有规律的。如果你不过去的话,你看着白浪滔天,可怕得不得了,进去以后,你摸到它的规律,你还是可以生存,可以存在的,有一定的自由。    
    李讷从小就有和父亲进行思想交流的习惯。上大学后,李讷的思想有什么变化呢?    
    父亲对子女还是很关心的,希望我们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学业上都能健康成长。我1959年入大学,1960年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我病了,病得挺厉害的,也是不得不休学。就是缺少营养,浮肿,闭经,很长时间,完全不能睡觉,就休学一年,又复学,复学以后身体还是不是太好,有一段因为有病,精神不是很好。三年自然灾害也很快过去了,国家的经济又开始恢复,虽然说是困难,但是大家的精神头还是挺足的,很愉快的。我自己在大学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以前在实验中学,是个女校,而且干部子弟很集中,就是我的同学,可以说还是在那个圈子里面,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都是一些普通群众的子弟,工人、农民子弟特别多,干部子弟很少,这对我帮助很大。因为父亲再严格要求,再要求你不要特殊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骄傲,但毕竟身上还是有这些东西。你一碰到这么多的群众,说实在的,对自己的触动是很大的,从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化,就是我要改变,不能像以前那样的,老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高明,很看不起人,觉得不应该这样的。思想经过很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学雷锋,对我触动很大,我就觉得一定要改变自己,一定要变成一个普通的,跟大家一样的,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健康的一个人,和大家打成一片,真正在政治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能够好,在各方面能够全面发展的。我觉得思想上有这么一个变化的过程。我在这期间有一段信跟他写得少一点,自己在那想事呢,觉得自己不行;比别的同学差,觉得自己的那些弱点,反正觉得自己要改。    
    《庄子》一书中,有一篇著名的寓言叫《秋水》。记述了自高自大的河伯和虚怀若谷的北海神之间的对话。河伯在对话中,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和浅薄。李讷在读了《庄子·秋水篇》后,思想上很有触动。她给父亲写信都写了什么呢?    
    《庄子·秋水篇》实际上是我们大学的课程。学了这个我一想,我觉得自己挺像河伯的,觉得应该改变,彻底地改变这一切,跟上大家,跟大家打成一片。所以后来就想通了,就给他写了信。他很高兴,他给我回信,叫我要读“浅近书”,我以前就是那么大的厚本子,一本子一本子地读,他说你应该由浅到深,慢慢积累,而且是应该合群,要跟大家打成一片,要开朗。经过这个以后,我开始在思想上觉得父亲说得真是对,我要按他的教导做,精神上也比较开朗了,和大家还处得很好。我觉得父亲对我的鼓励是最好的鞭策,他从来都是严格要求我们,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但是真正触动我是在大学这一段。从小他严格要求我们,以及到了最后,到了大学给我反复来信。后来我们写了几次信,交流,父亲觉得比较欣慰,我也感到很高兴,能够得到父亲的鼓励那太高兴了。    
    毛泽东在写给女儿的信中,鼓励她最多的是什么呢?    
    我一个是身体情况不是太好,再一个就是想这些事情,觉得要好好地改变自己,就是世界观要根本地改变。真正触及我就是这一段时间。我和父亲前后可能有十来封信吧,现在都在档案馆了,我这没有,他都是鼓励我的。特别是我身体不好,几乎每个学期都要生病,在我生病期间,他给我写信鼓励是最多的。他鼓励我,要有意志,要有毅力,他对我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为人一定要立志,要有志气 ,要有毅力。他在信中还写了一些古人的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好多这方面的,比如曹操的很多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像这些很多的诗词,我觉得是他对我的严加管教吧,我很感谢他。    
    


第二部分访问 李讷 下2

    毛泽东的教育方法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点,李讷有着深刻的记忆。    
    他是很平易,也很民主,你可以随便地讲,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但是真正的大方针你必须听他的。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是顶撞,就是孩子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现在想起来,可以说,没有那样的教育,没有那样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的精神状态和今天这样的心态。不可能。    
    随意的日常生活,也有让李讷不随意的地方,她必须小心翼翼。    
    反正我们在家里很随便,并不像人们讲的那样,主席也是父亲,我们也是子女,就跟你们家里的父母一样的,在家里很随便,很随意。只是有一点不随意,就是他一睡觉我们都得踮着脚尖走路,我们都已经养成习惯了,不能出一点声音,都是小心翼翼的,除了这个没有任何别的。    
    在中南海,人们都知道,毛泽东在工作的时候,喜欢安静,讨厌人家打扰。    
    他工作的时候,我们也不去打扰,这哪能去?而且也不要喧哗,但是实在工作时间太长了,我们也会去给他捣点乱,让他转移转移注意力。但这种情况,比在延安、西柏坡时,要少。我不是小时候喜欢画画嘛,我非缠着他让他给我画画。他好像是画了一个大白菜,我现在不太记得了,那个画现在也没有了。就是工作时间太长了,我们也去打扰打扰他。    
    毛泽东并不喜欢过生日,李讷会给父亲送生日礼物吗?    
