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c_形包围 戴旭 >

第3章

c_形包围 戴旭-第3章

小说: c_形包围 戴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樗冀呗悄藕昂羯黄渲帐廊床坏眉茫钜怖嘧琛4餍褚宦纷呃匆彩堑叩唪ぃ娑蕴逯坪痛呈鼐墒屏Φ奈ё范陆兀蟪逵彝唬钇A 2唤龇苫铺诖镉胨薰兀肷畎捕ㄒ彩庇欣选T诩焕幕肪诚拢昵暗某铝廖栋驳哪纤瓮醭杓瞥隽艘惶拙舶畹恼铰源蠹疲裉斓拇餍裢泄蠢醋龀隽顺錾恼铰阅被禖形包围》一书的最后一章《国策·军策:中国国家战略定位》就是证明。

中国目前表面安宁,其实危机四伏。这样的时代尤其需要战略家。法国战略思想家安德烈·博富尔曾经指出:人类的命运是受到两个因素的决定,一个是哲学思想,另一个是战略。战略固应接受哲学思想的指导,但适当战略的选择又正是保证哲学思想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④'战略思想的强盛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所以我希望“戴旭”在中国并不只有一个,而是很多个,一大群,这样的中国才真有希望。2010/02/01



8000里外拦截战争!

——未来新型中国空军遐想

戴  旭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在空军某指挥学院战略科研部任“研究小组组长”。看到美国空军饿鹰扑鸡一样扫荡对手,伊拉克空军米格29惊慌钻入沙丘的一幕幕战况,我的脑海里一刻不停地翻卷着这样一个话题:未来中国空军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处在强大的位置上,我们怎么攻?如果我们处在弱小的位置,我们怎么防?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空军最基本理论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这个起点没找准,空军多年来事实上没有战略理论。不少学术军八股,在概念名词里荡秋千,空对空,风打风,基本上不着边际,泛泛而“论”,不知“理”之所在。由于新中国空军先天不足,没有参加过大规模战争,没有组织实施大规模空中战役的经验,又在极左思维干扰下,失去认真领悟经典空军理论的机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走过很长时间的弯路,到海湾战争猛然惊醒中国军队的时候,中国空军才发现自己从装备技术到战术思想,都全面落后世界几十年。由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规律,这个现状,也一直困扰着我。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我连写几篇文章,其中之一就是后来收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盛世狼烟》里的“鹰击战略”。在那篇“新型中国军队设计蓝图”的文章中,我直截了当地提出,新型中国军队应该有为中国沿海提供3000公里防御纵深的基本能力,这个指标其实就是为未来中国新型空军制定的。

为什么是3000公里?这是因为美国在对中国设想的几乎所有海空战争中,都以关岛为枢纽,以对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北京等纵深,点穴式或毁灭式攻击为基点。关岛距离中国大陆的直线距离是2500公里。未来我空军若没有威慑和压制这个距离上空中作战集团的能力,其他军兵种事实上将和1999年的南联盟人民军一样,被置于无用之地。

2006年5月份美国进行一次代号为“龙啸”的兵棋推演:推演假定未来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五角大楼迅速向在西太平洋地区待命的四大航母战斗群下达作战命令,作战舰队迅速按作战预案向有关海域集结,中国在精确导弹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重创美国舰队,美军迅速出动驻扎在关岛和冲绳的B…2轰炸机、F…22和F…35隐性战机,对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香港等大城市的高价值目标群,以及中国军队导弹阵地和机场实施轮番轰炸;使中国损失到难以承受而停战求。

2009年5月份,美军在海外前进基地关岛的F…22隐形战斗机和B…2隐形战略轰炸机,接连进行高难度实战演练,5月13日,美国进行了代号为“极地闪电”的空军大强度、超远程奔袭演习,两架B…2从关岛起飞,直奔1万6千公里外的美国本土的阿拉斯加,在飞行过程中,KC…135飞机对其实施空中加油。在太平洋某预定海域上空,与为其提供空中指挥和支援的E…3空中预警机和F…22隐形战斗机会合。在E…3的指挥下,B…2和F…22连续突破假想敌“红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封锁屏障和“红军”战斗机的数道防线,最终飞抵阿拉斯加靶场,发射卫星GPS制导武器成功摧毁“红军”的重要目标。美军直言不讳地宣称,这次“极地闪电”空军演习行动的假想敌就是亚洲某个拥有强大地面防空武器和雷达、并且空军规模达到区域优势的敌方。这已经把目前中国国防的软肋和美国亚太地区的基本军事思路,完全挑明了。我在《世界军事》2009年第8期,曾就此进行分析。

三十年沿海城市化建设,已经让中国的社会物质和心理结构都变得脆弱,我们已经承受不起在本土进行战争了。据统计,中国沿海十几个省市(再加上香港、澳门和北京),约14%的国土上,密集地生活着全国40%的人口,约500万户各类企业,生产着占全国63%的GDP。工业园区众多,星罗棋布的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枢纽、大型民用机场、商业港口、电信、水利工程设施,石油储备基地,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证券交易场所;以及疯狂的城市化进程下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群……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大部分成果在这里,中国现实的命脉和未来的希望,事实上也在这里!

