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554-温情毛泽东 >

第3章

1554-温情毛泽东-第3章

小说: 1554-温情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飨挥凶龉疑豆ぷ鳎庖残硎撬鹑怂滴沂呛萌说脑颉!   �
    平常的印象里,卫士之间互相有点意见,或者有点误会。主席知道以后就找他们谈话,调解调解。还有江青、护士之间,和卫士之间,有点不愉快的事,或者有时候是江青批评卫士了,或者是批评护士了,护士和卫士有点冤枉,主席有时候和卫士和护士做工作。据我知道主席说过这个话,一个意思,要原谅江青,说你们要为了我。完了回来他就批评江青,这个我印象中比较多一点儿。    
    1958年以后,江青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点火,有点脾气呀,这些孩子们,都是年轻娃,受不了委屈的多一点。虽然具体是啥事情我还说不太清楚,但我有这种感觉。我没有亲眼看过,也从来不问,但是从一些人的言语流露出来,我就有这种感觉。    
    有一天晚上我给主席送东西,主席就把我叫住了。我说主席你有啥事情啊,他没说有啥事,他说你说我管多少人,我心想这还不好答嘛,我说全党、全国人民都归你领导嘛。不,我只管两个半人,这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就问主席,哪两个半人。你一个,罗光禄一个,他停了,我说那还有半个是谁,江青。他这么说,我也不好问,我就轻轻笑了一下。    
    我从工作里边有这种感觉,毛主席喜欢老老实实的人。你对问题有啥看法你就是啥看法,你要说你心里的话。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我看他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他知道的,他就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办。不要装懂,不懂就是不懂,我看他喜欢这样的人,你有啥想法,你就说,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第一部分访问 高智 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习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可能以为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要跟着他的节奏走。在高智的记忆里,大家都关心毛泽东身体,毛泽东也非常关心工作人员的身体,尽量不耽误他们的休息。    
    主席交代我们事情大都是口头上的,但有些东西是文字批的,交代我们怎么写信,或者怎么怎么办。有时候叫我们办的时候,就随时叫,不管是二十点或是一点或是两点。通常都是他晚上批好的东西他不叫,他在天亮的时候再叫你。我至少有两三次跟主席说,你写好了以后就叫我,我们就拿去办。主席讲了一句,你们是被动的,我是主动的。他照顾我们还要休息,这里面有很多东西要看,因为你们要来我就把这个翻一翻。实际上,他凌晨两三点钟就批给我了。他不叫,天亮了,公鸡啼了,他该休息了,你也差不多休息好了,他再叫你办。    
    他叫我们就是两个办法,一个是叫卫士通知,值班的李银桥什么的打电话叫我们;一个就是打电铃,我们的电铃声音大,但是声音也不能太大,太大就是隔着墙,也会妨碍主席休息。为了能随时到岗,我们几个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叶子龙同志的一家,我们一家,罗秘书一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家里还有很小的小孩呢,都不让他们高声哭喊。我们教育说,哭的声音太大或者时间太长都会把毛爷爷哭醒。那时候,我们的电铃声音比较大,你就是睡着了也不要紧,主席不打电话的,一打电铃就能叫醒我们。我在他身边工作,他最多打过三次电话,他没有那么痛快打电话。我们一般是把他的电话线拔掉。总台打电话叫我们过去,把电话一插上,然后叫我们。总理打电话找主席也很少,总理要找主席通话也是先跟我们打电话。    
    有时候总理就说,他要给主席打电话,咱也不能问“你跟主席说啥呀?”我们就跟主席报告,总理要跟你通话。我就把电话给主席插上,然后他们通完话了,我就再拔了。主要是怕妨碍主席休息,因为他的习惯就是不打电话,就是叫我们请他们来,当面说,不打电话。    
    过了1961年的元旦;高智他们就按毛泽东的计划;到农村去搞调查;了解大跃进、大办食堂的真实情况,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    
    我记得是1961年的1月15日,我们这些下去的同志都穿着下去的衣服,一身棉装;集合起来,我那天晚上本来要叫主席检阅了,看每个人穿的走的样子,一块照张相,然后去河南去了。我们到河南以后,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调查食堂情况到底是怎么样,调查完了以后我就往中央报告。我当时的看法是,食堂在农忙季节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制度是很不妥的。以后又到江西去了一段时间,回来以后,如实汇报。当然,这些问题不光我们来调查,还有中央其他的同志来看。后来,中央就做出决定,食堂制度取消了。    
    下去一年多,高智他们回到中南海,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年头较长的同志,都要离开毛泽东去地方上工作了。十年的朝夕相处,在分别的时候,毛泽东透露出挽留之意,曾两次留下高智合影留念,尽管高智想继续留在毛泽东身边,但毛泽东做事一向从大局出发,他不能徇私情而留下来。    
    ………     
    高智离开毛泽东就像是离开自己的父母一样,会写信问候,汇报情况甚至写检讨。当然,他也时不时给毛泽东寄些陕西特产,寄托自己的思念。    
    从1962年回陕西,到1965年再去北京,这中间还写信,写过几次信,寄过几次陕北的小米,中间我也到陆川县工作过。陆川县的苹果是名产嘛,我给主席捎过苹果。我的工作变动,我也给主席写过信。我的学习计划没完成,也给主席写信检讨过。    
    到了地方以后,复杂的环境让高智无所适从,他开始想念毛泽东,想念那段在梦中都挥之不去的中南海生活。    
    开始离开主席的第一年没有想,特别是到了陕西以后,各方面工作不知道咋搞,人也不熟悉,慢慢地就越来越想主席,越来越想,每天晚上做梦都想。有一天我正在搞农业侦察工作的时候,突然叫我回来,我当时就想,一定是主席来了。结果不是,是要把我的工作从研究所调到县外办。我天天盼,月月盼,盼能有机会到北京去。1965年1月份,我终于有机会到北京去了,印尼退出联合国了,我们中国跟印度尼西亚就成了同一战壕的了,我们中国派了一个比较大的代表团。大伙都是搞外事的,一起到印尼去了。    
    我没想出国,人家给我这么个机会叫我去,我是想到北京去。一下火车我就到中南海去了,西门口站岗的还认识我,一见我就叫我进去了。    
    1965年1月,高智终于有机会回到中南海,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泽东。    
    那次见了主席,是1965年1月13日。我到了,就先见主席。    
    我跟主席的秘书徐业夫到主席的卧室去,他躺在床上,也没有起床。我就坐在床边,跟他谈了一会儿。我主要谈我的工作,他还是说要到陕北走一走。我说,这几年我跑了不少地方,我一直盼着你去,我可以陪你。那天好像是星期六,为什么是星期六呢,那天我就没有离开中南海,一天都在那呆着,到了晚上以后,我还陪着他去参加舞会去了。晚会完了以后,我才到华侨饭店去报到的。    
    那次的分别,高智没有想到竟是他最后一次见毛泽东。回到陕西后,他日日盼月月盼,希望毛泽东能回延安沿黄河走一圈,可是他怎么也没有等来。想着当年与毛泽东的约定,高智先后在延安、洛川等条件艰苦的老区做前站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晚年的高智又开始想念起毛泽东来。从当年的壮志少年到现在的白发老人,对毛泽东的热爱在高智身上延续了一生。    
    


