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8-简明医彀 >

第17章

598-简明医彀-第17章

小说: 598-简明医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主方x 白术 苍术(各二两) 浓朴(姜汁拌炒) 陈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 砂 
仁(五钱) 皂矾(二两,粉炒) 
上为末,除皂矾另制,用红 米粉一升,先将皂矾砂锅内炒至烟尽,再下粉,炒香熟为度。取 
起和前末一处,醋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日进二服,姜汤送下。忌面食、生冷、油腻。 
又方 皂矾( ,五两) 枣肉(三两) 干蒸饼(三两)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细丸,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日进三服。 
x褪金启脾丸x 治黄肿腹胀。 
苍术 香附 制矾(各四两) 茵陈(铃儿) 白术 浓朴 陈皮 青皮(各三两) 干漆(炒 
烟尽) 蓬术 三棱(各二两) 川椒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用大黑枣煮一滚,去皮核,捣烂和丸,如干,添枣汤匀,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 
心米汤或姜、枣汤下,病去七分,药止。 
x制矾法x 绿矾(十两)、小麦(一升),淘净晒燥,入锅内用好米醋五、六碗煮半干,入 
矾在内煮干,炒黄色,掐麦开看黄色,急抢起,勿焦。 
x枣矾丸x 治食痨疸,身背皆黄色。 
皂矾(不拘多少,砂锅炒令通红,醋点赤色用。) 红枣(煮熟取肉,)同矾捣匀为丸,每五 
十丸,米汤或姜汤下。 

卷之二
香港脚
属性:(附∶足跟痛) 
经曰∶湿甚则 肿。又曰∶当风取凉,醉以入房,多致香港脚。脚为肾之外候,司下体。肾属水 
,主寒化。暴寒伤人,肾先受之;水湿居下,脚先受之。饮食入胃,脾湿下流,注于足而不散。风寒暑 
湿,皆能患此,而湿热居多。始觉恶寒发热,类伤寒。但足胫红光肿痛,腿膝酸疼,小便短涩,恶 
闻食气,甚至冲心作痛,吐绿色水,勿误作肿毒治。肿者,名湿香港脚,宜渗湿清热;不肿而痛,名 
干香港脚,宜养血润燥。初宜败毒散发汗疏邪(瘟疫主方),冬月五积散(方见中寒),接本门主方;次服当 
归拈痛汤(方见身痛)。脉浮风、紧寒、濡湿、数热,若乍大小,妄言不食,危。 
x主方x 苍术 羌活 当归(各钱半) 防风 防己 泽泻 酒芩 苡仁 牛膝(各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筋挛加木瓜、灵仙;大便秘,枳实、大黄;小便涩,猪苓、茵陈或大腹皮、槟榔、荆芥、乌药 
、陈皮、紫苏、枳壳、桑皮、木瓜加姜煎。 
x槟榔汤x 治一切香港脚,疏壅利膈。 
香附 陈皮 紫苏 槟榔 五加皮 木瓜 炙草(各七分) 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澹寮方》香港脚入腹冲心,大痛肿满,大小便秘。 
苏叶 苏子 木瓜(各七分) 羌活 白芍药 槟榔 枳壳(各五分) 青皮 甘草(各三分) 
加姜煎,磨沉木香(各五分)调服。 
x鸡鸣散x 男、妇香港脚风湿,流注筋脉,肿大痛极第一效。 
槟榔(七枚) 陈皮 木瓜(各一两) 吴茱萸(二钱) 生姜 桔梗(各五钱) 紫苏(三钱) 
上为粗末,分四服。隔宿用水三钟,煎钟半;渣,再水二钟,煎一钟。并置床头,五更分数次冷服 
冬月略温服,后饼物压;天明大便黑粪,愈。 
x加味二妙丸x 两足感湿热,肿痛如火,渐至胯腹,或香港脚常发。 
苍术(四两) 黄柏(酒炒,二两) 牛膝 防己 当归(俱酒浸) 萆 (川) 龟板(酥 
,酒炙) 熟地(捣。各一两) 
上末,酒糊丸桐子大,每百丸空心盐酒下。 
x当归拈痛汤x 湿热香港脚最效,及肢节肿痛,遍身大痛(方见身痛)。 
x简便方x 香港脚必效。 
苍术(制) 黄柏(制。各四钱)水煎,空心服。外包暖盐炒热熨,或小便乘热浸洗。多食煮白萝卜下气。 
香港脚冲心∶白矾三两,用浆水一斗五升,煎数沸,浸脚良。 

