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24-医宗己任编 >

第19章

624-医宗己任编-第19章

小说: 624-医宗己任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引) 大枣(引) 

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属性:脉愈沉数。舌卷。阴囊缩。烦躁胀满。腹坚痛者。厥阴症也。三承气汤量轻重用。 
x大承气汤x 
大黄(君) 芒硝(臣) 枳实(佐) 浓朴(佐) 甘草(使) 生姜(引) 
大枣(引) 
大热结实用之。乃三焦俱受病。痞满燥实坚全见。 枳实去满。浓朴治痞。(此二味治无形 
气药也) 大黄泻实去热。芒硝润燥软坚。(此二味治有形血药也。仲景原方。只此四味。)按仲 
景大承气汤原无甘草。至宣明三乙承气汤。用枳朴硝黄甘草生姜。而甘草分量倍于上四味。六 
要方又加大枣。(经云。转药孰紧。有芒硝者紧也。故三承气汤惟大承气为最紧。若倍加甘草。 
又加大枣。甘以缓之。则与急下之以承真阴之气之意相驰矣。) 
x小承气汤x 
大黄(君) 浓朴(臣) 枳实(佐) 
病在上焦。则为痞实。前方去芒硝者。恐伤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 
东庄云。热既入里。离表已远。驱出为难。故就大便通泄其热。从其近也。得汗而经热从汗 
解。非汗为害。而欲劫之也。便矢而腑热从矢出。非矢为难。而欲攻之也。医不察此。专与糟粕 
为敌。自始至终。但知消克泻下之法。禁绝饮食。惟求一便矢。以毕其能事。夭人生命如是者。 
曰矢医。 

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属性:按承气三方。俱仲景成法。所谓急下之以存真阴。(知此意。则知宣明之倍甘草。六要之加大枣。 
均失仲景本旨矣。)不使胃中血液。为实热之邪。燔灼枯槁而死。此先贤至精至妙之旨也。但 
人世肠胃脆薄者多。血气充实者少。倘审之未的。或至误投。一下之后。变症蜂起。卒致不救。粗 
工杀人。往往因此。所以后贤师古人之意。变古人之法。凡审其人病系实邪。而质非强壮。脉不牢 
固者。概用滋阴补水之剂。(不离仲景存津液三字范围。而法之稳当过之。)如甘露饮。四物汤。六 
味饮。(贞元饮或左归饮。去茯苓加花粉。俱速效。)浓煎频进。令胃中津液充足。实邪自解。阴 
气外溢则得汗。阴血下润则便通。(开鬼门洁净府两法。只一养阴法兼之。其无穷之利。 
当与东垣法并垂万世。)奏效虽迟。实称稳当。此乃仲景功臣。不可不知也。 
凡发热觉胁痛。耳聋。口干。此属实邪不清也。逍遥散去白术广皮。加生地丹皮酒炒芩连与 
之。二三剂不 
应。即属火燥。改用养阴药。(疏肝益肾汤)虚者加人参(或归脾饮加柴胡白芍) 有热甚而痛 
。及手足头面似觉肿起。此火燥生风。风淫末疾。属少阳阳明。不必俟其汗后。当即以生金滋水 
饮加柴胡黄芩与之。或滋水清肝饮。加熟地一倍为主。禁用寒凉药。 
x甘露饮x 
生地(君) 熟地(君) 天冬(臣) 麦冬(臣) 枳壳(使) 茵陈(佐) 
黄芩(佐) 石斛(臣) 甘草(臣) 
上加枇杷叶。刷去毛蜜炙。虚甚者。去茵陈枳壳。并黄芩石斛。重加人参(予每遵此法。以 
救胃阴枯竭者。神应。) 
x四物汤x 
地黄(君) 当归(臣) 白芍(佐) 川芎(使) 
上邪热甚者去白芍。燥热者去川芎。 
x六味饮x 
熟地(君) 山药(臣) 萸肉(臣) 丹皮(佐) 茯苓(佐) 泽泻(使) 
若邪热势甚。脉不大虚。舌胎干燥。口渴甚者。以此三方为主。加酒炒芩连。欲邪达经络者 
。合小柴胡或 
白虎汤。虚者加人参。虚而邪甚者。合人参白虎。邪冒心胃。见谵语狂乱者。合益元散加牡 
丹皮。轻者合导赤散。 
x疏肝益肾汤x 
凡胃脘痛。大便燥结者。肝血虚也。此方主之。 
柴胡(君) 白芍(臣) 熟地(君) 丹皮(佐) 山药(臣) 萸肉(臣) 
茯苓(佐) 泽泻(佐) 
x生金滋水饮x 
凡伤寒热退后。有易补之阴。有难动之阳。皆当以此养之。其见症或汗后烦躁未除。口渴微 
热。大便艰涩。小便短赤。 
人参(君) 麦冬(臣) 当归(臣) 白术(臣) 生地(君) 丹皮(佐) 
白芍(佐) 甘草(使) 
x滋水清肝饮x 
熟地(君) 山药(臣) 萸肉(佐) 丹皮(佐) 茯苓(佐) 泽泻(使) 
柴胡(臣) 
白芍(臣) 山栀(使) 枣仁(佐) 归身(臣) 
先生批医贯云。鼓峰造滋水清肝饮。取地黄丸之探原而不隔于中。取生地黄汤之降火而不犯 
于下。真从来之所未及。然则方意亦可类推也。 先生医案治一妇人。详方意与所论颇合。疑所 
谓滋水清肝饮。大略如此。故附录之以备参考。(即治吴维师内一案。) 
x生地黄汤x 
生地(君) 白芍(臣) 川芎(佐) 当归(臣) 栀子(使) 黄芩(佐) 
黄连(佐) 防风(使) 
上方一名生地黄黄连汤。先生批云。此方与地黄丸有未合者。予用阳明阴药治之甚效。 
考邯郸遗稿中有清肝滋肾汤。与东庄治吴维师内一案所用之药。不差一味。然则四明所谓滋 
水清肝饮。即养葵所谓清肝滋肾汤也。东庄乃以此方为鼓峰所造。而云从来未及。岂两家制方。 
不谋而合与。抑以邯郸遗稿。未经付梓。故虽以博极群书之东庄。亦未之见而云然耶。 