第一部分访问 韩桂馨 上

        
    1947年初,胡宗南率领国民党20万大军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中共中央机关分为前委、后委行动,毛泽东率领几百人的后委机关转战陕北,与国民党军队巧妙周旋。这一年,20岁的李银桥和18岁的韩桂馨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李银桥担任卫士,韩桂馨是毛泽东的家庭服务员。    
    对于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几乎所有的人都很高兴,而李银桥竟然不愿意,原因何在呢?    
    为什么不同意呢,毛主席就问过这句话。我老伴回答说,我在周副主席那儿工作的时候,提出来希望学习,因为自己文化低,想学习学习再工作。主席说,你在我这工作,我也会放你去学习的,这个顾虑你不要有,你不是因为喜欢周总理那儿,不愿意来我这儿。李银桥忙说,不是不是,就是因为他答应我了,你不放我走,我就着急了。主席说,行,咱们订个君子协定吧,半年我放你走。半年到期了,主席就和李银桥商量怎么办。正在战争环境下,李银桥一看实在走不了,就又续了半年。这一续就是十五年。后来,李银桥发现毛主席很恋旧,穿的衣服旧了也不丢,用的喝水缸旧了也不丢,人用久了也不愿放走。并且主席大事小事都挺讲信用的,具体用人,他完全有权力决定,大家都能理解。就这件事情,因为有这么个特殊情况,以后就不再提半年的约定了。从1947年去主席身边,到1962年离开,前前后后总共十五年。    
    就是在陕北转战的时候,毛泽东也没有忘记帮助李银桥学习。    
    当时,毛主席给李银桥布置了一个任务,写日记。    
    李银桥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自己的文化底子薄,怕是不容易写出来。但由于是主席布置的任务,他必须完成。李银桥在一个本子的封面上写的是“旅行集”,主席说写错了,不是这个“集”,是“旅行记”,记录的“记”,日记的“记”。    
    虽然日记的质量自己都感觉不满意,但是李银桥写完就得交上去。主席说,我给你改改。李银桥写的都是大白话,看到的什么写的什么,既无结构,也无修饰。主席一看就乐了。不过,主席就像老师带学生一样耐心的。他鼓励说,优点是如实反映了自己看到的情况,有什么写什么,不是人为编的,挺好。缺点是写得比较乱。毛主席又说,这样写比华丽的辞藻更受欢迎。你寄回家给父母看看吧,看你的文化有进步了。说完,主席还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李银桥寄回家之后,全村的人都想看,说是毛主席御批,毛主席批改的作业,看了以后都挺受鼓舞的。    
    主席最后说,学文化,写日记是最好的练习提高。你们经常写,经常记,既能提高文化水平,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高小毕业的韩桂馨,1945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卫生部下属的中央幼儿园工作。为什么挑选她到毛泽东身边去呢?    
    我是在李银桥之后到主席那里去的。我记得是在1947年10月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因为那个时候,天天行军打仗,挺艰苦的。我们这个部队里,有一个最小的战士李讷。李讷那时刚七岁,战争环境里,上学是不可能的。可她又到了上学的年龄,除了生活上需要人照顾,学习上也需要人指导。就是因为这样,我被挑选到主席身边工作。    
    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找我谈的话。他说现在你的工作需要调动一下,跟你谈谈情况,征得你的同意。一听是到主席身边,我满口答应。他说,你去了以后,主要负责照顾李讷,同时教她识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