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c_形包围 戴旭 >

第44章

c_形包围 戴旭-第44章

小说: c_形包围 戴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的军事改革; 1917 年之后新建苏军等。这些颠覆性的军事改革,   推动了俄罗斯军队的近(现)
代化进程。

  二、现状

  从 1992 年开始的俄军体制改革堪比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改革。 2006 年,
                                  至       俄罗斯酝
酿已久的雄心勃勃的体制改革计划终于付诸实施,   标志俄军在军事改革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
极其关键的一步。

  (一)叶利钦时代:艰难拉开军改序幕

  苏联解体后苏军四分五裂,俄罗斯军队刚组建即陷入危机,作战能力急剧下降。1991
年海湾战争的爆发震动俄军,此后军事改革开始酝酿。
  ①格拉乔夫时期

  1992 年 5 月,根据新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的改革设想,俄罗斯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是建
设一支〃精干、强大而又便于指挥的现代化职业军队〃。

  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 1992 年底,主要完成国防部、总参谋部和其他指挥机关的组建工作,研究
并确定俄军建设构想,清点现有装备、削减军队数量,制定军队结构、编成、部署和裁减计
划;

  第二步:截止于 1995 年,重点调整军兵种结构,陆军由集团军级和师级结构向旅级结
构过渡,基本完成由原苏军驻扎地区向俄国内撤军任务,并组建新的机动集团;向义务兵役
制和合同兵役制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过渡,兵力总数调整为 210 万人;

  第三步:从 1995 年开始,将国防部改为文职机关,对各军兵种机构进行彻底改组,改
革军区体制,建立职能和地区司令部,完成新的军队集团和军事机关的组建工作,完成混合
兵役制的过渡,将俄军数量裁减至 150 万人以内。

  实施情况:由于受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影响,军费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军队训练和
战备任务,改革严重受阻。其间又爆发了车臣战争,两大原因,导致俄军第一次改革未能如
期完成。

第七部分 2。罗季奥诺夫时期

  ②罗季奥诺夫时期

  俄军在车臣战斗中的表现一落千丈,较苏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据统计,1994…1996 年
的车臣战争中,为对付两万多车臣武装分子,俄军先后派出 10 万大军,以牺牲了 2483 名军
人、损失 80 辆坦克、729 辆装甲车、93 门火箭炮、18 架直升机和 420 辆汽车的惨痛代价铩
羽而归。此战表明,军改必须继续推进。

  1996 年 7 月叶利钦签署总统令,任命罗季奥诺夫上将为俄罗斯国防部长。罗是鹰派人
物,强烈反对北约东扩。他认为应该恢复和保持俄罗斯在世界上军事强国的地位。

  为此,罗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保留战略火箭军、海军、空军〃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不调整其兵力和编成,突出核
武器的威慑作用;在 3…5 年内保留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军五大军种,只对
陆军兵力进行削减调整,最后达到依次占兵员总额的 30%、15%、13%、12%、10%的比例;
保留 10…12 个〃21 世纪多用途合成师〃作为〃战斗核心〃部队,集中财力物力确保其战备训练,
将空降兵重新划归陆军,裁减空降兵为 3 个师和 2…3 个旅,合并空军的一些航空兵团,海军
每个舰队各保留一个分舰队或区舰队;精简总部、兵种、大军区和舰队机关,建立一支强大
的预备役队伍。

  但是罗的军改方案遭到在军事改革方面有较大发言权的国防会议秘书巴图林的否决。          在
巴看来, 国家经济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        现阶段俄国家安全只能靠战略核力量来保
障。在 2005 年前必须将 300 万总员额减至 170 万,合并相关军兵种,进一步削减国防预算。
为此,必须在战略导弹部队、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空间防御部队的基础上组建导弹…航天部
队,将空军与防空军合并,成立直属总参谋部的战略力量作战指挥部;撤销陆军总司令部,
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保留武器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生产和动员潜力,扩大先进武器装备
技术的出口,夺回失去的国际军火市场等等。

  俄军在炮击由于俄军高层意见严重分歧,且罗季奥诺夫掌军期间,俄国内经济形势更加
恶化,其军队改革方案还未实施,即宣告流产。

第七部分 3。谢尔盖耶夫时期

  ③谢尔盖耶夫时期

  到 1997 年,随着俄罗斯政局渐趋稳定,国内经济缓慢回升。同年 5 月,叶利钦任命谢
尔盖耶夫为国防部长。同年 7 月,谢尔盖耶夫以罗季奥诺夫和巴图林的改革方案为基础,制
定出新一轮军事改革方案,规划了 2005 年前俄军建设和改革的蓝图。

  该方案目的是使俄武装力量的结构、战斗编成和人数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军队技术装备
的性能水平和战斗准备程度;切实改善军官队伍状况,改进军官的培训和保障,增强军事法
制和军事纪律建设;加强军事科学体系和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可靠的社
会保障。

  在改革方案执行后,俄军费开支明显增加,军人社会地位提升,军心开始稳定,军队内
腐败人员得到严惩。1998 年,俄军将原先的五大军种改编为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火箭
军四大军种,总兵员 120 万人,将陆军总司令部降为陆军总局。叶利钦称赞说,谢尔盖耶夫
上任两个月所干的事比罗季奥诺夫一年里干的还要多。

