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8-简明医彀 >

第20章

598-简明医彀-第20章

小说: 598-简明医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耳。治法∶必养脾土,上输精气以全运化之职;保肺气以下降渗道,开通败浊之邪。其稍清者 
,复回而为气、为血、为津液;其败浊者,在上为汗,在下为溺而分消矣。脉洪数为热,沉迟为 
寒。浮大则顺,沉细则逆。 
x主方x 香薷(大叶者) 赤小豆 桑白皮 白丑 白术 苍术(各一钱) 猪苓 泽泻 
赤茯苓(连皮) 大腹皮 防己 浓朴(各八分) 滑石(一钱五分)上加椒目、灯心水煎服。 
加减法与前腹胀相类,五子五皮饮、神佑丸可以兼用。 
x茯苓散x 治诸般气肿。 
泽泻 莞花(醋拌炒) 郁李仁 甜葶苈 汉防己 本(各三钱半) 陈皮(去白) 白 
茯苓 白槟榔 瞿麦(各五钱) 滑石 大戟(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桑白皮煎汤,空心调服。取下碧绿水,如烂羊脂为度。忌盐酱百日, 
不可多服。 
x当归散x 水肿多由肾水不能摄养心火,土无所滋,水溢泛滥,渗透经络,发为浮肿。 
当归 木香 肉桂 赤茯苓 白术 陈皮 木通 赤芍药 槟榔 牡丹皮 紫苏(等分) 
水煎服。 
x简便方x 治水肿。香薷为末(更以香薷煎汁熬膏) 为细丸,日三服。 
又 黄瓜(一根,切开勿去子) 醋煮一半,水煮一半,空心食。 
又 枣子(一斤),放锅入水 四指,以大戟根苗(一两),铺上煮干,去戟食枣。 
又 苦葫芦子炒为末,每服二钱,陈皮木通汤或酒下。 
又 猪腰子一个分七片,甘遂末一分掺入,湿纸包,煨熟顿食。 
又 瓜蒂末(二分),吹鼻内,日三次。未愈,黄芩末(五钱)煎汤服。 
又 香附(醋煮研末)醋糊丸服。 
又 马齿苋,少入粳米,酱汁煮食。 

卷之三水肿
阴肿
属性:是证由膀胱蕴热,风湿相乘;或因湿热,水肿流注;或疝气攻作;或暴风客热,及小儿啼叫 
,怒气结聚;或坐湿地冷石;或虫蚁吹毒所致。详其所因而施治之。 
x主方x 白术 桑皮 木通 陈皮(各半两) 白丑(二两)共为末,每服二钱小儿止服五 
分。空心姜汤调下。 
治小儿啼叫成者∶桃仁(去皮尖) 官桂 黑丑(炒) 白蒺藜 牡丹皮 大黄(各三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青皮、木通、葱白、盐少许,煎汤下。 
治小儿阴肿∶牡蛎( ,研粉),津调服,次以粉擦之。 
五苓散加丹皮、防风服。或桃仁研膏,津唾调敷。 
又 蝉蜕五钱,煎水频洗,仍以五苓散加灯心煎服。 
x简便方x 治外肾肿。 
小茴香 穿山甲(炒) 木香(各等分)为末,每二钱酒下。 
男、妇阴肿∶马鞭草捣烂绞汁涂。小儿用老杉木烧灰,入腻粉油调敷。 
又 荆芥(一两) 朴硝(二两) 萝卜子(一两五钱)葱白同煎洗。 
又 葱围蚯蚓粪,甘草煎汁调涂。或生薄荷汁敷亦可。 
外肾肿∶大黄末,醋调涂,干再涂。或加牛粪烧灰等分。 

