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东方玉双凤传 >

第37章

东方玉双凤传-第37章

小说: 东方玉双凤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死活也操在我手里了,对不对?”
  小道士怒声道:“你只管杀了我们。”
  方壁君冷笑道:“你不想活命,我要杀你,比杀鸡还要容易,但你若敢在我面前耍什么
花招,我会叫你比死还要难受。”


  飞雨天扫校,旧雨楼 独家连载






东方玉《双凤传》
第十二章  巧获绝艺

  老道士道:
  “姑娘打算如何对付我们?”
  方壁君道:
  “我要你们说实话。”
  老道上道:
  “贫道只怕知道的有限。”
  方壁君道:
  “那你就把知道的说出来好了。”
  雷公佟仲和眼下解药,身上的麻木,已经逐渐消失,闻言接口道:
  “你说,董老大弟兄三人,现在何处?”
  老道土道:
  “他们白天出去,只有晚上回来睡觉。”
  董崇智道:
  “他们去了哪里?”
  老道士道:
  “这个贫道也不清楚,好像就在不远……”
  董崇智道:
  “他们被迷失了神智?”
  老道士道:
  “他们神志确实有些迷糊,但贫道看到他们的时候,就是如此,只是他们武功倒是不
弱。”
  董崇智道:
  “我大哥他们既然神志不清,如何知道晚上回来?”
  老道士吃惊道:
  “他们三位,原来是令兄。”
  董崇智道:
  “我问你的话,你还不快说?”
  老道土犹豫了一下,才道:
  “三位令兄是由一个姓张的,和一个姓夏的率领。”
  方壁君看他们正在问话,探怀取出一个三瓶,递给范君瑶,低低说道:
  “大哥,你出去看看,四名武士,只怕全着了他们的道,这是解药,每人喂他们一颗。”
  范君瑶接过三瓶,掀帘往外行去。
  方壁君转过身来,问道:
  “你们这帮人,究竟是何来历?”
  老道士面有难色,迟疑道:
  “贫道……”
  方壁君道:
  “你不肯实说?”
  老道士道:
  “贫道委实知道的有限,只知……只知本帮叫做大洪帮……”
  佟仲和怒哼道:
  “胡说,江湖上谁不知道大洪帮早已退出江湖,改名大洪山庄,兄弟就是大洪山庄的护
法,几时又有一个大洪帮来了?”
  老道士面露惊容,懦懦说道:
  “这个贫道就不知道了,其实贫道还是新近加入的……”
  方壁君听他说出“大洪帮”,心头不禁一动,暗想:
  “铁胆赵万生护送李长发出山,遇上拦击的人,就曾展露过大洪帮的帮主旗令,后来佟
仲和亲自去祖师堂密室查看,发现那面‘洪峰旗令’,已被人盗走,由此种种迹象看来,莫
非贼人借尸还魂,确实打着大洪帮的旗号?”心念一动,忍不住道:
  “你说下去。”
  老道士哭丧着脸道:
  “贫道知道的,都说出来了,姑娘还要我说什么呢?”
  方壁君道:
  “就算你们是大洪帮吧,你说,你们帮主是谁?”
  老道士道:
  “这个贫道知道,本帮帮主是人称九头狮子的闻公亮。”
  佟仲和大怒道:
  “好个老杂毛,你再满口胡说八道,佟某就废了你。”
  老道士愕然道:
  “贫道说的句句是实。”
  方壁君道:
  “你可曾见过你们帮主?”
  老道士道:
  “没有,贫道说过,是新近才加入的。”
  方壁君道:
  “你怎么会加入大洪帮?”
  老道士道:
  “贫道原是这里的主持,前几天找来了两人,一个姓张,一个姓夏,他们认为黄龙洞地
势隐僻,是落脚的好地方,因此劝贫道入帮,仍可在这里担任主持。”
