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实战指导:我要当老板-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套办法将管理学当中常说的“成本控制”“成本抑减”与“目标管理”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王永庆的独到之处,在于“追根究底”和“坚持不懈”。
他采用了“标准—目标—分析—控制—抑减—新目标—新标准”这样一个模式,再循环进行。
因此说,“单元成本分析法”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分析会计数字,而在于分析产品成本结构的实质背景,亦即分析到最后一点,直至找到构成产品成本最小的那个单元为止。
他在实践中发现,任何一套引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他每引进一套设备,都会采用“单元成本分析法”,依靠台塑员工的切身感,沿既有的生产线逐项做“点”的改善,也就是长期通过一点一滴的做法,去实现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合理化自我变革。
合理化管理是靠不断检讨、修正与改善得来的,而且必须认真执行才能有成果。
因此,王永庆认为,“管理”一词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也无国别之分,要看是否能切合企业本身营运发展的需要。
王永庆当上大老板后,还在管事,但是,他只管三件事:
制度建设、合理化管理的改善、降低成本。
在我们还没有机会当上老板之前,我们要管好四件事,比王永庆要多一件,而且,是不同于他的四件事。
那就是决策、分工、指挥、总结。
当老板,要从四个方面积累管事阅历
1管事第一步:决策。
决策,就是拍板。
香港电影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
黑道老大威风凛凛地把刀往桌上一拍,大喊一声:“话事嘅(的)人出来!”
这句话,用广东话一喊,别有一股江湖的豪爽味道。
话事,就是做主、拍板,有决定权的意思。
如果你刚刚出道管事,告诉你一个避免决策失误,又不失面子的小秘密:
凡是重大的事都让大家弄两三套方案,美其名曰“集思广益”。
然后,对这两三套方案进行利弊比较,找出利大于弊的方案。
再把其他方案的优点综合起来,一起往里“揉巴揉巴”,这时候你再外行,也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了,一板子拍下去,错也错不到哪儿去了。
因此,有人说决策就是做选择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揭开了决策的神秘面纱,你对“管事”就开始入门了。
2管事第二步:分工。
分工,就是把事情落实到人。
拍完板,事情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按程序,就事论事把它分下去给不同的人去做,这就是分工。
3管事第三步:指挥。
指挥,就是看看各人的进度,让大家协调前进,避免有人拉团队的后腿。
4管事第四步:总结。
总结,就是一件事做完了,大家回顾一下利弊得失,便于以后工作。
管事,就是这么回事,简单吧。
如果你是打工的,退休后就可以不管事了。
但是,如果你是老板,而且是大老板,你会管到最后一天。只不过管的内容不同罢了。
要想将来像王永庆一样管“大事”,你必须先学会管“小事”的四个基本功。
——发现问题,并寻求有效措施的阅历积累
作为老板,针对问题找出答案,然后决策,这些当然简单。
然而,要针对哪些问题呢?如何找出这些问题呢?
我们如何学会从细微处,去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全局性的问题呢?
我在念MBA时,有一位据说是从“上面”下来的老师曾经说过:总理的工作也不是很神秘,也是“看报表掌握大势,走基层掌握实情”。
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后,国家每次经济工作会议,有几个宏观控制指标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通货膨胀率,这关乎货币、投资与物价稳定;
二是就业率,这关乎消费能力与社会安定;
三是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这关系到更多的方面。
国家根据这几个指标,把复杂的经济运行,控制得简单有效。
如何发现全局问题
如果公司的总部,肩负着宏观、微观管理兼顾的重任,管理着几十个分支机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城乡,如何对销售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呢?
我觉得应该“看报表判断异常,走市场提出对策”。
报表有三类。
一是动态分析。
( 1 )比如说销量,用环比及同比指数,即与去年同期、上月或上一考核期相比,销量是升还是降,升多少奖励(涨不停板,奖不封顶),跌多少处罚(跌停板负责人要“下课”)。
( 2 )如果是费用分析,则反过来,升了要罚,降了则奖。根据动态数据,还可以对专项费用进行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二是结构分析。
比如商场超市、药店渠道销量(费用)各占多少比例,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各占多少比例,各产品、各品种占总销量的多少比例,广告媒体、地面促销费用各占多少比例。
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对比分析,把资源集中使用在起量的季节、起量的市场,这是二八原则。
通过结构分析,把淡季搞活,把周边开发起来,把团购搞起来,寻找增长点,这是木桶原理。
三是排序分析。
( 1 )用绝对数进行经销商排序、子公司排序、办事处排序、业务员排序、各产品销量排序、费用排序。
( 2 )用相对数进行计划完成率排序、费用率排序等。
排序是考核的重要依据,除了奖惩,还可以分析名次的变化幅度及原因,即使考核期内的每月排名无关奖惩,但是排在前面的脸上有光,排在后面的无地自容。
只看报表还不行,报表是果,因在哪里?
