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

第12章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12章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在于引人入胜,清谈家执之,足为仪瞻之表率。端饰玉柄,别于寒微, 
以表示“上品无寒门”。我们且把当时握此仪物的风尚,列述于下: 
“王衍善玄言,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衍传)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
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世说新语言语) 
“客问乐令‘指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 
‘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世
说新语文学) 
“孙盛与殷浩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煗者
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饭中。”(世说新语文学) 
“蔡充诋王澄曰:‘不闻余物,唯闻有短辕犊车,是柄麈尾。’” 
(世说新语轻诋) 
“王蒙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世说新语赏誉) 
“王蒙病笃,灯下视麈尾而叹。既殁,刘惔从犀把麈尾纳之棺中。” 
(蒙传) 
“王浚从麈尾遗石勒,勒伪为不敢执,悬于壁而拜之。”(勒载记) 
“何充诣王导,导以麈尾指其床,曰:‘此是君坐也。’”(充传) 
“王僧虔戒子:‘。。便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南
齐书王僧虔传) 
“戴容著三宗论,智林道人曰:‘贫道捉麈尾三十年,此一涂无人

能解,今始遇之。’”(齐书容传) 
“卢广发讲时,谢举屡折之,广愧服,以所执麈尾荐之,以况重席。” 
(梁书举传) 
“张孝秀谈义,尝手执栟榈皮麈尾。”(秀传) 
“陈后主所造玉柄麈尾新成,曰:‘当今堪捉此者,惟张讥耳。’ 
即以赐讥。后主幸开善寺,使讥竖义,时麈尾未至,命取松枝代之。” 
(陈书讥传) 
由上面史实看来,我们知道,玉柄麈尾是优闲之士的代表仪式,指导思
想向“虚处开刀”,远处着墨。玄家引津,如此其神秘,上品执符,如此其
高深,粗看之,似如颜氏家训所评:“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
旅,。。未有力田。。。未尝目观起一墢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
月当收,。。皆优闲之过也”;然而“虚价”是崇,也有其他原因。世说新
语轻诋篇注对谢安虚伪之评:“所好生羽毛,所恶成疮痏。谢相一言,挫成
美于千载,及其所与,崇虚价于百金。上之爱憎与夺,可不慎哉!”虚之对
面为实,远之对面为近,深之对面为浅,清之对面为浊。汉末以来,在统治
阶级看来,最“下流”的是黄巾五斗米的现实道教,其浅近秽杂,为“风德
雅重,深达危乱”者(周伯仁之例)所鄙弃,故麈尾引津,实有理论教条化
的社会意义。不管这种思想和仪貌有厌世的不利因素,但明白“天地四时之
消息”者,并不是完全空想,正有诱骗愚民同化之取义。仪表的瞻视和三玄
的精苦,都具有阶级斗争的作用。六朝佛教盛行,经过儒释道的诘辩以后, 
融化合流,其在人民方面起最大欺骗作用的则为高其尊瞻的佛寺金像。中世
纪农民战争的历史是无例外地以争取宗教的现实利益为目标(如太平道、五
斗米道、火道、紫道、鬼神师、鬼民等),而统治阶级的神学则以农民战争
的阶级心理为对象(真假正邪之辩)。中国农民战争的具体的历史虽有前期
与后期的划分,前期的口号在于争生存条件,后期的口号在于争土地的所有, 
但都通过宗教信仰的对立斗争。世说新语自新篇有一段史实: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 
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
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
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耶?’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
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品藻赏识之功用,居然能使侠士投剑,投降统治阶级,这话自然是统治
阶级的宣传,但其用意是自明的。实在讲来,魏晋名门的名士莫不想对于当
时“流人”以玄道作投剑的说服。这和九品分类同样,都有极重大的阶级斗
争的社会意义。皇侃论语义疏说:“九品为教化法也。”何晏解释“民可使
由之”,说:“由者用也”,义即民可使用之。他解释“君子有三畏”说: 
“小人直而不肆,故狎之(大人)也;不可小知,故侮之(圣人之言)也。” 
若化之以无为,就能有所谓“不肖恃以免身。”王弼说:“推诚训俗,则民
俗自化,求其情伪,则俭心兹应”,又说:“贯犹统也。夫事有归,理有会, 
故得其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譬犹
以君御民,执一统众之道也。”(皆见论语集解义疏引) 
汉末方士道教在农民暴动中发生了极大作用,他们不在体无,而以太上
老君神仙与方术作号召,曹魏在思想上安抚他们,有曹植的辩道论可作证明: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