卷之三
积聚
属性:《难经》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阳浮而动,阴沉而伏。气之所积,名曰积。气 
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 
离其部,上下有 
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 
故以是别知积聚也。盖五积之名,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心之积名曰伏梁,在 
心下,如臂。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如复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大如杯。肾之积 
名曰奔豚,在少腹上,若豚状。尤有 者,腹中坚硬,有形可征;瘕者,假物而结,推移可动; 
者,气血凝聚肌肉之间;癖者,饮食凝滞,外无形迹及痞块。多证皆不外乎七情郁结,痰食气 
血而成。凡积聚脉多沉伏或附骨, 瘕多弦。实强顺,微弱逆。治宜消积为标,次兼养正为本。 
服药最忌浓味,发气之物 
x主方x 陈皮 浓朴 枳实 青皮 香附 山楂(肉,各八分) 三棱(醋炒) 蓬术(醋 
炒) 砂仁 槟榔(各六分) 木香(五分)上加生姜,水煎服。 
痰积加半夏、贝母、海石、芒硝,去山楂;血积加桃仁、红花、官桂、当归尾;食积加神曲、 
麦芽。痛加玄胡索、抚芎、五灵脂、草豆蔻,甚者加乳香、没药;痞加黄连(姜炒);胀加萝卜 
子;不消加黑丑、良姜;吐酸加红豆蔻。 
上方五丸治五积,群书具载,根据法服亦多效。但五方中皆有巴豆霜,近世鲜用。今另考五方 
于下,用者酌之。 
x伏梁丸x 治心积。 
茯苓(去皮) 浓朴(炒) 人参 枳壳(炒) 三棱(煨) 半夏(泡)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薄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食远,米汤送下。 
x痞气丸x 治脾积。 
大乌头(一两,炮去皮脐) 附子(同) 川椒(炒出汗) 干姜 桂心 赤石脂(火 ,醋淬 
。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丸,米汤下。 
x肥气丸x 治肝积。 
青皮 陈皮 三棱 蓬术(醋炒) 黄连 枳实 浓朴(各一两) 槟榔 萝卜子(炒) 
穿山甲 肉桂 干姜(炮。各五钱) 
上为末,入炒盐三钱,醋糊和丸桐子大,每五十丸,食远,米汤送下。 
x息贲丸x 治肺积。 
半夏(炮) 桂心 人参 吴茱萸(泡) 桑白皮(炙) 葶苈 甘草(各一钱半) 
上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盏服。作丸亦可。 
x奔豚丸x 治肾积。 
干葛 川芎 当归 桑白皮(炙) 黄芩 甘草(炙) 甘李根皮(焙,各一钱五分) 半 
夏(泡,二钱) 
加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作丸亦可。 
x香棱丸x 治五积六聚,二焦痞塞, 癖诸积。 
三棱(四两,醋炒) 青皮 陈皮 蓬术(煨) 枳实 萝卜子 香附子 浓朴(各二两) 
黄连 肉桂 神曲 麦芽 山楂肉 槟榔 益智(各一两) 干添(炒烟尽) 木香 砂仁 桃 
仁(各五分)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姜汤下。 
x玄白丸x 治五积六聚,胸膈胀满,痞闷吞酸,心疼腹痛,胁下刺痛。遇风寒、怒气、食生 
冷、发气之物,劳碌忧愁则积。攻动大痛,得热熨暖气痛减者,宜服此。 
黑丑 白丑 良姜(各四两) 砂仁 红豆蔻 陈皮 三棱 蓬术 干姜(各二两) 青皮 
草豆蔻 肉桂 玄胡索 五灵脂(各一两) 
上为末,用真阿魏五钱锉细,米醋浸研化,拌入末内,醋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 
姜汤下。 
x简便方x 治诸积。瓦楞子火炼七次为末,酒调服。即蚶壳。 
酒食积∶平胃散加丁香、神曲、麦芽、香附、砂仁,共研末,每二钱,姜汤下。 
酒积酸呕∶神曲 麦芽(各一两) 黄连(五钱) 巴豆霜(一钱)同研为末,汤、丸每一 
钱姜汤下。 
鱼蟹积∶紫苏 陈皮 山楂 香附 煎服。 
粉面积∶萝卜子炒研煎服。 
癖 结及诸虫∶马齿苋和盐、醋煮一碗食,有虫尽出。 
膜外 及气块∶玄胡索为末,猪胰一具切碎,炙熟拌食。 
痰食积块∶风化锻石丸服(陈者尤妙)。 
食脍成瘕∶马鞭草(捣汁),入姜汁服。 
熨 法∶吴茱萸一斤擂碎,酒煮,干布包熨,冷再煮,炒至移动。 