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属性:凡风寒所感。邪郁于内。非汗不足以解。原汗乃胃中津液也。故伤寒书中。最要紧关头。在 
存津液三字。至热郁于内。则津液亡矣。何以能助其汗乎。今立五法以治内伤。而热病一症。无 
遗义矣。(五法不单是治内伤。其专举内伤者。以凡属外感。皆本内伤也。然不若云今立五法以 
存津液。而热病一症。无遗义矣。语意尤圆而该。) 
一、验其舌胎白如刺。此肺病也。生脉散。加生地白芍当归黄 甘草柴胡黄芩。以生金滋水 
。(治法汇云。脾热则滑而胎。脾闭则白胎如雪。东庄批云。二句不论内伤外感。皆以脾滑闭论。 
皆以脾滑闭论句。恐未能该内伤外感。阅者宜审。) 
一、舌胎黑滑。此肾气凌心。用八味饮。黑燥。用六味饮。以救肾阴。(无论黑白红黄。皆 
当辨其燥滑若何。分治。) 
一、舌黄胎。补中益气汤。加黄芩或黄连。以补土生金。如有食。去黄 。加浓朴。白术不 
可去。且发其汗。纵有食罔顾也。(中气虚者必黄而湿。有食者必满舌黄胎。若舌胎下半节黄腻 
湿润者。乃阳明热邪。将尽未尽。并非积滞而有黄腻胎也。宜甘露饮加丹皮归芍等。万不可消导 
渗利。以竭阴液。慎之。又有一种最薄黄胎。如漆在舌上者。虽宜清火。必用参术补正为主。若 
一味清火。必至气脱而毙。不可不明。) 
一、舌觉转动不活。防其卷也。逍遥散。加黄芩丹皮生地。以滋水生肝。 
一、舌鲜红。此心经病也。六味饮。合生脉散。以滋水清火。(凡舌上无胎。如去膜油猪腰 
子者。名镜面舌。不治。以其阴津亏竭故也。又舌胎虽有而干燥者。可虑。恐阴液竭。也。不可 
视为泛常。须切记之。) 
凡内伤外感寒热之分。皆从舌胎颜色为准。如黑而滑者。乃肾气凌心。用八味饮。如枯黑 
不润泽者。用六 
味饮。其人必两颧游红。一剂战而汗愈。(东庄之治徐 村先生是也)如白而加黄。黄而加黑。 
此肾凌脾。须治中宫。如补中益气之类。肾乃北方玄武之色。故属黑。且火位之下。水气承之。 
水来救母。若此时泄火。火无从泄。助子以救母。则仇未有不复者也。亢则害。承乃制。其理昭 
然。(火亢则刑金。水气承之。则火乃制。此亢则害承乃制之说也。各脏腑反复相循。可类 
推之。如是灰色。指甲刮下无渣汁者。方是火症。乃芩连之对症也。若肾气凌心。而用芩连。则 
舌上现出人字纹。必死黑而不滑。则肾水枯干。当急救其阴也。凡烈焰近炙则燔手。渐高则愈冷 
。缘冷气乃火逼所致。热病之舌黑。即此理也。(取喻甚的) 
太阳行身之表。是身之背也。三阴行身之里。是身之前也。少阳则半表半里。譬如该补中宫 
。而邪热未除。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以治其少阳。是半表半里也。(少阳主半表半里。乃其经 
也。然循行之部。又在身之侧也。) 
x生脉散x 
人参(君) 麦冬(臣) 五味(佐) 
上方如无人参。以枸杞代之。 
x八味饮x 
附子(使) 肉桂(使) 熟地(君) 丹皮(佐) 茯苓(君) 泽泻(佐) 
山药(臣) 萸肉(臣) 
x逍遥散x 
柴胡(臣) 白芍(臣) 归身(君) 白术(臣) 茯苓(佐) 广 
皮(佐) 薄荷(使) 甘草(臣) 丹皮(使) 山栀(使) 
上方加生姜大枣。邪甚者加酒芩连。虚者配人参。 

