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1·饮食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关于饮食,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过相应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所提倡的观点。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倍,通“背”,违背。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人体内的阴气,保持安静就可以帮助营养人的精神,守藏在体内,躁动就会减损。如果不恰当地饮食,例如暴饮暴食,就会造成人体内的阴气躁动,从而损伤人的肠胃。那么,什么是阴气呢?人体内的“气”大体相当于人体内的能量,又称“元气”。性质主动、防御外界邪气的为阳气;性质主静、功能侧重于营养人的身心的为阴气。所以,我们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而应该合理饮食。
那么如何合理饮食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可见所谓合理饮食,就应该“谨和五味”,而不是对饮食的味道有所贪著。因为中医认为,我们人体内阴气的来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来给养人的脏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过于偏颇,反倒伤害人的阴气,从而伤害人的脏腑。酸入肝,少吃补肝,但过于吃酸的食物,肝气就会受到抑制,从而消损脾气(中医认为肝克脾);咸入肾,肾主骨和纳气,少吃可以补肾,但味道过于咸,反倒对骨骼的健康发育有害,也减损人的纳气功能,容易出现气喘,从而也影响到人的肌肉的发育,心气的功能也受到制约(中医认为肾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补脾,但偏于贪著甜食,反倒伤害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伤害肾脏,使得肾纳气功能减退而不均衡,表现为心气喘满,面色发黑。如果味道过于苦,那么就难以醒脾,脾脏不能很好地健运饮食,使得胃气有所积聚。辛入肺,少量辛可以促进肺的机能,但过于偏重辛的食物,就会使得人的筋脉由于辛散太过而表现为松软无力,使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进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颇(地域性饮食除外)。这样才能骨正筋软,气血正常流通,腠理严密,才能使骨气上等发育,合于养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规律,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句也是说,饮食五味要合理而不可过,否则会伤害人的正气。
所以,中医进而提倡饮食要清淡为宜。所谓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过于偏执,明·王三才《医便》:“偏之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饮食之大节也。”
另外也不要过于贪著饮食而食用得过饱。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饮食有节的观点与佛学也相通。佛家讲“不贪”,不贪饮食也必是其中的一项。这样才是“谨道如法”,从而“长有天命”。
2006年10月8日于北京
02·情志
02·情志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经常嗔怒的人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如肿瘤)和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疾病;喜伤心,过度兴奋和追求刺激可能会导致心神狂躁(如癫狂)和心气不足(如早搏一类的心脏病)等疾病;思伤脾,过度忧思则容易导致脾脏的运化不力(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恐伤肾,过度恐惧则导致肾气消损(如遗尿)等疾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心神要稳。其方法除了佛学上说的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禅定外,中医中还有相应稳定情绪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
悲胜怒。当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怒气时,可以用“悲”来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来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怜悯心)是佛家常用对治嗔怒的方法。
恐胜喜。当一个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而过于追求刺激的时候,应该想到后果,想到快乐的不永恒,这样追求刺激的心就会放淡。当一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时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劳应该归属于他人,自己还应该前进,或者用这些成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骄傲自满,要意识到骄傲的人未来一定要落后和失败的。这在佛家则称为回向。
怒胜思。对于患得患失、思虑过多的人,应该克服小家子气,学会金刚处事,雷厉风行,不要婆婆妈妈,孬里孬气。没有必要担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担心的就要放下心来。要主动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虚下心来随缘行事,赶快学习,没有必要胡思乱想的不要想。不要认为没完没了地胡乱思考是好习惯。其实它是自心难以自制的不良习气。
喜胜忧。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要注意开朗、开阔胸襟。要学会良性心理暗示(即良性作意)。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就会恶性循环。
思胜恐。当一个人过分恐惧的时候,要注意定住心神。要理智。同时要学会分析情况。如果问题能解决,就赶快落实执行,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下,恐惧并没有用。而且要坚信只要自己真正努力,合乎道德法制规则,那么以后一定会结出好果子来的。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说,我们的胸襟合于宇宙虚空,处事乐观、豁达、中道,人体内的真气(正气、元气)就会调顺;精神内守,情志平和而不偏颇,身心就会很健康而不容易得病。
2006年10月10日于北京
03·治疗
03·治疗
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关于治病,内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大意是说,圣人治疗疾病时,重在教人注重养生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使身体的机能保持稳定而不混乱。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再用药物进行治疗,身体机能已经混乱了再进行治疗,就像口渴之后才掘井一样,临上战场才想到铸造武器一样,不就晚了吗?
这说明了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真正预防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关于这个道理,我们在上一篇中已经提到了。这说明了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是保持正气、预防疾病的重要修心原则,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体内正气充足,才能抵挡住“邪气”的干扰和侵犯。
如何培养自己的正气呢?《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大意是说,对于苍天之气(大自然界),我们效仿它的清净,情志、志向就保持正常稳定。顺从它,体内的正气就牢固。即便有贼邪入侵,也不能伤害我们。这是因为我们保持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所以,圣人内守自己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领悟着大自然的奥妙。
那么什么是“苍天之气清净”呢?《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大意是说,大自然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大道,容不得一丝一毫邪气,光大而显明;隐含着高尚的道德而健运不止,故能够持久永恒。例如太阳,默默无闻、自然而持久地照耀长养万物却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过,古往今来,一直如此,不停地运转而永恒。我们所效仿和随顺的就是这样的品格。
那么如何才能够精神内守呢?难道是每天什么也不做才叫精神内守吗?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大意是说,要保持精神的正常稳定,就需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处事则应中道。如果阴阳不平衡,不能互相之间很好地牵制,就会耗损人体的精气。
例如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经常自卑多虑,不能自信而乐观地行为处事,也就是没有做到“阴平”,那么他可能就因为自卑多虑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忧(悲)则气消。一个性格偏于外向的人,张扬自己而不谦虚,好发脾气而没有节制,那么仍然会因此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喜则气缓,怒则气上,都在耗散自己体内的精气。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情绪的稳定,克服性格上的偏颇,中道处事,努力做到谦虚而不低沉,积极而不亢奋,“阴平阳秘”。
2006年10月12日于北京
04·药物
04·药物
中医文化随笔04·药物
关于药物,《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意是说,用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这种药物有大毒,那么身体一般只能治疗到六分愈,否则身体就因中毒而吃不消了;而一般毒性的药物只能治疗到七分;有小毒的药物只能治疗到八分;无毒的药物治疗到九分。剩下的要通过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给养帮助康复,但也不要补得太过,太过就伤害了正气。
这是一般的药物治疗。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清楚另外一种药,那就是学会对治自己的不良心态和情绪,从而帮助疾病的康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ǒ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所以,当我们身心不适时,应该考虑到是否因为自己不良心态、情绪或习气所致,据此而努力改变自己,从而帮助自己治疗疾病。
例如:当我们有呕吐、头痛头晕(如高血压病)、两肋胀痛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发怒?《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大意是说,怒