卷之三
血证
属性:(吐 衄 咳 咯 唾 便 溺血等) 
经曰∶心出血,肝纳血。又曰∶卧则血归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所以动言视听,无非血养。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夫吐血者,多因大怒 
伤肝,忧愁思虑伤心;酒色过度,阳盛阴虚,水不制火;或浓味醇酒,以动胃火,感受之由不同 
,无出于火载血上,错经妄行。凡荣卫太虚,腑脏易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惊忿,暴气逆溢, 
不循经络,血脉流散,是证作矣。诸失血多属于君相二火、诸经之热,煎逼其血而出诸窍也。色 
赤紫为热极。凡血上行者为逆,复而下行变痢为顺。药兼降气,则血归经。脉多芤涩,沉细者顺 
,洪大者逆。身凉脉静者易治,身热脉盛者难治。 
x主方x 犀角(磨汁或镑) 牡丹皮 赤芍(各钱半) 生地黄(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上水一盏,童便一钟,煎服。 
如血不止加茅根汁,磨京墨汁各半钟和服。吐血出于胃加天门冬、黑山栀、阿胶、焦荆芥、 
蒲黄;浓味动胃火加石膏、枳壳。衄血鼻出,咳血,痰中血丝皆肺火,加黄芩、连翘、玄参。唾血 
咯血皆出于肾,加黄柏、知母、熟地、黑山栀。凡血紫黑成块,胸中气塞加大黄、桃仁。大便血 
,脏气伤,风邪入,下血,面黄时热加防风、枳壳、柴胡、升麻、槐角、地榆。小便血,小肠与 
心为表里,心热则尿血, 
兼有膀胱火,山栀、滑石、瞿麦、木通。诸见血,药中可用藕节汁、扁柏叶、山茶花、大小蓟; 
甚不止,暂用广西三七、真花蕊石、发灰、白芨,可以为末,调服三钱。止后多用郁金、山茶、 
桃仁,以清瘀血,心无后患。有吐多神昏不省者,乃阴气暴绝,孤阳欲飞越而去,不能独存,急 
用人参一两,煎浓汁半钟灌下,气复则苏。如血止火降,胸宽气和,止是虚弱无力,参、 、白 
术、归身之类补之。 
x地黄饮子x 治吐血、衄血、下血、溺血等证,皆属于热。 
生地 熟地 枸杞子 地骨皮 黄芩 天门冬 芍药 黄 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二钟,煎八分,去渣,食远服。如脉微身凉恶风者,加桂二分。 
x必胜散x 治男、妇错经妄行流溢,或咳或衄血,并治。 
小蓟 人参(肺热减去) 蒲黄(炒黑) 熟地黄(酒洗) 当归 乌梅 川芎(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x麦门冬汤x 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麦冬 天门冬 远志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人参 黄 牡丹皮 阿胶 藕节 炙草( 
各一钱) 
上作一服,每服水二钟,姜一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x刺蓟散x 治衄血诸血,经日不止。 
刺蓟 苦参 黄连 栀子仁 生地黄 侧柏叶 大黄(炒。各一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钟,入竹茹五分,煎八分,温服。 
x槐榆丸x 治大便下血,诸痔及脱肛。 
槐角子 地榆 枳壳 黄芩(条) 防风 当归(头,等分) 
上为末,水法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白汤送下。 
x四生丸x 治吐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等证。 
生艾叶 生薄荷叶 侧柏叶 生地黄(等分) 
上俱捣烂,丸如鸡子大,每用一丸煎,去渣服。 
x十灰散x 治痨证,诸失血,嗽血,先服此。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各烧灰,纸包盖,地下过宿,等分发,研匀。先以藕节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末五钱,服。 
甚有去升斗不能止者,花蕊石、发灰、三七、白芨、研末暂服。神昏服独参汤。 
x简便方x 治吐血。 
藕节 荷叶顶(各七个) 水煎,入蜜一匙服。 
又 鲜地黄汁(一升) 姜汁(半合) 和服。或生地酒煎服,或生蜜汤服。 
又 百合捣汁饮,煮食亦可。又熟猪肝蘸白芨末食;或单白芨。 
又 生藕、生地黄、大蓟各捣汁三合,入蜜一匙服。 
又 萝卜捣汁和童便(或盐少许,或酒同服。) 
舌上无故出血∶槐花末敷。 
止吐衄血∶白芨末,凉水调盐花贴鼻 中。或贴印堂及鼻,纸封,频以凉水润之;或湿纸搭 
颈项或顶心,频以凉水润之。茅根(煎)、京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