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交叉线画出浅一点的阴影
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练习,你的自画像,之前,我要向你展示“交叉排线法”。这个术语是指:通过画下一片如“地毯状”的铅笔痕,通常铅笔痕带有一定的角度并产生交叉,来营造画作中色调和色彩明暗度的变化。图10…14就是一个几乎全部用交叉排线法构造成的色调画的例子。我还将回顾正面和四分之三侧面头像的比例关系。
在前些年,我以为交叉排线法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根本就不用教授。很明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种技法必须通过教授来学习,也必须学会。实际上,我现在相信用交叉线来画阴影的能力是一位受过训练的艺术家的标志。如果你浏览过这本书中众多画作的复制品,你就会看到几乎每一幅画作都带有一些交叉阴影区域。你还会注意到用交叉线画阴影的方式就象使用它的艺术家一样多。看起来,每一位艺术家都具有一种自己的画阴影的风格,就象个人的“签名”一样。过不了多久,你也会有自己的风格。
现在,我将向你展示这种技巧,以及几种传统的交叉排线画法。你需要纸和一支削好的铅笔。
1. 紧握你的铅笔,并灵活运用手指让铅笔尖斜着画出一些平行的痕迹,这些痕迹统称为一“组”(如图10…15所示)。通过整只手的来回移动划出每条痕迹。手腕保持固定的姿势,每画下一条线时,手指稍微把铅笔往里收一点。当你完成一“组”大约八到十条开口线时,把你的手掌和手腕移到一个新的位置,画出新的一组。先试着朝向你的方向(向里)画几组,然后再试着朝背着你的方向(向外)画几组,看看你自己更习惯向哪个方向画。另外,还试一试改变线条的角度画几组。
2. 多练习几组阴影线,直到你找到适合你的线条的方向、间距和长度为止。
3. 下一个步骤是画出“交叉”组。在古典的交叉排线法里,交叉组产生的角度只与原始组有轻微的不同,如图10…16所示。这个轻微的角度制造出一个非常好看的波浪图案,并使画面产生微光和通透的效果。试一试画画看。图10…17展示了如何使用交叉排线法画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形状。
4. 通过增加交叉的角度,能够达到一种不同风格的交叉排线效果。在图10…18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阴影画法的例子:全交叉(线条交叉的角度是直角)、交叉轮廓(一般用有点弯曲的线条)、和回弧线条(线条的尾部带有轻微的、不经意的弧形),如图10…18各种阴影画法的例子中最顶端的一个例子。交叉阴影的画法无穷无尽。
5. 如果想增加色调的暗度,只要在其他阴影组上加上一组阴影线就可以了,如图10…19,阿尔丰司·乐格罗斯的人像画中的左臂部分展示的那样。
6. 练习,练习,再练习。不要一边讲电话一边乱写乱画,而是练习交叉排线法 – 可以练习通过阴影画出几何模型,如球体,或圆柱体。(请看图10…20中的例子。)象我提到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交叉排线法不是一种天生的技巧,但是通过练习很快就能掌握。我向你保证,熟练地、个别地使用一些交叉排线能使你的作品赏心悦目。
使用描影法画出过渡色调
过渡色调的区域并不是使用交叉排线法的不连贯线条组成的。在使用铅笔时力道要轻。铅笔的运动既可以是来回重叠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从较暗的区域一直运动到较亮的区域,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回到较暗的区域。这样就可以画出均匀的色调了。大多数学生在画过渡色调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为了能够流畅地画出调好的色调,还是应该多练习。查尔斯·西勒的那幅猫在椅子上睡觉的复杂的光/影图极好地展示了这项技巧。
很快你就能够集合所有学到的新技巧,所有绘画的基本技巧:对边线、空间、形状、角度和比例关系、光和影、以及被画事物的完形的感知,另外还有交叉排线法和过渡色调的技巧。
逻辑性光线和阴影的色彩明暗度第二节
运用光线逻辑画一幅完全相似、带有色调、充满立体感的自画像
在这本书中的课程里,我们由最基本的线条画开始、到完全的写实画结束。上面标题里使用的是一些用来描述你接下来要进行的绘画练习的术语。从这个练习开始,你将不断地通过不同的主题来练习绘画的五项感知技巧。这些基本技巧很快就会融合成一项综括性的技能,而你将发现自己“不假思索地开始绘画”了。你将能够灵活地从对边线的感知转移到对空间的感知,然后到角度和比例关系,光和影,等等。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自动使用这些技巧,而那些在一旁看着你绘画的人们根本无法发现你做到这些的奥妙。我相信你将发现自己看事物的方式变得不同了,而且我希望对你和我所有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和绘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
在你开始你的绘画练习以前,我们需稍微回顾一下正面像和四分之三侧面像的一些比例关系。你的自画像将在这两者中选其一。
正面像
打开这本书,翻开第212页的图,然后拿着这本书、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坐在一面镜子前面。你要做的就是观察,并按照练习中的每个步骤把你头部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画下来。