对因的判断就要靠思想了。
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
市场深处有最鲜活的、报表上无法体现的信息。
比如公司三令五申要实施的策略,原来到了某县某镇变成这个样了;某个我们宝贝得不得了、苦思冥想的好策划,原来竞争对手三年前就干开了,只不过是人家实力小,动静不大。
看似平常的事,如争取大卖场好的陈列位置;开发有价值的周边客户;处理有预谋的投诉等,有大量的、丰富的、来自基层的发明创造,值得我们去发掘、总结、推广!
以上营销管理案例,给出了两个重要的找出全局性决策问题的方法:
看报表,走现场。
报表,会让你快速找到雄伟壮观的千里之堤下的蚁穴,会让你迅即发现金碧辉煌的殿堂下的火药桶。
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灵魂,那么报表就是经营活动的灵魂。
一个不会看报表的老板,等于丢了“魂”!
一定要重视报表,用看小说的心情看报表
报表让我们看到前一段经营管理的结果。
在业内有句俗话:
会计是商业的语言,统计是决策的耳目。
意思是在现代的大型商业活动中,不懂会计是不敢开口说话的,因为一开口就要讲到投资回报率、成本核算、现金流等;而决策也越来越量化了,没有统计数据做基础,决策就像闭着眼睛、塞着耳朵拍板一样,可见统计的重要。
而统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分析结果就是报表。
四野的老同志回忆,每次大战前,林彪都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趴在地图前念念有词,反复计算敌我双方的各种数据对比:兵力啦、武器装备啦、距离啦、运兵速度啦,等等。如果他不动声色地开门出来,召集开会了,那就意味着:胸有成竹了。
市场如战场,指挥我们市场大战的“地图”就是报表。
微软前中国区总裁吴士宏女士,以前是个医院的护士,后来自学大专外语,她谈到自己迅速成长为跨国公司总裁的秘诀之一就是“用看小说的心情看报表”!
地图,是对地形的抽象,为指挥员系统思考、运筹帷幄提供了可视的浓缩载体。报表,是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抽象,有了报表,我们一眼就看穿了很多问题的表象。
我自己走市场,一般先不听大区经理们汇报。因为搞营销的人口才都很好。他们都会把对自己有利的,能体现自己功劳的,浓墨重彩;对做得不好的,对自己不利的,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我会不动声色地打断他们,问几个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基本涵盖了他们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达标了,别的都是细枝末节。
战略,需要高度的抽象,高度的简约,最好是一句话,几个字能讲清楚,如同当年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我们目前的战略就是,打过长江去!”
战术,需要全息的论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现场的灵感非常关键。
1。 如何设计报表?
报表有用来作进度分析的,有用来作结构分析的,有用来作对比分析的。
目前来说,一家中等的公司,报表体系一般都比较完善,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为了一个特别的目的,你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专门的临时报表。
你先把要掌握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列出纵横两个维度的科目,一张实用的报表就设计出来了。
2。 如何使用报表?
使用报表是“管事” 的人和“做事” 的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如果你是初次管事,一定要适应这一变化,要过这一关。
当你每次讲话,都带有报表上的数据时,别人就对你刮目相看了,以前和你同一级别的人,慢慢也对你从不服气变为默认了。
以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使用报表的习惯,现在管理活动复杂了,报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使用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窍门,就是看“异常数据”。异常的对立面,是正常。
你想发现“异常”,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正常”!
所以,平时对各个指标的正常历史数据,要烂熟于心才行。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吴女士一样,经常“用看小说的心情看报表”!
有问题就要解决,解决的前提是找出问题的原因。
除了侧面了解情况,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还要“直击现场”。
一定要亲临市场,用走亲戚的心情走市场
走市场,让我们发现造成报表异常的现实原因。
也许现代人走亲戚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兴奋,因为那时走亲戚,意味着有新衣服穿,去外婆家的话,还有鸡蛋吃。
用走亲戚的心情走市场,去发现报表背后的“故事”。就是说我们怀着收获快乐、解决问题的心情,去走现场。这与市场专员去现场发现问题又不太一样。
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去现场呢?
我们又以快速消费品企业为例。
1。 某地市场进度失常。
如果销售考核的计划完成情况的报表出来了,你设一个“跌停板”的警戒线,比如:下降10%是红线,那么过了红线的,你就要“御驾亲征”去查看一番了。
通常从这几方面去找销售量下降的原因:
( 1 )经销商的原因。
当月销售量下降大,首先是经销商不打款,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找,可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有可能是经销商资金短缺,这时候就要鼓励他想办法融资,以保证正常运转;有可能他碰到一些实际的困难,这时候要力所能及地帮他一把。
也可能是他转变了品项的经销重点,你就要善意地对他提出警告,暗示他你可能要另找经销商。
如果他开始转行要搞餐馆或开工厂了,你趁早要找到接班的新客户。
( 2 )营销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