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 >

第2章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第2章

小说: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话厚道而不苛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酸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

  ⊙无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体性的利益为主。

  ⊙我们要时时观照一切本来就是无相,本来就是缘起性空,得失只是暂时性的东西,如果你能体悟到无常就如同发现真理。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全世界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给别人赢,自己并没有输。

  ⊙随缘就是—境来不拒,境去不留。

  ⊙心若清净无执,就能离开所有相的束缚。

  ⊙学习著不要去干涉别人你将会更解脱自在。

  ⊙我们虚妄的来到世间,重复的演这场错误的电影。

  ⊙犯错是很平凡,能原谅才是超凡。

  ⊙我们要以一颗虚空的心去做每件事情。

  ⊙当你跌倒的时候不要白白的爬起来,任何一种磨炼,都是宝贵的经验。

  ⊙禅的定义即是感性、理性、智性达到最高的平衡点。

  ⊙语言及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而已。

  ⊙心若混浊不清,你将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面目。

  ⊙若你心中有一念强而有力的执著,你就没有别的空间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造诬者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强烈的分别心使你无法回光返照,整天沉迷于自我的看法当中,而形成种种妄想更使自己痛苦不堪。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愈单纯的人愈能享受心的澄然安宁;愈复杂的人,愈会束缚自己于自我的牢狱里。

  ⊙生命本来就很单纯,若我们硬把它想得很复杂,那也会形成一种负担。

  ⊙佛陀是发现真理的觉者,而不是去创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创造的东西并不能永久,因为他并不是发自本性的东西。

  ⊙文字是心声的写实,心声是文字的思想。

  ⊙人的起心动念是烦恼的根源,苦是跟随著那不停的追求妄念而来的。

  ⊙‘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过活你自己的生命,不要狂妄,用谦虚来表现你的生命。

  ⊙平常心: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

  ⊙吃素并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种慈悲心的培养。

  ⊙你不用怨恨,因果从来不误人。

  ⊙佛陀是最平凡的人,因为他彻悟宇宙间永恒的真理。

  ⊙看不起人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摆平自己这颗傲心却很困难。

  ⊙爱你所做的一切,不要做你所爱的一切。

  ⊙念佛要以空性为主题,先放下烦恼,念佛才能专一。

  ⊙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

  ⊙不知足的人会失去你一生所有的幸福。

  ⊙修行要像滴水穿石,钻木取火。

  ⊙不要把放下当成放弃,放下是尽全力但随缘尽分。

  ⊙学习别人的经验,可以减少我们生命无谓的浪费。

  ⊙大智者恶不从口出,若一直仇视别人那只会痛苦自己。

  ⊙‘贪心’,你的嘴脸叫做贫穷相。

  ⊙不要执著在你所看到的一些较神秘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就算看到也不要管他。

  ⊙时间并没有所谓一定的定数,于每一个空间当中都可以讲现在。

  ⊙只要你说实话,就不必常常发誓。

  ⊙若于境界中强加分别即是业障。

  ⊙人如果掩盖著良心说话,那就见不到真正的光明。

  ⊙老实是一切圣贤的标志。

  ⊙常赞叹三宝使众生有信心,就如同宏扬佛法一样。

  ⊙佛教为绝对的唯心论,一切都是心的问题。

  ⊙性识周遍法界,悟道者那里都是自在解脱。

  ⊙念佛在于专而不在于多。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著傲慢。

  ⊙给你最大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若内心常怀著罪恶感,放不下,此乃是修行上最大的障碍。

  ⊙时间是无常的代名词。

  ⊙如果你是个时常感觉自己很幸福的人,那么你的内心就会充满知足与愉悦,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是能够点石成金的,因为一切的奇迹都在你身旁。

  ⊙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众生。

  ⊙学习著相信别人,日子就会很好过。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境界若起现形时,我们要先以智慧透视观照,再舍掉习气、断种子。若还是没有办法的话,那么就要远离。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真正快乐而和平的。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才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你是你自己最好的善知识,没有人可以帮你背负痛苦烦恼,也没有人可以取夺你智慧的光芒,唯有你可以改变自己。

  ⊙执著是生命中最大缺陷。

  ⊙生命的主宰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智慧,而内心深处的智慧是由放下开始做起。

  ⊙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我们常常用自己的模式来过生活,起初我们制造了习惯,后来习惯却变成了我们的主人。