  方壁君道:
  “他们可曾说在帮中是什么地位?”
  老道士连连点头道:
  “说过,他们两位,都是帮中的护法,地位仅次于帮主。”
  方壁君见他有问必答,说来不加思索,前后也无矛盾之处,似乎不假!一面冷冷一笑,
注目问道:
  “你们师徒二人,武功不弱呀!”
  老道士机伶一颤,陪笑道:
  “不瞒姑娘说,贫道原是江湖人,只因在湖南地面上犯了案,官家到处缉捕,逃来此处,
已有数年。”
  方壁君回头道:
  “佟护法,这两人如何处置?”
  佟仲和道:
  “兄弟之意,不如把他们带回庄去,再作道理。”
  方壁君点点头道:
  “如此也好。”
  老道土听说把他们带回大洪山庄,脸上不期间过一丝喜色。
  当下就由董崇智押着二人,掀帘走出。
  四名大洪山庄的庄丁,经范君瑶喂他们服下解药,已经复原,分站洞口,看到三人押着
一老一小走出,立即躬身施礼。
  方壁君目光一转,不见范君瑶的影子,心头一急,就朝一名庄丁问道:
  “我大哥呢,到哪里去了?”
  那庄丁欠身道:
  “范少侠吩咐小的们在此守候,他独自一人朝瀑布那边追过去了。”
  方壁君吃了一惊,急急问道:
  “他发现敌人了么?”
  那庄了道:
  “范少侠没说,小的只见他急匆匆的掠了过去。”
  佟仲和问道:
  “范少侠去了已有多少工夫?”
  那庄丁道:
  “约有盏茶工夫了。”
  佟仲和回头朝董崇智道:
  “老弟留在此地,兄弟和范姑娘过去看看。”
  方壁君心头焦急,没待佟仲和说完,当先跃下平台,一路脚尖连点,在乱石堆上,身形
如彩凤展翼,贴地低飞。
  佟仲和跟在她身后提气纵掠,那有姑娘家轻灵自然,心中暗暗忖道:
  “方姑娘一直深藏不露,光看她这份轻功,自己数十年苦练,还不如她远甚,今天若非
范少侠忽然不见,只怕还不肯展露呢!”
  从黄龙洞平台到瀑布岩前,相距不过三十丈远近,两人施展轻功,眨眼工夫,便已赶到
岩前。但见匹练飞泻,水势如雷!
  这里正好是一个山坳,山上都是石岩,没有树林遮蔽,站在半山腰上,谷底景物,一览
无余。
  除了黄龙洞口站着一簇人,空谷寂寂,那有范君瑶的人影。
  方壁君平日里心思敏疾,料事如神,但事不关心,关心则乱,一旦临到自己头上,就方
寸大乱。站在一块大石前面,双眉含颦,仰望着空阔的飞瀑流水,颤声道:
  “我大哥会到哪里去了呢?”
  再说范君瑶拿着玉瓶,走出洞窟,果见随来的四名庄丁,一齐倒卧平台下面的小径之上,
显然着了人家的道,当下飞落平台,打开玉瓶,倾了四颗药丸,纳入他们口中。
  不大工夫,四个庄丁一齐清醒过来,看到自己倒卧地上,不禁大为惊讶,纷纷一跃而起。
  其中一名庄丁朝范君瑶欠身道:
  “小的们中人暗算,是范少侠救的了?”
  范君瑶心中奇怪,洞窟中老道士点燃迷香,又挂了一道棉帘,才使人不知不觉间,闻了
香气。但站在洞外的人,如何也会被贼人迷翻的呢?这就问道:
  “你们怎么会中人暗算的?”
  那庄丁道:
  “小的四人,两个站在洞口,两个守在平台下面,方才有一个小道士掀帘走出,小的两
人,正待拦阻,不料他身法甚是滑溜,被他在小的两人中间,闪了出去。走到崖边,探身朝
下指了指,回头向小的说道:‘你们快来瞧瞧,下面两人已经死了!’小的自然不相信他的
鬼话,但叫了两声,下面两人果然没有答应……”
  范君瑶道:
  “那是小道士在崖上探身之时,撤下的迷香。”
  那庄丁道:
  “是,小的听下面弟兄没有回答,心头顿感不对,当下就分出一人,下去探视,只听小
