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圣济总录-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第四十二
肝病筋急
属性:论曰肝病筋急者,肝与筋合也。盖足厥阴之经不足,则脉弗营,脉弗营则风邪易侵。搏
于筋脉,故令筋急而挛缩也。
治肝脏风毒瓦斯注,手臂头项、肩 腰足,筋脉拳急,攻刺疼痛,或四肢虚肿,头目旋运
,黑花昏暗,呕逆减食。天麻汤方
天麻(酒炙)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 干蝎(去土炒) 羌活(去芦头) 芎
白附子(炮)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麻黄(去根节)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焦) 枸
杞白芷 人参 萆 海桐皮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 酸枣仁(炒) 白蒺藜(炒)
当归(切焙) 甘草(炙各一两) 乳香(研一两半)
上二十一味。除研者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取八分,
去滓温服,其煎药水,每用桃柳桑枝嫩者各一两,净洗细锉,甘菊叶半两,如无叶以花代,
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若冬月十日为一料,夏月逐日修事服之。
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行履不得。石南丸方
石南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一两)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防风(去叉) 石斛(去
根) 桂(去粗皮) 萆 麻黄(去根节) 羌活(去芦头) 海桐皮 赤茯苓(去黑皮)
茵芋(去粗茎) 独活(去芦头) 天麻(酒炙) 当归(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半
两) 黑豆(一升净淘以醇酒五升煮去豆滓熬成膏和诸药)
上一十七味。除黑豆膏外,捣罗为细末,以豆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
丸,早晚食前温酒下。
治肝虚血不足,肢节拘急,筋脉挛痛。地黄丸方
生干地黄(切焙) 熟干地黄(切焙各一斤)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细研半斤) 防
风(去叉) 石斛(
上七味。除杏仁外,捣罗为细末,入杏仁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炒黑豆淋酒下,日三不计时。
治肝元虚风上攻,头目昏闷,及背项紧急,筋脉拘挛。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镑) 芎 (各半两)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各三分) 人参 防
风(去叉) 白蒺藜(炒
上七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
治肝虚劳损,关节疼痛,筋脉挛急。虎骨酒方
虎骨(酒涂炙三两) 干姜(炮二两) 芎 地骨皮 白术(锉) 猪椒根(锉洗) 五
加皮(各二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用生绢袋贮,以清酒三斗浸四宿,每日空腹服一盏,加至二盏。
治肝脏风气,四肢筋脉挛急,身体强直。薏苡仁汤方
薏苡仁 芎 石膏(碎研各一两) 羌活(去芦头三分) 柏子仁(研) 酸枣仁(炒
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三分)
上七味。除研者,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不计时候。
治肝脏风气攻注四肢,筋急疼痛,及脚膝少力,行步艰难。木瓜丸方
木瓜(去皮子薄切焙干二两)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芎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半)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牛膝酒下,渐加丸数,空心食
前。
治肝风筋脉拘急,背 劳倦,及头昏项颈紧急疼痛。独活汤方
独活(去芦头) 甘菊花(择) 蔓荆实 芎 (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酸枣仁恶实各五十粒研碎,同煎至七分,去
滓温服,不计时。
治筋急转筋,舒展不能。乌头丸方
草乌头(半斤用盐水浸三日取出洗切麸炒麸焦为度去麸用) 荆芥穗(半斤)
上二味。捣罗为细末,别用宣州木瓜二枚,炒熟去皮瓤,入前件药,杵令匀,用酒煮面
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前木瓜汤下,日三。
卷第四十二肝病筋急
疹筋
属性:论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病名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夫热则筋缓
,寒则筋急。今肝气内虚,虚则生寒,故筋急而见。其尺脉数甚者,盖尺里以候腹中。其人
腹急,则尺脉见数,数亦为虚,以腹内气虚故也,其证筋急而见,为疹筋。视其色白黑为病
甚者,气既寒而筋急,其色又见白黑,是为寒甚之证。
治肝虚筋脉不利,腹急筋见,胁肋胀满。薏苡仁汤方
薏苡仁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 当归(切焙各一两) 酸枣仁(炒三分) 白
茯苓(去黑皮) 海桐皮 萆 (各半两) 芎 (三分)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肝气虚寒,筋脉急见于外,成疹不已。补肝汤方
防风(去叉二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二两) 柏子仁(一两) 桃
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山茱萸 蔓荆实(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大枣三枚劈破,煎至一盏,去滓空心顿服,
晚食前再煎服。
治肝虚生寒,脉数筋急,腹胁妨闷,筋见于外。柏子仁饮方
柏子仁 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叶各三分) 当归(锉微炒) 槟
榔(各半两锉) 白术 桂(去粗皮各三分) 附子(炮裂去脐皮半两) 芎 枳壳(去
