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金错刀-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讨厌”。
行动指南
要学会销售体验,而不仅仅是销售商品。
今天阿里巴巴不是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大家到2009年才会知道我眼中的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真正的电子商务是商业理念的运用,客户的管理、档案的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我心目中希望的阿里巴巴,5年以后的阿里巴巴才是我心中的阿里巴巴。
我坚信,这世界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网下只不过是货运而已。因为5年以后再也没有人跟你谈网上做生意是不是危险?该怎么做?这是非常基本的技能,大家不要觉得可怕,我觉得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七八年以前,我们说以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是上网看新闻一样,如今你上班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收发Emaill。30年以前,你跟朋友说每天和朋友QQ联系一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10年、20年以后的电子商务一定是每个企业、每个用户必须要用的东西,但是电子商务跟电视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手段,怎么把这个手段、这个工具用好是一个技能,不是说用遥控器就可以了,它是一个工具。
——马云2005年在上海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商人,马云的“蛊惑”风格也大不相同。韩国的一家报刊称:“上海人都是经济里手,外国人很难从上海人口袋里掏出钱来。”针对精明而自负的上海商人,马云的策略是以理服人,这次演讲的开头,他没有采取情感攻势,也没有讲故事,而是讲道理,甚至用数据去说服,“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行动指南
培养统筹兼顾的沟通艺术,相信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一个可喜的进步。
各位青岛的会员朋友,大家下午好!我记得最早阿里巴巴要在山东建立我们的分支机构时,环境还很艰苦。但钱还是蛮多的,大概有1 000多万美元。我们决定在山东建立办事处,大家问我在山东哪个城市,我们决定在青岛。在青岛哪里?我们第一个决定是把青岛的办事处建在一个民宅的6层楼的居民区里面。因为我想告诉所有员工不是阿里巴巴没有钱,而是阿里巴巴在每一个地方的办事处都必须从居民楼创办起。
我上个礼拜还在北京说特别喜欢青岛海鲜,尤其那个海虫子。青岛企业家给我的印象很深,像张瑞敏,我们青岛的海尔、海信、澳柯玛,这些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以及在阿里巴巴内部的影响力都非常之大。
——马云2005年青岛阿里巴巴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人总结山东商人做生意的特点,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比如,与山东人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在商业谈判中,山东人往往把双方的友谊看得很重,宁肯自己吃点小亏,但不允许对方欺诈,不“仁义”。所以,在和山东商人沟通中,马云的策略是打感情牌,在演讲的开始,马云不是在讲故事,就是在讲青岛海鲜。这种策略非常有意思。
行动指南
在说服与沟通中,巧妙打感情牌也是一个高手的策略。
感谢所有的股东、所有投资阿里巴巴的香港股民、全世界的机构投资者,还有为整个IPO作出很大贡献的银行、律师团队、顾问团队。
今天对整个阿里巴巴集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今天的IPO也证明了我们当时的判断,我们认为香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上市的很好的场所。所以,我们希望阿里巴巴今天的上市,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亚洲和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也跟阿里巴巴一样,能够得到香港股民和世界股民的关注。
就像几个月前我们坚信一点,好的公司是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投资的。所以,阿里巴巴这次得到股民的支持,我们深感荣幸,也表示感谢。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讲,今天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很长。在几年以前我们说过上市是个加油站,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加了油能走得更远。
——马云2007年11月在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时的发言
背景分析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当天,福布斯网站评论道:“正如其名,阿里巴巴是一个充满惊奇的传说。这个中国最大的B2B网站的股价在香港上市首个交易日的3个小时内即飙升了165%。”对于阿里巴巴的IPO,马云向全球投资者沟通时,用了一个概念——加油站。阿里巴巴在招股书中表示大约60%的净收益额将用于战略性收购,融资的20%将用于扩展其现有业务,其余的20%用于支付电脑设备,或者留作周转资金。
行动指南
基本面决定一切,好的公司是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投资的。
阿里巴巴需要我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我需要阿里巴巴还是那样多。
没有人能够伟大到独自建立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是团队和制度使公司能够不断发展,而不是个人,文化是把伟大的人团结起来的红线。
就像我一直说的,我不是公司的英雄。如果我看起来像,那是因为我们的团队造就了我,不是我造就了团队。阿里巴巴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员工,他们是我们的一切。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马云的团队故事应该从1999年10月讲起。当时,阿里巴巴注册成立刚一个月,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到了公司账上。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其他全部来自海外。“因为有钱,我当时希望有高手进来。”马云后来对这一经历进行了反思,自己其实犯过很多公司都曾犯过的错误。
