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删补名医方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而此之太阳证,罔不具备,其邪之亦在于表可知也。但以脉之沉迟,知其在表之邪
为津液内竭所召,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表解肌,改用栝蒌根之味苦入
阴,擅生津液之长者为君,加之桂枝和营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然既
君以栝蒌根当增之,桂枝为臣当减之。
x水解散x 治天行时气初起,头痛,壮热等疫。
大黄(四两) 白芍(二两) 黄芩 甘草(炙) 桂心 麻黄(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撮一两,水煎服。汗下不再服。
x二圣救苦丹x
川大黄(生,一斤) 皂角(猪牙者,去皮弦,微炒,四两)
上为末,和匀,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减服。
【注】天行时气,即四时不正之气,感而为病者,初不名疫也。因病气互相传染,老
幼相似,沿门阖境而共病之,故曰∶天行时气也。然此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
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
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此二方,一以治冬疫,一以治春疫。冬疫多寒,春疫多热。多
寒者宜水解散,方中用麻、桂、芍,草发营卫之汗,大黄,黄芩泻疫毒之邪。多热者宜
救苦丹,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二方审而用
之,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
x天水散x(一名益无散一名六一散) 治夏时中暑,热伤元气,内外俱热,无气以动,烦渴
欲饮,肠胃枯涸者。又能催生下乳,积聚水蓄,里急后重,暴注下迫者宜之。
桂府滑石(水飞,六两) 甘草(一两) 辰砂(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
【集注】柯琴曰∶元气虚而不支者死,邪气盛而无制者亦死。今热伤元气,无气以动,
斯时用参、 以补气,则邪愈甚;用芩、连以清热,则气更伤。惟善攻热者,不使败人
元气;善补虚者,不使助人邪气,必得气味纯粹之品以主之。滑石禀土中冲和之气,行
西方清肃之令,秉秋金坚重之形,寒能胜热,甘不伤脾,含天乙之精而具流走之性,异于
石膏之凝滞,能上清水原,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
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然心为五赃
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可以虚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
急除,此清心之阳热可通行也。至于热利初起,里急后重者宜之,以滑可去着也。催生
下乳,积聚蓄水等证,同乎此义,故兼治之。是方也,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不
负益元之名,宜与白虎、生脉三方鼎足也。
x香蒂饮x 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炒)
水煎浸,冷服。
【集注】叶仲坚曰∶饮与汤稍有别,服有定数者名汤,时时不拘者名饮。饮因渴而设,
用之于温暑则最宜者也。然胃恶燥,脾恶湿,多饮伤脾,反致下利。治之之法,心下有水
气者发汗,腹中有水气者利小便。然与其有水患而治之,曷若先选其能汗、能利者用之。
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有彻上彻下之功,故治暑者君之,以解表利小便。佐浓朴
以除湿,扁豆以和中,合而用之为饮。饮入于胃,热去而湿不留,内外之暑悉除矣,若
心烦口渴者,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加茯苓、甘草,名五物。加木瓜、参、 、橘、
术,名十味。随证加减,尽香薷之用也。然劳倦内伤,必用清暑益气,内热大渴,必用
人参白虎,若用香薷,是重虚其表而反济其内热矣。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麻
黄,气虚者尤不可服。今人不知暑伤元气,概用以代茶,是开门揖盗也。
卷四
删补名医方论(四)
属性:x黄连解毒汤x 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
衄皿,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 栀子(各等分) 黄柏 黄芩
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
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肌出。若
大便实者加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利大便,是使火毒从大、小二便而出也。盖阳盛则阴衰,
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然大青龙汤治
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
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
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
泻热深之在胃也。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
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
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
成实者也。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
x三黄汤x 治三焦实热,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
黄芩 大黄(各等分) 黄连
水煎服。
x二黄汤x 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 黄连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后服。
【按】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
为允当。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加栀
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若夫上焦实火,则
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张洁古以凉膈
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
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x三黄石青汤x 治伤寒阳证,表里大热而不得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六脉洪
数,面赤鼻干,舌燥大渴,烦躁不眠,谵语鼻衄,发黄、发疹、发斑。以上诸证,凡表
实无汗,而未入里成实者,均宜主之。
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 麻黄(以上各七钱) 淡豆豉(二合) 栀子(三十个)
每服一两,加葱三根,水煎,热服。气实者倍服。
【注】仲景于表里大热,立两解之法。如大青龙汤治表里大热,表实无汗,故发汗,汗
出而两得解也;白虎汤治表里大热,因表有汗,不主麻、桂,因里未实,不主硝黄,惟
以膏、知、甘草,外解阳明之肌热,内清阳明之腑热,表里清而两得解也。若夫表实无
汗,热郁营卫,里未成实,热盛三焦,表里大热之证。若以大青龙汤两解之,则功不及
于三焦。若以白虎汤两解之,则效不及于营卫。故陶华制此汤,以三黄泻三焦之火盛,佐
栀子屈曲下行,使其在里诸热从下而出。以麻黄开营卫之热郁,佐豉葱直走皮毛,使其
在表之邪从外而散。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法乎青龙,是知解诸表
之热,不能外乎青龙也。内合三黄,取法乎白虎,是知解诸里之热,不能外乎白虎也。且
麻、豉得石膏、三黄,大发表热,而不动里热;三黄得石膏、麻、豉,大清内热,而不
碍外邪。是此方擅表里俱热之长,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若表有微汗,麻黄减半,桂枝
倍加,以防外疏;里有微溏,则减去石膏,倍加葛根,以避中虚也。
x凉膈散x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
小便秘,诸风螈 ,胃热发斑发狂,及小儿惊急,痘疮黑陷。
连翘(四两) 大黄(酒浸) 黄芩(酒炒) 薄荷(一两) 甘草(二两) 栀子(炒) 芒硝
上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集注】汪昂曰∶此上、中二焦,泻实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
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
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古方用凉膈散居多。本方加菖蒲、
远志,名转舌膏,治心经蕴热。加青黛、蓝根,名活命金丹,治肝经风热。张洁古减去
硝、黄,加桔梗为之舟楫,浮而上行,治上焦诸热,便不实者宜之,不可以此方过泻而轻訾之也。
x竹叶黄 汤x 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
夏石膏(各一钱)
上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
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 而去苓、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
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 、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
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
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
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
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 、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
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 佐人参、甘
草以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佐石膏以清
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故脾者为
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
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
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x清胃散x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
大渴、舌苔、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府,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浓炙爆过
用,以致湿热壅于胃府,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
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
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x导赤散x 治心热,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上三味,水煎服。
【注】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
糜舌疮、小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