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东方玉双凤传 >

第3章

东方玉双凤传-第3章

小说: 东方玉双凤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又怎么会呢?
  范君瑶一颗心,几乎直往下沉!
  明苦大师双手接过信封,立即探怀取出一个磁瓶,拨开瓶塞,用指甲挑了少许粉末,然
后轻轻抹到信封之上。仔细看了一阵,说道:“这信封上并无剧毒。”
  接着缓缓抽出信笺,又用指甲挑着药粉,抹在笺纸上,仔细谛视有顷,瞿然道:“毒药
果然附在信笺之上,只是此人是个使毒的大行家,在信笺上附着的份量,正好毒死一个人。
也就是说明善师兄中毒之后,信笺上附着的毒药,已被他一人吸去,纸上已经没有毒药,所
剩下的已只是少许的余毒而已。”
  范君瑶大声道:“家师和明善师父方外至交,怎会在信上下毒,再说家师也从不使毒。”
  明道大师微微颔首,目光转到范君瑶身上,问道:“你们点了他的穴道么?”
  为首的黑衣僧人忙道:“弟子怕他逃走,点了他四肢穴道。”
  明道大师道:“你们快替他解了穴道,我有话问他。”
  范君瑶朝明道大师拱手作揖,说道:“武当门下范君瑶,见过方丈大师。”
  明道大师合掌还了一礼,打量着范君瑶,问道:“小施主就是青峰老施主门下,给明善
师兄送信来的人么?”
  范君瑶道:“在下正是奉家师之命,叩谒明善大师来的?”
  明道大师点点头,问道:“就是这封信么?”
  范君瑶点头道:“是的。”
  明道大师又道:“这是令师亲手交给你的么?”
  这话,和明善大师问的一样!范君瑶听的不由一怔,答道:“是在下临行前夕,家师亲
手交给在下的。”
  明道大师善眉微拢,沉吟道:“这就奇了。”
  这句话的口吻,又和明善大师如出一辙!
  范君瑶又是一怔,心中暗道:“明善大师和明道大师都是这般说法,莫非这封信上,有
什么不对?”一念及此,立即说道:“明善老师父看了家师的信,也曾这样问过在下,莫非
家师信上,有什么不对么?”
  明道大师抬手把信封递了过来,说道:“小施主看看这封信上,写了些什么?”
  信上会写了什么?
  范君瑶双手接过信封,抽出信笺,只见上面写着数行字迹,词句怪异,不可卒讯,好像
是梵经文。一眼就可以认出不是师傅的笔迹,心中不禁大奇,抬目朝明道大师望去,正待开
口!
  明道大师道:“这是往生咒,青峰老施主怎会给明善师兄送往生咒来的呢?”
  信笺上写的竟是“往生咒”,那不是催明善大师早日往生极乐!
  范君瑶恍然而悟,暗想:“是了,明善大师看了书信,觉得不对,才问我:‘这是令师
亲手交给你的么?’等自己回答他‘是的’,他一定感到十分惊异,所以说出:‘这就奇
了’,这句话出口,敢情发现信上有毒,口中咦了一声,说出‘不对’二字,但那时他已经
中了剧毒。”
  想到这里,心头不禁暗暗吃惊,心想:“这封信自己一直放在贴身,是什么人把信笺换
了呢?这简直是不可能之事!”越想越觉事有蹊跷,望着明道大师说道:“方丈明鉴,这张
信笺上,不是家师的笔迹。”
  明道大师道:“这个老僧已经看出来了,信封上的字迹,和信笺上截然不同,但不知小
施主有什么更好的解释?”
  范君瑶听的一怔,道:“在下奉家师之命,远来叩谒明善老师父,这封信是临行前夕,
家师才交给在下的,在下为了怕在路上遗失,一直收藏在贴身之处,直到见了明善老师父,
才从怀中取出,是老师父亲手拆开的封口,方丈要在下如何解释呢?”
  明道大师看他神色不像有假,尤其从范君瑶口气之中,听出他还是初出江湖,毫无阅历
的人,两道修眉,不觉微微一拢,问道:“小施主可知令师此次要你贲书前来见明善师兄,