行动指南
创业初期,不仅需要公司英雄,更需要团队英雄。
网络公司将来要对三个要素进行判断:第一,它的团队(team);第二,它的技术(technology);第三,它的构想(concept),这些东西,才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判断一个人、一个公司是不是优秀,不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哈佛毕业,是不是斯坦福毕业,不要判断公司里面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而要判断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地回家。
我认为,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网站。也只有他们开心了,我们的客户才会开心。而客户们那些鼓励的言语,鼓励的话,又会让他们发疯一样地去工作,这也使得我们的网站不断地发展。
——2001年马云妙语录
背景分析
从一开始,马云就强调“团队凶猛”的理念。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凶猛,马云也走了一些弯路。经历过MBA团队的教训后,马云非常强调团队的战斗力,他认为,互联网是4×100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为此,马云设计了每半年一次评估的策略,“评估下来,虽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就是最后一个,非常对不起,你就得离开。在两个人和两百人之间,我只能选择对两个人残酷”。
行动指南
“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核心是,如何让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中国人认为最好的团队是“刘、关、张”的团队,还有赵子龙、诸葛亮,这样的团队真是“千年等一回”。
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唐僧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才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中中庸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这样的团队无疑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的团队更能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
这就是团队的精神,有了猪八戒才有了乐趣,有了沙和尚就有人担担子,少了谁也不可以,互补,相互支撑,关键时也会吵架,但价值观不变。我们要把公司做大、做好。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团队,在互联网低潮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往外跑,但我们是流失率最低的。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对创业公司而言,要想度过残酷的低潮期,就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也是马云推崇唐僧团队的出发点,唐僧团队的经历,就是在与残酷斗争。借用马云的话,一个人在黑暗中走,很恐怖,但是如果是十几个人,200多个人一起在黑暗中手拉手往前冲就什么都不怕。
行动指南
团队能使平凡的人作出不平凡的事。
我们的策略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动作。东方人很聪明,东方企业很大的特点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东方人的企业只会老,不会大。西方企业的动作非常好,西方企业人才、市场、资本的运作等水平是东方人要学习的。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向海外拓展,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开拓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让海外人知道阿里巴巴,让海外人用阿里巴巴,把海外的买家先聚集起来,然后再打到国内来,这个策划定得不错。
我们当时在海外发展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我们不懂市场,就把世界上最好的市场人才请来;不懂技术,就把雅虎搜索的发明人吴炯请来;不懂财务,就把CFO蔡崇信请来;不懂管理,就把在亚太地区做过16年的高级总监请到阿里巴巴来管理这家公司。我们把最优秀的人才都请了来。
互联网公司那么多都不行了,为什么阿里巴巴还这么好?而且公司国际化做得还不错,怎么做的?我是CEO,中国人,杭州户口;CFO是台湾人,加拿大国籍;CTO美国国籍,COO是英国国籍;我们坚信,三个30几岁、一个52岁的组合,一定会让我们的团队非常稳定、团结。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早期,业内提到阿里巴巴,都会高度评价其团队。联众公司CEO鲍岳桥说:“他有一批很能干的人。”阿里巴巴的COO关明生在通用电气担任要职15年;CFO蔡崇信当初抛下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副总裁的职位,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首席技术官吴炯曾经是雅虎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技术的首席设计师。这些人在阿里巴巴刚刚起步的“贫穷时期”,被马云聚在了一起。马云拉拢他们靠的就是这种“东方智慧”,马云认为,做小企业成功靠经营,做中企业靠管理,做大企业靠做人。“我不是让这帮人跟着我走,而是我跟着他们走。我每年向他们报告下一年度目标,这些报告里面的内容很多来自他们的提议。”
行动指南
做小企业成功靠经营,做中企业靠管理,做大企业靠做人。经营、管理、做人,都是一个领导者不可缺少的修炼。
我自己有计划,我40岁时准备退休,准备回学校教书。
我喜欢当老师,我是一个好老师,我当老师比当CEO强多了,我把自己叫做首席教育官,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流思想,向他们学习。
人的一生有许多事可以做、可以贡献,为什么要在一个行业里待上10年呢?而且如果一个创始人总在公司里不走,会让许多年轻人失去机会,年轻人总比我要做得更好。
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