卷之二香港脚
足跟痛
属性:有痰,有湿热,有血热,察其兼证,脉理推疗。如患风寒疟邪等而足跟痛,但宜清解足太阳经邪,病痊自已。 
x主方x 苍术 防风 枳壳 当归(各二钱) 防己(钱半) 牛膝 薏苡仁 木瓜(各一钱)水煎服。 
血热,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寒痰,五积散加木瓜;湿热,除湿汤加薏苡仁。 

卷之二
秘结
属性:经曰∶北方黑色,通入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又曰∶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 
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凡大便秘结,皆由房劳过度或恣饮酒,喜食辛热。饮食火起于脾胃 
,淫欲火起于命门。致阴虚血耗,火盛水亏,津液少生,传道失度。有高年血少或脱血肠枯;或新 
产血竭;或虚人运滞;皆成斯证。惟当养血滋阴,滑涩润燥,勿妄通利,耗伤真元,再发转甚。辨 
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之异酌治。若日久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渐成噎膈者有矣。脉 
沉伏而结,自汗,小便涩,忌攻,宜猪胆法润。 
x主方x (热秘)当归 生地 熟地 麻仁 桃仁 杏仁 枳壳 浓朴 条芩(各七分) 大黄 
(酒蒸,五分) 水煎服(或丸。) 
血虚加芍药,倍归、地、桃仁;风秘,郁李仁、羌活、皂荚;气虚,人参、麦冬;气实,槟榔 
、枳实;痰多,栝蒌、竹沥;老人,天麦冬、蒌仁,倍归地;产后加人参、红花(倍归、地、玄、 
苓、桃;)幽门不通加槟榔。 
x脾约丸x 治肠胃燥热,大便不通,宜兼燥证参酌。 
大黄(酒蒸) 浓朴 枳实 白芍(各二两) 杏仁 麻仁(各两半) 
上末,炼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汤下,常服寸丸。 
x润肠丸x 治脾火,肠燥秘结,少食。 
x琼脂膏x 润燥通便(二方并见燥证。) 
x补中益气汤x (方见虚损)治气虚秘,加养血润肠药。血虚,四物吞脾约丸。 
x四物汤x (方见妇科)治血燥秘,加桃仁、大黄(等分)为末,蜜丸,三十丸汤下。 
x搜风顺气丸x 能润肠宣水,久服诸病皆效(方见中风。) 
x掩脐法x 大小便秘。葱(一枝)、姜(一块)、豉(二十粒)、盐(一匙),共捣掩脐,帛缚自通。 
蜜导,猪胆,香油灌等法(见伤寒门。) 
x简便方x 便秘。 
朱砂(飞,研,一钱) 真芦荟(一钱四分) 
细研,滴好酒和丸,作二次,好酒下。 
又 黑丑(半生半熟)研末,每服二钱,热茶下。或麻子研,和米煮粥。 
又 羊蹄根一两,水煎服。常食猪油及悉尼,妙。 
又 苁蓉(一个,重三、四两者,酒洗,去鳞甲,)白酒三碗,煎一碗服。峻补精血,便通。 