卷七西塘感症(中)
感症变病
属性:感症如上法治之愈矣。顾有讳疾忌医之病家。及操刃杀人之庸技。日久迁延。变如 起。猝 
难措手。用集方治如下。 

卷七西塘感症(中)
感症变病
属性:有一种严冬感寒。脉浮而紧。外寒束内热。阳气不得发泄。致咳嗽吐血衄血者。(春有不吐 
衄者。)此麻黄症也。而其人素虚。不禁此汤峻险。又非他药可愈。宜麻黄人参芍药汤。 
x麻黄人参芍药汤x 
麦冬(君) 五味(使) 白芍(佐) 当归(臣) 甘草(佐) 麻黄(醋制臣) 桂枝 
(佐) 
黄 (君) 人参(佐) 
上水煎麻黄令沸去沫。人余药同煎。热服。 
(此方乃东垣精思慧想而成。妙不可言。余曾借治此症。应如桴鼓。然最妙之处。在分两极少。 
专宣上焦耳。恐初学人不知此义。故论及之。且将本方定其分数。以备加减焉。) 

卷七西塘感症(中)
感症变病
属性:伤寒热甚。不得汗衄血者。(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若得汗则无衄症矣。)乃热入血分 
。欲从衄解也。四物汤去川芎加升麻丹皮黄芩之类清之。(升麻一味。加得尤妙。从犀角地黄汤 
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之义生来。盖阳明之脉络鼻。是经火盛迫血妄行。从鼻出者曰衄。方书言从 
肺来。非也。若非升麻。则何以达阳明而清其火哉。)亦有衄后病反重者。更伤其阴也。大为危 
候。其衄势必大甚。都气饮或六味饮。加生地黄生白芍。若血来太多。致耗中气。当大补其阳。 
当归补血汤加人参甘草。虑虚火上浮。加麦冬五味。(此等加减。真精细。)若审胃气未伤。的 
系热邪有升无降者。滋肾丸应手即止。有得生者。 
x当归补血汤x 
黄 (蜜炙八分) 当归(二分) (分读去声。即二钱五分也。) 
x滋肾丸x 
黄柏(君) 知母(君) 肉桂(使) 
上知柏二味俱用酒洗焙干。共为末。炼蜜丸。 

卷七西塘感症(中)
感症变病
属性:有一种小腹胀满。小便自利。(或有漱水不欲咽者。然必以小便为验。) 其人如狂。为蓄血 
。一名热入血室。男女俱有此血室。在男子则下血谵语。在女子则经水适来适断。其血必结。( 
如结胸状)其病必日轻夜重。小柴胡汤加归尾调之。男子谵语。其血自下者结。(结当作吉。颇 
有下后即死者。但血来必骤而多。)结而如狂发黄者。桃仁承气汤。邪犯心胃者。犀角地黄汤。 
(谦按。结当作吉四字。恐欠妥协。又云颇有下后即死者。症之凶危已极。何吉之有哉。况 
内经云男子便血如注者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