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卒。所以集
之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诡以欺众,行妖慝以惑人,故聚而禁
之。。。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而等伪,乃如此耶!。。而顾为匹
夫所誷,纳虚妄之词,信眩惑之说,隆礼以招弗臣,倾产以供虚求,散
王爵以荣之,清闲馆以居之。经年累稔,终无一效,或殁于沙丘,或崩
乎五柞,临时虽诛其身,灭其族,纷然足为天下笑矣!”(广弘明集卷
五) 
当时集于魏国的方术之士,在野道教和在朝道家,自然要有所诘辩。曹
植“辩道”二字,显明地具有阶级斗争的意义,并说到农民廉价的宗教“为
虚妄甚矣哉!”左慈祢衡等人都是动摇分子,虽不友王侯,傲僈权势,而其
游士纵横的行为,实不足以代表农民意识。曹操不杀他们,验其方术,正欲
在真假道学的究辨上,折服他们罢了(参看抱朴子弹祢篇)。王弼“求其情
伪,俭心兹应”之意,于此始有注脚。这样看来,不管统治阶级思想是怎样
空远不可捉摸,归根结柢,它必然刻上阶级的烙印。
葛洪这位人物比较天真,他的玄学思想饱含教化之意,而谋以道反道。
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不在其位”,叹惜农民道教猖狂,用求真正“富
贵”的玄道,作为压服农民战争的武器。按民间道教是墨侠的变化发展,弘
明集卷八辩惑论序所谓“侠道作乱,四逆”,即是这种道教。汉人伪作墨子
枕中五行记等,即说明这一点。葛洪说: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 
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夫玄道者,得之者内,守之者外,用之
者神,忘之者器。。。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
之货。”(畅玄篇) 
“俗所谓率皆妖伪,转相诳惑,久而弥甚。。。巫祝小人,妄说祸
祟,。。或起为劫剽,或穿窬斯滥,丧身于锋镝之端,自陷于丑恶之刑, 
皆此之由也。。。淫祀妖邪,礼律所禁,然而凡夫,结不可悟。唯宜王
者,更峻其法制。。。曩者有张角柳根王歆李申之徒,或称千岁,假托
小术,坐而立亡,变形易说,诳惑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
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威倾邦君, 
势凌有司,亡命逃逋,因为窟薮。。。吾徒匹夫,虽见此理,不在其位, 
末如之何!。。令人扼腕发愤者也。”(道意篇) 
很明显的,葛洪是以富贵地主的玄道,反对农民战争的“廉价”道教。
这里就暴露了真理: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同样是宗教,统治者可以利用
了渲染成为苦难世界的灵光,而被统治者也可以利用来作为对苦难世界的抗
议。抱朴子内篇主张道本儒末,但各篇皆在以道反道,和他的诘鲍篇反对鲍
敬言无君思想而主张君统天设,相为表里。他说: 
“曩古纯朴,巧伪未萌,其信道者,则勤而学之,其不信者,则嘿
然而已,谤毁之言不吐乎口,中伤之心不存乎胸也。。。末俗偷薄,雕
伪弥深,玄淡之化废,而邪俗之党繁,既不信道,好为讪毁,谓真正为
妖讹,以神仙为诞妄。。。道家所习者,遣情之教戒也。夫道者,其为
也善自修以成务,其居也善取人所不争,其治也善绝祸于未起,其施也
善济物而不德,其动也善观民以用心,其静也善居慎而无闷:此所以为
百家之君长,仁义之祖宗也。”(明本篇) 
这样看来,道学或玄学不是别的,正是一种高明的宗教,它是消灭农民

战争的法宝,居然能和“邪妖”的思想展开斗争,不但能使农民放下武器(不
争),而且还能在心灵的深处防止暴动于未起。好一个玄化的妙用呀!原来
魏晋玄学,是在农民暴动打击之下企图兴起衰宗,以巩固封建政权! 
佛教渗入玄学以后,这种以玄学反对民间道教的理论,更加显著,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还更明白提出了“休风冥被,彼我情判”的阶级斗争,从严
峻的“戡乱”法,辅助意识上的斗争。在弘明集广弘明集中保存了许多宝贵
的材料,举其重要者如下: 
“道家之极,极在长生,呼吸太一,吐故纳新,子欲劣之,其可得
乎?答曰:老氏之旨,盖虚无为本,柔弱为用,浑思天元,恬高人世, 
浩气养和,得失无变,穷不谋通,达不谋己,此学者之所以询仰余流, 
其道若存者也。若乃炼服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蜕,尸解形化,斯皆
尤乖老庄立言本理,其致流渐,非道之俦,虽记奇者有之,而言道者莫
取。。。为方技不入填流,人为方士何关雅正?吾子曷为舍大而从小, 
背理而趣诞乎!”(广弘明集卷八释道安二教论道仙优劣第六) 
“矫诈谋荣,必行‘五逆’,威强导蒙,必施‘六极’,虫气霾满, 
致患非一。。。忠贤抚叹,民治凌歇,揽地沙草,宁数其罪!涓流末学, 
莫知宗本,世教讹辞,诡蔽‘三宝’(按指老子三宝:慈、俭、不敢为
天下先。——引者按)。老鬼民等(按指农民战争的旗号),咏嗟盈路, 
皆是炎山之煨烬,河雒之渣糁,沦湑险难,余甚悼焉!聊诠往迹,庶镜
未然,照迷童于互乡,显妙趣于尘外,休风冥被,彼我情判。(接五逆
者,禁经上价一逆,妄称真道二逆,合气释罪三逆,侠道作乱四逆,章
书代德五逆。六极者,畏鬼带符、妖法之极一,制民课输、欺巧之极二, 
解厨纂门、不仁之极三,度厄苦生、虚妄之极四,梦中作罪、顽痴之极
五,轻作寒暑、凶佞之极六。凡所指斥,皆汉末以至魏晋之民间道家。
详见本论,兹不赘述。)”(弘明集卷八释玄光辩惑论序) 
从玄化到佛化,问题更明白了,这即是说,统治阶级的大道理原来是讨
农民檄,宗教不论是道是佛,其所以要代替汉代儒书的谶纬,就在于反对农
民战争的武器应加改良而已。反之范缜的神灭论之所以有斗争性,不正因为
它是统治阶级眼中的“惑”乱群众的武器么?正如马克思说,在封建制社会, 
“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
另一方面,在汉魏之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