有什么事吗?”
  范君瑶道:“在下虽不知家师信中,写了些什么?但在下曾在临行前,听家师说过,在
下原是明善老师父亲自送家师那里的,连家师也不知道在下身世来历……”
  明道大师诧异的道:“你是明善师兄送去武当的?”
  范君瑶应了一声是,续道;“在下此次艺满下山,家师特地备了一封书信,要在下叩谒
老师父,他自会告知在下身世来历,不想老师父突然遭了恶人毒手,在下身世,就再也没人
知道了……”
  说到身世,但觉心头一酸,忍不住眼眶湿润,包满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明道大师和身侧四个灰袍老僧没听完范君瑶的话,已然都变了脸色,明道大师回过头看
看四位师弟,几人脸色,都有些异样,好像他们心里都想到了一件可伯的事。
  尤其四个灰袍老僧,脸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愤慨之色,但却全没说话,明道大师脸色也
相当凝重,双掌合十,低念了两句:“阿弥陀佛。”才缓缓抬目,说道:“小施主奉命投书,
但信笺上却被人涂了剧毒,明善师兄因此丧生,少林、武当、释道殊途,但数百年来,一直
谊如一家。此事虽不致引起两派误会,但显然有人企图从中挑起是非,老僧意欲派人持函前
赴武当,面见令师,并请小施主同往武当一行,不知小施一主意下如何?”
  范君瑶躬身道:“方丈说的极是,在下远来叩谒明善老师父,却教恶人换掉了家师书信,
致使老师父中毒圆寂,就是贵寺不派人前去武当,在下也非赶回去面禀家师不可。”
  明道大师颔首道:“如此就好。”话声一落,回头朝右侧那个矮胖身躯的老僧说道:
“明悟师弟,此事还是你去一趟。面见青峰老施主。”
  这矮胖老僧正是少林寺罗汉堂住持明悟大师,当下躬身合什道:“小弟遵命。”
  明道大师随手把那封书信递过,说道:“师弟把这封信带上了。”
  明悟大师接过书信,揣入怀中,双手合掌,躬躬身道:“方丈若无指示,小弟就和这位
范小施主一起动身了……”
  话声方落,忽听屋外人声喧哗,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一直奔到佛堂外面,止步不进。接
着但见两名黑衣老僧,气急败坏的走了进来,见到方丈,立即扑的一声跪倒在地,说道:
“启禀方丈,弟子该死,被人闯进经楼,盗走了祖师手著的易筋经……,,
  明道大师呆的一呆,问道:“是什么样的人盗走的?”
  右首老僧道:“不知道,弟子和一清师兄,在经楼奕棋,“只闻到一阵香风,就昏了过
去,直到方才醒来,发现正中间那座藏经橱,两扇橱门已被打开,铜锁也遭利器削断,藏祖
师手著经文的三盒,已经不翼而飞。”
  明道大师纵然平日修为功深,也不禁顿顿脚道:“楼下值日弟子和护法师何在?”
  左首老僧道:“楼下八名值日弟子,和塔上七名护法师,都说不曾看到有人上楼,也没
有人离开过藏经楼。”
  右首老僧接道:“据二层塔上负责纪录出入人数的一航师弟说;今天从早晨起,只有知
客堂一胜师弟进来通报,到过楼下,后来伺候老师父的守志,奉老师父之命,迎迓范施主,
在楼前站了一回。他领范施主进入老师父禅房,又曾出去过,但没见他回转,后来守志又随
一心师弟同去方丈室,是随方丈一起来的,此外就没有人进去过了。”
  小沙弥守志听的脸色发白,全身机伶伶的一颤,扑的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道:“启禀方
丈,一航师父说弟子去过前殿,这是冤枉的,弟子根本没有离开过这里,先是老师父要弟子