瓤麸炒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肝虚寒筋急,腹满 胀。柏子仁丸方
柏子仁 黄 (锉) 白茯苓(去黑皮) 楮实 覆盆子 五味子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斛(去根) 酸枣仁(炒) 鹿茸(酥炙去毛) 桂(去粗皮) 白术 沉香(锉) 枳
实(麸炒) 熟干地黄(焙各一两)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
心及晚食前服。
治肝风筋脉成疹,腹肋急痛。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 白术 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 侧子(炮裂去皮脐) 丹参 当
归(锉炒) 防风(去叉) 羚羊角(镑屑各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 萆 桂(去粗
皮各半两)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治肝气不足,筋脉急见,心腹壅滞,左肋妨胀,不思饮食。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头) 白术 鳖甲(涂醋炙黄去裙 ) 沉香(锉) 黄
(锉各一两) 桂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
时。
卷第四十二胆门
胆虚
属性:论曰足少阳经不足者,胆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其病恐畏,不能独卧,口苦善太息,呕
宿汁,心下淡淡,如人将捕之。嗌仲介介数唾,头眩痿 ,足指不能摇,坐不能起,僵仆目
视KT KT ,盖胆虚则精神不守,其气上溢,循其所在而生病也。
治胆气不足,常多恐惧,头眩痿厥,四肢不利,僵仆目黄。中正汤方
茯神(去木) 酸枣仁(微炒) 黄 (锉)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熟干地黄(切
焙) 甘菊花 柏子仁 防风(去叉各三分) 人参 白芍药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
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胆经虚冷,不能独卧,心下淡淡,如人将捕,头眩痿厥,目黄失精。远志汤方
远志(去心) 熟干地黄(切焙各一两) 防风(去叉) 人参 甘菊花 白术 桂(去
粗皮) 茯神(去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
时。
治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天雄丸方
天雄(炮裂去脐皮) 人参 山芋 桂(去粗皮各一两) 黄 (锉) 白茯苓(去黑
皮) 防风(去叉)
上一十味。除柏子仁外,捣罗为细末,与柏子仁和匀,炼蜜为剂,杵五百下,丸如梧桐
子。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
治肝虚胆寒,心神不安,卧即惊觉,目昏心躁,四肢不利。黄 汤方
黄 (锉三分) 人参 槟榔(锉) 白术 百合 酸枣仁(微炒)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
心食前日二。
治足少阳经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呕水多唾。沉香汤方
沉香(锉) 白茯苓(去黑皮) 黄 (锉) 白术(各一两) 芎 熟干地黄(切
焙) 五味子(各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治胆虚劳烦,精神不守,奔气在胸,眠睡多恐。人参汤方
人参 桂(去粗皮各一两) 酸枣仁(微炒) 白茯苓(去黑皮) 知母(焙) 石膏
碎(各一两半) 甘草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计时。
治胆受冷,精神不安,眼目昏暗,卧起不定。犀角饮方
犀角(镑屑一两) 羌活(去芦头一两) 酸枣仁(炒三分) 茯神(去木三分) 甘
菊花(一两) 防风(去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卷第四十二胆门
胆实
属性:论曰胆实则为有余,有余则生热,故其证若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心胁痛,不能转
侧,足外反热,是为阳厥。及头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皆谓胆气实
,足少阳经壅滞故也。
治胆经有余,腹中冒冒,气满不安,咽干头重。枳壳汤方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 人参 葵子 甘草(炙锉各半两)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
(去黑心各三分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治足少阳经伏热积久,腹中气满,睡卧不安,头昏口苦,小便不利。升麻汤方
升麻 麦门冬(去心焙) 黄芩(去黑心) 茯神(去木) 大黄(锉炒) 地骨皮
(锉焙) 羚羊角(镑) 甘草(炙锉各等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青竹茹少许,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卧
服。
治胆经实热,心神惊悸,小便不利。楝实丸方
楝实(三两以童子小便浸一宿文火煮烂去核焙干) 大黄(锉炒) 栀子仁(炒各一两)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酸枣仁(半炒用半生用别研) 蛇黄(烧令赤酒中淬五度别研各
一两) 金牙石(捣碎一两一分)
上八味。除别研者外,捣罗为末,再一处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食后及夜卧,
用熟水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治邪热干胆,神思不宁,喜怒狂躁,口苦舌干。山栀子饮方
山栀子仁(一两半) 甜竹茹(微炒一两) 豉(一升) 大青(八钱) 陈橘皮(汤
浸去白焙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夜卧各
一。
治胆实生热,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洒洒恶寒,两胁胀痛。半夏东流水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