卷之二
积热
属性:经曰∶诸病喘逆,转筋反戾,小便混浊,痈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塞 
衄, 
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 血汗,皆属于热。热毒蕴积,非朝夕之 
故。人生阴平阳秘,神气以宁,无热可积。徇情纵欲,因致积热,皆出于心,甚则伤血。或在心肺 
之内,令人口苦咽干,涎唾稠粘,目涩多眵。盖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故口舌生疮,便秘等证 
,皆积热所致也。经曰∶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治宜清热降火,养血滋阴。 
x主方x 黄连 连翘 黄芩 栀子 薄荷 大黄 甘草 芒硝(各七分)加灯心,水煎服。 
咳嗽痰多,胸膈胀满,大便利,加桑皮、杏仁、枳壳、桔梗,去芒硝、大黄。 
x清炎解毒汤x 长幼内热痰盛,腮肿项核,口舌破烂生疮。 
牛蒡子(三钱) 甘草(钱半) 犀角 防风 荆芥(各一钱)水煎服。 
x既济清神散x 益肾水,降心火,清上实下。 
桔梗 黄芩 川芎 山栀 当归 羌活 白术 茯苓(各八分) 知母 甘草 薄荷(各五分) 
煎,入蜜二匙。 
x神芎丸x 一切热证。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清痰利气,神强体健。 
滑石 黑丑(各四两) 大黄 黄芩(各二两) 黄连 薄荷 川芎(各五钱) 
上末,水叠丸桐子大,每四十丸,常服二十丸,温水下。 
x碧雪x 一切积热,喉闭口疮,发热烦闷,蜜丸频噙。(喉闭,芦管吹入,方见舌证。) 
x简便方x 热烦不食, 草捣汁服。或蓝靛水调下。 
热毒∶鸡子清(三个),蜜(一杯),和服。或软石膏( 研),每服一钱,水下。 
热渴∶葛粉(四两),粟米(半升,水浸一宿)拌煮粥食。悉尼、西瓜、甘蔗可食。 
热攻心∶牛蒡子根捣汁饮。诸热,用六月雪煎汤,日三服。 
x〔补遗〕藿香正气散x 伤寒头痛发热,咳嗽痰饮,霍乱呕逆,中脘疼。 
藿香 紫苏 桔梗(各一钱) 白术 浓朴(各八分) 前胡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各 
六分) 腹皮 白芷(各五分) 
上剂加生姜三片,黑枣一枚,水煎热服。盖取微汗,渣再煎。 
x〔补遗〕桂苓甘露饮x 清暑除热,利小便,止烦渴,霍乱吐泻。 
泽泻(一钱五分) 猪苓 茯苓 白术(各一钱) 肉桂(五分) 滑石 寒水石 石膏(各 
钱二分) 甘草(四分) 水煎,研末服亦可。霍乱,姜汤下。 
x发背方x 败龟板(去肋,黄蜡炙透,)研末服。外五倍子末(二两,)藤黄(三钱,)醋化调敷。 
x疔疮方x 露天铁锈研极细,金银簪甲挑破掺,原皮盖,根出安。 
x下疳方x 小蓟(即小贝母) 土枸杞(根皮。各五两) 煎浓汁频浸,三日痛止,愈。 
x肺痈方x 鱼腥草煮汁,不住饮,即痊。或金丝荷叶、白酒,捣汁饮。 
x便毒方x 棉地榆(四两) 山甲(二片,炒,研) 白酒三碗煎。加甘草、银花、白芷、 
皂刺水煎,早服妙。 
x梅疮x 棉花子(仁,捣如泥) 槐花(细末,研匀)丸服。 
x对口x 金银花 槿树根皮(各一两)水、酒煎,饱服。 

卷之三
诸气
属性: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 
耗,思则气结,此九气之为病也。夫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喜则笑不休,为毛革焦,甚为狂 
;悲则阴缩筋挛,女人血崩;恐则肉脱,骨酸痿厥;寒则水液澄澈清冷;炅则呕逆吐酸、暴注;惊 
则潮涎口噤痫痴;劳则喘息汗出气竭;思则气郁不眠、中痞不食等证。《内经》治七情九气之法, 
皆以五行五志之理,制而胜之,深中痛情之至治也。夫怒动肝火;喜动心火;思动脾火;忧动肺火 
,恐动肾火;凡一经气盛则病。如怒甚者,病属肝木,宜肺金胜之,当以悲忧苦楚之言感之,故悲 
可以治怒。如喜甚病属心火,宜肾水胜之,当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故悲可以治喜。如悲甚属肺金 
,宜心火胜之,当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甚属肾水,宜脾土胜之,当以虑彼忘此之言奋之。思甚 
属脾土,宜肝木胜之,当以污辱诬罔之言怒之。夫何今人不谙此理,徒以方药治之,与情志之病, 
殊不相通。郁结诸病,必令自遣,但以药饵助之。气无补法,诚为大敝。如邪气壅盛,必宜驱散, 
病去五则中和,病去七则渐兼补益矣。气脉必沉,沉极则伏,涩弱难治。 
x主方x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壳 神曲 青皮 浓朴(各八分) 萝卜子(炒,研) 
抚芎 桔梗 苏子(研) 香 
附(各一钱)上加姜三片,水煎成,磨木香汁五匙服。郁怒痞胀作痛加槟榔、三棱、木通、蓬术; 
气急加蒌仁;面目浮肿加猪苓、泽泻、葶苈;兼外邪加紫苏、前胡、羌活、苍术、甘草;血瘀腹痛 
加赤芍、玄胡、郁金;胁痛加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