道士又伸手指了指道:‘咦!奇怪,你们下去的一个,也倒地死了。’小的喊了一声,果然
没有声音,正待赶进洞去禀报,只见那小道士一下欺了过来,笑道:‘目前只剩下你一个人
了,快躺下吧。’挥手弹出一蓬黄烟,小的只觉一阵昏眩,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范君瑶道:
  “你们快下去,洞里两个贼子,已被制住了。”
  正待转身回上平台,瞥见左首山腰上,似有一条白影,一闪而没,心中不觉一动,暗道:
  “莫非有贼党隐身石后?”
  当下也没和庄丁们说明,只是挥挥手道:
  “你们先上去,我到对崖去瞧瞧。”
  话声一落,就纵身掠起,朝白影隐没之处,飞奔过去。
  他认定白影间没之处,是在飞瀑左侧,这时奔到飞瀑前面,但见这道飞瀑,从峰腰倒挂
而下,直落谷底。
  俯瞰崖下,深邃幽暗,绝壑干寻,只听水声洪洪,直泻而下。要到瀑布左边去,就得从
瀑布下面一块突岩之下过去,这突岩足有十余丈大小,瀑布从峰腰而来,泻落突岩之上,再
由突岩下泻。
  突岩下面,不知是什么人开鉴的,像走廊一般,有一条逼仄的石梗,通过瀑下,可达左
侧。
  这突岩之下,除了一条石梗,可容一足,壁上既无攀援之处,下临绝壑,必须贴壁徐行,
缓缓移动双脚,才能通过。
  突岩虽然十分险峻,但却难不倒范君瑶,他微微吸了口气,足尖轻点,便已飞渡过去。
  到得瀑布右侧,仔细察看了一阵,这里虽有不少乱石,峻峨成堆,但若有人隐伏,一眼
就可看得出来。方才那白影,一闪而没,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找了一阵,四周并无可疑之处。只有一丛山藤,蔓延岩石之间,大大小小不下数十根之
多。
  因邻近瀑布,时有水珠飞溅,藤须上都长满了青苔,只有其中一根老藤,粗逾儿臂,直
向崖下垂落,藤上不但没长青苔,而且色如古铜,十分光滑,显然是有人经常攀援!
  范君瑶心中不禁一动,寻思:
  “这道瀑布下泻之势,少说也有数十丈深,也许还不止此数,但这条山藤,至多不过一
二十丈,势难垂到谷镀。那么用这条山藤,垂援而下,只能到得半腰,莫非下面另有通路?”
  想到这里,不觉伸手握住山藤,用力一拉,觉得山藤甚是坚固,这就决心往下一探究竟!
  他自幼追随六指神翁,一身造诣,在年轻一辈中,已数得上高手之列,一草一叶,俱可
借力。何况这根山藤,十分坚固,他缓缓提吸真气,两手握住山藤,缘壁而下,双手互换,
当真捷如猿猴。
  一回工夫,已经揉下二十来丈,山藤已到尽端,他停住身子,游目四顾,此处依然是一
片削壁,没有通路。
  只有右首两丈来远,有一块突出的岩石,长着一些藤曼,除了这块岩石,两边都是平整
光华的石壁,那有立足之地?
  心中暗暗忖道:
  “这根山藤如此光滑,显然经常有人攀援,这人如果不是为了飞渡到那突出的岩石上去,
他攀援下来,又是为了什么呢?”他估量凭自己的功力,纵到那块突岩之上,也并非难事。
  只是到了岩上,回来之时,要拿捏得准,抓住山藤,那就较为困难,一个失手,就得堕
落百丈深渊之中,范君瑶双手紧握山藤,既然时常有人上下,既被自己发现,岂可半途而废?
  他在好奇心驱使之下,那肯回头?暗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先纵过去再说,好歹也得探个水落石出。”
  主意打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