到藏经楼前面去迎接范施主,范施主进入禅房之后,弟子送了一盏茶进来,就退了出来,在
佛堂上伺候。直等范施主出来说老师父好像不对,弟子进去,看到老师父已经圆寂,后来就
跟随一心师父去禀报方丈,这中间,一直不曾离开这里一步,一航师父只怕看错人了。”
  明道大师回头道:“明悟师弟,你看如何?”
  明悟大师是罗汉堂的住持,专门负责少林寺对外事宜,也经常在江湖走动,阅历较深,
是以明道大师第一个征询他的意见。
  明悟大师慌忙躬身合掌道:“方丈垂询,以小弟看来,一航看到的守志,只怕是贼人所
假冒的无疑,目前为时不久,他纵然混出山门,也不会走的太远,咱们多派几个分头追截,
也许还来得及。”
  明苦大师合掌道;“明悟师兄说的极是,小弟也是这么看法。”
  明道大师微微颔首,朝站在他右首的第二个老僧看了一眼,徐徐说道;“明通师弟,还
是你和范施主去一趟青峰镇吧,明悟师弟可负责住持追查祖师手著经卷的失窃事宜。”
  明悟、明通一齐躬身道:“小弟敬领法旨。”
  明悟大师当下就把那封信交给了明通大师,一面朝明道大师合什一礼道:“小弟告退。”
说完,朝依然跪在地上的两名黑衣老僧道:“你们随我来。”
  两名黑衣老僧慌忙应“是”,站起身子,紧随明悟大师身后而去。
  明通大师也朝方丈合什行礼道:“小弟也告辞了。”
  明道大师道:“好吧,你们也该走了,师弟见到青峰老施主,就代我致意。”
  明通大师道:“小弟记下了。”转身朝范君瑶施了一礼道:“范施主,我们可以走了。”
  范君瑶随着明通大师抱拳作揖道:“在下告辞。”
  明道大师还礼道:“小施主好走,老僧不送了。”
  这明通大师乃是少林寺达摩院的住持,他领着范君瑶回到达摩院,收拾了一个包袱,挂
在杖头,就相偕朝外行来。
  这时少林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各处殿堂走廊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都有灰袍僧侣
站立其间。每人怀中都抱着镔铁禅杖,而且腰间还各配戒刀,一个个凝立不动,神情严肃,
如临大敌。他们看到明通大师偕同范君瑶走出,一齐躬身施礼。
  范君瑶看得暗暗赞道:“少林寺果然不愧是领袖江湖的第一大派,只要看他们临事不乱,
秩序井然,足见平日持戒谨严,尤其这些僧侣们,人数众多,看去个个眼神充足,凝重如山,
分明都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就是武当派只怕也难望其项背了。”


  飞雨天扫校,旧雨楼 独家连载






东方玉《双凤传》
第 二 章 毒函肆虐

  明通大师和范君瑶二人离开少林寺,一路南行。
  明通大师是达摩院住持,达摩院的职司,是督促全寺僧侣武功,明通大师平日很少外出,
因此养成这位高僧的沉默寡言,这一路上,晓行夜宿,很少和范君瑶交谈。
  范君瑶是绝顶聪明的人,心里自然明白,明善大师中毒身死,起因于自己送去的那封信
上。虽说方丈明道大师已经看出那封信上不是自己师傅笔迹,显系途中被人掉换,自己仍然
脱不了关系。
  只是碍于师傅面子和武当派三个字,不好难为自己。方丈要明通大师和自己同行,持书
去见师傅,显然含有把自己押去武当山对质的意思。
  他们表面上对自己还算客气,那是有明通大师同行,虽没点穴道,但以他的武功,当然
不怕自己中途逃走。
  因此这一路上,明通大师很少说话,范君瑶也不好多说,两人默默的赶路。
  从河南嵩山,到湖北武当,少说也有个七八百里路,这是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