    父亲过生日我好像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他不怎么过生日,他经常外出,生日经常不在家里。我们只能是在他的生日的时候表示一点自己的心意呀,画点画呀,做个什么小工艺品呀,表示一下心意。好像没有大家在一起吃饭什么的,这种情况记忆不深,基本上好像很少,有我也想不起来了。    
    记得我十五岁时给他做过生日贺卡,就像现在的小孩叠纸星星、小纸鹤什么的,那个时候时兴那样做。我们那时都有手工课,学刺绣,不是都有丝线嘛,我就拿丝线把纸缠上,然后写几句自己心里的话,很简单,中学生也没钱,就表示这个心意,他就很高兴了,不需要太多的什么了,就是表达心情,我爱他,我希望他好。他过生日了,我作为他的女儿,把自己要表达的心意表达出来。东西虽小,但是个心意,自己亲手做的。我还画了画,写了一个寿字,附了一封信给他,我不是当面交给他的,因为当时他在睡觉,我好像是请卫士放到他办公桌上的。    
    …………    
    李讷的姐姐李敏搬出中南海之后,毛泽东想念李敏的时候,就让李讷代他前去看望。    
    姐姐搬出去自己住,爸爸起初不知道,姐姐以为爸爸知道,心里面结着疙瘩。爸爸想起姐姐,就让我代他前去看望。姐姐在大学,我去看过她,她那个时候做实验,她学化学的嘛,硫酸烧得腿上裤子上都是洞。当时,我去看过她,以后又看过她几次。我们姐妹是挺好的。她住在兵马司,后来又搬到景山后街。至少有两到三次是父亲正式叫我去看她。我就执行嘛,坚决执行,就按父亲的意思去看。    
    毛泽东不仅注重培养儿女间的亲情,而且利用自己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渊博学识,并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亲自为他们选择必读书目。李讷后来选择读北大历史系,与毛泽东的熏陶不无关系。毛泽东当年编的教材是什么样子,如果能留下来说不定会畅销呢。    
    他让我们先读《水浒》,因为《水浒》好读,故事也比较引人入胜,然后读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还有诗词,反正都是他给我们选的,从各种诗词集里选的,订成好几本。打印成册,每个孩子一套。包括我的表哥,我的堂弟,人手一份。这个可能别人不保存了,反正我是没有了。经过了这么多的折腾,你看现在我的信也没有,照片也没有,都没有了。那个很珍贵的,铅印的。但是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一般,喜欢的就背,就感兴趣。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是和图书馆的老师最好,到中学的时候就跟老师关系更好了,因为我喜欢看书,所以看得多一点,背得也多,他一看你感兴趣,背得也多,他本人就喜欢了。喜欢就谈的多一点,逐渐逐渐地给你的也就多一点,我也去问,还有什么,他就都给你,这样逐渐逐渐就开始吃偏饭了。因为他喜欢文史,周围又没有人跟他交流。我喜欢,所以他就给我讲。比如说大观楼的那个对联,他说,你明天就给我背出来。结果到第二天,一直到下午我要回学校了,他还没起来,等下个礼拜我就问他,你还记得让我背吗?他说,哦,那你就背吧,我就背了一遍。像这种情况,有的时候,你越喜欢他就越给你,就越有共同语言。    
    我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文科,但一开始的时候,母亲叫我学理科。我喜欢文史,最后我觉得我还是别选文了,我已经填了理科的表。他问我怎么想,我说我不愿意,我还是不能学理工科。父亲说,那你自己定,可以嘛,我又转过来学文科。然后就考试了。    
    …………    
    毛泽东到了晚年,孩子们大多不在身边,父女间的亲情是怎样体现的呢?    
    这个我就很难说了,他的境界,不是我们能揣测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伟人的心灵就像那高山之巅,那里终年狂风大作,云雾满天,可是呼吸却是异常的顺畅。我觉得这句话说得比较好。人都是这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都是人之常情啊。有痛苦,有欢乐,这都是很正常的。    
    说实在的,他严格要求我们,就是他对我们感情的表现。他若不是真正地爱我们,希望我们真正走上社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不会那么严格要求我们的。这就是爱,我觉得这个严就是爱。他也像普通父亲一样的,跟我们在一起时很随意,很愉快,他也很喜欢孩子们的随意。没有什么拘束,就跟你家一样,你家什么样,在父母面前什么样子,一样的。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