1. 首先,在你的纸上画一个椭圆形,以及划分图像的中央轴。然后,观察并测量自己头上眼睛的水平线。它应该在头部一半的位置。在椭圆形里画一条眼睛的水平线。为了确保放置水平线的位置的准确性,请多测量几遍。
2. 现在,看着镜中你的脸,想象一条中轴把你的脸分成两半,而那条眼睛的水平线与中轴相交成直角。把你的头往一边稍微歪一歪,如图10…23中所示。注意,无论你的头向哪个方向歪,中轴和眼睛的水平线都要保持直角。(我知道,这样才合乎逻辑,但许多初学者经常忽视这个事实,并使脸上的五官象图10…22中那样歪斜。)
3. 通过镜子观察:与一只眼睛的宽度相比,你两眼之间的距离大概有多宽呢?没错,两眼之间的距离与一只眼睛的宽度应该是相等的。把眼睛的水平线分成五等份,如图10…24所示。标出两只眼睛外侧角的位置。
4. 在镜中观察你的脸。在眼睛水平线和下巴之间,鼻子末端的位置在哪呢?这是人类头部所有器官中位置最难确定的变量。你可以在自己的脸上想象一个颠倒的等腰三角形,两只眼睛的外侧角是确定三角形底边宽度的两个点,而鼻子的末端是三角形的顶点。这个办法非常可靠。在椭圆形中标出你鼻子末端的位置。请参照图10…24。
5. 嘴巴的中线(中间的唇线)应该在哪个水平位置呢?大约在鼻子和下巴之间三分之一的位置。在椭圆形中标出其位置。
6. 再一次通过镜子观察:如果你从自己两只眼睛的内侧角向下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将与什么相交呢?应该是鼻孔的外侧。鼻子比你的想象要宽。请在椭圆形上标出。
7. 如果从你眼睛瞳孔的正中向下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将与什么相交呢?应该是你的嘴角。嘴巴也比你的想象要宽。请在椭圆形上标出。
8. 如果让你的铅笔在眼睛的水平线上向外移动,它将与什么相交呢?应该是你耳朵的顶端。请在椭圆形上标出。
9. 从你耳朵的底部向里水平移动,你将到达哪个位置?对于大多数脸孔来说,应该到达鼻子和嘴巴之间的位置。耳朵比你的想象要长。请在椭圆形上标出。
10. 在你自己的脸和脖子上感觉:与你耳朵前面下颚的宽度相比,你的脖子应该有多宽呢?你将看见你的脖子几乎与下颚差不多宽 – 对一些男人来说,应该一样宽或者更宽。在椭圆形上标出。注意,脖子比你的想象要宽。
11. 现在在其他人身上检验你的每一项感知,可以使用人的照片,或电视屏幕上人的图像。经常地练习,首先在没有测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然后如果有必要,再通过测量来验证;感知从这个器官到那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感知脸与脸之间独特而又细微的差异;不断地观察、观察、再观察。最终,你将记住以上给出的常规测量结果,而且你也不需要象我们一直在做的那样,用左脑模式来分析这些测量结果了。但是现在你最好多练习着观察那些特定的比例关系。
现在让我们分析四分之三侧面像
让我们回想一下前文对四分之三侧面像的定义:头部的半边加上四分之一。仍然坐在镜子前面,先对着镜子摆出完整的头部正面像,然后头部转向一个方向(左边或右边都可以),只要你能够看到头部另一边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半边头像再加上另一边的四分之一,换而言之,一个四分之三侧面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一旦最终解决了比例关系的问题,就开始热衷于四分之三侧面像。我也希望你能选择这个侧面像作为你的自画像。尽管这个侧面像有点复杂,但是画起来时非常令人着魔。
年龄小的孩子很少在画人时选择四分之三侧面像。一般儿童只画侧面像或完整的侧面像。到了大约十岁左右,孩子们开始尝试画四分之三侧面像,也许这是因为这种侧面像特别能够表现出被画模特的个性特点。年轻的艺术家们在画这种侧面像时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些大同小异的老问题:四分之三侧面像使视觉感知与孩提时期在画正面或侧面像时总结的,并已经在大脑里根深蒂固的那些符号形状产生了冲突。
这些冲突到底是什么?首先,如你在图10…25中看到的那样,鼻子看起来与在侧面像里看到的鼻子不一样。在四分之三侧面像里,你能看到鼻尖和鼻子的一边,这样就使鼻子看起来特别宽。其次,脸两边的宽度不一样 – 一边比较窄,一边比较宽。再次,转过去那边脸上的眼睛比另外一只眼睛窄一些,而且形状也有点不同。第四,在转过去的那边脸上,嘴巴从中点到嘴角的距离比另一半嘴巴的距离要短,而且形状也不一样。记忆中那些代表五官的符号一般更加对称一些,这与我们感知中的这些不匹配的五官相冲突。
解决这个冲突的办法当然是按照你看到的样子画下来,既不要对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心存疑惑,也不要改变感知到的形状,以迎合记忆中储存的那组代表五官的符号。按照其本来面目来看事物,看到事物的独特性和不可思议的复杂性 – 这就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我的学生们觉得,如果我能指出一些观察四分之三侧面像的小窍门,会很有帮助。那么,让我再一次一步一步地指导你完成整个过程,并教给你一些方法帮助你清晰地进行感知。我再重申一遍,如果我在示范如何画四分之三侧面像,我就不会对每个部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