第七部分 4。普京时代:大刀阔斧,锻造新军(…

  (二)普京时代:大刀阔斧,锻造新军

    普京执政以后,全盘审视俄军改革的发展思路及现状,作出大规模裁减俄罗斯军队的决
定:一是将战略火箭军由军种降格为兵种,原先该军种的总司令降格为司令员,并进行总数
为 8 万人的大幅度裁减,将战略核力量保持在最低限度——够用的水平上;二是重新建立陆
军司令部,以统一的指挥机构促进整个陆军的建设和发展。

  ①精简机构,换装武器,建设职业化军队

  2001 年 3 月 28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任命与其关系密切的前情报官员谢尔盖·伊万诺夫
为国防部长。
  伊万诺夫计划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军队进行改革:一是确立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新军事学
说;二是简化指挥链,将国防部变为一个更精简、更有效的机构;三是通过增加拨款,研制
新型武器,恢复士气;四是分阶段将其军队改造成为一支有能力以较小的伤亡和更先进的装
备对付各种威胁的职业化军队,其中包括俄罗斯如何在海外投放兵力。

  两年后,改革开始初见成效:俄军合同兵役制计划实施顺利;作战训练的强度和质量得
到提高,陆军和空军接收第一批新型升级武器,国防开支增加,官兵士气回升。

  2003 年〃伊万诺夫原则〃出台,重点致力于军队职业化。

  自 2001 年至 2004 年 7 月,因受前总参谋长阿纳托利·克瓦什宁的阻挠,伊万诺夫军事
改革方案一度受到干扰。为降低总参谋长的地位,改革派对联邦《国防法》作了修改,俄军
作战控制权实现了从总参谋长向国防部长的转移;         俄军出售、研制和装备了一大批先进武器。
根据 2003 年制定的职业化计划,目前俄海军和空军大部分人员(半数以上)已经是合同兵役
人员。预计于 2007 年底之前,包括空军、海军和核武器部队以及所有的空降部队和海军陆
战队、大多数步兵旅和所有特种分遣队的约 88 个单位将全部成为志愿兵部队。

  可以说,自 2001 年开始的伊万诺夫军改,基本取得了成功,为下一步俄军采取更大幅
度的编制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七部分 5。普京时代:大刀阔斧,锻造新军(…

  ②大刀阔斧,全面调整军队编制体制

  困扰俄罗斯军队的根本问题是:规模庞大、体制臃肿、指挥效率低下、军兵种结构不合
理等。从 1992 年开始直到 2003 年的改革,一直都是围绕克服这些问题进行,但始终没有有
效根除这些问题,只是逐步逼近这一目标。

    鉴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以及十余年军改成果的量变积累,
2006 年俄罗斯军事改革步伐突然提速,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5 月 10 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第七个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问题
是当前俄罗斯最主要、   最现实的问题。俄罗斯作为拥有核武器以及强大军事政治影响力的世
界大国应该肩负起维护世界稳定、消除威胁的主要责任。5 月 24 日,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
在俄罗斯议会发表讲话,对未来 5 年的军队改革前景进行了描绘。5 月 29 日,俄国防部正
式作出决定:撤销现有六大军区,成立三个地区司令部,分别针对远东方向、中亚方向和西
部欧洲方向。该方案将于明年起实施,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全部完成。

  根据 5 月 29 日俄罗斯国防部会议精神,俄军这次改革重点将从四个方面着手:

  (1)改革编制和指挥体制。按照俄军最新改革思路,俄军将于 2010…2015 年完成军队
结构改革。首先,撤销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编制,职权收归总参谋部,成立相应的陆军、海
军和空军局,明确区分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职能。按照改革计划,国防部是负责人事政策、
后勤保障等职能的文职部门,总参谋部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指挥机构,直接指挥军队的作战
训练。其次,废除战略火箭兵、航天兵和空降兵司令部,组建战略核力量、军事航天防御、
快速反应部队司令部。最后,大幅精简六大军区、四舰队司令部机构,使其变成行政管理机
构。

  根据地域原则,在东、西、南三个战略方向成立三个地区司令部,统辖地区内各军兵种
部队。东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乌兰…乌德市,统辖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伏尔加
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太平洋舰队可能也包含其中;南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萨马拉
市,统辖北高加索军区、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西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莫斯科市,
统辖圣彼得堡、莫斯科两个军区,以及莫斯科特种司令部、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由于
俄罗斯北部是气候恶劣的北冰洋,所以俄军没有设立北部地区指挥司令部。

  按照改革设想,俄军各大地区指挥部将拥有自己的炮兵、防空军、空军、工程、通信以
及其他部队,部署在相应地区的空降部队也将由它们指挥。但是,由于战略火箭军处于俄罗
斯国家安全战略核心地位,俄军认为作为俄国家安全最重要保障力量的核武器,只有在统一
的指挥之下才更可靠,所以,此次改革没有将它拆分到三个地区指挥部。

  (2)组建新型混编兵团。鉴于目前俄军作战单位是营、团、旅、师、集团军、军区,
体制臃肿,所以,根据改革方案,俄军将组建混编常备兵团,营和团为基本战术单位,旅和
师为主要作战兵团,每个作战单位都配编侦察、电子战、特种作战、后勤保障部队,成为自
主作战集群,独立完成各种任务。目前俄军已经开始实践尝试,在北高加索组建了两个山地
步兵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