  ⊙幸福就是回归自然不假造作。

  ⊙和颜爱语的赞叹每一个众生,不出恶口恭敬至极点,将他们都当成菩萨示现,好好的保护我们这颗清净心。

  ⊙闻法要与心地相应,断除自己坏的习气,并保持秒秒安详。

  ⊙当你什么事都用平常心看待之时,烦恼就会比较少。

  ⊙不懂得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离开一切幻化的错误,当下就是觉悟。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万事不打紧,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悟道者纵横四海皆能通,随手拈来皆是慧。

  ⊙自在、无碍才是学佛的目的。

  ⊙若你能肯定自己,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虽然本性本自具足,但一样要听经闻法、解行并重。

  ⊙没有分别心和执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当你无所求时,任何事倩都不会让你失望。

  ⊙圣人无心亦无境,境界的产生只是为了方便度众。

  ⊙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无明乃是由于你没有体悟到真实的圆觉法所起的。

  ⊙若心不依法修行,名为佛门外道。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学佛最重要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无明来自于我们的念头、习气、烦恼。

  ⊙明明是恶念的习气却误认为洒脱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执著若未从实相上去磨炼是难能成就的;一切法若是理论而未去实际磨炼、体会,也只是空谈而已,如何悟后起修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业力就是我们的生死,业从无明而来,无明从念头而来,念头从不知不觉而来,不知不觉从不懂得观照而来。

  ⊙于精神上加一层错觉就是执著。

  ⊙‘变’是众生的本态,也是一种无明。

  ⊙一切的果报都离不开第六意识的思惟。

  ⊙所有的论断都不是在外而是在心。

  ⊙金钱是来让你运用的而不是让你死守的。

  ⊙人情事故会误了你一生修行的大事。

  ⊙不要浪费时间及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记住!并没有人束缚你,最大的束缚就是你自己。

  ⊙赞叹虽然是个普通平常的名词,但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似乎皆充满著生命的魔力。

  ⊙‘闲人’非等闲人。

  ⊙若落入数量、对立等观念,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业。

  ⊙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会相归性,无不融通。

  ⊙包容异己的存在,生命才显得伟大。

  ⊙文明带给我们无穷的方便,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后患。

  ⊙原始虽然单纯,但也是最好的。

  ⊙莫执于现在的享受而忘记了将来的因果。

  ⊙佛因入慈心三昧,所以对一切众生皆可降伏。

  ⊙如果你了无牵挂的活著,没有意识到私毫的自我,只有无我的觉醒便不会引发苦了。

  ⊙吃苦是修行的助缘并不代表佛道,而是要以大智慧照破无明。

  ⊙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花,即得我法二空之理。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在安详。

  ⊙一切法不受则妙用常现前。

  ⊙现在的理念思路,将影响到未来的空间。

  ⊙人由于无始劫以来受到业力的薰习,所以人性无量劫来的善种子、恶种子、无记种子皆具足。

  ⊙我们皆被无明的坟墓所埋没。

  ⊙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若你接受一切境界,境界就对你起不了作用。

  ⊙因为众生心境不同、功德力不同,所以在娑婆世界感应的东西也不同,福报不同,则业感也不同。

  ⊙清净的供养,就是尊重众生。

  ⊙修行之本就是平凡、平淡、平实。

  ⊙能放下之人,处处皆是弥陀净土,时时皆是清净佛号。

  ⊙学佛的第一理念就是要正知正见。

  ⊙透过不可思议的智慧去透视一切法的虚妄不存在性即是妙观察。

  ⊙修行要有志气,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放下即是)。

  ⊙若总是不满东、不满西,著相而修,你如何修行?

  ⊙发上品心,得上品戒;发惭愧心,得菩提道。

  ⊙人在烦恼中过、在痛苦中挣扎,在无奈中结束生命。

  ⊙复杂的宗教仪式,把佛教伟大的‘觉性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无益于知见的启发。

  ⊙当你还有一个众生不去原谅,就不能成佛。

  ⊙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不要把生命拿来造恶。

  ⊙佛陀说:‘不要用对立的心态来面临这个世间’‘对立将变成孤立’。

  ⊙空性的极至就是一切法无生。

  ⊙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可以感召佛菩萨的清净之体。

  ⊙有因缘就要度众生,以不慈悲不度众生,只求自利。

  ⊙欲入如来圆觉妙地,当处发生,当处寂灭。

  ⊙心是念力,念念随心。

  ⊙道是在心,而不是在外表。

  ⊙无念乃是没有凡夫染著之念,而有圣人清净妙有之念。

  ⊙所有的工作若能配合觉性,则所有的工作皆是佛法。

  ⊙人若不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就如烂疮般的,永远无法根治。

  ⊙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

  ⊙人在大部分时间中,都希望别人给我们快乐,这是一种不懂得回光反照的人生观。

  ⊙要多接近有智慧、善良的人,薰习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