可是,恰恰在我们最重要的心脏附近,驻扎有目前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军事基地、航空母舰集群,集中了当今世界性能最先进的核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反导系统、隐身战斗机和隐身战略轰炸机、战略侦察机、各类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我们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防空系统都买来,也无法把我们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严密地防御起来,更不用说我们在武器性能上近三十年的差距。看看我们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现状,就知道了。中国没有航空母舰,不能为自己的沿海地带提供哪怕是一千公里的局部防御纵深;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没有在外国驻军;中国海域边缘的岛屿都被别国占据着,无法部署兵力,因此无法将危险尽可能远地拦截。这种情形,正如中国柔软的心腹部,对着无数的刺刀、砍刀、长矛和弓箭!

这种被战略劫持的战略被动态势,在当今大国,只有中国所独具。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下,沿海各城市发展和生产布局,几乎没有任何国防意识。中国的国防如此脆弱,外部威胁如此严重,可笑的是,美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居然还在别有用心、贼喊捉贼地喊什么中国威胁论,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些中国人也相信这种带有战略欺骗用意的鬼话。

20世纪中叶,朝鲜战争特别是越南战争的爆发,让新中国领导人认识到沿海面临外部空中轰炸的巨大威胁,于是作出“三线建设”的决定。但是,今天中国不可能再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工业转移了,因为家底太大,而且西部很多战略设施也处在空天打击的威胁之下。

2008年初的大雪灾,仅仅是一场雪灾,就出现电力中断、交通瘫痪、生产停滞、经济下滑等等国家危机。如果是严重程度百倍以上的战争,会如何?之后,我在《环球时报》发文,公开主张未来决不能在本土迎接战争,原因很简单,在我们自己的本土上进行战争,即使胜利赢得的也不过是一片废墟,如果我们最后不能将侵略者的国土全部占领,连赔偿也无法拿到。美国进行战争之前,总要计算成本,我们也应该算。由于核武器和其他战略能力,中国已不会再次面临救亡图存的战争,因此,不能再为了胜利不计成本。我因此主张,中国新型军队建设,必须把“御敌于国门之外”当做核心军事能力,一旦敌人对我发起战争,我应迅速将战争推到敌国或公海及其他公共空间进行。

我们必须彻底摒弃抗日战争年代形成的本土迎敌的战争思维。今后,不会再有任何敌人的地面部队,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军队进行任何形式的陆地战争了。来的只有隐身飞机、太空兵器、网络攻击、无人飞机、巡航导弹和电磁脉冲炸弹。我们将以何种军力、何种战略迎敌?我夜不安枕,思考这一问题。

大道至简,用不着进行高深的学术探究,看看杜黑的《制空权》一书就明白如何化解中国沿海战略难题。杜黑说,如果村子里来了一条疯狗,大家是家家都关上门防御它呢,还是集中一些勇敢的村民,追赶到它的狗窝里打死它?所以,在几乎一切可以影响中国国防建设的场合,我都极力呼吁,一定要加紧建立中国常规远程战略打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空军要担当指挥者和主力的角色。必须从空中,也只能从空中,在最远的距离上发现,拦截、反击战争。到陆军和海军接敌的时候,实际上国家和城市的为难就已经难以避免了。在很多的内部报告中,我设想了诸多具体的作战方案。

2009年国庆阅兵,空军以空前的阵容亮相。我虽然当时坐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看着图像进行实时解说,但脑子里想的还是几年前的老问题。当我看到一种新型巡航导弹的时候,立即意识到原来设定的3000公里指标必须更正,增加1000公里。技术决定战术,我原来设想的时候,这种远程打击巡航弹尚未问世,现在既已有了这样的基础,与时俱进提出战术改进就是必然的。而且在“鹰击战略”一文写成的5年内,美国的F…22已于2005年正式服役。大约在我为未来新型中国空军构想3000公里拦截战争的同时,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已经为早已编组好的、由48架F…22和12架B…2组成的“全球隐身打击特遣分队”,量身定做了专门的“踹门战术”。在这个惊世骇俗的全球打击计划中,这些隐身的“猛禽”“幽灵”,并不一定非要从关岛之类距中国很近的基地起飞,虽然关岛被列为首选基地。它可以通过空中加油,从海上的任意方向过来。于是,我想,我的眼界也应该放宽一些。未来新型中国空军,不仅要确保3000公里内对敌空军基地和航母集群的震慑力,还要有更远距离的拦截战争的能力。如果只是进行3000公里空对地、空对海打击,使用现有重型战机和中程轰炸机,以远射程巡航弹就可以实施;如果要超越这个距离,对更远距离的敌隐身机群进行拦截,则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隐身战机,在自己加油机的支持下,将4000公里距离上的敌加油机击落,以釜底抽薪,中断敌机群的行动。拥有这个能力,事实上也剥夺了敌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的活动空间,强敌将无法实施空中行动。

但是,我必须说,我关于“8000里外拦截战争”的设想,还是有点太保守了。这个目标和一些强国军队已经拥有的能力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由于现代航空技术、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此迅猛,2006年美国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最新理论。安装常规弹头的三位一体弹道导弹,太空轰炸机,隐身空军和网络战部队,这些打击力量,在一万公里之外,数千公里之上,半个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大国陷入瘫痪之中。美军已经可以在上万公里之外,随心所欲地进行攻击,但我的设想仅仅是在4000公里之外进行拦截和反击,这实际上就是一只大公鸡对老鹰的反啄而已。我不能超越中国的工业基础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